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邵氏无痛手法配合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观察

来源:好兔宠物网
..88.. Clinical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 2016 Vo1.(8)No.35 邵氏无痛手法首己合牵3 I、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1 00 cases of CSR by Shao’S painless manipulation plus traction,acupuncture 李长河牛俊革李新 (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河南 郑州,450052) 中图分类号:11274 【摘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6)35.0088.03 证型:ADI 要】目的:探讨邵氏无痛手法配合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按照对颈部、背部痛区、痛线的划分, 确定治疗部位,对100例患者应用邵氏无痛手法配合牵引、针灸进行治疗,治疗后应用VAS进行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5~2.2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总治愈率为93.33%。结论:邵氏无痛诊疗法摸位准确,手法得当,同时配 合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邵氏无痛手法;牵引;针灸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effects of Shao’S painless manipulation plus traction,acupuncture.Methods:According to the division ofthe pain area,pain line on the neck and back to determine treating area,100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Shao’S painless manipulation and traction,acupuncture.Scores were analyzed by VAS,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fter the treatment was compared.Results:After 1.5 to 2.2 courses,the total eficiency was 100.f00%in the treatment group,and 93.33%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hao’S painless manipulation plus traction,acupuncture is effective on cervical spond3 lotic radiculopathy. 【Keywords]Cervical spondvrlotic radiculopathy;Shao’S painless manipulation;Traction;Acupuncture doi:10.3969 ̄.issn.1674—7860.2016.35.041 颈椎病Ⅲ是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脱水,纤维环弹 劳累或受凉后易诱发疼痛,上肢沉重,酸软无力,握力减退 或持物易坠落。麻木和疼痛部位往往相同,多出现在手指和 臂部DI。有些患者[4]头颈固定于某种位置或提肩、收臂、屈 肘,形成颈性肩臂痛的特殊姿势。 1.3诊断标准 力减退,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而移位,椎 体边缘骨质增生等。这些结构变化均可使颈椎椎管或椎间孔 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 神经等,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临床上称之为颈椎病或 颈椎综合征,本病[2]散见于中医学中的“骨痹”“项强”“阴 痹”等。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多见于3O~40岁人群,一般有 颈部外伤史,无明显外伤史而起病缓慢者多与长期低头或伏 案工作有关,在各型颈椎病中约占60%。笔者采用邵氏无痛 手法为主配合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现总 结报道如下。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51制定:①有慢性劳损史或外伤史;②多发生于中 年以上,长期伏案工作或长期的睡姿不良等;③颈痛伴有上肢 放射痛;④颈椎功能活动受限,以后伸时为重,病变在颈椎棘 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 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力减退,头顶叩击实验阳性,压顶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均系我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患者, 其中男性41例,女性59例;年龄22~65岁,平均42_3岁; 病程7d~5年,平均10个月。按疼痛程度(VAs)f3]分,重度: 28例,占28%;中度:45例,占45%;轻度:27例,占27%; 无痛:0例,占0%。 1.2症状Ⅲ 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Eaten)试 验阳性等;⑤影像学检查:颈椎正侧位、双侧斜位x线以及颈 椎CT、颈椎MRI等支持颈椎病诊断的异常改变;⑥有邵氏无 痛诊疗法所必备的软组织治疗病灶反应[6];⑦排除[6]肩周炎、 网球肘、尺神经炎、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肱二头肌腱 鞘炎、胸廓出口综合征、心绞痛、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 以及其他引起类似上述症状的疾病。 1.4治疗 应用邵氏无痛手法治疗【6】:①医者应用“邵氏诊断法”, 经过检查选好治疗灶,确定“治疗点”以及手法、用力标准 等;②治疗体位:患者一般采取坐位;③治疗部位:根据“邵 颈肩背疼痛,并向-N或二侧上肢放射。疼痛为酸痛或 钝痛或灼痛等,重者阵发剧痛,部分患者伴有头晕、头痛等, CJCM中医临床研究2016年第8卷第35期 氏无痛诊疗法”确定颈背部相关软组织(如:隆椎区、内角 区、盂下等)并选择治疗侧重点;④治疗方法:医者站在患者 的后面,应用邵氏无痛治疗手法,主要以拇指指腹点按,找 准治疗灶,手法力度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由浅入深,频率 6O~80min,用力均匀、柔和、渗透,力大而不暴、力小而 不浮,入木三分,一指按下,下沉一片,使患者有或酸、或 困、或沉等感觉,按压舒服、无放射等现象,以感到 陕然” 为度,30min/次。 牵引治疗:①牵引方法[7],根据患者病情、影像检查、专 科检查采取坐位颈部前屈0。~15。或后仰0。~15。或中立位; ②牵引重量【 ]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自我舒适的程度来确定。 一般按体重的8%~1O%开始牵引,以后视病情及颈部肌肉 情况逐渐增加牵引力,通常3~5d增加lkg,最佳牵引力[s】 为体重的15%~20%。笔者在临床治疗的中后期加用牵引下 正骨法[9】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③牵引时间,章岩等[s]认 为l5~20min/次效果最佳。 针灸治疗[1o]法:活血通经,以颈夹脊及手足太阳、足少 阳经穴为主。取穴:颈夹脊、天柱、肩井、后溪、合谷、外关 等,临床上随症加减。操作:患者采取坐位,常规消毒后用毫 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上述治疗均为1次/d,10d为一个疗程。 1.5疗效判定标准 疼痛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确定。重度: 7~l0分;中度:4~6分;轻度:1~3分;无痛:0分。 临床疗效判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准》[51制定。治愈: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椎功 能恢复,能参加正常劳动及工作;好转:症状减轻,颈椎功能 活动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颈椎功能无改善。治愈率+好 转率=总有效率。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 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本组10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2个月~2年,平均10.2 个月。疗程为1.5~2.2个疗程,平均1.8个疗程;VAS评 分:治疗前(5.7±2I3)分,治疗后(O.5±0.2)分,治疗前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100.00%,治愈率为93.3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O.05)。 3讨论 西医理论[11]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的产生与以下因素 有关:髓核的突出与脱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后纵韧带的 局限性肥厚以及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等。此外,根袖处蛛 网膜粘连也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有关。由于上述各种致压 物质对脊神经根的直接压迫,在压迫的基础上加之颈部及相 应肢体的活动,使其神经根受到牵拉,继而发生反应性水肿, 表现出根性症状;另一方面通过根袖处硬膜囊壁上的窦椎神 ..89.. 经末梢支受压或受刺激而出现颈部症状,在前二者基础上引 起颈椎内外的力学平衡失调,使颈部产生适应性颈椎曲度变 化,即颈椎生理弯曲变直或消失,导致患者周围肌肉、韧带 出现牵连性症状。中医理论001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为感 受外邪、跌仆损伤、动作失度等,使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经络受阻,导致颈部及上肢的症状,颈椎病主要与督脉和手、 足太阳经密切相关。 “邵氏无痛诊疗法”_6J是全国名老中医邵福元主任医师创 造,具有无痛苦、舒服、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应用邵氏 无痛手法,可以祛除肌筋“不荣则痛”“不通则痛”“不松则 痛”的因素,建立新的平衡,“一平为期,燮理阴阳”[61,改 善局部血液供应状态,促进毛细血管扩张,使血管通透性增 加,血流速度加快,促进局部及其周围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消 散吸收,软化消除病灶,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缓解或消除颈 部肌肉的痉挛、增生的颈椎椎体对颈部神经的压迫或刺激, 调整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促进神经根周围炎症的减退, 恢复颈部功能平衡或形态平衡,从而达到“以荣止痛”“通则 不痛”“以松止痛”的目的。加之牵引[1]可缓解颈部肌肉痉 挛,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缓解神经根 所受的刺激和压迫,松解神经根与周围软组织粘连;缓冲椎间 盘组织对周围的压力,并有利于向外突出的髓核组织回纳;牵 开被嵌顿的关节突关节滑膜等。针灸[10]则有疏通经络、调和 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 王德文[1Zl强调软组织即动力性平衡在颈椎病中的重要作 用,从生物力学的特性来看,颈椎的动力性平衡稳定较之静 力性平衡稳定意义更大。笔者以邵氏无痛手法着重解决颈部 软组织的粘连、瘢痕、痉挛、硬节、条索等,同时配合牵引、 针灸治疗,可以让三种治疗方法发挥相互协同作用,共同促 进颈部力学平衡的恢复,加快治疗速度,提高本病的疗效,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韦贵康.中医筋伤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149,151,154. [2】何树槐,王淑兰,何斌.筋骨疼痛的针灸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3:15,32,49—50,100,103. [3]刘延青,崔健君.实用疼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5. [4] ̄lJ登顺,夏世宏.疼痛治疗点的定位和用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 版社,2013:57.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1994:186. [6】邵福元,邵华磊.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 社,2009:2,1 1,16・17,32,34,38,389. ‘ 【7】马奎元,孙孝先.新编颈椎病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218. 【8]章岩 国剑,袁燕.新编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M] E京:军事医学科学 出版社,2007:199—200. [9】范德辉-龙氏治脊疗法[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5:12,106. 【1O】石学敏.针灸学【M】 E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4,213. [11]张伯勋,王岩.现代颈肩腰腿痛诊断与治疗学IS].北京:人民军医出 版社,2004:355. [12]q:文德.针刀治疗颈椎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39. ..90.. Clinical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 2016 Vo1.(8)No,35 作者简介: 李新(1982一),女,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颈肩 腰腿病)。 李长河(1979-),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治疗颈肩腰腿病。 牛俊革(1979一),女,护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 编辑:段苏婷编号:EA一160330320(修回:2016.12—17) 老年人骨质疏松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An analysis of treating osteoporosis in the elderly in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卢掌隆 (南宁市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6)35.0090-03 【摘要1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病因、临床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 法:对2011年12月一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 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治疗组中有患者4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有惠者44例,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中治愈20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而对照组中治愈l8例,显效12例,有效6例, 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骨密度升高,老年人临床症状有所 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比常规西药好,值 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tiology and clinical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in the elderly,and observe efifcacy of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osteoporosis.Methods:88 elderly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4 cases in each.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in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Results:20 cases were cured;14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8 cases were effective;2 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ifciency was 95.5%in the treatment group;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18 cases were cured;12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6 cases were efective;8 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ifciency was 8 1.8%,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 diference(P<0.05).The bone mineral was increased;the clinical symptoms was improved;SO hte efifcacy was better in the rteatment group,with a signiifcant diference(P<0.05). Conclusion: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shows a better effect,and is worthy ofpromotion. [Keywords]Osteoporosis in the elderly;The integrative medicine;Clinical effects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6.35.042 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骨病,主要表现为 1资料与方法 患者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致使骨 脆性增加,常常会引起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它与 1.1一般资料 中医中所说的“骨痿”“骨痹”“骨枯”等骨类疾病类似。 对2011年12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骨 并且这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质疏松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一其具体临床症状为疼痛、驼背、呼吸系统疾病等。[1]随着 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年龄为45~72岁,平均年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骨质疏松成 龄(60±4.6)岁。其中治疗组有患者44例,采用中西医结 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采 合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有患者44例,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 用单纯常规西医治疗疗效有限,其药物主要是骨吸收剂和 疗。排除钙磷代谢和骨密度(BMD)疾病及服用影响骨代谢 骨形成剂,疗效较缓慢、副作用多、远期疗效不能确定且 药物,且在试验前两周未接受同类药品治疗的病例。两组患 药物价格昂贵,是否长期用药在医学界仍存在一定争议。 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 本文对2011年12月一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 计学意义(,l>0.05),具有可比性。 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西医结 1.2方法 合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并观察其临床效果,为今后临 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其中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 床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提供较好的方案参考,现分析报告 合方法进行治疗,在服用西药阿仑膦酸钠(生产厂家:杭州 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编号:J20080073)进行治疗的基 如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