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与运用
《教学与管理》 2008年8月2O日 非 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与运用 ⑧广西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蒙 军 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不断更新教育理}的就是体育教师要善于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心理世界 I\侣念。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影响l的潜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学生的 l 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重视。从现代心理学的} b理潜能是一种弹性很大的资源,它具有非常大的伸 角度看,人的心理活动是统一的整体,智力的发展与:缩性,在短时间内就会表现出正负两种相反的 b理状 个性品质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后者甚至更为重要。l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非智力因素是构成心理潜能的 目前,研究者将目光主要投向对青少年发展具有重要}释放与否和释放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体育教师对 影响、对认识过程起调节和动力作用的人格因素领!学生既要“塑身”,更要“塑心”。这样,学生身心健康 域,而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就属于这个范畴。本文拟在I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深入探讨非智力因素实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i 2.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动力”作用 践,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与运用非智力因素,充1 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行为不仅局限于智力因素 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质 活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也参与并影响着学习活动的 量提供参考依据。 :进行和效率,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对学生的学习效能起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非智l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果积极地参与 力因素虽然不能代替智力因素,但智力发展的每一个I到智力和体力活动中去,就会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 过程都需要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非智:动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推动力,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是 力因素总是参与在知识的掌握与智力活动之中,但二【由三个系统组成的:一是身体运动系统,二是操作系 者又不能相互代替;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体育学习活I统,三是动力系统。这三个系统是相互促进,交织在一 动中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强化等作用,它反映l起的,又是缺一不可的。身体运动系统主要表现在学 了一个学生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适应环境、1生所掌握的动作技能和身体活动上;操作系统主要承 把握自己的心理平衡以及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J担学生对各种知识、动作概念的加工、动作处理;动力 力等。 I系统主要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起着定向、推动、维持 一、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和强化等作用,体育学习和活动就是在这三个系统的 1.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f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没有运动系统和操作系统,学习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只注重对学生生物学方面的I任务无法完成;没有动力系统,学习活动既不可能发 改造,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了{生也不能持续地维持下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让 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积极地 “塑身”,而且还要“塑心”,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质 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从心理学角度看,体育课堂教{量,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动力” 学就是师生态度、兴趣、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 b 作用。 理活动和心理交流的过程,师生双方力争达到态度上I 3.非智力因素的“内在潜能”作用 的一致、兴趣上的稳定、认知上的协调、情感上的互{ 体育教学不仅是师生身体运动和认知活动的过 应、意志信心上的相互激励等。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体I程,而且还是师生非智力因素活动的过程,是师生在 育教师的自身努力和改善学校教学条件以外,更重要:各个方面不断深入交往和交流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 ・l5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蒙军: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与运用 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术和技能,f论,以激发他们积极的思维和求知欲望。当学生对某 而且更需要教师在传授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l一项体育活动很感兴趣时,就会积极了解其内在的构 兴趣、良好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我1成要素,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要注意 们知道,非智力因素活动不像身体运动和智力活动那: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动力与终身参与体育锻 样容易定位和定性,它是师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内}炼的志向。 在的综合体验,并且它又是包含在身体运动和智力活{ 3.意志品质的培养与运用 动之中的,是“看不见的”,但它又具有巨大的潜能。l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在体育 这样,参与教学过程的不仅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所l教学中,长跑是一项不太受青少年学生“欢迎”的运 规定的显性课程,而且还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没有l动,而长跑对于锻炼身体和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 明确规定的师生非智力因素活动的隐性课程。 l的意志品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上课之前,要 二、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与运用 :先作好思想动员,并介绍长跑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练 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运用 {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如“极点”等,使学生有充 体育教学要增强学生体质,特别是当前正掀起全f分的思想准备,在练习时能知难而进。通过这样教学, 民健身热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应充分把握l使学生明确耐久跑练习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练习的自 机会,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体育课则让学生在身: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 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1 其次,要运用鼓励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师 学习运动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1在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是教学成功与否 运用运动的手段来增强体质,掌握多一些运动能力,j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够加 可以丰富锻炼身体的手段,更科学地锻炼身体,使思f以肯定、鼓励,就会使学生充满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 想品质得到磨练。如武术这门课有比较多的青少年学)悦。例如,在短跑的教学中,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同学, 生热衷于散打,而对套路特别的太极拳则误认为只适I认真投入训练,但进步不明显,老师要多加鼓励,然后 合于老年人,这就是学生不懂得太极拳具有强身健一再进行技术动作上的改正,测试时,我们分别对待,鼓 体、修身养性等作用,学生明确了其价值,就会认真去l励那些经过努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的学生,让学 学、用心去学。 l生知道自己经过努力后有了进步,尝到成功的喜悦, 运用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体育比』他们就会更加努力,这样,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师教 赛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组:学方法的逐步引导下就会逐渐形成。 织纪律性,使他们在活动中去认识一个人作为集体一J 三、结语 员的尊严、责任和义务,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例如:l 非智力因素理论的确立,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个 传球技术是一项枯燥无味的技术,而在篮球技术中又: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从研究学生 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环节,在教学中可通过传球游j的学习动机入手,注意发挥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戏,把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若干组,进行多种技术传f的作用,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和维持动机,保持 接球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传球次数最多为胜,最少i学习动机在一定的强度内,达到学习动机的最佳状 为负,“奖”赢“罚”输,通过这样的游戏竞技可以激 态。在保持学习动机稳定的前提下,有效调动情感的 发学生练习的热情,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j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 2.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运用 l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并对学习情 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用“注意”来激发学生的兴l况及时进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处在 趣,“注意”是开路先锋,作战的参谋,可以在体育教f一个情绪比较稳定的状态。 学过程中应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等达到引起注{ 参考文献 意,激发兴趣的效果。课前场地布置清洁、线条清晰、{ [1]李伯黍,燕国材主编.上海:教育心理学.华 器械布置合理;在课中集中注意力,练习动作多样、新: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颖;教师仪表端庄大方,行为矫健稳重,语言简洁明j [2]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西安:陕西 快,示范轻松正确,趣味盎然等,都容易吸引学生的注I教育出版社,1992. 意力,使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反应。 I [3]刘明,李红徘智力因素理论及其在体育中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 应用的研究进展.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 学生运用学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讨{ (责任编辑付一静) ・1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