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磁疗联合鼻穴按摩综合护理防治变应性鼻炎疗效评价要点
耳穴磁疗联合鼻穴按摩综合护理防治变应性鼻炎疗效评价
薛海燕
【摘 要】 目的 探讨耳穴磁疗联合鼻穴按摩综合护理对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本院耳鼻咽喉科、针灸科门诊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抗阻胺药或加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和治疗组(耳穴磁疗+鼻穴按摩+中医辨证施护)。发作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炎症状、体征及中医兼症改善情况,缓解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炎复发的次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鼻炎症状、体征及中医兼证情况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半年内鼻炎复发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耳穴磁疗联合鼻穴按摩综合护理防治变应性鼻炎是有效的。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耳穴磁疗; 鼻穴按摩; 疗效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计委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课题编号:2014LP088A]
Evaluationofthetherapeuticefficiencyofthecomprehensivecarecombiningauricu-laracupointmagnetictherapyandnasalacupointmassageon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fortheallergicrhinitis XueHaiyan.LonghuaHospitalAffiliatedtoShanghaiUniversity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ghai2000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iononthepreventioneffectofauricularpointmagnetictherapycombinedwithnasalpointmassageontheallergicrhinitis.Methods Atotalof60patientsinthedepartmentofotorhinolaryngologyandthedepartmentofacupunctureinourhospitalfromJune2014toFebruary2015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oralantihistaminesoraddingglucocorticoidhormonesnasalspray)andtreatmentgroup(earpointmagneticmassagecombinednasalcavitymassagewithTCMsyndromedifferentiation).Bothgroupswereobservedatthestageofattackintermsoftherhinitissymptoms,signsandimprovementsymptom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foreandafterthetreatment,aswellasobservedand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intermsofthefrequencyofremissionofrhini-tis.Results Aftertreatment,therhinitissymptomsandthesignsandsyndrom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fthetwogroupswerebothimproved,with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treatmentgroupsligh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sixmonthsafterthetreatment,therecurrencerateofrhinitiswassignificantlyreducedinthetreat-mentgroup(P<0.05),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 Itisconfirmedthattheearpointmassagemagnetictherapycombinedwithnasalpointmassageiseffectiveon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allergicrhinitis.
【Keywords】 Allergicrhinitis;Earmagnetstherapy;Nasalcavitymassage;Curativeeffect
Fundprogra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cientificResearchFundProjectofShanghaiMunicipalHealthandFamilyPlanning
Commission(2014LP088A)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ChronicDisease,NCD)
[1]
嚏、流清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是耳鼻喉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工业和生活污染的加剧,城市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加上饮食结构的改变,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变应性鼻炎发病率约为11%[2],
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11.043作者单位:200030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临床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
变应性鼻炎虽不是严重疾病,但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有学者将之看作是一种现代流行病[3]。抗炎为目的的药物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对多数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对少数患者疗效不明显,停药后易复发,有些药物还有明显的副作用,不宜长期应用。中医护理以整体观念为中心,以辨证施护为特色,在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施护的同时,施行耳穴贴压、鼻穴按摩两项中医护理技术,不仅增强了患者对中医综合治疗的依从性,还能起到预防复发、彰显疗效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570·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年6月第35卷第11期 IntJNurs,June2016,Vol.35.No.11
1 对象与方法
1.1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本院耳鼻咽喉科、针灸科门诊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淤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修订的关于鼻鼽的诊断标准[4];于符合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制订的关于鼻鼽的中医诊断标准[5];盂年龄16~70周岁;榆病程>1年者。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虽符合诊断标准,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淤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糖皮质激素者;于伴发支气管哮喘、特异性皮炎者;盂合并慢性鼻窦炎、鼻耳穴贴压的护理:淤每次贴压穴位不宜过多,5~7个穴为宜。于局部耳廓有冻疮、炎症和皮损者,禁用该法治疗。盂切勿过重按揉,以免皮肤损伤、感染。榆夏季炎热汗多,不宜贴压过久,一般1~2日更换1次为宜。虞如对胶布过敏,应立即将胶布和磁珠取下,必要1.2.2.2 鼻部按摩术 指导患者先将双手鱼际相互摩擦至发热,然后将双手鱼际部分别按于鼻部两侧,沿鼻根至迎香穴(双侧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当中),往返摩擦至局部有热感为止;双手食指指尖置时可按压肾上腺穴、过敏区或改用脱敏胶布粘贴。
息肉或鼻中隔明显偏曲等鼻病者;榆伴发心、脑、肾、肝等脏器器质性疾病者;虞妊娠者;愚可能严重影响呼吸的重症变应性鼻炎者。以SAS统计软件生成的数字随机表1\"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抗阻胺药或加用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治疗组(耳穴磁疗+鼻穴按摩+中医辨证施护),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经均衡性检验,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表(n=30),(x依s)
对照组
治疗组性别 男19年龄女(岁)111614 年龄范围18~68
21~70
病程平均年龄(年)45.11依9.5443.68依10.39 病程范围平均病程
5.89依7.1~10826.68依6.1~1039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发作期口服开瑞坦,每次10mg,每晚1次;或加用雷诺考特鼻喷剂每日2次,每次11.喷2.,2 连续治疗组2周。 缓解期不再予药物干预发作期耳穴磁疗联合鼻部按摩,门诊随访,。
连续两周。缓解期着重健康教育,加强中医辨证施护联1.合鼻穴按摩,门诊随访。
于2.2.1 耳穴磁疗法 耳穴操作:淤患者采用坐位。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分析用探棒在耳廓上探压,寻找阳性反应点75%酒精将耳廓消毒1~2遍,(痛点),。确定选穴配方榆将磁珠直接贴敷在
。盂用选用的耳穴上,根据患者体质和疾病的虚实情况,选择刺激强度进行揉按。虞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2次每穴按压周),双耳交替30~60。
下,每3d更换1次,共5次(约于迎香穴,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每次10下,每日2~3次或随时进行。由专1.人统一教授鼻部按摩操作3 观察内容及评定方法
,坚持6个月。1.3.1 主要症状和体征的量化分级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4]症状由轻到重分别记为,0鼻塞~3分、,流清涕鼻甲肿胀体征亦由、鼻痒、喷嚏1.轻到重分别记为3.2 运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修订的关于1~3分,分数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变应性鼻炎中医兼证量化分级标准[4]汗、乏力、纳呆、便溏、夜尿清长、,耳鸣分为畏寒、口干、、自烦热,若有则记1分,无则记0分,记分越低提示中医26%兼证情况改善越明显~66%为有效,<26%;疗效评定指数逸66%为显效,1.4 统计学方法
为无效。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兼证疗效比较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炎发作次数的比较见表3。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改善情
况见表4。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兼证疗效比较[n(%)]组别例数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3014(46.67)14(46.67)2(6.66)53.33治疗组
30
10(33.33)15(50.00)5(16.67)
66.67淤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淤P<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炎发作次数的比较(x依s)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12.复发次数97依8.09)(改善值8.复发次数28依5.45)-4.69依11.31治疗组
12.46依8.506.75依5.92-5.71依12.17淤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淤P<0.01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年6月第35卷第11期 IntJNurs,June2016,Vol.35.No.11·1571·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分,x依s)
组别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改善值治疗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改善值
鼻塞2.52依1.44-1.07依2.312.61依1.35-1.72依1.37淤0.89依1.531.45依1.97
喷嚏2.45依2.47-0.68依2.602.34依1.95-0.6依1.31淤1.74依2.491.77依2.06
鼻痒2.37依1.73-0.54依2.722.45依1.20-0.69依2.01淤1.76依1.951.83依1.25
流清涕2.05依1.17-0.21依1.232.33依2.46-0.39依2.711.94依2.441.84依1.68
鼻甲肿胀1.92依1.31-0.21依1.061.79依1.87-0.16依1.641.63依1.721.71依1.45
注:与对照组比较,淤P<0.05
3 讨论
3.1 影响变应性鼻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抗炎为目的的药物治疗是变应性鼻炎常用的治疗方法,目前多推荐使用口服抗阻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西药的优势是疗效明显和使用方便,但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开瑞坦(选择性外周H1受体拮抗剂)而言,它无明显的抗胆碱和中枢抑制作用,虽可迅速缓解症状,作用持久且副作用小,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应用,敏感性下降,药效也随之降低。另外,局部用激素疗效虽好,如果长期应用(如对中重度发作性患者需疗程不少于4周),副作用依然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只能通过增加药量、换药、联合或交替用药等方法应对,直接影响到疾病治疗效果和发展。通过对60例患者的调查,本研究发现在以往治疗中因药效短、易复发(部分患者不起作用),嗜睡、口干及鼻喉部有干燥感的发生率占前三位,就此进一步得出了药物的选用、疗效、副作用是影响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3.2 耳穴磁疗联合鼻穴按摩防治变应性鼻炎的原理和作用
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证属“鼻鼽”范畴,即鼻塞不通的症候。中医治疗鼻鼽是着重于脏腑辨证的治疗,因此中医干预主要是通过改善机体内环境来降低其易感性,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中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日益显现,在美国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6]中首次将针刺疗法作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推荐,此举标志着针刺治疗该病已被西方主流医学所认可。耳穴磁疗法就是在中医耳穴针刺治疗疾病的基础上用磁珠代耳针,运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使其产生效应的一种疗法,它不仅能收到与耳毫针、埋针同样的疗效,还能起到持续刺激穴位的作用。穴位按摩是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肺之侯,”,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属清阳之窍,为血脉多聚之处。鼻居于面中。迎香穴,乃,位于面部鼻旁,系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会穴,是治疗鼻部疾患的特效穴,通过鼻部穴位按摩能有效地改善鼻部及临近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炎症渗出,抑制组织胺形成释放,增强鼻部对天气的适应能力和抗击病邪的能力,对鼻塞症状尤为显效。耳穴贴压、鼻穴按摩两项中医护理技术经济低廉、简便易行,适用年老体弱、儿童、惧痛和不能坚持每日就诊者;另外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其优势在于提供了除药物治疗之外的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能够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药物的使用及副作用,更加3.符合患者的意愿3 中医辨证施护在防治变应性鼻炎中的运用与功效。
(中医辨证施护强调预防为主,重视同病异治据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辨证取穴进行耳穴贴异病同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进行护理。根压尤为重要。主穴选取内鼻、肺、肾上腺、风溪、内分泌。内鼻为相应部位取穴,具有清热解毒、通经利窍的作用;肾上腺具有止咳平喘、祛风止痒的作用,为消炎的最佳穴位;风溪穴主治过敏性疾病,兼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代表区,具有抗炎、抗过敏、补肾健脾、疏肝理气,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取肺穴以益气固表,宣肺通窍。鼻鼽多为肺气虚弱,肺气虚弱与脾虚、肾虚有着密切关系,取脾穴能培土生金,健脾化痰;取肾穴以补肾固本,扶元益气。在配穴选取上因实证系寒邪袭肺或热郁经所致,可加用耳尖、大肠;又因虚症乃卫气不固或肾阳衰退而成,故应加用脾、肾。除此患者在缓解期因鼻部症状不明显,往往会出现或肺或脾或肾虚症状,应根据患者个体体质结合先前填写的中医兼症量表辨证施护。淤环境与休息:注意室内卫生,不宜放置花卉和喷洒空气清香剂;注意保暖及休息,根据季节变化随时增减衣物。于情志调护:给予解释和疏导,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顾虑。盂饮食宜忌:嘱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宜食温补营养之品,忌食或少食寒凉、生冷、油
·1572·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年6月第35卷第11期 IntJNurs,June2016,Vol.35.No.11
腻、辛辣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慎食鱼、虾、海鲜等发物,戒烟酒。肺气虚寒者可食用芪枣小麦粥,脾气虚弱者可选用八宝粥,肾元亏虚则可食用苁蓉羊肉粥等。榆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知识,使之主动参与治疗;注意身体锻炼,增强机体防御功能,在日常生活及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寻找诱因,尽量去除或避免易发因素。同时发放具有中西医特色的防治变应性鼻炎的宣传资料。每个月均以电话回访的形式对与患者疾病相关的日常饮食起居进行宣教指导,协助患者积极调理体质,增强免疫。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鼻炎症状、提高中医兼症疗效、减少鼻炎发作次数上均优于对照组,但流清涕及鼻甲肿胀无明显变化,改善值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提示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审证求因,配合辨证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可以显著增强。4 小结
随着对变应性鼻炎研究的深入,我们认识到在变应性鼻炎的防治过程中,由于用药依从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药物治疗可能无法解决全部问题,遵循“未病防治、已病防变、防病复发”的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中医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将在未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发挥重
要作用。故本研究拟在对比常规西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之际,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及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护,观察施行两种中医护理技术,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从发作期临床症状至缓解期疾病复发率的影响,以期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探索归纳出更为简、便、易、廉的治疗-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 ZhangL,HanD,HuangD,etal.Prevalenceofself-reported
allergicrhinitisinelevenmajorcitiesinChina[J].IntArchAllergyImmunol,2009,149:47-57.
3 张罗,韩德民.变应性鼻炎治疗的进展[J].中华耳鼻咽4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S].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2(4):112-113.版社,2007:134-137.
5 王士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6 MichaelD,SeidmanMD,RichardK.Gurgel.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AllergicRhinitisExecutiveSummary[J].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2015,152(2):197-206.
(本文编辑:王溪婷)
社,2007:2496.
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230-232.
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探讨
张桦 张艳 钱霞 邵丽丽
【摘 要】 目的 探讨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分别于吸痰前1min、吸痰后5min记录患者的心率、收缩压、指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峰压的变化值;两组吸痰前后痰鸣音改善情况、吸痰后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浅部吸痰组患者心率增加值、收缩压增加值、呼吸频率增加值低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增加值、潮气量增加值、气道峰压下降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鸣音改善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部吸痰组吸痰前后患者的舒适度好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部吸痰组出现刺激性咳嗽、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低于深部吸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痂堵塞情况、机械通气5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浅部吸痰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吸痰方式。 【关键词】 浅部吸痰; 机械通气
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11.044通信作者:张艳,Email:zhanghuantdx@126.com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护理)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编号:Tfh1304)
作者单位:226001江苏南通,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监护病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