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热点探讨教案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经济生活》教学案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编号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主讲教师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⑥了解价格的含义⑦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⑧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⑨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⑤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②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③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④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币假钞的意识⑤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治意识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考试要求】

  高 考 考 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3、纸币的含义与纸币流通规律

  4、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货币的概念、本质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4、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a

  a

  b

  c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商品的含义

  2、货币的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

  1、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2、学法点津

  运用比较法,掌握知识。通过对货币的五种职能、货币和纸币、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知识的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过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学习反思】

  (一)商品

  ★1、含义

  2、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含义:

  (2)价值

  含义:

  ★商品交换实质上是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

  ★2、货币的含义

  ★3、货币的本质是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

  4、货币的职能

  (1)含义:

  ★(2)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

  b.计量单位:

  c.价格的含义:

  d.特点:

  ②流通手段

  a. 含义:

  b.商品流通的含义、公式及对生产者的启示:

  含义:

  公式:

  启示:

  c.特点:

  (4)其他职能:        、        、       

  5、货币流通规律:

  (三)纸币

  1、产生

  ★2、含义

  3、纸币的优点

  4、纸币发行规律

  (1)发行规律

  (2)回忆 :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含义

  原因

  危害

  (2)通货紧缩

  含义

  原因

  危害

  6、爱护人民币,反对假币

  (1)爱护人民币的原因

  (2)为什么要严惩制造假币的行为?

  7、电子货币

  (四)综合探究

  1、金钱是什么?

  2、钱能做什么?

  3、金钱应该如何获得?

  4、钱应该用到什么地方?

  5、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6、树立正确金钱观的意义

  (一)商品

  1.【思考】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巩固练习】下列物品哪些属于商品?

  ①原始森林 ②自产自用的蔬菜 ③商店里卖的衣服 ④赠送同学的生日礼物 ⑤中国向朝鲜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 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

  3.【思考】为什么要进行商品交换?为什么能够进行商品交换?

  (二)货币

  1.【探究】p4要咖啡的拿珍珠来。

  (1)

  (2)

  (3)

  2.【判断】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探究】p5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

  (1)

  (2)

  4.【巩固练习】

  在商店里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的职能。张女士花了230元人民币买了一件上衣,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的职能。

  5.【比较】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

  6.【探究】p6摔坏的一定是商品生产者。

  (1)

  (2)

  (三)纸币

  1、判断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纸币的购买力也由国家决定。

  2、纸币发行的越多越好?

  3、探究: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异同

  (四)综合探究

  辩题: 

  甲方:金钱是万能的

  乙方:金钱是万恶之源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2、眼下,“彩铃”已经成为一些人的消费时尚,“听觉经济”悄然而生。通过“彩铃”提供悦耳音乐或问候语,让沟通从美妙的音乐开始,让热爱生活的你有了表白心情的新方式。这表明“彩铃”(    )

  a、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是用于交换的一般物品

  c、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d、有价值但不是商品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据此回答3~4题

  3、《荷马史诗》中提到,长发的希腊人卖酒,有的人用青铜去换,有的人用铁去换,有的人用牛或牛皮去换,更有的人用奴隶去交换。但是,这种物物交换往往不能成功,因为卖酒的人并不需要所有对方的商品。因此,在物物交换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出现了(       )

  a、等价物         b、一般等价物        

  c、货币           d、扩大的物物交换

  4、在货币出现以前,金银  (     )

  a、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   

  b、不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c、没有成为商品         

  d、只是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5、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6、XX年农民张某利用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获得了丰收。这些蔬菜    (    )

  a.是商品,因为它花费了人类劳动   

  b.是商品,因为这些蔬菜是为了交换而生产出来的

  c.是否为商品,关键是看是否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他们不一定用于交换

  【教后反思】

  答案:

  1、c     2、a    3、b    4、b    5、b    6、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