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测绘生产、安全控制程序

来源:好兔宠物网


测绘生产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测绘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连续控制,确保按期完成生产任务,实现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测绘产品生产提供过程、放行与交付的控制。

3、职责

3.1总工办负责下列过程/活动的控制:  全院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  测绘工程项目管理;  测绘产品质量的监视和测量; 3.2测绘分院负责下列过程/活动的控制:  编制测绘项目技术设计

 按批准的设计进行外业测量、内业成图和项目成果报告编制等生产过程的控制。  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3测绘数据处理中心负责下列过程/活动的控制:

 协助测绘分院做好测绘数据处理、内业成图和项目成果报告编制等工作。  负责测绘项目技术成果报告的印刷、装帧。  负责产品防护和技术成果资料管理。 3.4办公室负责仪器设备的提供与管理。

3.5生产经营部负责测绘生产所需材料的采购与供应。 3.6总工程师负责下列过程/活动的控制: 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的审批。  测绘最终产品的测量和产品放行的批准

4、程序活动

4.1 出测前的准备 4.1.1组建项目管理机构

1)测绘分院负责组建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规定其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并配备施工管理所需的工作设施。

2)配备满足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符合相应资格/能力要求的作业人员,并按期进入

施工现场。

4.1.2 编制《项目技术设计》

4.1.2.1项目负责人负责收集测区资料,进行实地踏勘,编制《项目技术设计》; 4.1.2.2《项目技术设计》应按照GB/T50430-2007《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包括:

1)设定项目的质量、安全目标、施工进度计划和生产技术要求。 2)规定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

3)明确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规范、标准、图纸和作业指导书;确定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4)识别并提供过程所需人的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需求和配置。 5)规定项目实现过程所必须的检查验收活动,及其相关标准。

6)确定证实项目、过程符合性所必需的运行记录、检查记录和改进记录。 7)制定项目所需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或安全保证措施。 8)规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4.1.2.3《项目技术设计》经总工办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作为项目作业依据。 4.1.3仪器设备的准备

1)按照项目测量任务的要求,配备符合精度要求、并在校准有效期内的测量设备和计量器具。

2)项目开工前,项目测绘组负责对全套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保养,并保持检查记录,确保仪器设备具备满足生产要求的能力。

3)仪器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好、管好设备并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4.2 外业生产的控制 4.2.1 进行设计、安全交底,

出队前,测绘分院应组织项目组全体成员进行项目技术设计和安全保证措施交底 并形成《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由项目组填写并经各方签字确认。

4.2.2 严格按照项目技术设计、技术规范以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组织测绘作业。 1)基本控制及图根测量要确保:  根据测区范围及地形条件做好选点。  按规范要求埋石。

 按设计规定的技术要求开展外业观测。  及时做好平差计算及整理。  进行精度检查

2)地形测量要严格按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和平板仪测量作业,及时勾绘地形原图。

3)工程测量要确保:

 对照施工图纸检查实际工程点的点位坐标数据。  按工程点坐标进行野外工程布设并检查其正确性。  工程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定位测量。

4.2.3数据采集应符合设计和技术规程的质量要求:  野外观测记录必须记录在专用记录簿上。

 各项原始记录完整、准确、可靠,按规定时限上交。

 及时进行当日资料的检查验收工作,全部核校无误后,进行评级盖章。

 计算资料必须在外业期间整理完毕,装订成册。资料项目要齐全、正规,字迹工整,图表清晰。

4.3 内业生产的控制 4.3.1内业成图及资料整理

 各种外业工作结束后,5天内完成原始资料的编录及整理工作;  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及时、准确;  按时完成各种图表编绘等三边工作。 4.3.2 项目技术总结的编制与管理

1)项目组长负责制定项目技术总结编制的提纲及编制计划,并分解到相关的报告编制人员。

2)技术总结报告的主要章节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撰写,主要图件应在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导下完成报告,正文由项目负责人统稿。

3)技术总结报告的正文部分,要求概念清楚,技术术语运用正确,立论无误,观点正确。基本观点与原始资料、综合资料相符合,文字通顺、精练,叙述有层次、重点突出,符合报告编制规范的要求,正确回答设计目标。。

4)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对所完成的图、表、文,实行作业者自检、项目负责人审核的

检查制度,检查审核率100%。

5)报告初稿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讨论,经再修改补充后定稿。 4.4 安全生产管理的控制

4.4.1测绘施工项目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负全责,项目组应设兼职安全员。

4.4.2严格执行CH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的各项规定,包括:  5.1出测、收测前的准备;  5.2行车、饮食与住宿;  5.3外业作业环境;  6.1内业作业场所;

 6.2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等条款的规定。

4.4.3按规定配发劳动防护用品、野外救生用品、药品、通讯或特殊装备,并检查有关防护用品及装备的安全可靠性。

4.4.4提供野外作业必须的交通、通讯设施。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熟练使用通讯、导航等安全保障设备,掌握利用地图、地物、地貌等判定方位的方法。

4.4.5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细则,爱护和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工具及安全防护装备,服从安全管理,了解作业现场、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掌握野外生存、避险和相关应急技能。

4.5 产品质量的监视和测量 4.5.1 产品质量检查评定的依据 1) 国家/行业标准:

 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 CH1002-99《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 CH1003-9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2) 本院依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编制的产品质量检查评定实施细则 3)本院与顾客双方认同的产品接收准则。 4.5.2 产品检查的范围 1)过程产品,包括:

 外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原始数据、资料和图件。

 内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图、表、文。  技术成果报告编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图、表、文。 2)最终产品——测绘项目成果报告。 4.5.3产品质量检查评定方式:

对具体的测绘产品,本院实施“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确保未经检查合格的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交付。即:

 作业组检查(原始资料检查)。

 总工办检查(原始资料及外业完工检查)。  院部完工综合验收(项目技术成果报告)。 4.5.4 原始资料的质量检查

1)作业者自检:作业人员对当日形成的各项原始资料进行自检,检查比例100%,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处理,不遗留存在问题。

2)作业组长检查:由作业组长适时对各项自检合格的原始资料实施检查,检查比例不少于20%,检查结果形成《原始资料校审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责成作业人员予以纠正,并跟踪纠正结果。

3)外业完工检查: 外业工作即将结束前,由测绘分院组织外业工作质量检查验收, 检查内容应包括所有外业作业项目,对各外业项目的抽样比例不少于10% ;检查结果形成《外业完工检查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并经验证不合格纠正有效,方可转入内业施工。

4.5.5 完工综合验收

4.5.5.1 完工综合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 项目所有工程已按批准的《项目技术设计》全部完成,并满足规定要求。  各专业、各阶段、各分项工程均已通过验收结果合格,且验收资料齐全。  提交的成果资料应完整、齐全、清晰、装帧包装规范。 4.5.5.2完工综合验收程序:

1)预审:测绘成果报告编竣后,由测绘分院指定专人对报告进行预审,审查结果形成《技术资料预审单》,并跟踪复核对所发现的不足与缺陷的修改结果。

2)初审:由总工办指定的主审人实施,初审结果记录于《技术资料初审单》,并记录所发现的不足与缺陷,提出的修改要求以及修改结果的复核情况。

3)会审:测绘成果报告经初审通过后,由总工办填写《成果资料会审单》,由总工程师签署审查结论,院长批准后作为内部审查批准依据。

4)对测绘面积大于30km2的项目成果报告,由总工办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会议评审,必要时提请院部组织专家评审会评审,并以《评审意见书》作为审查批准依据。

4)当合同有特殊约定时,执行合同约定验收交付程序。 4.6 测绘成果的放行与交付

1)本院确保测绘成果资料必须在规定的质量检查验收活动全部圆满完成,且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有关数据和文件齐备,并经总工程师签署批准后,才允许进入成果复制程序。

2)凡属外送的成果资料,由测绘数据处理中心统一复制,办公室凭《成果资料会审单》用印。

3)根据财务部收款凭证,由生产经营部按合同规定的交期和交付目的地向顾客交付项目成果资料。

3)交付后测绘分院应根据产品特性及顾客的需求及时进行相应的技术服务

5.支持性文件

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 GB/T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 CH1002-99《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 CH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

6.相关记录

 《项目技术设计》 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 《工程更改通知单》  《原始资料校审记录》  《外业完工检查报告》  《技术资料预审单》  《技术资料初审单》  《成果资料会审单》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表码:QR7.5.1—01 编号: 项目名称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交底主持人 设计要点和主要技术措施: 交底人: 项目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员会签:

工程更改通知单

表码:QR7.5.1-02 编号: 项目名称 执行责任人 执行起始时间 提出部门/日期 更改方案: 意见/建议 签名/日期 更改事由 更改前要求: 部门 相关部门意见 批准意见: 批准人/日期:

原始资料校审记录

表码:QR8.2.4—02 编号:

项目名称 序号 资料名称 检查员/日期 修改人/日期 校审意见 处理情况 受检查单位确认/日期 复核人/日期 复核意见

技术资料预审单

表码:QR8.2.4-04 编号: 项目名称 资料类型 项目负责人 部门审查意见及修改要求: 审查人/日期: 修改情况说明: 项目负责人/日期: 修改结果复核意见: 校核人/日期:

技术资料初审单

表码:QR8.2.4-05 编号: 项目名称 资料类型 送审部门 项目负责人 送审日期 初审意见及修改要求: 主审人/日期: 修改情况说明: 项目负责人/日期: 修改结果复核意见: 校核人/日期:

成果资料会审单

表码:QR8.2.4-06 编号: 项目名称 计划完成时间 项目概述: 项目负责人签名/日期: 部门预审 审查人/日期: 部门负责人/日期: 主审人/日期: 总工程师 审定意见 总工程师/日期 院长批准 院长/日期 资料复制: 经办人/日期 用印: 经办人/日期: 存档: 资料室/日期: 院部初审

资料类型 实际完成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