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如何界定?

来源:好兔宠物网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旨是:根据立案标准,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3项以上、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以上并造成严重危害后果、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的泄露或遗失秘密文件等行为都构成该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的心态。

法律分析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的规定是: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的;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3项以上的;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以上,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秘密文件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的;其他法定的情形。该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的心态。

拓展延伸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定罪要件及法律适用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定罪要件及法律适用是指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对于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需要满足一定的定罪要件和法律适用条件。定罪要件包括:(1)泄露的信息必须是国家秘密;(2)泄露行为必须是过失行为;(3)泄露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危害后果。法律适用方面,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定罪量刑,需要综合考虑过失的程度、危害后果的严重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解释,确保定罪和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总之,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定罪要件及法律适用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保公正审判和法律实施的有效性。

结语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定罪要件及法律适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需要满足泄露的信息是国家秘密、行为是过失的、并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在定罪量刑时,需要综合考虑过失的程度和危害后果的严重性等因素。此外,还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确保定罪和量刑的公正合理。保障公正审判和有效实施是确保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定罪要件及法律适用的关键。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三百九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