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兔宠物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宜兴市化工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宜兴市化工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来源:好兔宠物网
宜兴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宜兴市化治办 二○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一、化工整治主要成果

在省、无锡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2006年年底开始的我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到了理想的成效。为太湖治理、水源地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第一轮三年的重点整治和新一轮二年的巩固提高,淘汰了一批规模小、污染重、危险大的落后劣质企业,我市化工行业的安全、环保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发展,走绿色环保的精细化工之路已成为我市化工行业的发展共识。

1、一大批劣小企业得以关停到位。到目前,我市已累计关停并转化工生产企业536家,其中第一轮关停454家,第二轮三年内将争取关停100家,去年和今年已关停到位82家,关停企业数占到全市化工生产企业总数的45.4%。初步改变了我市化工行业企业小而散、多而乱、低档次、污染大的面貌。据不完全统计,关停的企业每年可减排COD近300吨。

2、一大批规模企业得到全面提升。整治期间,一大批规模企业舍得投入,从更高要求提升环保、安全水平,据不完全统

1

计,仅周铁镇保留下来的40多家企业安全、环保方面的投入就达 万元,全市有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技术、装备升级或重新布局调整,更换锅炉10多台、反应釜等设备数十台。特别是17家销售超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被列为无锡市化工监测点企业,几年来进行了累计投入 亿元,用于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企业提升环保、安全水平的同时,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3、一批优质企业加快入园进区。我市确立了官林、屺亭二个化工集中区,主要用于三木集团、灵谷化工等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及优质企业入园进区集约化发展。先后已有20多家低污染、安全保障能力较强的企业搬迁进入二个化工园区,在部分企业仍未完全建成投产的前提下,到今年年底二个化工园区的销售收入预计可达100亿元,占到我市化工行业的近1/3。

4、产业占比下降加快转型发展。通过多年来的化工整治,企业加快了转型发展,部分企业整体外迁或部分产品外迁发展总部经济,部分企业转产、改产、调优结构,据估算到外地发展创造的年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作为我市传统支柱产业的化学工业占全市工业的份额已由2006年的20%已下降到了2010年的13%,规模已远小于高端线缆、铜材加工、机械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

5、建立长效机制严把行业准入。一直以来我市就坚持化工项目的联合会审制度,对新上化工项目、技改或进行安全、环保方面的整改,均要求通过化治办会同安监、环保等部门进行

2

联合会审后才能进行审批建设。去年制订的“三年行动计划”更是明确提高我市化工行业的准入门槛,规定新、改、扩建项目必须联合会审,新建化工项目投资额必须1亿元以上,且须通过安全、环保、职业卫生、能耗等评估。2008年以来通过联合会审的各类项目有208项,同时否决了一批不符合环保、安全的项目,仅在化工园区内新批2家化工企业,其中重点骨干企业技改扩能的项目有20多项,绝大多数是企业安全、环保方面的整改,这很好地促进了我市化工行业在整治中健康发展。

二、化工整治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一着不让抓整治。按照全省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的统一部署,市政府成立了由王中苏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经信委、环保局、安监局局长任副组长,20多个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由经信委具体牵头组织开展我市的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上,市委蒋洪亮书记、市政府王中苏市长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并下达了各部门、镇、园区、街道的目标责任务,明确列入每年度的综合考评。市委蒋书记对周铁镇整治提出了“出重拳、下猛药”的要求,书记、市长等亲自深入周铁、太华等整治重点镇进行专题调研,与企业主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为整治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整治意见,听取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3

分管市长每季或半年召开推进化工整治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布置部署阶段性工作,并对整治任务较重的镇、园区、街道进行单独走访和现场办公,对重点镇、重点整治企业进行认真剖析,扫清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确保了整治工作得到扎实有效推进。市人大、政协的领导也对我市化工整治工作给予了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专题视察了整治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化工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

2、重点突破,精心实施促推进。2007年,宜兴市委、市政府以太湖蓝藻事件为契机,把周铁镇作为全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的“重点镇”、“先行镇”和“突破镇”,出重拳、下猛药,提出了在两年内关停并转100家化工生产企业目标,专门出台了相关优惠激励政策,顺利完成了关停并转100家企业的目标任务,为全市化工整治的有力推进起到示范作用。为更好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2008年我市又确定整治的重点是关停太华镇规模以下、污水不纳管、安全环保不符合要求的所有化工生产企业。通过创新工作举措、做细思想工作和结合执法检查等系列“组合拳”,重点整治范围的34家化工企业(包括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2家企业)在半个月内就签订了关停协议,有序地按时关停到位。2010年根据苏政办发[2010]9号文精神,我市及时出台了三年整治行动计划,确定了再关闭100家的新目标,明确了激励政策,一着不让狠抓深入推进化工整治工作。2011年开年,为了彻底消除隐患,市财政专门拨款6000万元,

4

决定对水源保护地的太华镇所有化工企业进行关停,今年已有5家企业关停到位,明年18家企业将全面关停到位。

3、通力合作,依法整治促转型。市化治办作为全市化工整治工作的综合协调机构,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充分调动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整治工作的强大合力,全力把化工整治向纵深推进。协助市政府先后研究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周铁镇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宜政发[2007]102号)、《关于2008年全市化工、琉璃瓦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的工作意见》(宜政发[2008]53号)、《宜兴市化工行业整合整治三年(2010-2012年)行动计划》(宜政发[2010]115号)、《市政府关于组织实施太华镇化工整治工作的意见》(宜政发[2011]124号)等多份文件。针对化工整治中遇到的有关实际问题出台了《关于周铁镇转产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操作办法》(宜政办发[2008]107号)、形成了《关于周铁镇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有关问题的协调会议纪要》、《关于太华镇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有关问题的协调会议纪要》等会议纪要,为全面推进化工整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市化治办定期召开化治办主任会议,通报并分析化工整治进展情况,多次组织职能部门进行综合执法检查、专项检查等,高举依法整治的利剑,为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保护航。同时认真组织好对各镇、园区、街道年度目标任务的考核验收,及时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关停彻底到位。确立并申报了17家重点企业为无锡市化工监测点企业,会同安监、环保等部门对企业搬迁、技改扩能及进

5

行安全、环保整改的问题进行联合会审,促进化工企业改造提升、集约化、规模化健康发展。对10多家转产企业会同财政部门及时兑现有关奖励政策,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发展。

4、总结经验,实践创新创佳绩。首轮整治的先行单位周铁镇总结出了“以查促关、以关促转、以转保稳、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工作经验,采用责任包干、全面展开、各个击破的工作方法,很好地完成了整治任务,为太湖治理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太华镇在借鉴前期整治的经验的基础上,强化宣传引导,细化政策措施,做好过细工作,扼住企业“软肋”,公正、公平、公开奖励,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顺利完成二轮重点整治工作,太华镇全镇57家化工生产企业2012年将全面关停到位,将彻底消除我市水源地上的一大安全隐患。市化治办为了更好地宣传报道化工整治动态,及时发现亮点、总结经验,每季度进行情况通报,共编发化工整治简报24期。实践创新中积累的“周铁经验”、“太华经验”、“一企一档”、“两到位”验收标准等好的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无锡市、省化治办借鉴推广,锡山、武进、江阴、南通、姜堰、丹阳、溧阳、金坛等众多周边县市相继来我市进行学习取经。

三、化工整治的建议

化工整治虽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我们也认识到整治工作主要还存在两“难”的问题:一是政策依据少,关停企业到位难。通过集中整治,企业的安全、环保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真正存在安全、环保问题需要关停的可以说是极少数,要完全

6

依法关停很困难,而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完全由地方财政负担压力很大,我市为了周铁、太华镇企业的关停财政直接投入已经有上亿元,面上其他关停企业基本没有享受任何政策,主要只能靠行政推动,下达死任务来完成这面广量大的企业关停。完成关停到位一家企业,从做业主思想工作开始,到原辅材料及产成品处理、债权债务清理、土地、资产等处置、职工劳动合同解除等一系列遗留问题的解决,办理工商手续需要国、地税等部门前置、法人签字等,再加企业主不可避免有抵触情绪,这样一家企业要关停到位难度可想而知了。二是管理制约多,健康发展有困难。江苏省、无锡市明确规定,化工集中区外以及未能列入监测点的化工企业,一律不得新改扩建,我市仅有二个化工集中区、17家企业为监测点,而且屺亭区属于太湖二级保护区范围限制化工发展,官林(三木)化工集中区以三木集团发展为主,难以承接大量的化工企业、化工项目,大批企业的搬迁、改造难以进行,这严重影响了我市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即使要进行技术改造、安全、环保装备升级也受到制约。另外,太湖、横山水库一级保护区化工企业在关停、搬迁过程中,无法转产,土地复耕、置换操作困难手续复杂,有关地区经济受到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稳定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化工行业优化结构健康发展。

为有利于化工行业进一步提升环保、安全水平健康发展,我们特提出如下建议供上级部门制订相关政策参考。

1、在(县)市级工业集中区内且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精

7

细化工规模企业,允许其在不突破排污总量、提高安全水平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技改或更新升级产品(限定必须淘汰相应的产品),可以是使用原有土地、厂房或在周围适当征地建设。

2、原有化工企业允许其在原址进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整改。不在工业集中区的企业一律不得任意扩大生产能力、更新产品、改变生产工艺等。

3、低污染、安全可控的规模企业允许其搬迁进入(县)市级工业集中区规范建设,不扩大能力、不新增产品的非危化品项目可由(县)市级有关部门直接审批。

4、一期投资超亿元(不含土地)且属于低危险(不生产使用剧毒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无直接污染排放的精细化工项目,允许其在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基础设施完善、规划完整的(县)市级工业集中区内规范审批建设。

5、建立(县)市级及地市级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审制度,明确通过会审的项目可到有关职能部门直接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未通过的项目一律不予办理任何手续。整改项目通过(县)市级的联合会审即由企业直接实施,环保、安监等职能部门做好相关的监督验收工作。技改扩能、新上项目、搬迁企业、新办企业等按程序逐级上报规范审批,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把好审批关,并要做好措施落实及后续的监督管理验收等工作。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