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一词多义教学
来源:好兔宠物网
2009年 《和团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一Ju1.2009第28卷第四期 总第60期 投射到另一个不熟悉的概念域上,或用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 个认知域的经验,从而产生所需要的新义,这就足隐喻的词汇机 制。(蔡基刚,2008)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 田斐斐 联系,它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新词含义、多义词以及词汇运用的理解。 在隐喻基础上学习英语词汇,使得词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反而生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7). 动有趣,具体形象,从而化难为易,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它不 L捅 蛰J与传统语言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广泛存在于日常语 仅培养学生隐喻思考技能,更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主动性,言中,多义现象的形成与人类认知密切相关。隐喻在英语中大量存在。了解隐喻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应用到外语教 有助于学生对词汇意义的深层把握。本文主要利用隐喻理论进行一词多义教学的 学中是有益的探索。隐喻与一词多义教学 研究,进一步证明隐喻在一词多义教学中的促进作』{】。 二、隐喻与一词多义 L夭键侧J隐喻:一词多义;教学 1.一词多义的形成 引言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隐喻理论为外语 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它使我们从新的角度来研究教学,使 我们认识到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同时也要培养 学生隐喻思维能力。把隐喻理论与外语教学联系起来,对外语教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入手讨论隐喻与 词多义现象的关系,怎样理解词汇多义现象,以及培养语境中的 隐喻意识对一词多义敦与学的促进作用,并认为从隐喻的认知功能 角度从事英语词汇的教与学足可行的。 辩证法认为世界中各事物、事件和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 互关联的。现实世界中事物、事件、和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人们 的认识处理掌握了期间的规律性,形成许多“类”,进而构建“心理 模型”。人们的知识、经验、信念经由大脑长短;c月记忆储备起来经抽 象和整合,成为复杂的知识网络系统,体现为各种规则规律汇集的 A.Thatis uptoyou. 集合体,这些规则规律组成默认的层级和结合为符种常规范畴。(雷 B.Price rose up. 卿,2008)人们也是基于这种认知规律才能认识到不同领域的事物、 C.Hewalked uptoher. 不同语义域之间的互动性、内在性、关联性、从而导致一个个隐喻 D.John is up.n his bedroom. 的生成。 E.My penfell OilthefloorandI pickedit up. 语言必须满足人们对不断增长的新事物概念化的需要。语言经 空间概念是人的经验之一,构成了理解其他概念的基础。另外, 济原则又迫使人们不能无休止地制造新词,而是尽可能地赋【}]词以 新义,提高现有词汇的利用率。要在旧词上做文章就要在待概念化 人们对物理世界的感知和经验也同样被映射到其他抽象概念,成为 赵艳芳,2001)我们的大脑不会 的新事物和己概念化的1日词义中找到相似点,用一个熟悉的概念域 其他抽象概念与隐喻意义的基础。(一一词多义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现象之一。认知语义学用意 象图式及je隐喻、转喻引申来说明一个词语相互关联的多个义项之 间的关系,较好的解释了多义现象。认知语义学认为人类空间概念 是最基本的概念,这是因为人类思维源于人的生物本质,躯体经验 和生活环境的自然状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丁人类基本的义项图式, 再经过隐喻和转喻模式,物理空间概念放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结 构中去,十足,其他本无空问内容的概念也被赋予了一种空间结构, 个词的意义就成了可用于不同的认知域的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义 项。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关系的原则即这种意象图式 的隐喻映射。(赵艳芳,2001)英语介词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就可以 很好的说I 这一点。例如:“at”从物理空问映射到时间、状态、方 式、原 等,从而形成“at”的多义网络:at the railway station(处 所),at six0’clock(时间),atwar(状态),aimat(方向),at high speed (方式)等。“up”一词由空间概念产生出其他比喻意义: 一B:1 would make it next time. A:you are right・and the sun rises in the west. 在此对 中,一名老师在检查他的学生作业,这个学生平时很 懒惰,不能完成老师的作业,这次又未完成,老师很生气,当学生 保证下次一定完成作业时,他的老师说the sun rises in hte west,老 师的话表面上与学生的话的内容无关,实际上有言下之意,学生明 白其言下之意是老师的讽刺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 4.违反方式原则:(1)避免晦涩的词语;(2)避免歧义;(3) 说话要简要(避免累述);(4)说话要有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话 语的正常进行。在实际会话中,话语交际者如果违反了其中的一条, 有可能使得话语中一方产生消极的情绪。例如,在话语交际过程中, 如果说话者使用的语言太过于讲究文辞,可能会使得听话人觉得说 话者足在炫耀自己的文采,也会导致厌恶等消极情绪的产生。如果 说话人所说的话是有目的的使用歧义话语达自己的讽刺和挖苦,势 必也会引起听话者的消极情绪反应。如: 7)(A conversation between a lady and a photographer) A:l do look nice in the picture,don’t I? 通过上面的分析,情绪和语言交际有直接关系,在话语交际中 人们恪守合作原则以保障话语交际目标的顺利实现。话语交际双方 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会影响会话过程,甚至引起交际双方情绪的不悦。 有时话语交际双方并未直接表现出自己的情绪,这是出于会话的礼 貌原则(1eech)起作用。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导致说话者情绪的变化 需要听话一方能够推导出说话一方的会话含义,会话含义如果有损 害对方的言语倾向的时候,才会导致消极情绪产生 在这一过程中, 话语交际也有赖于言语交际中所表达的具体语境。 参考文献: [1]Leech GN.Principles ofPragmatics[M]Longman,1983. (2]Levinson.S.L Pragmatics[M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莫莉莉.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现象刍议[J].外语教学,1999(3). The Violation ofCP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Interpersonal Conversation Abstract: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the conversation is achieved by means of speciifc context,and the speaker as well as the hearer need mutually follow certain basic principles Any violation concerning these principles may give rise to a kind of negative emotions on the hearer’S part.Grice put forward cooperative principles that the two parts of talking are to follow carefully in interperonasl conversation.The B:Wellt the answer lies in he tnegative. A:(unhappy)what do you mean? lysis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with the reaction in the two communicative parts 女: 拍照后询问自己拍照的形象如何,摄影师用negative这个 anaps to show how the negative emotions occur in interperonasl conversation. 词米州答她的问题,negative有两个意义:“底片”和“否定的”。表 helKey word:Interpersonal Conversation;Negative Emotions;Cooperative j-看米,句子的意思是美不美要取决于底片,但实际上句子有潜 inciples 扯的隐含意义:有可能委婉的表示该女士的形象在照片中不算很漂 Pr亮。如粜该女士认为摄影师的所指意义是说她形象不好,定会引起 作者简介:左立(1979一).男,甘肃庆阳人,助教,山东师范大学大 je消极情绪的产生。 学外语教育学院翻译理论与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三、结语 140 收稿日期:200902-24 2009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1.2009第28卷第四期 总第6o期 C2.a part at the top ofan objects(‘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 凭空形成抽象的概念,而必须是空问和物理世界基础上的延伸 而 语言及词义的发展正是反映了认知的这种隐喻性质。从这点上看, 英・英汉双解》,同上) C3.the title at the top ofa piece ofwriting(《朗文当代英语大辞 语言的复杂性和多义性是有深刻的认知理据的。 2.一词多义与隐喻的关系 典——英英・英汉双解》,805页) 从以上句子可以看出,“head”的基本义是“A.头,头部”,借 王文斌(2007)指出,若一个词具有多义性,这往往是词义发 生变化使然,而词义之所以发生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缘起于隐喻 助隐喻演变出其他许多的词义,如从“A”中隐喻出“C2,C3顶部, 的作用。(曾丽琼、张智华。2o08)认知语义学的研究也认为,支配 上端”,又从“B头脑,心智, 隐喻出“cl核心人物,重要位置”。 由此可以看出,Cl,C2,C3都是从“head”的基本义出发借助隐喻 着一词多义关系的原则是语义的隐喻性映现。 赵艳芳(2001)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借助隐喻认知手段 步一步发展而来的隐喻义,这就好比是一棵大树,枝叶总是从主 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 干滋生出来。在~词多义的教学中,就应该注意从一个词的中心意 念化的结果。一个词语产生之后,人们便会借用隐喻来使它的基本 思出发,然后在逐渐的把枝叶散开,一一向学生讲解。 个词的意义不是一个点,而是多个义项构成的一个面,是交 意义不断扩展和延伸,其中的一些隐喻义一旦被社会所接受,它便 会固定下来,同时,又在隐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隐喻义,一词 叉的,而且各个词义在适当的上下文当中理解起来并无困难。这充 多义现象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赵艳芳,2001) 分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和经济性,因为许多词在获得新的意义的同 隐喻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遭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 时,仍然或多或少保留了其原有的意义 这样在词汇量不变的情况 具,要求本体和喻体之问存在相似之处。如,teeth ofcomb(梳齿), 下,隐喻使词汇可以表达的意义范围却扩大了,对一词多义的教学 neck ofbottle(瓶颈)等都是比喻用法,它们与本体之间外形相似。 也大有裨益。 4.语境中的隐喻意识加深一词多义的理解 个心肠狠毒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有heart ofstone(铁石心肠),狡猾 的人我们会说他是个老狐狸(fox)。一个词,我们通过隐喻的认知 单词的使用离不开语境,语境对理解词义非常重要的,因为没 有语境我们就无法确定讲话者想用一个词所表达的确切意义。我们 方式去很好的运用,一词多义现象也就得到了发展。 Kurz(1988:16)认为“我们常常在旧的意义帮助下表达新的 平常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生词,而我们并未感觉到字面理解 东西”,从这点上说,我们语言和理解的程序是隐喻性的”。例如 上的困难,但是总是在理解文章时有困难,这其中语境起着决定性 morass:泥潭——困境;arsenal:军械库——大量主义;lever:杠 作用。一个词处于不同的语境,也就会有不同的意义。在不同的情 杆一用来影响某人的事物等等(出处同上)。人们使用隐喻盼目的 况下使用一个单词,对词义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你对一个平时穿 have a nice dress”和对一名总是花枝招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填补表达或词汇的空缺,在命名和概念化过 着很朴素的同学说“Youhave a nice dress(show off)”,显然两句中的“nice” 程中,除了新造词外,就是在原有的词库中寻找与新事物在物理上 的同学说“You 或心理上意义相似的词语,通过引申和比喻找到新义,完成新的概 的意思是不同的。 一一一同一词汇的不同含意是不能通过解码获取的,而是推理的结果, mouse等等。 即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推断说话人所表达的含意。(何自然,冉永平, 2)这些隐含的意义并不是可以单纯的从词汇的字面意思推断出 隐喻是从词的本义或者基本义引申而来,其理解是语用性的; 200念化需要,如计算机技术突破中产生的词window(视窗),menu, 隐喻通过新造词产生,这时词的基本义就是比喻义,因此其理解就 来的,它有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去判断它的实际含义。学生能正确 理解词汇对于理解篇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许多的篇章中,有 是语义性的。其中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例如: A.Now is the time to lifI ourNation from the quick sands of racial 些隐喻词汇的本体并不直接出现,如例中,隐喻词汇的接受者只能 通过语境或是上下文去感知隐喻的本体,而且上例表明推测隐含的 injusitce to the solid rock ofbrotherhood.(Martin Luther King) B.干部带薪下海只是权宜之计,不值得提倡。(钱炜‘官员下海 本体并不会增加学生的处理负担,反而会促进对词汇及其所在篇章 两大疑问》) 的理解。 A把种族歧视比喻成流沙,这样的隐喻是修辞性,临时性的, 三、结语 本文讨论了隐喻理论与一词多义的关系,同时也对隐喻理论在 并没有被大部分人所认为可,更没有为词典所收入,相反,B情况 就不同。‘现代汉语词典》里“下海”的本义是“渔民到海上捕鱼”, 词汇习得和教学中的作用做了一些讨论。结合隐喻思维教学有助于 转义为“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商”。可见,隐喻词不再是一种修辞手 改善和发展学习者的词汇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更快的领悟词汇知 段,而是已经收入词典的普通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拿来使用的。 识,灵活的应用词汇知识。加深对隐喻知识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 (蔡基刚,2008) 可以以帮助学生对一词多义进行理解和认识,应用隐喻式思维可以 隐喻是词汇意义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词汇多义现象产生的重 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开阔,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要源泉。没有隐喻性表达,就没有词义的引申。如果每个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的用例都恰到好处,简单明了,往往一下子就可以使学习者豁然开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朗,反之,即使多费几倍的功夫,也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2]雷卿.基于心理模型的隐喻理解[J].外语教学,2008(3). 3.一词多义的教学 。 E3]曾丽琼,张智华.一词多义的隐喻分析及其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报. 教师在教授词汇的时候不仅要准确的拼读,准确的应用到适当 2008(3). 的语法形式里,将它和一定的物体和概念联系起来,而且要能够准 [4]蔡基刚.英汉隐喻词构成与比例比较研究【_1].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2). 确的联系到该词的文化背景和l 喻以及该词的其他意思,运用与该 [5]柬定芳.跨喻学研究n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词相关的上下文语境进行词汇教学。一个词的词义发展可以是无限 [6]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版[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发展和扩张的,英语中的“head,heart,eye”等词,它们的词义的 [7]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发展方式大致就是在隐喻认知的作用下的一种树形发展结构。例如 [8]史灿方.汉语修辞美的文化思考[蛔.李晋荃.修辞文汇….江苏教育出版 “head”一词: }±.1995. A.the part ofthe body which contains he teyes,ears,nose,and [9]徐盛桓.隐喻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2008(3). mouth,and the brain(‘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英・英汉双解》, [1o]鲍静.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的习得[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 804页) (7). B.aability ofthe stated kind((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英唤 II1]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z].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 汉双解》,同上) 作者简介:田斐斐,女,山西省忻州人,重庆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在读 C1.someone who is in ontcrol ofa place,organization etc;a ruler 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orleader(‘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英英・英汉双解》,同上) I41 收稿日期:2009.03.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