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高尚精神追求
来源:好兔宠物网
CHINA S TU NATIoNALITY 土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与高 口文/任玉贵 是民族之根,也是民族之 。较丰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民 间传承的神话;一种是在土族史诗 《格斯尔》中演唱的神话。如“盘古 用了青石板,天地才出现,留下三 颗种,才有人世间”。广为流传的 末歌》讲世界的形成,还讲人类的 起源和文化的兴起,集中反映了土 族先民对世界和人类及其文化的 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 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创造的精神 财富。土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 会活动中逐渐形成具有独特民族 朴素观念和初步认识。尤其讲儒释 道三教文化,说:“道家留了金木水 火土,世间公平到如此。释家留了 风格和浓郁地方色彩的灿烂文化, 具体来说有神话、“花儿”、歌谣、叙 事故事、谚语等,浩瀚博大,是中华 文苑百花同中一枝别有芳馨的奇 葩。 《混沌周末歌》有这样的描述:“周 天一气生混沌,无天无地并无人; 混沌无极生石卵,初分一元它实 网。滚来流去八百年,有朝一f3石 生老病死苦,人生公平到如今。儒 家留了f■义礼智信,礼仪公平到如 今。”反映了土族的文化观念,也是 对土族文化的最好诠释。 卵成;内中分出盘古仙……盘古神 人即}{{世,左手拿了开天钻,右手 《幸木里斯》与《混沌周末歌》 如出一辙,精妙臻熟,它是以神话 了的神人之力创造天地,又以自然 的生成原理只将13、月、地的生成 古老传奇的神话 在土族民族文化中,神话传说 是一种较古老的体裁。它运用浪漫 主义手法反映出先民对各种自然、 拿了破地斧,朝上钻来变成天,朝 下劈来变成地。开天辟地两半分, 从此才有天和地……”“东八天,西 八天,南八天,:ll2st.天,四八j十二 重天,当中缺了一层黄金天。女娲 顺序作一梳理。“盘古才出世,观天 无天,观地无地。天连水,水连天, 阴阳作乱,不分四象。13月不明,星 斗不亮。盘古开天,日月星辰,有了 天地,留下男女。”“盘古人皇最是 亲,可它仍在半虚空;13月二轮东 社会现象的认知,超凡脱俗,形神 兼备,表现他们与自然进行斗争的 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神话以社会 生活为描写对象,从而艺术地折射 出土族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这类 神话以人类起源等题材为主,口耳 相传,世代不迁,层出不穷。 土族有关宇宙起源的神话比 娘娘拔了金蛤蟆的舌头,补了一层 黄金天,j十三天才周全。”《混沌 周末歌》中的天地起源说似乎借用 了汉文化“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将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的神话同 土族金蛤蟆的神话相联系,表明了 它的古老性和吐谷浑文化同汉文 西转,留下男女才有人。”盘古是从 “石卵”中出生.是天地第一人.他 }f{生后开始创造人类。他把石子撒 一化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混沌周 把,撒到江中生莲花;莲花顶上 中国土族·2018·夏季号 皿 CHINA S TU A1110NALlTY 生红云,红云结籽成灵珠;灵珠转世 一表现爱情生活的,人们演唱时男方 称女方为“好花儿”,别焕新彩,奔 都是二至三天甚至五天。远处来 男相,有了男相没女相;4L出草人 的歌手,或就近住在亲戚朋友家, 汽车、拖拉机的车厢里,或露宿在 三个来,每天江边授人言;草人才能 讲人言,才有男女两样人……作为 “人皇”的盘古是从“石卵”中生成, 放流畅。土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 欢唱“花儿”,都会唱“花儿”,而且 在土族山村形成大大小小不下十 几处群众性的“花儿”会。规模较大 者有:威远镇擂台会(农历二月初 二)、五峰寺(农历六月初五一初 六)、丹麻(农历六月十二一十三)、 树林小商贩搭起的帐篷里,热闹 非凡。在上述所有“花儿”会上,群 凡问的凡人却是从盘古撒进水中 的石料转化而成,这一类型被称为 众最喜欢唱和唱得最多的曲令, 是以反映爱情生活为主的民间歌 土族的“石生人类说”,同于汉文化 “神创说”。博采众长既有共性说, 又有匠心独具的个性说,形成了中 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意 向,这对于研究民族历史、宗教、民 俗提供了丰富的口碑元素。 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 北庄村,有一座古堡格外吸引人, 几次走访,听到了这座古堡的一些 曲。其为土族的曲调广泛采撷,流 派纷呈,有:“阿甲哟”“阿柔洛”“兴 加洛”“恰日落”“玛森戈”“土族 令”“好花儿令”“梁梁上浪来令” “杨柳姐令”“红花姐令”“黄花姐 令”“三节子令”“山花嫂令”“尕阿 哈拉直沟毛荷堡(农历三月二十 八)、东和松番寺(农历六月十四一 十八)等,都是名副其实的土族“花 儿”会,闪光耀目。每年节日来临之 际,天刚微露晨曦,就会有成千上 姐令”“绿绿山令”“清水令”等,情 谊绵长,名声鹊起。土族“花儿”的 格式一般以四句为一首,有时根 万土族男女,身穿盛装从四面八方 赶往“花儿”会场。像五峰寺“花儿” 会是在长满杨树的青山上,丹麻 “花儿”会是在开阔的大河滩和岸 边的小树林里,而松番寺“花儿”会 是在森林覆盖的小山上举行,空气 传说,这传说一直口传在古堡里的 土族人中,也反映了土族这个民族 形成的艰难曲折。传说古堡底下有 宝藏,很早以前.鲜卑慕容部的一 个分支——察汗慕容部在青海湖 边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后来慕容王 国被吐蕃所灭,他们的最后一个王 据演唱需要加两个半句或衬词、 衬句。衬词、衬句是固定的,各种 不同的曲调或令有其相应衬词。 演唱者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多用 比兴起句,引出实意,文辞优雅, 对仗工整,用喻恰当,文群典故, 衔接浑然自如,形象思维丰富,给 人以美感。大量的歌词是讴歌男 女情爱、倾诉思恋爱慕的衷曲。 “花儿”的曲调优美流畅,富于变 清新,景色宜人,环境幽雅,置身其 间令你心旷神怡,平时不怎么唱的 人也会情不自禁地吼上几声。更何 况许许多多专门远道而来的唱家 和“花儿”歌手呢!一旦对歌竞赛开 始,追风踏浪,漫山遍野歌声此起 彼伏,从早到晚,满山满滩的人,满 山满滩的歌。 麻雀儿飞到沟脑哩,几时(你) 翻过个岭哩; 叫慕容复,被吐蕃打败以后,慕容 复带着残军和部众流落到今北庄 村一带筑城定居,把自己的金银宝 藏埋在了古堡下。传说慕容部便是 古堡最早的主人,也是土族的先 祖。到了明清时期,匪乱猖狂,这些 土族先民筑起一座自保的方形团 城,整个族人居住在里面,至今土 族称其为“藏宝城”。 化,每乐句结束时多用下滑音,其 音色之优美,旋律之动听,给人以 回味无穷又悠长忧伤的感觉,情 切切,意绵绵,富有感染力,如沐 春风,相交融合,赢得了广大土族 人民的喜爱,传唱不绝。 土族“花儿”作为农耕文明,并 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历 久弥新,长时间地保持原生态的状 不见个身子头绕哩,几时(你) 尕手儿领哩。 石崖头上的石榴儿。洞洞里卧 的是兔儿; 色彩艳丽的“花儿” 如果说青海是“花儿”富矿区, 那么土族“花儿”则是富矿区中一 枚炫灿多彩的瑰宝。 “花儿”叫“山歌”,又叫“少 年”。土族称“哈达过道”,顾名思义 肝花儿扯成三绺儿,没有个说 话的空儿。 态,世代沿袭,成为地域民族文化 的风景线,被列人世界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光彩夺目。 香子吃草着回来了,鹿哥儿吃 着清泉水了; 心儿里冻成冰块了,见你着消 咸水了。 魅力无穷的歌谣 土族歌谣是时代的记忆和文 化的坐标,也是中华文化灿烂的组 是人间最美好的象征,是诗意达到 无与伦比的境界,从而它又代指妇 女的美丽形象。传统“花儿”大都是 “花儿”会有举办一天的,多数 Ⅲ 中国土砝·2018·夏雪号 CHINA S TU NATlONALITY 成部分,名噪于世。它以吟唱的形 式抒发思想情感。土族谚语说:“饭 可一天不吃,歌不可一日不唱。” 在我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由于鲜卑山让鲜卑族得以发展、壮 大、繁衍生息,即便慕容鲜卑最终 迁徙到遥远的青海,他们也没有忘 谣依照歌词内容可分为赞歌(宴席 曲)、问答歌、舞蹈歌、婚礼歌等,其 中有一部分歌词带有宗教、神话色 彩。大多节奏缓慢,柔和优美,回文 反复,雍容典雅。赞歌多在宴席上 演唱,曲调婉转柔美,感情深沉朴 实。给人以情长意深、绵延无尽的 记这首《鲜卑山之歌》,将这首古老 的民歌传唱至今。 川地区,至今仍传唱着一首古老 的民歌——《鲜卑山之歌》。这首歌 般是在女子婚嫁的时候,采取两 一土族传统歌谣内容丰富,题材 广阔,生动而又形象地反映了土族 人民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意识。早期 的土族歌谣,一般多用土语演唱, 两相对,一问一答的方式演唱,还 常伴以舞蹈。 “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头上 意境。赞歌的辞藻华丽,极尽渲染 铺陈之能事,比喻生动,形象优美, 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赞颂人们 而后逐渐演变为用藏语、汉语等数 种语言演唱,也有用一句土语相间 一顶的是什么?哎,鲜卑之山哟,鲜卑 山头上顶的是威严的天帝。哎,鲜 的崇高品德、智慧才能、勤劳富裕, 含蓄精深,嘹亮跌宕。 《唐德格玛》是一首在互助土 族聚居区广为流传的古老赞歌。 歌词委婉生动地叙述了一个三岁 幼童(土族祖先)为了寻找生活的 句藏语或汉语演唱的。这是土族 展和演变,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土 卑之山哟,鲜卑山额上供奉的是什 么?哎,鲜卑之山哟,鲜卑山额上供 奉的是众多的神灵。哎,鲜卑之山 哟.鲜卑山鼻中嗅的什么?哎,鲜卑 之山哟,鲜卑山鼻中嗅的是五谷的 味道……”这首《鲜卑山之歌》共八 十多行。歌词中的鲜卑山是土族神 话中的一座神山,这座山被人格 化,成为了屹立于宇宙间的巨人, 他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身背太阳, 怀揣月亮,左肩扛着北斗七星,右 肩扛着南斗六星,它左手持弓,右 传统歌谣的主要特色之一。它的发 族人民择善而从,善于汲取兄弟民 族的文化营养,尤其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的生产劳动中,以自己的艺术 乐土,上云天,擒青龙,给它架上 金犁耕地遭到失败;又攀石山,捉 野牛,套银犁犁地也没有成功;他 天赋和创作才能,创作了数以万计 的、具有自己民族形式和曲调的、 又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歌谣。根据我 们现在所搜集到的,就有抒情、叙 事、情歌、思乡、哭嫁、祭祀、礼仪、 毫不气馁,再下平滩牵黄牛,终于 将“又肥又壮的黄牛驯服了”,“架 起铁犁把荒开”。犁了南滩犁北 滩,撒下珍珠般的青稞种子,秋后 宴歌、赛歌、赞歌、童谣等几十种, 其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劳动人民的 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喜获丰收,从此安居乐业。这首带 有神话色彩的歌谣,声情并茂.神 手执剑,嘴里吃的,鼻子嗅的,全是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和美好 因此,它是一部民风淳朴、真实生 动的民族历史画卷。世界留存它, 人们记住它,后世重温它,穿越时 空,永葆不朽。 按照土族的传统习俗,土族歌 奇灵异,形象地反映了土族先民 从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的艰辛历 程,讴歌了土族人民勇于开拓、坚 毅不屈的进取精神。 土族婚礼隆重而热闹.整个迎 的向往。《鲜卑山之歌》具有很强的 艺术性,古歌采用了拟人化的手 法,将鲜卑山写得威严而庄重,使 听者对其产生了无比的崇敬之情。 亲过程都在歌舞中进行。“花好月 网的晚上,感谢j代尊亲。祖德宗 功生贵子, 生良缘配淑女,儿女 喜事满堂红,六亲乡党来贺喜!昔 日天下降麒麟,今朝堂前迎织女!” 据对土族歌谣颇有研究的蔡西林 记述,主要有:《接纳信妥偌》(即接 受迎亲人拿来的礼物歌)、《唐德格 玛》(赞歌)、《纳信斯果》《敬面条》 (均为宴席上嘲弄迎亲人的喜歌)、 《依姐》(新娘改变发式和上马启程 时唱的歌)、《拉隆罗》(姑娘们唱的 喜歌)、《西买其瓦日哇》(谢媒歌) 中国土族·2018·夏香号 些 等 CHjNA S 1’U NAriONALj J 、 比》(此歌歌颂父母、儿女、兄嫂、亲 族民族文化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 民和土族婚礼歌包括故事、异 事、戏谑、杂志、人事、谬误、象数、 权智等 一是迎娶吉日在新郎家唱 朋)、《敬娘》《谢宴》《点红》《 ¨词》 等 婚礼歌集中地表现_r=土族人民 热忱好客、诙谐风趣,又体现r土 族人fA,[】 l 相传、传唱/f 绝、 生 不息的民族文化。互助土族婚礼习 俗分定亲、麻泽(嫁女宴)、呼f 木 (婚礼)、M门四个部分 光Ⅱ}_{种类 近20种之多,说唱的曲蒯也根据 位,似乎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传 说,义似乎飘忽在人们的眼前,魅 力无穷,喷薄而 其代表作品仃 的喜歌(称为“道拉”),主要有《观 火地》《绣莲仡》《五行问答》《五座 …》《十二吉星》《卜二属卡¨》《五 配色》等。二是娶亲之夜任新娘 《扎 布 _j 门索》《祁家延两》《 登玛秀》《太平歌》等,其中尤以《托 f■布 古门索》流传最广、影响最 大,堪称“上族的《梁ll1们与}兄英 》” 家唱的喜歌,主要有《什么动身什 土族使川汉语义,历代都柑义 人学士¨{现,曾创作了大量的汉语 文作品,一些佛教学僧也都有藏语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文作品传世。但汉 文历来作为官 方语文,尤其民间使,}_}j土族语的情 况下,它尤法替代土族讲的[1 , 因而土族也有比较发达的民 叙 事长诗 表现恋爱自由、追求婿则¨ 主,是土旅民间叙事诗的基本主题 之一。许多作品赞美_r青年男女 真挚的爱情,讴歌他们不畏强暴, 争取婚娴F1主的坚强:卷志、 这类作 品有一个 著特点,即男女 年乍 死相恋,结硒却大都以身殉情,以 婚礼进程的不同和1唱i司的 同而 有所 圳 、如有展示嫁妆渊、 示 嫁妆哭叙圳、娶亲人礼仪歌、新郎 冠戴颂 、收尾礼颂涮、婚礼赞歌、 悲壮的爱情抨击封建婚姻制度,无 疑使作品有着深刻的卒 会意义 据《菏海掠影》“上族民I1i】史 字” 述:《托 布 吉门索》长达 - -百多行,,卜动细腻地描绘_r一个 送客歌等等 仅安召舞巾就行“安 索岁 ”“兴玛 ”“什!J!Ij l_大l什则” 爱情悲剧故事。热情美丽的姑娘 门索,爱 J 给她放羊的长 f 他俩 共同放牧的劳动生活 “尖尖 f颂 “幸ltl伽索”等fflI蒯。 婚礼赞歌If]就更多, r1Iq-领唱、 合唱、问答唱等形式,3/8拍子的占 多数 说 I-t I ̄“'J内容包含天文、地理、 中,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并在山上 结为夫妻,、吉门索的哥嫂知道这件 事后,将放牧归来的拉f■布活活刺 死。当村里的人按土族习俗火化丰 f■布时,烧r_二天三夜都没烧着 、 吉门索听到消息,挣扎着爬到火葬 历史、神话、童话、民俗礼仪、先人 伟业等,抒发了土族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无限热爱之情。可以说土族婚 礼也是土族民问文化中说唱艺术 精华的集中体现。 现场,将耳环、手镯、衣衫等一件件 投入火中,可尸体仍旧烧不着 .- 门索忽然醒悟,她悲愤欲绝地唱 道:“你不着来我知道,盼着我和你 内容丰富的叙诗 以叙述史诗为主的涛歌, 土 一块烧,五 身子舍给你,一块烧 中到土族·201 8·夏季号 CHINA S 1’U NA_r10NAUTY 到天荒和地老。”唱罢,愤然纵身跳 人火中,熊熊大火立即燃烧起来, 尸体瞬间化为灰烬。狠心的哥哥把 他俩的骨灰分埋在一河两岸,三年 后两岸各长l叶I一棵合欢树,隔河连 理连枝,狠心的哥哥又把树砍倒, 劈成小柴放进灶里焚烧。火点燃 爱,传唱不绝。 土族人民创作了具有独特形 式的叙诗,不但富有浪漫主义色 彩,而且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 就是藏族文献中的“阿柴”,就是吐 谷浑著名的阿柴。在《格萨尔王传》 中,黄帐王抢了格萨尔王的工 妃——珠牡,因而导致霍岭大战。 的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土族人民 的社会思想,劳动人民征服自然 在真实的现实历史中,藏王娶得文 成公主之前,就和吐谷浑进行了一 和社会丑恶势力,创建幸福乐园 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表 达了土族人民热爱和平,赞美英 雄,追求安居乐业和自由、幸福生 活的愿望和品格,赫然在目,常在 心矣 后,只见升腾的烟雾化为一道七彩 霓虹,从烟囱里飞}}{一对美丽的 “翔尼娃”(土语。鸳鸯),扑向黑心 肠的哥哥,啄瞎了他的双眼,双双 比翼飞翔在当年放牧的山林上,唱 着追求自由、幸福的歌。 这是一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次大战,借口就是吐谷浑破坏了藏 汉联娴。吐谷浑末代王也l的确比藏 王早一年娶到了大唐公主——弘 化公主。 土族中盛传一则征服王蟒人 的故事,这个传说最为古老,反映 东胡时代及其远古先民经历的一 历久弥新的故事 土族民族善于用自己的智慧 段往事和吐谷浑文化的起源。很久 义相结合的典型作品,富有浓郁 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思想性 很久以前,王蟒人时常作乱.危害 深重。他们长着高大的身躯,蹲下 来可以坐在土族人民的房顶上。他 们力大无比,土族的小孩拉着小木 和艺术欣赏价值都较高, 示了 土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 他们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控 创造出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 色彩的民间传说故事。这些传说 故事,日渐深化,雄浑雅健。内容 涉及民族渊源、社会生活、生产活 轮车玩耍,王蟒人的小孩却拉着碌 碡当玩具。王蟒人每次作乱,土族 人昆总是抵挡不住.连吃败仗。终 于有一天土族的女子们想出了妙 诉和对自由美好的新生活的向 往,是土族民间文学的瑰宝。《拉 动等各个方面,大都以反抗封建 统治、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为 主题。它们有的揭露和抨击统治 阶级的残暴,歌颂土族人民英勇 f.二布与吉门索》是土族人民家喻 户晓、世代传唱的诗篇。1983年, 互助土族自治县文T团将它改编 成五场歌剧演}}{,受到土族和高 计,请来了王蟒人,摆上酒宴。她们 穿上花衣裳,唱起“道拉”,歌词巾 顽强和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有 的赞扬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F}1, 揭露和鞭挞封建礼教的虚伪性、 反动性;有的赞美劳动人民的勤 劳、淳朴,嘲讽贵族老财的愚蠢和 暗定号令,场外设下伏兵。正当酒 酣歌醉之际,一fff1号令。伏兵突起, 一原各族人民的欢迎,诗人白渔还 以它为素材,进行了再创作,写 题为《烈火中的爱情》长篇抒情 诗,一呼二三叹.叹为观止。 《太平歌》以下界、f“征、告捷、 举歼灭王蟒人,从此,土族人民 土族的民问传说故事十分丰 有了太平日子。 贪婪;有的赞扬“卑微者”的憨厚、 善良的美德,无情地揭露和辛辣 富,仅互助县在民间故事集成普查 凯旋叙事。《祁家延西》讲述祁延西 开建城馒,奉旨接站,拔兵练武,辞 别亲人,挂帅ffJ兵,巧渡黑河,智过 中就能收集到五百余则。《扭达的 传说》别有情趣地记述了土族妇女 各种头饰的来历,以及她们不畏强 暴、智除“王蟒”(妖魔)的经过,情 地抨击、嘲笑“高贵者”的悭吝、狠 毒、狡诈和无耻;也有人民自我教 育,振聋发聩的作品。这些故事内 容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 动,引人人胜,充满了浓郁的民族 特色和乡土气息。 沙柳桥,归途遇险,交待后事等,基 调沉郁悲壮。表现了土族人民的家 国情怀.深明大义,维护国家统一 的大无畏精神。《登登玛秀》叙述了 一节『ff1折,扑朔迷离。此外,像《老牛 故事》《龙王山》《旦兰索》《神箭》 《骡子故事》《太阳月亮故事》《黑马 张 歌》《蟒古斯》《花牛犊》等都属 于这一类题材。《山雀叫了fl'j,H ̄候》 位土族阿姑的不幸遭遇,借鸟喻 藏语文献中,吐谷浑的代号是 “阿柴”,“柴”之音在藏语中是指 人,委婉凄恻。此外还有《布条有》 《合日耗斯别的俊纳哥》(意为羊粪 “黄金”“黄色”“寿命”等意(正确读 音是“赛”)。 在《格萨尔王传》中有一位重 要角色——霍尔的黄帐王。黄帐王 《青蛙女婿》《孔雀》《代代玛依》《阿 丹寻妻》等表现了青年男女为摆脱 封建买卖婚姻的桎梏,追求幸福生 活的向往。此外,还有一些地方风 蛋般身材的蜂蜜哥传)等。余音缭 绕,回昧无穷.感染力强,富有土族 民族地方特色,获得土族人民喜 中訇土砝·2018·夏季号 CHINA S TU NArIoNALITY 物传说,如《佑宁寺赛马》《北山妖 魔洞》《贪婪的鸟王》《凤凰与麻雀》 《红毛狐狸和黄眼狼》《想吃太阳的 鸠》《兔儿和羊羔》《饥寒歌》《张家 阿姑》等都是以物喻理,浅显明白, 且含蓄幽默,富有哲理性,不绝于 只有一个,万人里带头的只有一 个”“正打羊皮反打骨,两面都是 一时全场鸦雀无声,听至合意之处, 点头示意而已。临完须一致赞成, 如不通过,决不用多数压制少数。 个音”“牦牛再多织不了一个帐 房,乖巧嘴再好,也顶不过众人 口”等,妙趣横生,美不胜收,回味 无穷。采访中,互助东沟土族牛万 福说出的谚语,哲理清晰,说理深 刻,广为流传: 鱼搅不混海水,雾扳不倒高山。 决议之后,全体照办,决不二三其 心。噫!此种文明集会,竞于青海 土人中有之,诚足可贵。集会之种 类,有结婚集会、和事集会、内部 公共事件集会(如迁徙、庆吊、祭 祀、跳神、经商、放枪、出战事) 耳,乐见其成。1985年5月,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李友 楼搜集和整理的《土族民间故事 选》,该书曾获1989年全国第二次 民间文学评奖的纪念奖,1989年 牛无力拉横耙,人无理讲横话。 全省文艺评奖中获优秀作品奖。包 生养有前有后,死亡没有次序。 再宽的大河有人过,再高的大 山有人走。 等。部落内部处理公共事件,头目 人必须参加。集会演说程序,群众 在平坦的空间之处,头目居中,其 括的主要篇目有《巴哇莫日特》《黑 马张三哥》《被父母抛弃的三姐妹》 《华日哈叟智斗瘸喇嘛》《盲医》《三 兄弟外出学医》《莎兰姑和达拉》 《老花牛和阿吾》《什兰歌》《莽古 斯》《求救的老阿妈》《癞呱呱献宝》 《登登玛秀》等25篇。1992年9 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朱刚、 没有堵住人和河滩,没有挡住 太阳的山。 余男子及男孩依次围坐,每人前 置一盅。推谁人演说,谁人即立, 左手持酒碗,右手作姿势,其说词 如贯珠然,并且不咳嗽、不吐痰、 纸里包不住火,沙里包不住水。 快马丢不掉身影,快刀斩不断 流水。 不饮酒。每一人演说时间至少须 两个小时以上。至于演说人之词 石头甩得万丈高,总要落到地 面上。 句通俗、道理透彻、比喻得当,虽 妇孺亦能了解。演说毕,如大众称 是,即照演说者之主张解决。关于 出战、放枪两事,经过禁令决议, 派定所出各物,纵倾家荡产,亦必 按期交出。甚至作战、人口死伤、 席元麟、星全成等编选的《土族撒 拉族民间故事选》,内收故事57 篇。 秤砣虽小压千斤。花椒虽小能 麻人。 心真不怕香炉倒,赤金不怕火 来烧。 寓意哲理的谚语 土族谚语的内容十分丰富、 广泛,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骆驼的脖子再长,吃不上隔山 部落沦亡,亦不变其宗旨,亦不怨 怼演说者,因演说者不过发表意 见,赞成是公众之同意。所以,每 一的草。 这些谚语都是直接来自土族 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是他 事件发生,演说者尽量发挥意 面,寓意深刻,哲理性强,是土族 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所获 得经验的结晶。其语言通俗流畅, 变化手法灵活,一个深刻的哲理 用一句十分生动形象的比喻,就 会揭示出来,而且音韵和谐,朗朗 们对自己亲身经验的高度概括,这 种概括不是用简单的说教式的语 言,而是以十分贴切形象的比喻、 生动活泼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耐人 回味。 见,毫无顾思。较诸内地集会言论 之不自由,相去诚不啻天壤。”此 载之土族集会演说,后世亦有遗 留者,据说演说出名者称“说家”, 大集会中演说出名者称“大说 家”,小集会中演说出名者称“小 说家”。凡出任老者,一般为说 家。故老者别称“说家”。说家各 有演说风格,说词“套路”亦有相 土族中还流行集会演说,讲 究逻辑性,富有意义。西北协会所 上口,既易记忆,又易传播。一条 谚语如同一首好的哲理诗,意境 深远,优美隽永,给人以强烈的感 编《青海》一书,记载土族集会演 说的情景说:“土人最重演说,聪 明者自小即练习之。集会场中之 演说,如能博得大众同情,即举为 染和深刻的印象,充分体现出土 族人民歌颂、赞美、训诫、勉励、贬 斥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例如:“林 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山场大了难 免要出怪物”“兄弟本是一娘养, 秉性不一各心肠”“千羊里领头的 传者。 土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 蕴,内容翔实,元素丰富。为之代代 小头目。如有第二人以为不然者, 则请第二人演说。谁人理由充足, 大众即赞成谁,既无党又无私见, 又不用手腕或金钱之运动。演说 相传,世世相袭,其鲜活的文本独 具特色,升华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 要维度,星辉独耀。 盈 中国土族·2018·夏謇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