农村信用社农业信贷员贷款营销考核办法
农村信用社农业信贷员贷款营销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拓展信贷业务,更好实践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宗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户贷款责任制度、建立信贷营销激励和风险约束机制,促进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共同提高,根据***2004(6)号文件要求并结合**区农村信用社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考核对象:**区农村信用社、分社农业信贷员、营业部非企业信贷员。
第三条 农业信贷员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绩取酬、多劳多得”的信贷员收入分配制度。在岗农业信贷人员取消固定工资制,即工资表中的级别工资、固定津贴等视为档案工资,仅作为单位提取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等项目的依据,实际工资收入按各信贷员贷款营销实绩计酬。
第四条 划片定人,以片定类。各信用社、分社在原划片的基础上,按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确定信贷员,同时根据信贷员服务区域的经济条件、经济结构和地理环境的差别,合理确定信贷员服务片类别,然后按地区分类及存量、增量实行不同的计酬比率。
第五条 信贷员辖内服务区域具体分类:
一类地区:城郊地域;
二类地区:中心集镇所在地;
三类地区;小集镇大乡所在地;
四类地区:田区各行政乡自然村;
五类地区:山区各行政乡村。
第六条 信贷员计酬项目及标准如下:
一、收息额计酬:
(1)存量贷款利息计酬:根据联社统一规定的百元收息率(2004年度6.9%)并采用五级累进制计算每位信贷员全年存量收息额。
信贷员当年收息额计酬由存量利息报酬和增量利息报酬两部分组成。
存量贷款利息计酬标准:
利 息 额 计 酬 比 率
100万以上 0.5%
70-100万(含100万元) 1%
50-70万(含70万元) 1.5%
30万-50万(含50万元) 2%
30万元以内(含30万元) 10%
(2)增量贷款利息计酬标准:
增量贷款利息计酬按照信贷员服务的不同类别,对照相应的利息计酬比率。
增量贷款利息额计算标准:
地 区 类 别 增量利息额计酬比率%
一类(城郊) 2
二类(中心集镇) 4
三类(小集镇) 5
四类(田区) 6.5
五类(山区) 8
增量贷款计酬公式:
增量贷款收息报酬=(当年收息总额—存量收息额)×计酬比率。
例如:某一社属三类地区信贷员年初管辖677万元贷款,2004年度通过新增贷款和清收不良贷款共收利息65万元,利息额计酬为:
(1)存量利息报酬:677万元x6.9%=59万元;
59万元三档:第一档 30万元x10%=30000元
第二档 20万元x2%=4000元
第三档 9万元x1.5%=1350元
则存量利息报酬为:30000+4000+1350=35350元。
(2)增量利息报酬:
〔65万元(总利息)—59万元(存量利息)〕×5%(按照三类地区增量利息计酬率)=3000元。
该信贷员收息报酬为:35350+3000=38350元。
注:1、****信贷服务区列入特殊山区,增量贷款利息按12%计酬。
2、农业信贷员原则上不得新发放单个农户20万元以上贷款,
存量贷款中有此类贷户,原则上只减不增,确实需要发放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信用社主任同意列入信贷员片内发放;
2、有足额且易处置的抵押物抵押(保证或设备抵押不列入)。
2004年全区信用社各信贷员分管责任片地区类别和存量收息
额及完成存量收息报酬额见附表。
二、贷款农户数计酬:
为鼓励信贷员增加小额农贷投放,实行农贷按户计酬制。以年末管理贷款农户数为依据,每户3元计酬。
三、清收不良贷款计酬:
根据****2004(6)号文件精神,对经联社认定的信贷员片内
属于管理责任的贷款实行按到期年限计酬,标准如下:
收回管理责任的不良贷款项目 计酬标准
本金 % 利息 %
已核销贷款 50 50
1989年12月31日以前到期的不良贷款 40 40
1990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到期的不良贷款 30 30
1995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到期的不良贷款 15 15
1996年1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到期的不良贷款 10
10
1997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到期的不良贷款 8
8
1998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到期的不良贷款 4
4
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到期的不良贷款 2
2
1、清收历年陈欠贷款时,涉及利息挂帐问题,信贷员按落实——报备——审批——清收的程序。
即:(1)落实贷款户清收本息计划;
(2)说明贷款户实际情况按权限报经分社、信用社、联社备案同意;
(3)备案同意后落实办理具体权限:分社主任级权限——实收贷款利息占实际应收利息80%(含)以上(分社主任本人分管贷款一律报总社主任);总社主任级权限——实收利息占应收利息50%(含)以上;联社贷款管理委员会权限—实收利息占应收利息不足50%的,一律由联社贷款管理委员会审查备案。
2、债务落实视同贷款本息现金收回,但落实后的贷款由信贷员承担风险责任,按信贷员风险责任制有关要求考核。同时落实债务的贷款连续两个季度不能结息,扣回本笔不良贷款收回额该项计付酬金。
3、对经法院依法收回的贷款本息,套用上述计酬标准,但应
扣除信用社支付的诉讼费用。
4、为充分发挥信用社人力资源,鼓励信贷员积极收贷,允许信贷员和非信贷人员利用与借款户熟悉的优势交叉清收不良贷款,即现任信贷员和非信贷人员可以在非管辖的信
贷地区清收不良贷款,清收人员凭还款凭证,年末到信用社主任处结算,计酬清算方法及计酬标准同上。
第七条 建立小额信用贷款代理营销制。为解决农业信贷员分管村多户多,放贷、收贷、收息工作量大的实际困难,帮助信贷员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建立农业贷款二级营销制度。允许信贷员在村级聘任小额信用贷款代理营销员。具体操作根据《**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用贷款代理营销员管理办法》办理。
第八条 设立信贷员贷款管理风险责任基金。为了保证信贷员发放贷款质量,防止短期行为,防范信贷风险,设立信贷员贷款管理风险责任基金。按全年营销报酬20%计提信贷风险责任基金,在年终考核兑现时,从信贷员报酬中计提。风险基金的管理,按**信联[2004]22号文件执行。
第九条 为确保信用社、分社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根据当年经营效益状况按每个分社计提6000元的分社主任专项奖金,与分社主任考核实绩挂钩。主要考核内容:完成信用社下达的年度、季度业务指标,安全保卫,内部管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具体要求详见《**区农村信用分社主任经营责任制考核办法》(见附件2)。
第十条 为确保各项业务的全面开展,信用分社需对信贷员实
行岗位责任制考核。主要考核内容:信贷员规章制度执行、信贷管理的合规合法性及完成分社主任交付的其他工作指标,年终按各信贷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得分,与信贷员实际报酬比例挂钩。详见《**区农村信用社信贷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附件2)。
第十一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由联社贷款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XX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