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人性化设计
试论建筑人性化设计
摘要:现代社会的建筑除了对质量的要求外,更加关心人性化的设计,使人能够有一种舒适的感觉。本文主要从人的情感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图书馆设计、医院设计和住宅设计这四个方面阐述建筑设计中是怎样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本文是一些个人的见解,可供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 建筑设计; 资源;
Abstract: the modern social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outsid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human nature in the design, make the person can have a kind of comfortable feeling.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feelings of pers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library and the reflection of design, hospital design and residential design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how to implement the “people-oriented” thought, this paper is of some personal views,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people-oriented; Architecture design; Resources;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间隔多样化、户型多样化、良好的绿化环境、和谐的社区氛围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把人放在中心地位,以人为本,充分满足人的需要,给居民创造宁静、优美、宜人的休息和交往空间。
一、人的情感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建筑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建筑本身越来越多地转向人的情感建设,人的情感与建筑之间搭建起一个无形的桥梁,这是建筑设计的一个走向。建筑与人是息息相关的,人就是建筑的一个潜在环境,这个环境是建筑的灵魂,是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它是维系人类生产、生活、文化活动等各领域之间动态的平衡要素。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工业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随之产生,由于初期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对“人情”的忽视,产生了“冰冷建筑”,“世界风格”的现象,使人们油然而生乏味感。建筑的发展必须将人的情感与工业文明综合考虑,吸取欧美等地区现代建筑发展经验,以中国礼教中“人”为建筑创作基点。以横向、纵向两种观念结合为手段,根据建筑功能及所处环境不同,对不同建筑物设计风格区别对待。有的建筑要效率、讲经济、讲速度。如:工厂、实验室、医院、航空站等。有的建筑类型就要重情感,甚至当作艺术品来对待。如:对于公园里的庭榭、名胜风景区的宾舍、陵园和骨灰堂等,这就希望它们有特别的样子、特别的气氛。现代建筑发展趋向是创造更多的能满足人的情感的东西与人的真实需要相平衡,
工业文明与传统文化相平衡,这才是建筑设计发展创造的必由之路。因此,可以说建筑设计是围绕着“人”来展开发展的,以人为本就是核心,建筑需要灵魂,需要感情,只有带着这样的思想,才能使得建筑设计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建筑设计必然要融合情感设计,情感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实现。
二、图书馆设计问题分析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全球性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使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方式、方法以及图书馆的人文环境等都有了诸多新的要求,现代图书馆的功能也大大扩充。人本思想成为了现代图书馆最显著的特征,同样成为“为人利用、因人而存在”的图书馆建筑的灵魂。人本思想在图书馆设计中的实例如苏州大学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关键措施是采用“模数式”设计。“模数式”设计是所谓“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布网”的三统一设计模式。统一层高,即藏书区、阅览区、工作区三者处在同一层高;统一荷载即改变了传统图书馆阅览室与书库不同荷载的区分;统一布网,即书库、阅览室、工作区都采用框架结构,某图书馆根据新建馆舍实际情况,在主要读者区采用了“模数式”设计,划分功能区的隔断材料主要采用透明玻璃,宽敞明亮,视野非常开阔,目及之处皆是书和读者,令人产生一种读者和书籍交融在一起的非常和谐的视觉效果。同时“书刊藏阅一体化”的模式,又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另外,建筑设计要给人以文化艺术享受。高校图书馆不仅要给人以教育,还要给人以文化艺术享受。设计者们为了体现学校的悠久历史,倾心做了诸多的构思,如:a.馆内设有庭院,实现了“馆中有园,园中有馆”的格局。b.主要读者区围绕中间共享区,每层均设置回廊,从一楼大厅向上眺望,整个楼层设计似“亭台楼阁”。c.大门设计为古典的拱形,门厅悬挂着金色的吊灯,步入门内,跃入眼帘的是书有春秋年间老子“道德经”的大理石挂屏,矗立在二楼正面的回廊下,两边还饰以汉代四灵瓦当图案。d.竹篱和花窗,绿树和盆景巧妙地起着软隔断和点缀的作用。
三、医院设计问题分析
弘扬人性,表现对生命的关怀,激发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念,一切以病人为核心,创造良好的医院室内环境,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已经成为现代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主题。首先病人是医院服务的对象,是医院的使用者,因此在医院设计中首先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出发,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对病室环境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可以缩短患者从家庭到医院之间的心理距离,减少环境的陌生感。例如某医院在每个护理单元均设计了病人活动室,在顶层上还在中间部位设计了室内花园。病房内有存放个人物品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壁柜,均设置了卫生间,从人性化角度未设阳台(防止某些重病病人自杀),但又为病人考虑了方便晾晒衣服的地方,且不影响建筑外观,另外还设置了残疾人病房及配套的残疾人厕所,蹲位均考虑为方便病人使用的下卧式。每间病房都不仅能够获取良好的自然采光和照明,更能使病人看到窗外景致,宜人的环境极有益于病人身心健康。另外,医护工作人员是为病人服务的群体,也是医院的使用者,因此从医护工作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出发,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如设计医护人员的专用通道、电梯、专用卫生间及专用走廊,方便医护人员的活动。随着综合考虑病人心理、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医疗”法逐渐成
为新世纪的医疗趋势,医院建筑室内外环境“人性化”设计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
四、住宅设计问题分析
住宅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引发了“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种种关系和矛盾。现代的住宅小区在概念设计的初期就崇尚建立“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并重的理想家园。例如某生态住宅设计,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四种关系的生态住宅,即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人口较密集的中国城市,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城区的边缘或城市中大型公共绿地的边缘,人在生活和工作较便捷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大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土地资源和能源有限的现状中,适度的建筑密度是有效地共享资源、减少浪费的最佳途径,建筑要尽量减少对地貌及地基的改变,同时,又能保证现实开发中整体效益(包括成本控制和市场回报等因素)的发挥。人与建筑的关系:无论是建筑提供给人舒适的生活空间,还是人对建筑的建造、管理和维护,都能尽量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自然的环境因素,简单而直接地进行互动。人与人的关系:现代社会的城市生活,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出现多种危机,住宅是生活的载体,应担负起改善人际关系的责任;良好的住区,能使人与人之间自然地建立起各种和谐关系。珠海淇澳生态住宅设计以多层次空间的生态住宅提供了实现中国现代家庭多方位需求的人文生态环境。
五、结语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建筑和展品进行优化,使观众参观起来非常方便、舒适。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以人本思想为理念的现代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既要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开辟途径,又要为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人的文化艺术享受创造条件。故此以人为本是建筑设计的一个中心思想,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来体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同样我们也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参杂进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牛更芝,张三军.建筑设计与自然辩证法[J].山西建筑,2006(7):48-50.
[2] 唐琼, 黄晓群. 浅谈医院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北京朝阳医院设计[J].建筑学报,2004(1):75-7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