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前景展望
来源:好兔宠物网
第32卷 第6期 Vb1.32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nyi Normal University 2010年12月 Dec.2010 NO.6 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前景展望 赵 芳 (临沂市环境监测站, 山东临沂276001) 摘要:根据对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地调查发现,现有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以生 化处理技术为主.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实施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必须因地制宜,优先考 虑将农村生活污水纳入临近城镇或园区污水处理体系,技术方案的选择应以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技术 成熟、工艺简便、运行成本低、便于维护保养、有利于长期运行管理为原则.未来的发展将充分利用生 态、自然型技术,并与传统及新工艺相结合,努力达到污水处理的技术和经济优化,同时注重从单一处 理向环境综合改善和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工艺路线;投资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5l(2010)06—0100—004 农民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及农业污染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三大主因,其中随意、分散、无 序排放的生活污水是农村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主要污染因素i1].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山东省农村人 口分散,人口数量多,极少有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大量的生活污水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 住环境,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威胁,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农村环境与生态状况令人担忧.本文 结合目前的技术及现状,提出了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山东省共有1 300多个乡镇、8万多村委会、约10万个自然村,乡村人口近5 000万,全省农村生 活污水年排放量约14亿吨,其中COD约30万吨、氨氮9万吨、总磷8万吨,大量的污水不仅影响了 周围环境,也恶化了生态环境. 1.1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改善农村的环境面貌.而污水横溢与新 农村建设极不相称,需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1.2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及其有机质含量越来越大,广大农村地区生 活污水日渐成为湖泊、河流、沟渠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水源地周围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正成 为污染水源的重要因素. 1.3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国家对沿线河流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山东省又处于南水北调东 线工程的重点区域,使得目标任务更加紧迫.而沿线农村的生活污水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随河道 汇入南水北调各疏水河流,对各河流COD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1.4山东省较长的海岸线长期接受近海农村的生活污水,且基本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对近海水体 富营养化的贡献连年累积. 现实需要尽快解决农村分散的生活污水治理问题,以保证饮用水源地的安全,进一步改善水环 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2.当前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山东省17个地市中不依托城镇或园区污水处理厂,村庄单独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只有东部 沿海几个发达地区. 收稿日期:2010.09 11 作者简介:赵芳(1978一),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市环境监测站工程师 第6期 赵芳: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前景展望 l01 2.1技术现状 农村生活污水COD在500~1 000mg/L范围内,BOD5/COD为0.5~0.6,可生化性好,营养物质浓度 相对较高.现有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以生化处理技术为主【 , .目前,省内较常应用的主 要处理技术有四种: 2.1.1多孔微生物载体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基于流离技术原理和好氧/厌氧微生物协同代谢原理研 发,依靠多孔微生物载体自身的大量挂膜及其对悬浮流动污泥微生物的捕获作用,减少了活性污泥 的外流,大幅度提高了曝气池中微生物浓度.通过曝气系统的特殊设计和运行控制,实现好氧、兼 氧、厌氧生化分解作用的反复耦合,系统在将各种有机污染物强效分解的同时,将剩余污泥原位分 解[ . 2.I.2 A/O法接触氧化池作为工艺主体操作单元,由池体、填料和布气系统三部分组成.利用栖息 在填料表面上的生物膜作用达到净化水的目的.生物膜由菌胶团、丝状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 动物组成.生物膜的形成、生长、增殖、脱落交替进行,保证稳定的处理能力『5]. 2.1.3毛细管润湿式污水处理法土壤毛细管渗滤污水净化系统是一种小型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 一项处理分散排放污水的实用技术.它充分利用了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系统的净化能力,既可去除 有机污染物,又可去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污染物.它不仅具有建设费低、运行费低、操作 简单和净化效率高等优点,同时由于该系统主要构筑物处于地表下,故还具有不产生臭味和不影响 地表景观的特点.将此项技术与绿地建设结合起来,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还可取得美化与改善环 境和节约水资源的综合效果.土地毛细管渗滤系统的处理效果受温度、水力停留时问、水力负荷、湿 干比、基质填充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6-8]. 2.1.4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即SBR技术,是一种间歇曝气方式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 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 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 泥回流系统【 , 刚. 几种技术方法各有利弊,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都能满足出水要求,可具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 污水水质状况灵活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2.2资金方面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主体工程投资在每立方米3 000~6 000元,其中以多孔微生物载体处理技术投 资最低,厌氧生化+好氧接触氧化法(A/O技术)次之,毛细管润湿式污水处理技术投资最高.而完 善管网投资为每立方米水1 500—2 500元,根据各村规划、地形等基础条件不同有所差别.根据农村 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投资主要以政府拨款为主和村庄配套投资为辅的形式进行建设,运行费用可由 村庄自筹解决.污水设施的管理以村庄为单位单独管理,通过村里选拔合适的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 运行、维护.水处理工程的运行费用在0.30~2.00元/m .运行过程中的电费各村庄基本相当,受各村 庄收入水平的影响,人工费及管理人员的配置人数不一,造成总运行费用的高低差距较大,与处理 工艺的选择无根本联系. 山东省已建成的村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执行的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中的一 级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目前已经建设运行 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全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全省各地可参照已有的污水处理实例,根据自己 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帮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生活污水的治理. 3山东省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可行性分析 3.1气候因素分析 通过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处理工艺的综合分析来看,山东省现有的试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所采 用的处理技术大部分为地埋式的处理方式,受山东省四季气候分明的影响,生化处理方式采用的大 1O2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第32卷 部分是全动力处理方式,微动力毛细管润湿式处理方式等较节能的方法很少使用,毛细管润湿式处 理技术在冬季的处理效率有待进一步调查.现有处理以应用地埋式厌氧+好氧接触氧化法(A/O)组 合处理工艺的最多,多孔微生物载体污水处理技术次之. 3.2可行性分析 实施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必须因地制宜.优先考虑将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或园区污水处理 体系,必须单独建设时,技术方案的选择应以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技术成熟、工艺简便、运行成本 低、便于维护保养及有利于长期运行管理为原则.未来的发展将充分利用生态、自然型技术,并与传 统及新工艺相结合,努力达到污水处理的技术和经济优化,同时注重从单一处理向环境综合改善和 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发展[31.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三种技术方案作为选择:地埋式A/O生化处理技术、多孔微生物载体污 水处理技术、氧化塘+人工湿地(适用于有化粪池及天然坑塘的地区)处理技术.这三种方式的总体 特点是投资较少、运行稳定、维护方便、后期管理费用少[¨, 】.分类如下:对于村落房屋规划较好、 财政力量较强、有效闲置土地较为紧张、且处于敏感地区的村庄,建议采用全动力一体化(A/O)污 水处理设施.该设施既可以建于地下,又可以置于地上,简单方便.运行费用可稳定在0.5~1.5元/m , 完全能够满足生活污水处理的预期要求. 对于村庄规划基础较差、村子低洼处有闲置坑塘、财政力量一般的村庄,推荐采用微动力污水 处理设施,即氧化塘+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充分利用闲置资源,通过人工建设、改造原有坑塘处理农 村生活污水【” 4I.此方法总体投资稍低,运行费用在0.2~0.5元/m0,也能够达到预期处理目标. 3.3外环境分析 山东省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点区域,同时处在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地理位置相对敏感,水 体的受纳能力有限,因此对于排入河道水体的水质要求更高.在设计前,首先要对村庄周围环境调 查清楚,针对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的排放去向,确定设计出水水质.对于淮河流域、南水北调工 程的地方,可以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设计;对于敏感地区的村庄, 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I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设计;对于相对缺水、干 旱地区,可将废水处理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用于灌溉. 3.4投资资金分析 根据现有法规、政策,借鉴省内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经验,对新建的农村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目前宜采用政府引导与村庄配套的投资模式.由政府出资的污水处理试点资金使用管理 办法推荐如下: 确定资金使用范围: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村庄管网之外部分). 确定资金分配方式:一是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启动资金按50%拨付,二是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余资金. 运行管理费用应以村庄自筹方式解决,充分发挥各村庄的就近优势,从村庄选拔合适的运行管 理人员.但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提供集中技术培训和定期巡查指导. 4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建议 目前,山东省官方制定的相关规章条例只是对城镇污水处理做出了规定,农村生活污水尚未涉 及,农村生活用水不收取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等.在此政策背景下,强力推行依据不充分,长效投 入机制未建立,建议施行试点示范、典型引路.这对于减少农村临近水体的污染,实现相应水污染治 理和生态恢复的目标,提高村民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意识,逐步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具有重 要意义. 4.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和技术支持机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具体业务工作的开展. 4.2建设示范工程,优先在淮河、海河流域、半岛流域及南水北调沿线、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 区域,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地方有积极性、村领导素质高、经济基础好、群众环保意识高、规 第6期 赵芳: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前景展望 l03 划建设较好的村庄进行试点示范. 4.3项目资金来源,各级政府投入资金重点用于主体工程建设,村庄资金以配套管网为主.项目 建成后运行管理由村庄负责,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 4.4项目建设与管理,加强对项目进展、管理、资金使用等情况监督与检查,切实保障项目建设 顺利进行.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必须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确保各项经费真正用在实处. 参考文献 [1】梁祝,倪晋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讨[J1_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7(3):18—22. 【2】郭迎庆,黄翔峰,张玉先,等.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示范工程处理工艺的选择【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4):6-9. 【3]郭运功,林逢春,吕永鹏,等.上海市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0):7-10. [4]刘则华,邢新会,冯权,等.多孔微生物载体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的污水处理特性[J】_水处理技术,2006,32(4):34—38. [5]姜苏,周集体,郭海燕,等.一体化A/O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J1_中国给水排水,2004,20(5):56—58. [6】田宁宁,杨丽萍,彭应登.土壤毛细管渗滤处理生活污水[J1.中国给水排水,2000,16(5):12—15. [7】Cuyk Van,Siegrist S R,Logan A.Hydraulic and puriifcation behavi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 d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soil infiltration systems IJJ.Water Research,2001,35f4):25—29. [81 Sun He Li et a1.Treatmen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by an underground capillary seepage system【J1|Ecological Engineering,1998,(1 1):47—52. [9]强虹,梁东丽,肖佳,等.SBR法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35(4):203—207. [1 0】Hellstrom D,Jonsson L.Evaluation of smal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fJ1.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 48(1 1/12):61—68. I11]黄武,陈明晖,赵光桦,等.无动力、地埋分散式厌氧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J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20):43—45. [12】Gomez E,Casellas C,Picot B.Ammonia elimination processes in stabilization and high—rate algae pond systems『J1.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5,31(12):303—312. [13】吴树彪,胡静,翟旭,等.家庭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fJ].水处理技术,2009,35(3):94—98. [14】唐晶,吕锡武,吴琦平,等.生物、生态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7):1-4.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the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in Shandong ZHAO F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Linyi,Linyi Shandong 276001,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the domestic sewage in rural areas of Shandong Provinc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xisting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rural areas is mainly based on biochemical technology. Analysing the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its running model,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centralized sewage treatment in rural areas must be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and give the ,priority to incorporation of uralr domestic sewage into a town or park sewage treatment system.It also states that the choice of the project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small footprint,small investment,mature technology,simple crafte,low operation COSt,easy maintenance,long—term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It will make full use of the .ecological,natural—based technology,and also combine with the traditional and new techniques,to strive to optimalize the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It will also emphasize the development from simple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to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Key words:rural domestic sewage;treatment technology;technological route;investment and running model 责任编辑:赵兴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