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槽回填土方案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编制依据 工程概况 施工准备 施工工艺 雨季施工措施 质量标准 安全注意事项
回填土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北京市xxx研究院设计的工程设计图纸(工程号为建-2011) 1.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01—83) 1.3《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1.4北京市xxx总公司有关技术文件要求及有关工程洽商 1.5北京xxx项目经理部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1~该工程位于北京市xxx。其中我公司施工区域为地下空间开发A区域的○16轴区段,该段南北长212.3m,东西宽126.4m,占地面积约24591.92㎡。本工○
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筏板式基础,全部位于地下。共三层,基底标高二层是-11.5m,三层分别为-14.2、-14.8m。
本工程需回填部分为基础肥槽,标高在-9m以下的基础肥槽采用3:7灰土回填,标高在-9m以上的基础肥槽采用2:8灰土回填。
3.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3.1.1由现场技术人员提前计算出回填土的方量及白灰用量,材料部按计划将白灰运至现场,按要求码放整齐备用;工程部按土质要求将回填土运至现场备用;3.1.2回填土施工前,由现场试验人员现场取土样,由公司试验室测定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容重。
3.2填土机具准备:
3.2.1 铁筛子:孔眼为50×50mm、长×宽=2000×1500mm,数量20个; 3.2.2 夯机10台、木夯10套;
3.2.3 小推车80辆、铁耙子50把、铁锹200把。
3.3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并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3.4预做回填土部位杂物、积水清理干净,有软弱层的将软弱层挖掉; 3.5回填土现场试验用的各种试验器具齐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 3.6提前按回填土厚度将回填控制标高抄测在边坡及防水保护层上。 4.施工工艺
4.1土质检验:填土采用粘性土,对所进场土质抽样检验。不得用淤泥和淤泥质土、细砂、粉砂做回填用料;其含水率不符合要求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土的含水率小时用喷壶洒水湿润、土的含水率大时提前翻晾,直到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回填)回填土中不得含有机物、垃圾等杂物;
4.2回填土施工前将土过50×50mm筛子,然后将过筛合格的土与白灰按7:3和8:2拌匀备用,3:7灰土回填标高在-9m以下的基础肥槽,2:8灰土回填标高在-9m以上的基础肥槽;
4.3将掺好的灰土分层铺摊在肥槽内,虚铺厚度为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4回填土每层夯打三遍,打夯时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严禁采用浇水使土下沉;
4.5回填不同深度的部位要先填实较深部位,填至较浅位置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果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要填成阶梯形,阶梯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m;
4.6回填土时,严禁用夯实机械直接撞地下室外墙防水及保护层。距外墙防水保护层150mm范围内人工用木夯仔细夯实,夯实范围与机械夯实部分搭接不少于100mm;
4.7每层土方夯实后,同现场实验人员及时做环刀试验,检验回填土夯实情况。试验结果证明该层回土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回填土施工;
4.8回填土顶标高比设计回填顶标高最低处高50mm,并向外找坡不小于2%。 5.质量标准
5.1基底必须清理干净,除去软弱层; 5.2回填的土必须符合要求;
5.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回填土试验结果要真实且符合规范要求;
5.4允许偏差项目
顶标高0、-50mm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20mm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5严禁使用含水量超标的土回填施工。 6.成品保护
6.1施工前,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要做有效保护,尤其是运土时不得碰撞,回填土后要对关键桩点进行复测检查其可靠性;
6.2夜间施工时,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并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严禁超厚度铺填,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内;
6.3严禁回填施工时碰撞地下室外墙外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如某部位防水层被碰坏,要立即停止该部位的回填施工,通知专业防水队处理完毕并做好验收手续后方可恢复该部位的回填施工;
6.4在施工时,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如果遇有寒流天气及雨天要提前采取防冻及防雨措施,施工中不要让施工用水流入回填基槽内。
7.安全注意事项
7.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任何人不得在现场吸烟、打闹、酗酒;
7.2回填土时,施工人员要上下呼应,避免意外伤人,任何人不得从基坑上、下扔、掷不利于安全的物品;
7.3夯实机械至少有两人配合使用,机械操作人员要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鞋。同时临电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要随时检查施工机械是否有漏电现象,如果有必须先处理好再施工;
7.4用机械运土时注意交通安全及现场设施保护;
7.5结构施工人员及回填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相互照应,以免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并应随时注意边坡情况,发现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将所有人员撤离危险范围,待有关部有效处理无安全隐患时方可继续施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