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生命,享受教育的幸福——厦门市海沧中学坚持人本教育纪实
来源:好兔宠物网
激扬生命,享受教育的幸福 门市海沧中学坚持人本教育纪实 本刊记.者陈艳 前言:教育不是枷锁,教育不是棍棒,教育不是 其址,数度辉煌,也数度沉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海沧及其毗邻地界, 西到龙海角美,北至东孚、杏林,东至厦门岛,这片 面积1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然没有一所中学。当 时海沧爱国华侨组织“三都联络分局”董事和地方开 明绅士因陋就简创办了“海沧私立三都中学”。从此, 海沧有了自己的中学,而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又 四易其名:海澄中学分校、海澄初级中学、海澄第二 中学、厦门市海沧中学。 升学率,教育是基于人的差异,给予适当方式激发人 的潜能与才能,学校应是学生和教师快乐成长、感受 健康生命理念的地方。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厦门市海 沧中学突破了学校的藩篱,坚持家校合作,关注学生 的心灵,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教师搭建平台。在那里, 我们感受到了人本教育的魅力,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 迈进海沧中学宽敞的校门,映入眼帘的是层次分 明、气势恢弘的科技楼。科技楼顶,一颗半球体在傍 晚的阳光下耀眼非常。红色墙体的综合楼,绿树成阴 的校园小道,颇有艺术造型的街灯……漫步校园,我 不由得为这美丽的校园而倾心,为在这里学习、生活 的学生感到幸运。 “我们还拥有功能齐全的舞蹈室、 武术馆、陶艺制作室、美术作品陈列室、劳技教室 等。在这里,学生的各项才能都不会被埋没。”彭存 进校长自豪地介绍道。是n阿,校园环境毕竟是人思想 如果说,校名的更替,刻着深刻的时代烙印,那 么,校址的变更,则深深体现着海沧教育人勤劳与奋 发的“龙马”精神。1952年,学校规模扩大,学生 数逐年增加,校舍问题无法解决。为了建成美丽的校 园,在墓冢累累的荒山田园上,师生们手拉手,破除 迷信,人人参加建校劳动。1956年8月,学校建成 东西两座平屋教室8间,学生宿舍6间,礼堂兼膳厅 1栋。时光流逝到上世纪90年代,学校为扩大规模, 再迁校舍,在海沧新建.了1所占地4万平方米的学 校。2006年,又与原新阳中学进行教育资源整合, 于是变成一所拥有两个校区,占地约10万平方米的 大校。学校教育质量快速提升,陆续被授予“福建省 文明学校”、 “福建省二级达标学校”、 “福建省党政 工共建先进单位”、“厦门市文明学校”、“厦门市先 进教工之家”等荣誉。 物化的结果。这美丽的校园背后,蕴藏的其实就是海 沧中学以及彭存进校长坚持尊重个体生命、关注个体 成长、坚持人本教育的精神内核。 犯其至难图其至远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就是海沧的地理位 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 说起大海,大家总不免有这样的联想:春暖花开,包 容万象,奔腾不息……在这样的意蕴之下,海沧人奋 斗不息,勤劳不止,在海天一色的壮美中谱写着豪迈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犯其至难,才能图其 至远。海沧中学教育者们以勇于变革、不断奋发的海 之豪迈气势,不断为海沧教育带来新的气象与能量。 的篇章,不断印证着苏轼的那句名言——“犯其至难, 图其至远”,向至高至难的地方冲击,以期达到至臻 至美的境界。 充满激情地迎接各种挑战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能改变一所学校 “龙马”精神文化根脉 回望来路,海沧中学建校以来,四易其名,三迁 的命运。海沧中学校长彭存进50多岁,瘦削的个头, 挺挺的鼻梁,一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教育 的智慧。1997年,彭存进从屏南第一中学调至海沧 18磊屯积{2009.1 中学。那时的海沧不似今天这般先进,教育教学设施 课,学校邀请了4000多名学生和家长参与其中。邹 越教授列举了学生、老师、家长相处的精彩实例,道 设备严重滞后,学校仅有一台电脑,供打字员使用 没有运动场,没有围墙,1500多名学生挤在两个篮 球场面积大的场地上上体育课:教室不够,学生只能 在食堂上课……在贫瘠的土地上办好教育的难度可想 出了无数家长的难言之苦,同时又条分缕析,提供科 学到位的教育建议。大家沉浸其中,深情而理性的演 讲打破了横亘在学生和家长间的隔膜。学生真切地感 受到父母的期待和无奈,家长也认识到理性教育的重 要性。一些学生和家长甚至抱成一团、痛哭流涕,场 面感人。 而知。 “地域的偏僻、物质的匮乏都不是难题。可怕 的是,人的精神也偏僻和落后。由于历史遗留原因, 学校周围大村欺负小村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村庄孩 子发生纠纷,很可能演变成两村家长群体的纠纷。一 些学生甚至结伙在课堂上搞恶作剧,与任课教师、班 主任暗中对抗。他们常在一起酗酒,聚众斗殴……” 谈起刚来海沧中学时的惨况,彭存进不无叹息。 如何在名校如林的厦门办好一所学校?如何聚合 这样的讲座在海沧中学不是偶尔造势。分管德育 的林枝示副校长说,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18场家教 知识讲座,邀请富有家教经验的专家学者来校,对具 体鲜活的案例进行充分的分析,引导家长反思自己、 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到子女教育中。 此外,海沧中学还把“学生家长会”移到村镇、 街道、社区去召开,邀请各村镇的党政两委和关工 委、老人会等组织的领导莅临大会,倾听学校的办学 理念、教育教学方略等,引导他们参与到学生的教育 中,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2007年起,海沧中学在 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共创理想?如何让闭塞的村 民感受到教育的福祉?如何让基础薄弱的学生爱上学 习?彭存进思考着、揣度着。 学情考量,情感撞击。 “享受愉快、阳光的学校 生活,奠定终身的素质发展。”在千头万绪中,彭存 进果敢地抓住了海沧中学创办伊始的理念:激扬生 新安、霞阳、祥露三个村设立家教专栏,宣传方法, 表彰先进,至今已出版18期。“学校走入了乡土,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完美融合。不自觉 中,村民的消极人生观、教育观也得到了纠正。这样 命,让每个生命都能在这里愉快地享受到教育的幸 福,让这个偏僻的坑洼之地也能拥有特色鲜明的学 校。这个朴实却宏大的教育战略,再一次点燃了学校 教师的激情。十年坎坷,一路走来,一幅结合地域特 色、关注学生差异、强调潜能开发、服务终身发展的 教育宏图正徐徐展开…… 我们的教育才不至于沦为5+2=0。”彭存进说。经过 多年努力,一个共同关注学生成长、重视道德教育的 大环境正在形成。2009年,学校被评为“厦门市 家校—体育人育心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联系点”、“海沧 、 区优秀家长学校”。 改革开放,赋予了海沧人丰厚的物质财富,然 而,精神财富却并未随之上升。相反,当地农民因征 地而一夜暴富,这使得“读书无用论”之风盛行。同 一阳光照进心里 在海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如校园中苍翠的榕树 般蓬勃发展。学校专门辟出几间朝向较好的教室, “心理 时,外来务工子女群体日益壮大,海沧中学的教育面 临着最原始,也是最迫切的难题:如何让学生静下心 来读书。幸运的是,相对复杂的时代遗留问题和地域 作为“心理活动室”、 “心理健康咨询室”和阅览室”。100多平方米的心理活动室里,一个沙包 特点,却让彭存进用更开阔的视野来办教育。于是, 校园的藩篱被打破,学校从学生心灵的最深处出发. 不倒翁,几面哈哈镜, “无忧地带”四个彩字闪耀在 洁白的墙壁上。 “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宣泄。当 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系. 让学生安心、幸福地在校园中学习、生活。 然,利用这个空间,我们也经常让学生做一些‘健 心’活动,如摔背游戏。”同行的德育处主任黄少虎 忍不住兴奋地向我们介绍道, “我们常在这里开展团 队信任游戏。一位成员登上背摔台,背面朝下两手伸 让教育没有边界 2009年2月10日下午,海沧中学操场上不似平 日里那般空旷,而是黑压压地挤满了学生和家长。 直并用绳捆住,团队其余成员中选出8位,4人1 排,膝盖顶住,两手交叉紧握,身体略下蹲。执行的 成员顺势从1.5米高处倒下。这能培养学生从容面对 自己无法控制的局面的心态,靠理智及对同伴的信任 “让生命充满爱”,演讲台上的大红幕布上赫然写着主 题。主讲人是著名演讲家邹越教授。这是特别的一 2oo9.¨磊走舡{19 战胜恐惧,切身体验什么是充分信任、相互依赖。” 蓝色的墙体底纹,通透的落地窗,几株含苞待放 的郁金香,明媚的阳光穿进通透的玻璃窗,打在心理 咨询室的地板上。在这温暖的环境中,心理咨询老师 耐心地拆卸着学生一道道心理障碍。 小袁是初二的借读生,父亲是某工地的工头,没 和他住在一起,只是通过电话遥控。在半期考的某一 天,小袁趁父母不在家,拿走家里的1500多元钱, 留下一张纸条说是想爷爷奶奶,回老家一趟。十几天 后返校,他就再没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还多次旷课。 于是,咨询室里唐殿英老师耐心地开导点拨他—— 老师:你觉得父亲关心你吗? 小袁:不关心。 老师:那我怎么听说父亲常给你打电话呢? 小袁:那是他不相信我会认真学习。 老师:你觉得放弃上课去工地开铲车有乐趣吗? 小袁:没意思。 老师:那就是了。所以,你更要证明自己会在学 校里好好表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呀。我对你有 十足的信心。 随后几周,唐老师指导小袁向周围的人调查, 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还要求小袁主动与父亲交流, 与同学交往等等。 “原来,我对心理咨询总觉得不 好意思。然而,走进这间温暖的教室后,我突然感 到阳光照进了心里。”走出阴霾的小袁在周记中这样 写道。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除了面谈以外,我们还 设有心灵信箱、咨询热线、网络传递渠道等。”林枝 示补充道。为了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学校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利用“走出去”学 习和“请进来”授课两个渠道并行的方式,提升教师 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2006年,海沧中学被授予首 批“厦门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荣誉。 以生为本快乐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著名论断: “只有能够激发学 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海沧 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 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这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难题。对此,学 校通过学生主体地位课题的不断深化,让学生在课堂 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外,一项项科技活动的 开展,学生成了“小研究家”、 “小探究家”。 2O辐上教 2009.11 “有味道”的课堂 “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课堂上,陈芬老师 热切地引导着。 一向积极的杨小明一声不响,被点名后,她说: “其他三人给我的印象都不深刻。” 顿时,课堂陷入尴尬。大家齐刷刷地盯着她,随 后又望着陈芬老师。 “莫泊桑是世界大文豪,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 如生,个性鲜明,怎会给你印象不深7”陈芬老师不 解地问道。 “莫泊桑这样写人太直白,没味道。” 课堂上又出现一阵沉默…… 课堂面临着转折,教师可以避开锋芒,将重心转 移,继续按自己的预设进行下去。然而,出人意料, 陈芬老师问道: “那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描写是谁7”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曹雪芹没有像莫泊桑那 样写出人的具体长相,但她一出现就让人感到这个人 分明就是林黛玉。”有学生随声附和。 “《陌上桑》的作者也没有直接描绘罗敷的美貌, 而是通过路人的反应来表现罗敷的美。这样写人才有 味道。”又有学生补充。 中国、味道……这些词从陈芬老师的脑海一掠而 过, “是否可以进行中西方人物外貌描写的比较?” 想到这,陈芬老师当机立断,马上布置作业:回家翻 阅四大名著,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描写片断。 于是,第二天,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讨论—— “书上文字只是对左拉外貌的客观描写,就像照 相机一样。” “莫泊桑写人时边写边议论,突出人物的个性。 中国作家则是写出人物最主要的几点,让人去想象。” “罗贯中只画出诸葛亮的轮廓,让读者发挥想象 补出诸葛亮的五官长相。每个人脑海中的诸葛亮像都 不同,但都带着世外高人的仙风道骨。所以我喜欢中 国的手法。” (掌声雷动) 课堂上高潮迭起,学生对于中西人物描写手法的 异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知识的传授不再是灌输,这 样的课堂才生机勃勃,这样的教学才妙趣横生。 科技活动绚烂校园 2002年12月,海沧中学第六届教代会,教师们 齐聚一堂,共商振兴学校之大计,提出“校本工程” 等11个富有远见、创新意识的方案。其中,刘文胜 齐聚海沧的一种方式,是践行人本教育的另一个着力 点,是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持续动力。 老师开发的《神奇的红树林》,周永芬老师开发的 《车欠陶手工艺术》如今都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生物类、天文类、电子类、环保类、科学实验与 温暖淌进每一位教师的心里 1997年l0月,学校召开第四届教代会,会上通 制作类及软陶艺术、科幻画等各类兴趣小组在海沧中 学遍地开花。科技节、科技夏令营、青少年科技创新 大赛、头脑奥林匹克、科普教育社区行动,在学校全 民动员的澎湃气势下,如高山积雪触动火山热流,一 过了《厦门市海沧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教职工考 勤制度》、 《教职工考核制度>等6项决议。十多年 来,学校教代会从建立到逐步完善,每届教代会中, 泻千里,势不可挡。 “当时我们研究的是红树林,每个人都尽情地发 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课题提出到课题可行性调查、 从课题的调研方法到实际的课题研究、从资料的搜集 整合到论文的撰写,反反复复地讨论与思考,每个人 的个性都得到了张扬,那时候的自己跟~块海绵似 的,努力地吮吸着从外界一直输送进来的营养。” 这是去年考入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林妙 欣写给学校的一封信,她在第20届厦门市科技刨新 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被束缚在教室里、学校里的孩 子,是不会有生活激情和教育幸福的。”刘文胜老师 是校本课程《冲奇的红树林》的负责人,这个课程被 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国研究性学习研讨暨成果交流活 动”一等奖。他介绍说,海沧地区的红树林为课程实 施提供了天然的教学场所,是师生共舞的天然舞台。 教师与学生一起考察了海沧海堤内外的红树林,杏林 马鸾湾、翔安大嶝岛等地的红树林,学生在研究中成 长,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各类科技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习的触角延伸到 课外,学习的方式、过程不再单一、枯燥,而变得生 动有趣。多年探索,硕果累累。在2005年第三届全 国科技之星比赛中,曾嘉慧同学荣获全国二等奖,颜 巧咪同学荣获全国三等奖,彭存进校长荣获全国先进 科技工作者称号,学校荣获全国科技教育优秀组织奖。 2006年,学校获得“海沧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和 “厦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2008 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厦门市首批五所科技特色申报 学校之一。2009年9月,学校被厦门市科技协会和厦 门市教育局授予科技教育基地称号。 人本管理温暖师心 柳宗元说: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尊师重教 是一个有序社会应有的风气。如何让教师热爱学生、 热爱学校,从而真正地将全部心思投入教育中?在海 沧中学,这不是口号,不是形式,而是吸纳各方英才 教师代表都提出了上百条批评、建议和意见。 “学校 发展不能光靠几个校领导或几个名师,而应依靠全体 教师的集体智慧。教代会不能成为形式,而应是教师 为学校出谋划策、规划蓝图的地方。我们要让全体成 员感受到在海沧中学工作有尊严、有温馨、有幸福。” 在彭存进眼里,每位教师都是学校不断前进的动力。 “学校还特别关心离退休教师,每年敬老节、春 节期间,都组织离退休教师开座谈会,征求我们的意 见。”谈起学校的关怀时,一名来校办事的退休老教 师深情地补充道。是啊,幸福的教师才能熏养出幸福 的学生。学校应该是师生都能享受到教育幸福,体验 教育快乐与成功的乐园。海沧中学,就为这种幸福作 了一个强有力的注释。 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是学校发展的最有力保障。激扬生命,于教师而言, 关键就在于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鼓励每个人积极 参与教科研,培育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文化。 罗明华老师,2001年7月调到海沧中学。刚来 的那段时间,罗明华老师永远难忘: “才上了几节 课,一些学生就跟我提意见——节奏太快、容量太 大、内容太难。这些孩子,早读让他们读英语,那是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让他们记单词、词性、词义、 词组、句子,那是比登天还难。面对如此种种,我感 到困惑,有很深的挫败感,好长一段时间夜不能寐。 在学校的发动和鼓励下,2002年,我向海沧区递交了 课题研究申请报告,我的教学生涯因此有了新的方向。” 罗明华老师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如何破解困 局,海沧中学选择了科研兴校,短短几年,就形成了 “科科有课题,人人勤钻研”的研究氛围。为了保障 教师科研的积极性,热心地投入课题研究,学校修订 了《各级课题管理办法》、 《科研活动奖励办法》、 《关于教师科研成果奖金发放的补充意见》、 傲科研 成果及伯乐奖考核办法》等,从管理(下转第46页) 20o9.¨辐止敬 21 ■■—■■—一 十 一_隧翔—■圜霸 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尽量做到抽象思维形象化。 如函数的概念是用静止的观点下的定义,学生理解起 来相当困难,而教师又不能深化概念,增加其内容 (否则学生更难以理解)。此时,我们不妨注意概念的 是否含有未知数是将方程与等式区分开的关键。找出 共同之处,可以将新旧概念联系起来:找出相异处, 可使新旧概念界定清晰,不致混淆。如二次根式的加 减就是合并同类根式,可以将它与初一的整式加减中 的合并同类项进行类比,使合并同类根式与合并同类 项的新旧意义迅速得以同化。又如,圆心角与圆周角 概念,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上并且 外延(仅限于初中阶段应掌握的知识),形如“f)iy= +6;②,,= +6 +c;③),= ;④,,=、 I_ ___中(这些式 子中的Ⅱ、b、c、k都是常数,且ll,、k不能是零)”的 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有的学生会提出: 圆心角为什么没有“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这个条 式子表示的都是Y是 的函数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 这4个式子,引导学生得出函数的几种形式: (1) 一件?我们可以通过角的概念告诉学生:①角的两边是 射线,只要角的顶点在圆心,那么这个角的两边就一 定会与圆相交,因此圆心角的定义蕴含了角的两边与 个 的值有唯一的Y值与之对应,如上述①式: (2)两个 值只有一个Y值与之对应,如上述②式: (3) 可能不能取到某些实数,但只要 取定某一数 圆相交这个条件:②圆周角的顶点在圆上,并不表示 此角的两边一定会与圆周相交。对于从属关系的概 念,我们建议用图表形式呈现。 值,就能得唯一的,,值与之对应,如上述③、④式。 这样,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覃为清晰、具体了。 关于概念的内涵,这里要以代数式为例多说两 句。代数式的概念教材中这样定义:像4+3( 一1), a+b,ab, £ 三、加强对概念的巩固与应用——运用新概念解 决问题 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概念教学的较 高层次,通过巩固与应用寻求对概念更深层次的理 解,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数学 , 等式子都是代数式。我们不妨引 导学生观察这些式子,与学生共同从中提炼出上述 代数式的共性特征:它们都含有数字和字母,而数 字和字母之间是用“+、一、×、÷”等运算符号连 接。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得出代数式的本质定义: 理论的基础。教师在引入、形成概念后,应通过对基 本概念的正用、反用、变用培养学生计算、变形等能 力,应多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灵活应用 的能力(如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应用等)。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交流中反馈的信息, 用运算符号把数字和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 数式。代数式是最基本的概念,是学生日后学习分 式、根式等概念的基础,像这样的基础概念,要充 分挖掘其内涵。 数学概念不是孤立的,许多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 联系,教师应注意这种联系,经过比较,帮助学生理 清脉络,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方面, 我们要引导学生找出新旧概念相同之处,以方程与等 式为例,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表示相等的数量关系; 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新旧概念相异处,再 精心选编练习,并通过变式得到题组,让学生在解 答、变式、探索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并逐步形成创 新思维。 当然,学生对教学概念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 应用概念只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许多数学概念在 新授时,只能作初步讲解,并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加 深印象。慝 以方程与等式为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那么 (上接第21页)上、制度上对教师的教科研进行规 范,进行奖励。课题研究,使海沧中学成为厦门市课 家型教师培训,2位教师参加了国外培训。 “走出 去,视野宽了,做课题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验。” 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一个亮点。据统计,截至目前,学 这是海沧中学教师投身科研的心声。 校共有研究课题50项,其中国家级(子)课题6项、 市级课题5项、区级课题14项、校级课题25项。 为了开阔教师视野,推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 性,学校年均投入2O万元作为培训经费,扎实做好 各项培训工作。近10年来,有60多位教师先后参加 了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省学科带头人培训、市专 采访结束即将离开时,我看着窗口还透着光亮的 教学楼,回想着一张张充满激情的脸庞,不禁想起一 句禅诗: “深涧岂能藏得住,终归大海做波涛。”海 沧中学以她的努力和坚持,跨越千沟万壑,在60年 的发展中进取前行,方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成为教育 海洋中一排壮美的波涛。 46辐正瓤{2009.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