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保山学院新闻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一、填空题
1、普通话读上升调型的调类是______。
2、各种语言都会利用语音四要素中的______要素来区别语义。
3、熟语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倒打一耙”属于______,“瞎子点灯”属于______,“胸有成竹”属于______。
4、“学者”原指求学的人,现指学术有一定成就的人。这种词义的变化属于词义的______。
5、書变书是的简化方式是______。
6、东汉许慎的______把9353个汉字归为540部。
7、_____和句法层次的不同是同一句法结构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 8、“你的手机呢”是一个______疑问句。 9、语言演变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10、“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釆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二、判断题
11、zhi、chi、shi等音节的韵母应归入开口呼。( ) 12、元音、辅音、声调都是音质音位。( )
13、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是西周时期的文字。( ) 14、大多数汉字是指事字。( ) 15、动词可以修饰名词。( )
16、“他盼望我们不断进步”不是双宾语句。( )
17、汉语一个语素一定与一个音节相对应。( ) 18、词典一般只能收录词,不收大于词的单位。( ) 19、粤语是我国境内一种独立的语言。( )
20、语言规范化是为了消除语言使用中多种方言并存的混乱现象,更好地发挥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 )。
三、选择题
21、下列划线音节都念轻声的一组是( )。 A.看不看、说得妙、不好 B.石头、木头、船头 C.冷下去、屋里、凑合 D.妈妈、莲子、帘子
22、能充当普通话韵头的是( )。 A.高元音 B.低元音 C.前元音 D.央元音
23、下列都带补语的一组是( )。
A.住了一天、读了一本 B.踢了一脚、打了一下 C.买了一斤、吃了一个 D.等了一个小时、用了一个小时 24、下列各句中,属于复句的是( )。 A.让山区的孩子都念上书,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B.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C.经理还没有决定到底是你去,还是他去。 D.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充满了阳光。
25、“这地真肥啊,插根筷子都能长苗”运用的修辞格是( )。 A.夸张 B.比喻 C.借代 D.拟人 26、安徽话属于( )。 A.赣方言 B.闽方言 C.吴方言 D.北方方言
27、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不属于同形同音词的是(A.一粒米;一米长 B.出门;一出戏 C.一把锁;锁门 D.一朵花;乱花钱 28、“住宿”和“下榻”的区别是( )。 A.语义轻重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范围大小不同 29、“ “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30、“取”是( )。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四、名词解释
31、押韵:
32、错别字
33、仿译
34、存现句
35、现代汉语的定义
五、简答题
36、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37、理性义与色彩义有什么区别?
38、什么是音节?音节结构分析的元辅音分析法来自何处?有何特点。
六、分析题
39、有些方言区的人对韵母en、enɡ、in、inɡ的发音有困难,常常区别不清,下列词语读音相混:试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分辨?
40、下面例子中“花”的义项哪些应该合起来成为“花1”的义项?哪些是“花2”的义项?应不应该还有一个“花3”?(注:“花1、花2、花3”是三个同形同音词。)①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掐了一朵花。②供观赏的植物:买了一盆花。③颜色错杂:这布太花了点儿。④用掉:花了三元钱。⑤姓:小李广花荣。⑥模糊不清:眼睛花了。
41、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从音节方面谈谈为什么修改。 ①原文:
改文: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原诗:他要和你算账,不要你的银洋;
改诗:他来和你算账,不是要你银洋,
(田间《赶车传》)
42、指出下列复句的各种类型(关联法,意合法?联合,偏正?并列,递进,因果……): ①老哥哥为人非常和善,孩子们都喜欢他。 ②天气暖和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
③两亿人可以同时通过一条线路打电话而互不干扰,听得清清楚楚。
④首先,激光是一种颜色最单纯的光,而我们平常看见的光,是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起来的。
⑤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 ⑥他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⑦我们不怕死,因为我们有牺牲精神。 ⑧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
43、下列各组字中哪个是规范字,请用横线标出
凄 淒 悽删 删災 灾 菑 烖嗽 漱煙 烟 菸焰 燄韻 韵杰 傑劫 刧 刼 刦
4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并说说与传统的成分分析法相比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1) 学校那几座新教学大楼。 (2) 派人去通知小李马上来公司报到。 (3) 我知道他非常喜欢看哲学书。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阳平
【解析】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汉语的声调可以分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调值是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在一起所建立的类。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第一声为高平调,调类为阴平;第二声为上升调,调类为阳平;第三声为降声调,调类为上声;第四声为全降调,调类为去声。
2、【答案】音色
【解析】语音四要素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在任何语言中,音色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其他要素在不同语言中区别意义的作用则不尽相同。
3、【答案】惯用语;歇后语;成语
【解析】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三种。其中,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倒打一耙”虽由四字组成,但其仍属于惯用语。歇后语是指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瞎子点灯”后半部分是“白费蜡”,属于歇后语一类。成语是指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主要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等,结构上具有稳定性,以“四字格”为主。“胸有成竹”是成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4、【答案】缩小
【解析】词义缩小,是指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从“求学的人”到“学术有一定成就的人”,概括的对象范围缩小了。
5、【答案】草书楷化
【解析】草书笔画简单,多是一笔书,打破了楷书的形体和结构,但笔画不清晰。把群众比较熟悉的草书字的笔形改用楷书的写法,就可以达到减少笔画的要求。例如:长(長)、专(專)、书(書)、尧(堯)、为(爲)。
6、【答案】《说文解字》
【解析】《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 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7、【答案】句法关系
【解析】句法关系和句法层次的不同是同一句法结构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句法关系不同例如“进口彩电、出租汽车、学习文件”等;句法层次不同如“现代战争小说、一个学生的建议”等。
8、【答案】特指
【解析】特指疑问句是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等)或由它组成的短语(如“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等)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句子往往用升调。特指问常用语气词“呢、啊”,但是不能用“吗”。
9、【答案】渐变性;不平衡性
【解析】语言演变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使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既能随时满足社会发展和交际创新等要求,又能维持稳固的基础,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10、【答案】顶真
【解析】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称为顶真,也称“联珠”。顶真是汉语传统的修辞格之一,经常出现在各种文体的文章中。
二、判断题
11、【答案】正确
【解析】韵母不是i、u、ü和不以i、u、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zhi、 chi、shi三个音节中的韵母均为[ʅ],故属于开口呼。
12、【答案】错误
【解析】元音、辅音都属于音素,是音质音位;声调是非音质音位。
13、【答案】正确
【解析】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14、【答案】错误
【解析】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主要的造字法,象形是用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示字义;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形声则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现代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15、【答案】错误
【解析】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不能修饰名词。名词一般由形容词修饰,有时候名词也可以修饰名词,区别词、数量词也可以修饰名词。
16、【答案】正确
【解析】双宾语句的特点是,动词一般要有“取进”“给出”“询问”“称说”等意义,例如“给、借、教、告诉、请教、问、叫、称”等,而“盼望”并没有此类含义。从层次划分角度来看,“我们”和“不断进步”联系紧密,共同构成主谓短语来作“盼望”的宾语;而双宾语句中的两个宾语间结合并不紧密,分别是谓语动词的宾语,划分时属于两层。因此,题目中的句子是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而非双宾语句。
17、【答案】错误【解析】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例如,“天、地”等;也有两个音节的,如“蝴蝶、马虎”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巧克力、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等。
18、【答案】错误
【解析】词典除了收录词,还收录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固定短语,例如,“破釜沉舟”“耍花招”“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等,这些固定短语是大于词的单位。
19、【答案】错误
【解析】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两个部分。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粤语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不是独立的语言。
20、【答案】错误
【解析】语言规范化是确定并推广某一语言内部统一的标准。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并进行规范。语言规范化不仅仅是为了消除语言使用中多种方言并存的混乱现象。
三、选择题
21、【答案】C
【解析】C项划线部分都念轻声。A项,“不好”的“不”去声;B项,“船头”的“头”阳平;D项,“莲子”的“子”上声。
22、【答案】A
【解析】普通话的韵头只有“i、u、ü”三个高元音。
23、【答案】B
【解析】B项,“踢了一脚”和“打了一下”后面都是动量补语。A项,“读了一本”后面带的是宾语。C项,“买了一斤”后面带的是宾语。D项,“用了三个小时”可变换成“把三个小时用了”,所以“三个小时”是宾语。
24、【答案】D
【解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分句在结构上跟单句相同,但没有完整而独立的句调。ABC三项中的两个分句都在结构上互作句法成分,结构上还不能称为复句。D项的两个分句结构上都跟单句相同,是复句。
25、【答案】A
【解析】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题目句子中“插根筷子都能长苗”是故意言过其实,来表现土地的肥沃。
26、【答案】D
【解析】安徽话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江淮方言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7、【答案】C
【解析】同音同形词是指字形相同、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形同音现象。A项中作为名词的“米”和作为量词的米, B项中作为动词的“出”和作为量词的“出”,以及D项中作为名词的“花”和作为动词的“花”,都是同音同形词,其意义之间没有联系。C项,锁门的“锁”与作为名词的“锁”在意义上有一定联系,属于多义词。
28、【答案】C
【解析】“住宿”和“下榻”是同义词,语体色彩不同。前者适用于一般的场合,有口语色彩;后者适用于庄重的场合,有书面语色彩。
29、【答案】C
30、【答案】B
【解析】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说文解字》:“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又”是“右”的本字,作部件用当手讲,“取”是手拿一只耳朵,古代战争中对敌方的战死者割左耳用以记功。本义为割下左耳,以示战功。
四、名词解释
31、答:押韵又称压韵,是指韵文中(诗、词、歌、赋、曲等)常在每隔一句的末尾用同韵的字。“韵”不同于“韵母”,押韵的字只要求韵腹和韵尾相同,不要求韵头也相同。因押韵的位置通常在句尾,又称“韵脚”。明清以来,北方民间戏曲把“韵”称为“辙”,把押韵称为“合辙”,把“韵”和“辙”合称为“韵辙”。合辙押韵可以使韵文音调和谐悦耳,富于音乐节奏,诵唱顺口,好唱好记。
32、错别字
33、答:仿译是指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逐一翻译其他语言中某个合成词的语素的方法。仿译的特点是运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把其他语言中某个合成词的意义和内部构成形式(语素和组合方式)都转植过来。如汉语词“黑板”的构词材料是“黑”(形容词表颜色)和“板”(名词事物),构词方式是定中型;而它所源自的英语词blackboard,构词材料是black(形容词表颜色)和board(名词事物),构词方式也是定中型。构词成分的选择和构词结构的选择称为“词的内部形式”,词的具体读音称为“词的外部形式”。仿译词是借入词的内部形式而不借入词的外部形式的外来概念词,是意译词中的一种特殊的词。
34、答:存现句是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在语义上,存现句表示何处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或何物,可分为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类。在结构上,存现句一般有三段,即处所段+存现动词+人或物段;前段可同时出现时间词语,处所名词可省略;后段必须有具有施事性或不确定性的存现宾语。在语用上,存现句常常用来描写景物或者环境。例如,“台上坐着主席团”“昨天村里死了两头牛”。
35、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两个部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五、简答题
36、答: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性或特点,就不能深入认识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规律。例如对汉语,要研究“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只满足于说明哪是主语、哪是谓语、哪是状语等,还要指出它的结构特点、构成条
件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还要了解“把家回、被他打”这些说法的语用条件,这样才能研究好、掌握好汉语语法。
37、答:理性义与色彩义的区别表现为: (1) 概念不同
理性义又称为概念义,在指明词所表示的事物的范围时,理性义起主要作用,它是实词词义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主要靠它表示相应的概念。 色彩义是在理性义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一些意义要素。 (2) 重要性不同
色彩义往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与使用者的感情,使用场合(语境)、使用者的形象感以及词的来源(来源于古代书面语、现代方言、某种社会集团等)有关,它们不是每个词所必须具备的因素。一个词可以没有色彩义,也可以有两种以上的色彩义,但不能没有理性义。
38、答:(1)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发音时,每一次咽喉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
(2) 音素有两类:元音和辅音。汉语音节一般都有元音。鼻辅音可在音节开头,也可在音节末尾。英语一个音节里还可以连续两三个辅音形成复辅音。
(3) 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来自于西方的现代语音学。这种分析方法属于线性分析,可用于世界各种语言,包括汉语。
六、分析题
39、答:方言区的人对韵母en、enɡ,in、inɡ分辨不清的情况,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都念成前鼻音尾韵母en、in,另一种是都念成后鼻音尾韵母 enɡ、inɡ。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问题都出在对鼻音n、nɡ的发音要领掌握不好,掌握不住。
因此,学习时应从区别n、nɡ的发音入手加以改正。n是舌尖鼻音,发音时要把舌尖抵住上齿龈;nɡ是舌根鼻音,发音时要把舌根抵住软腭。理解和掌握这些发音要领,认真
比照复习,就容易将上述两类词语区分开来了。属于前一种情况的,着重练习nɡ的发音;属于后一种情况的,着重练习n的发音。
40、答:属于同一个词的各个义项必须有意义上的联系——引申或比喻。根据这个标准,①②③⑥各义项应属同一个词:“花1”,④应属于另一个词:“花2”,⑤应属于“花
3”。“花1”“花2”“花3”是三个不同的词,虽然字形与读音都相同。
41、答:①原文中的“筛下时”,是三个书面色彩的单音节词,读时音节短促,语气急速,不很适应上下文的要求。改文为“筛子底下的时候”,是三个口语色彩的双音节词,读时音节和谐匀称,自然顺口,语气舒缓,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②这首诗改了几个地方,就音节而言,改诗比原诗整齐匀称,第三句增加了一个音节,使每句都是六个音节。
42、答:①老哥哥为人非常和善,孩子们都喜欢他。意合法,偏正复句,因果关系。 ②天气暖和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意合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③两亿人可以同时通过一条线路打电话而互不干扰,听得清清楚楚。意合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④首先,激光是一种颜色最单纯的光,而我们平常看见的光,是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起来的。关联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⑤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意合法,偏正复句,因果关系。 ⑥他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意合法,偏正复句,因果关系。 ⑦我们不怕死,因为我们有牺牲精神。关联法,偏正复句,因果关系。
⑧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意合法,联合复句,并列关系。
43、答:凄淒悽;删刪;災灾菑烖;嗽漱;煙烟菸;焰燄;韵韻;杰傑;劫刼刧刦。
44、答:
层次分析法与成分分析法相比的优点:逐层找出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的方法就是层次分析法。它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进行句法分析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它包括切分和定性两个方面。与成分分析法相比,层次分析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用它来分析一个长单句,更能显示它这方面的优越性;它还可以用于一些歧义句的
分析,十分便利,例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可以分析成“咬死了|猎人的狗”或者分析成“咬死了猎人的|狗”,这样就一目了然地看出歧义产生的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