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轴载检测方法
车辆轴载检测方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车辆的前轴和后轴重量,计算每日车辆作用的当量轴次。
2、本方法计算的数据,供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二、检测仪具
本方法需要下列检测仪具
1、便携式汽车称重仪。该仪器包括称重台、电脑数据处理仪(含打印机)、连接电缆、打印纸、专用电池、多后轴检测标高调平板等。
2、交通标志:告示标志和限速标志各1块,分道锥形路标若干,反光标志服4件。
3、记录仪具:交调计数器1台、记录表格、笔等。
4、通讯工具:对讲机2对。
5、影像记录工具:数码相机1部,必要时数码摄像机1部。
5、交通工具:交通车辆1辆。
6、其它:夜间照明用具1套,遮阳伞1把,雨衣4件,办公桌椅等。
7、采用双向检测,则需要2套上述仪具。
三、检测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⑴ 人员安排(按单向检测一个班次计)
a. a. 对参加检测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b. b. 电脑主机操作员1名;
c. c. 交通引导员2名;
d. d. 记录员1名;
e. e. 确定调查时段,安排好工作班次。
⑵ 检查并调试汽车便携式称重仪,使其称重误差在±1%范围内。(可采用与经过计量部门标定的地磅进行对比的办法进行检查)
⑶ 准备好备用电缆线、打印纸、打印色带、电池,以保证检测的连续性。
⑷ 准备好交通标志、记录仪具、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以及其它仪具。
⑸ 根据线路车辆分流情况,合理选取数据采集点。当交通量较大时,按双向布点,两
处相距在500m左右。
⑹ 在检测点两端设立醒目的告示标志牌和限速标志,设置分道锥形路标。工作人员应穿着反光标志服(不宜穿着路政人员工作服装)。注意,所有标志的设立和工作人员着装均不应造成过往车辆的不敢正常通过或绕道行驶,必要时可向驾驶人员做些说明以消除其顾虑。
⑺ 记录检测线路的线路编号、桩号、天气、调查时段等。
2、称重台安装
⑴ 选择开阔平整的地面,于右边车道摆放称重台。
⑵ 调整左右称重台的中心距离,使两称重台中心相距1.8m左右,以保证被称车辆左右轮能完全压在上面。两秤台的横向中心线重合且与汽车行驶方向垂直。
⑶ 使两秤台与地面接触紧密,人站上去踩踏无晃动现象。
⑷ 连接电缆线,进行调试,以达到容许误差值(±1%)。
3、检测步骤
⑴ 打开汽车称重仪的电脑主机,这时电脑进入自检,完毕后输入相关参数(检测时间、地点桩号、打印机设置等)。
⑵ 交通引导员对经过的小型车辆进行记录,对轻型载重(全车总重10吨以下)车辆
采用询问和目测的办法估计轴载并进行记录。
⑶ 交通引导员指挥载重车辆进入检测车道,称重处交通引导员引导车辆以小于5km/h的速度匀速通过称重台。要求车辆在称重台上不能停留、刹车和加速。
⑷ 电脑主机操作员和记录员在被检测车辆缓慢驶向称重台时,输入车号和轴型。
⑸ 待车辆通过后,电脑自动打印检测数据。
⑹ 记录员抄录和整理检测数据。
⑺ 当对多后轴的车辆进行检测时,应在称重台前后及前轮位置设置多后轴检测标高调平板,使称重时所有前后轴均处于同一标高。
⑻ 对单轴荷载在15吨以上的车辆应拍摄照片,并对车辆的具体情况进行简要文字说明。对于超载严重的线路,应进行摄像,记录检测情况,并整理制成VCD盘片一张。
4、称重仪的校验
⑴ 每8小时或每称重100辆次左右,应对称重仪进行1次校验。
⑵ 校验应以经过计量部门标定的地磅作为参照。
⑶ 校验车辆尽量选择具有较大单后轴重的车辆。
⑷ 当称重仪检测值与地磅检测值相对误差在10%以内时,认定称重仪校验合格,称
重仪检测值为有效数据。否则,应立即安排进行3次校验,当3次校验均为合格时,认定称重仪校验合格,称重仪检测值为有效数据;若有1次校验不合格,则应进一步查明情况,若判断称重仪没有明显故障,则应继续检测,并以4次地磅检测值之和除以4次称重仪检测值之和得出校验系数,以校验系数乘以每一个称重仪检测值作为该时段的检测数据修正值。
5、检测时间和天气
轴载检测应在当地有代表性的日期中进行,持续时间一般为24小时。轴载检测不得安排在雨天进行(短时雷阵雨除外,但应做好检测仪器的防水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