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屯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及评价研究
来源:好兔宠物网
146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4年第18期 自来屯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及评价研究 孙 建,王 静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河北沧县061023) 摘要:自来屯油田低阻油层较多,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识别困难。低阻油层的形成有较多的影响因 素,主要地质因素是储层泥质含量高,岩石粒度细,束缚水饱和度高,粘土矿物附加导电性等,钻井过程 中咸水泥浆的侵入也是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利用电阻率与自然伽马相对值关系图版进行低阻油 层的判别,或是利用不受岩性影响的核磁共振测井技术评价低阻油层,两种方法在自来屯油田低阻油层 的评价上均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自来屯油田;低阻油藏;核磁共振 中图分类号:TE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06—7981(2014)l8—0146—03 低阻油层在自来屯油田各断块均有分布,低电 阻率油层是指油层电阻率小于或者近似等于围岩电 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具有高束缚水饱和度 的油层,同样显示出低阻的特点。 2.1 咸水泥浆侵入引起的低阻油气层 阻率;油、水层电阻率差别不大或油、水层电阻率增 大倍数小于2的油层。由于电阻率低,油层被误解释 为油水同层、水层或被漏掉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 深入分析低阻油层成因,并采用有效的进行识别和 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1地质概况 自来屯油田位于黄骅坳陷孔店构造带西翼,夹 持在军马站和自来屯两条北东向断层之间,受以北 东向为主的断层切割,形成了以地垒为中心的一系 列复杂断块。目前开发的主力油层为孔店组一段和 二段。储层属于冲积扇或扇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 主要为粉细砂岩,泥质含量高,一般1O --40 ,粘 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一般在6O 以上[1 ]。储层岩 石以弱亲水性为主,油层电阻率在3~1812.m,油 层、水层、干层电阻率在一定范围内差别较小,较难 图1枣2303井测井综合处理成果图 自来屯油田投入开发较早,由于部分井钻井使 用咸水泥浆,并且泥浆密度偏高,对储层污染相当严 识别,属低阻油层范畴。 2低阻油层成因 2.1 弱水动力沉积环境导致低阻油层形成 重。咸水泥浆电阻率较低,储层受泥浆侵入的影响, 因此测量值比较低,储层的低阻程度与泥浆电阻率 大小、浸泡时间长短有关。如枣2303井针对目的层 进行钻井取心,目的层浸泡时间69天,储层被泥浆 自来屯油田距离物源较远,从而沉积水动力较 弱,在此类沉积环境中,多表现为沉积砂体的岩性细 污染很严重。孔二段41、42号层深电阻率为2.812・ 且泥质含量高,从而导致储层砂体内部微孔隙大量 发育,毛细管压力高,在泥质含量较高砂泥岩剖面 中,受河道间泥质沉积物的影响,也使得储层中束 m左右,声波时差为310 ̄s/m左右,由于这两个层 电性很低,所以当时解释结论为水层,重新分析后发 现该层SP幅度较小,泥质较重,录井为油浸显示,钻 进取心也为油浸显示,电性低是由于储层受泥浆侵 缚水含量明显增加。电阻率测井反映的是地层总的 ・收稿日期:2Ol4一O7—29 作者简介:孙建(1982一),男,河北承德人,硕士,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工程师,主要从事油藏描述工作。 2014年第18期 孙建等 自来屯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及评价研究 147 入影响造成的;1988年6月25日对41、42号层进行 试油,日产油11.1t,无水,累计产油10.8t,试油结果 为油层,因此,将这两层重新解释为油层;与该井类 似的层均改变了解释结论。 2.2岩性因素引起的低电阻率储层 通过对其它区块大量的岩心实验数据分析及试 油投产数据证实,结合对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 岩性因素引起的低阻油气层成因存在两种类型: 2.2.1粘土矿物附加导电性弓l起储层电阻率降低 粘土矿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微粒性而具有吸 附、膨胀、阳离子交换等特性,吸附在粘土矿物表面 的阳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和溶液中的同性离子 发生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特性是导致粘土具有附 加导电性的直接原因。但是粘土矿物种类不同,其阳 离子交换容量有很大差别。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能 力最强,受其影响而形成的附加导电性也最大。如果 储层泥质中蒙脱石含量较高,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 阳离子交换能力逐渐增强,储层电阻率随着阳离子 交换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从而出现低阻油层。 2.2.2束缚水饱和度高引起的低阻油层 岩电分析发现,电性对岩性的反映比较敏感, 不同岩性所反映的电性也不同。如果储层岩性粒度 较细,它们往往因细粒成分的增多,导致微孔隙含量 增加,形成微孔隙和渗流孔隙并存,束缚水饱和度增 加,从而造成储层电阻率降低[3]。自来屯油田孔一段 储层岩石粒度较细,岩石骨架颗粒平均粒径普遍较 小,大部分小于lmm,泥质含量高,束缚水饱和度 较高。尤其当粒度小于0.1mm时,束缚水开始大量 增加。由于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颗粒表面吸 附大量的束缚水,束缚水饱和度增大,电阻率降 低,形成低阻油层。 自21—14井的67—84号层为该井孔一下储层, 电阻率明显偏低在3n・m左右,声波时差在310 ̄s/ m左右,物性好但电阻率偏低,而从自然伽马曲线 上看,很明显这三个层显示含泥质较重,自然电位异 常幅度较小,但该段录井为油斑含油显示,级别较 高。1999年1月对该段储层进行射孔生产,累计油5. 76t,无水,所以认为该套储层为受岩性因素影响造 成的低阻油层。 2.3 受围岩影响低阻薄砂岩储层 在一些砂泥岩互层中还夹有一些薄砂层,由于 受层厚及测井仪器的垂向分辨率影响,薄层的电阻 率数值将受到影响,这就是所说的低阻薄油层,这也 是岩性低阻储层中的一种类型,因为储层比较薄,受 上下围岩影响的低电阻率油层难以识别。如自29— 34井在2130m处有2个薄层,且含泥质较重,2012 年7月试油日产油6.87t,水0.35方。 3低阻油层精细评价方法研究 上文对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 析,但仅从成因上认识该类储层是不够的,必须对其 进行精细评价。测井储层评价是以可靠的测井资料 为基础,分析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关 键储层参数,以大量的地质、钻井、测试等信息为依 据,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和精细解释,重点收集了区 域地质资料、综合录井资料、试油资料、岩心资料、测 井资料等,研究出了低阻油层的各种精细评价方法。 3.1 图版法 对于岩性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低阻油气层,因为 岩性细、含泥质重,自然伽马相对值较大,故在评价 过程中,利用电阻率与自然伽马相对值关系图版,可 有效地识别低电阻油气层。如自21—14井72、74、77 号层(图2)和自17—1O井6O、61号(图3)层属于岩性 因素影响造成的低阻油层,在上述两图版中均落在 油层区。 圈2孔一下解释图版 日燕嚣崎碍珂僵 图3孔二段解释图版 3.2核磁共振测井评价低阻油层 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很难去准确识别高泥质含量 情况下的储层有效性,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能很好的 解决这个问题。核磁共振测井一般包括孔隙度测井 和烃检测测井方式2类。核磁烃检测方法主要有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