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房建总结

来源:好兔宠物网

房屋建筑学总结

1.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区别:前者直接供人们使用,后者人们不直接在内生产和

2.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3.建筑物按等级分类:住为低层为多层,大于10层为高层,

大于100层为超高层。公建小于等于24米为低层,大于24米为高层,大于100米为超高层。

4.建筑物按耐久等级可分为四类,居民住宅一般为二级,使用年限在0

年左右。

5.建筑物按耐火等级中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分为四级。

6.建筑工程的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三方面。

7.建筑设计程序包括技术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

计阶段。

8.建筑模数包括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扩大模数有六个,主要用于开

间,进深,门窗洞口等,分模数有三个,主要用于构件节点,断面,缝隙等。

9.建筑平面有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组成。使用部分包括主要使用房间和辅

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联系,垂直联系,和枢纽联系。

10.建筑物的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和结构,维护分隔构件本身所占用的面

积之和,就构成了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11.房间形状的影响因素:使用要求,家具布置,采光,通风视听,艺术效果。

12.房间采用矩形的好处:有效面积大,施工方便,便于组合。

13.房间设计的影响因素: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的要求,满足视听要求,

良好的天然采光,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合理比例。

14.厨房设计的四种形式:单排,双排,L形,U形。厨房设计必须考虑到采光

通风,储备空间,排烟,防水清洁等方面。

15.门宽度最小700毫米,常用的是900毫米,双扇门1200毫米。

16.门位置的选择必须考虑到路线简洁合理,便于疏散,利于通风采光,合理配

合家具布置四方面。

17.门开启方向要考虑到不影响交通,便于安全疏散,防止紧靠一起的门相互碰

18.窗的大小一般受采光等级,采光面积比等因素的影响。窗的位置确定考虑照

度是否均匀,有无暗角和眩光,通风良好。

19.走道的宽度:单股人流为50毫米,双股人流为1100毫米。

20.所谓的疏散距离是指使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口到达疏散口之间的距离。

21.楼梯的宽度一般为1100毫米,辅助楼梯为80毫米,三股人流为

1550毫米。

22.门厅是室内外空间的过度,人流集散枢纽。而过厅是内部枢纽,联系几个走

廊和楼梯,起到转折过渡空间,改善采光通风的作用。门厅大门设计宽度要求不小于通向门厅的过道,楼梯宽度的总和。或600毫米每100人。

23.建筑平面的组合方式: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混合式。

24.常用的结构体系及所适用的建筑结构类型:混合结构,砌体墙和钢筋混凝土

梁板共同承重,特点是开间,进深基本统一,承重墙布置均匀且上下对齐,房间布置上大下小,此结构适用于房间面积小,建筑层数较低,造价低的工

程。框架结构,梁柱承重,墙体起围护隔离的作用,特点是平面规整,柱网上下对齐,注意刚性墙和梁柱节点的处理,楼梯间布置均匀对称,此结构适用于房屋面积较大,层数较高,荷载较大的工程。空间结构适用于有较大面积和体量的房间。

25.建筑物与基地红线之间的关系:建筑物应将其基地范围都控制在红线的范围

之内;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在边界红线范围以内留出防火通道或空地;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基地临近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建筑物度台阶,平台不得突出城市道路红线之外。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不得朝向临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邻低排泄雨水或废气。

26.建筑间距的影响因素:日照间距,通风间距,防火间距。建筑朝向的影响因

素:建筑物的性质,道路交通面积,日照和通风。

27.净高:楼地面到上部结构或顶棚底面的垂直距离。

28.净高的影响因素:室内使用性质好活动特点的要求,采光通风的要求,结构

类型的要求,设备设置的要求,室内空间比例要求。

29.常用净高值:卧室2.8米,寝室3。3米,教室3。6米,房间最小净高为2。

2米。有视听要求的房间,大厅顶棚尽量避免采用凹曲面。

30.进深与窗高的关系:单侧采光的话,窗户的高度要大于等于进深的一半,双

侧采光的话,窗户的高度要大于等于进深的四分之一。窗台高度常取900毫米,高窗1.8米。

31.层高指的是从楼地面到上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2.底层地坪的层高的确定:室内外高差不低于150毫米,常取40毫米,

底层主要房间室内地坪的相对标高为。

33.房屋层数确定的影响因素:城市规划的要求,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选用的建

筑结构类型及建筑材料,城市消防能力,建筑经济要求。

34.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反映建筑功能及类型特征,反映建筑材料结构

施工特点,适应基地环境及城市规划的要求,适应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遵循建筑构图规律。

35.体量的连接:直接连接,铰接,以走廊或连接体连接。

36.建筑立面设计的美观设计:比例尺度,节奏感及虚实对比,材料质感及色彩

配置,重点和细部处理。

37.建筑物的组成及作用:基础——最下部的承重结构;墙体——承重构件及围

护分隔构件;楼层——水平方向承重结构;地坪——与大地之间的隔离构件;楼电梯——垂直交通构件;屋顶——顶部承重与围护构件;门窗——内外交通,采光通风,隔离,围护构件。

38.墙体按受力分类:承重墙和非承重墙。非承重墙有填充墙,主要用于框架结

构,隔墙,主要起分隔房间的作用,幕墙,悬挂在外面的墙。

39.常用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水泥砂浆防水性好,适用于潮

湿环境。石灰砂浆用于次要民用建筑,混合砂浆和易性好,强度高。

40.砖的标准尺寸是3.。常见的砌筑方式有全顺,丁顺夹砌,全丁,

一顺一丁四种形式。砌筑原则是横平竖直,错缝搭接,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41.门窗过梁的作用是支撑并传递洞口上部荷载给窗间墙,装饰立面。有三种形

式:砖砌平拱过梁,适用于跨度在1.2米以内的非抗震区。钢筋砖过梁,适用于跨度在2米以内。钢筋混凝土过梁,适用于跨度不受限,门窗洞口的宽度较大或洞口上出现集中荷载。

42.墙身防潮层分为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水平防潮层位于室内地坪以下

60毫米处。一般用油毡,防水砂浆,细石混凝土制成。竖直防潮层位于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

43.多雨的地方设明沟,干燥的地方设散水。

44.墙身的加固措施:圈梁及构造柱。圈梁是连续封闭的梁,他的作用是增加空

间的刚度及整体性,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或震动荷载引起的墙体开裂。位于基础顶,楼板,屋面板底,门窗顶部,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必须现浇且完全闭合,遇洞口不能闭合时,设附加圈梁。构造柱与圈梁形成空间骨架,增加房屋强度。位于外墙和楼梯角四周,纵横墙交结处,较大洞口两侧,较长墙体中间。比须先砌墙,墙上留马牙槎,然后浇构造柱。构造柱不单独设,应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埋于室外地面以下500毫米处。

45.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法有压砖监,局部设构造柱,设壁柱,做顶皮斜砌。

46.砌块墙的拼接采用错缝搭接。设过梁及圈梁,设芯柱。

47.隔墙有三种:砌筑隔墙,定隔墙筋,条形隔墙。

48.幕墙有三种:有框式,点式,全玻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