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先修课程 选用教材 主要参考书 经济统计学 开课学期 方向性课程 经济学、统计学 第1学期 学分/周学时 3/3 杨灿:《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1月( 0 ) 钱伯海:《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 ISBN:7-5037-2923-6 )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国民经济统计学》为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金融和统计专业的专业课程。 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工具。国民经济统计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核算,是认识国情国力的有力工具,是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手段。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提高经济分析和经济信息处理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方法;掌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具体制度和规则;了解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了解国民经济统计学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进行核算及简要分析。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作为经济、统计学专业课程,要求理解并掌握国民经济统计学基本概念、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统计方法对我国国民经济有关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要还求如下: (一)了解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基本理论、方法、概念。了解作为规范世界各个国家宏观统计的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必要性; (二)了解国民经济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国民经济主体分类的统计单位的含义及关系,国民经济客体分类的含义;掌握机构部门分类和三次产业分类。 (三)掌握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使用统计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国民核算的平衡原则。了解社会总产出的概念、作用、各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的计算及汇总方法; (四)理解并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意义及其三种计算方法。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构成;理解并掌握与国内生总值相关的其他国民统计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等,正确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了解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表式; (五)掌握投入产出概念及其部门分类假定;掌握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表式结构及其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掌握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特点;了解完全需求系数和列昂节夫矩阵;了解投入产出系数的投入产出模型并能够进行简单应用与计算。
三、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章或节 1 2 3 4 4 5 导论 国民经济 (核算)的分类与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 补充相关数学知识 投入产出核算 本课程其他内容及总复习 主要内容 学时安排 6学时 9学时 12学时 3学时 12学时 3学时 期终考试 3学时 四、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笔试(闭卷) 五、开课专业: 双学位经济学 六、其它信息:无 大纲制定者:张玉哲 大纲审定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