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说课稿
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一小学 庄雪
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标点符号知识梳理与训练,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来说教材,大纲对标点符号的掌握要求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包括正确选择标点符号和规范书写标点符号。
在我们s版六下语文教材百花园六里的第一部分温故知新提到了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书写格式的要求。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复习训练重点的分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重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2、在句子和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 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掌握学生的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我将进行学情分析:结合实际,认识到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特
别注意前置作业的布置,并指导孩子书写。六年级孩子是具备知识整理的能力的。课上设计的小组交流、互评互改,合作汇报的环节,也是我校生本教育后孩子已经养成的习惯,基本上全班的孩子都可以态度认真地顺利完成。当然,考虑到六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很强,课一定要上得让他们感兴趣,所以在课前文化点心和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设计了两个标点符号的趣味小故事,能够让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学习,才能让他们学好。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前置整理,小组合作,互评互改,小组汇报等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授课环节上,以知识梳理为主,训练为辅。知识梳理重点突出规律方法的总结,训练突出对规律方法的运用。
因此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课前文化点心
一名同学: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
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
“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确实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会上一节标点符号的知识梳理课,相信经过这一节课,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一定会更上一层楼,下面有请庄老师。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认识到标点符号在日常应用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
二、复习标点符号的写法,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1、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前置小研究中方格里已写) , 。 、 ; : ! ? “ ” 《 》 ( ) ——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小组互查) 3、课件出示标点在格子中的正确位置。 4、总结写法。 (大屏幕出示)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左下角。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
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能规范地书写,保证在句子题和作文题中不出现标点符号的书写错误。
三、通过举例,熟悉用法。
1、小组汇报标点符号的作用,并用书中的句子举出例子。(在前置中要求孩子以六年级下册书课文中的句子为例) • 名称 符号 一般用法
句号 。 表示句子完成之后的停顿。 逗号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问号 ? 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 顿号 、 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分号 ; 表示有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冒号 : 1、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 2、常用在对话前面表示后面的 话是引
用。
感叹号 !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书名号 《 》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文件等名称。
引号 “ ” 1、一般都是成对出现。
2、表示引用部分或对话。 3、表示反语、讽刺。 4、表示特定称谓。
省略号 ……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2、表示沉默、语言中断、断断续续,欲言
又止。
破折号 —— 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意思的转折或递进。 3、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延长。
2、重点点拨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用法,这也是六年级标点符号的重难点。
【设计意图】: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用法,是六年级考试的重点,所以要结合课文中的例句让孩子熟记并能灵活运用。
四、典型题训练,加强巩固。 1、基础——给下面句子加标点。
⑴冬冬 王老师来了 冬冬的妈妈说 还不快给王老师倒杯水
(2)你打算今天去呢 还是明天去呢
(3)爸爸给我买了格林童话 上下五千年 十万个为什么 我都喜欢看 (4)在一片寂静中 我隐约听见 哗 哗 的 声音 (5) 快 快 爷爷 爷爷昏倒了 弟弟边跑边喊着 (7) 这样的 聪明人 还是少一点好
2、提升——给下面一段话加标点
a.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了人间 小河清凌凌的 就像一面透明的大镜子 婀娜多姿的柳姑娘对着 镜子 梳妆打扮 并且欣赏着自己美丽的身影 岸边的小草探出了脑袋在干什么 它们想看一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无数的小花 红的 黄的 白的 散在草丛中 美丽极了 几只小鸭子在小河里排着队游来游去 仿佛在告诉我们 春江水暖鸭先知
b.交流校对 ,大屏幕出示正确答案。
c.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给一段话加标点的,可以分几步?哪些方法比较好?
(1)通读 (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2)断句 (弄清这段话应该有几句话,并加上句末标点尤其要注意引号不要只写前引号而忘了后引号。)
(3)加标点 (4)再读
【设计意图】:有层级地对孩子知识的掌握进行训练,通过小组互查,交流达到全员掌握,最后的方法总结有效地指导孩子们以后的知识应用。
五、能力冲刺 (如时间不够,就留为作业,可写完成后以评研课形式汇报)
现在我们的功夫练得都不错了,那就让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有A、B、C三组句子,难度分别是低、中、高,请任选一题,按照刚才的方法完成。
A、下列句子中有三处的标点是用错的,请你找出来。
爸爸问小明:“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借书,”小明喝了口水说:“我借了好几本,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B、保护视力要做到三注意 一 看书和写字时 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远 二 看书一小时后 要休息几分钟 三 字要写大些 要清楚整齐
C、这时 我不禁想起了生活的强者 张海迪大姐姐 尽管她瘫痪 不能下地像正常人那样行走 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 但是她仍然刻苦自学 有时 身子不能动弹 她就把书放在枕头边 利用镜子的反照 继续学习 我还想到了奥
斯特洛夫斯基 他虽然下肢瘫痪 双目失明 但仍然以超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它鼓舞着全世界人们顽强地与命运斗争 我想了许多许多 1、学生自由练习。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批阅。 3、出示原文,校对。
4、说说你帮同桌查出了什么错误,帮他改对了吗?(校对后发现了什么错误,现在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选择,分层训练的方式,让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掌握标点符号的知识,并通过同桌、小组的互查、总结,不给学习留尾巴,做到当堂的知识当堂消化。
六、趣味总结
正因为标点在生活奇妙作用,才使得文章的表达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文学句法之精妙,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标点的趣味故事:
1、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他可没这样读,他读出来的意思正好和住人的相反,你知道他是怎么读的吗? 2、学生取出练习纸,尝试给这个句子添加标点。
3、交流“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4、其实这一句可以有好多种说法,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好几种,你能加出来吗?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设计意图】:课前文化点心就是一个标点在生活中应用的趣味故事,引人入胜。结尾同样以一个有趣的例子作为总结,让孩子们感到,学习知识不是死的,而是灵活的,是生活中实际需要的,有意义地学习,乐于学习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将知识真正学通、学懂。这才是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所在。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谢谢您的聆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