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近日听了余杭临平一小胡小丽老师的公开课《在家里》,我感受颇深。胡老师根据教材紧贴学生生活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了多个学习情景,巧妙地融合了各种识字游戏。整个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兴趣为目的,同时以识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寻找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互动中,师生通过相互启发,拓展思路,使学生始终处于愉快积极的学习状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如何才能有效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呢?从胡老师的公开课,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
在教学时,胡老师以邀请孩子来家里做客为背景,通过播放课件展示自家客厅的摆设(沙发、电视机、茶几……)、使用“这是我家的客厅,小朋友看看客厅里都有什么呀?”的导语引出教学课题,整个教学过程衔接紧密、一气呵成。客厅的摆设对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的,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出现,使学生有回到家的感觉,他们有种踊跃发言的冲动,
第 2 页
第 3 页
三、开放识字课堂,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课堂,在生活这一大“环境”中识字,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鼓励他们随时随地主动识字。
依托教材内容,从学生生活里就地取材。课中胡老师让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宝宝?”随后引导学生环顾教室四周,寻找墙壁上贴的字,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就藏着许多生字宝宝。
通过《在家里》这课学习,胡老师布置学生回家后将生字卡片贴在自家的茶几、电话机、挂钟等事物上,这样的作业孩子们喜欢做,在轻松的氛围中已经巩固了生字词,做到活学活用。将识字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地连在一起。 四、示范引导,规范写字教学。
写字是小学,特别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是很有必要的。崔峦老师曾说过:“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评估语文课的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胡老师就十分重视写字指导,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板书示范,把“上”、“下”两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
第 4 页
占格、占位交代得清清楚楚,边讲解边示范,然后让学生写字,课内保证了写字时间。并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字,让学生来评价,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辨析、表达能力,真正实现“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此过程中,老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引导。
总之,低年级识字量多,难度大,如果教师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点燃识字“火焰”,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里和汉字交朋友、常见面,枯燥的识字也将变得津津有味,培养兴趣、主动学习,这对学生来说也是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第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