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特征》第2课时教学设计
《物体的特征》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学习宗旨是根据教材,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实验探究”、“收集整理”、“课后拓展”等过程,在亲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内化、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知识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 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质量的轻重;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能对物体的轻重进行估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天平的使用技能的训练体验科学测量的严谨态度。 2、培养和别人友好协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天平(每小组一台)、粉笔、纸杯、塑料杯、橡皮、铅笔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出示纸杯和塑料杯,问:哪个杯子的质量大?理由是什么? 二、 感知判断,自主探究。 1、根据提供的材料(纸杯、塑料杯、橡皮、铅笔),小组讨论可以使用哪些办法来比较这些物体质量的大小。 2、实验验证,把比较的结果按质量的大小排序、填写记录表:(小组合作)
我们的方法
比较结果 3、表达交流: 1、展示几组比较结果。 2、问题:用什么方法证明你们的排序结果是正确的?(小组交流,代表汇报) 3、菜市场、水果店、药房使用什么测量工具?(教师提示,师生交流) 4、使用托盘天平来测质量,质量的单位是克(g)。 三、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认识托盘天平,观察指针、标尺、游码、托盘、砝码、平衡螺母。 2、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1、生观看课本24页,回答使用天平有哪步骤? 1、调节天平平衡; 2、托盘上左物右砝; 3、砝码要使用镊子(提示原因是怕砝码受到腐蚀); 4、天平平衡时,就能测出物体的质量。 2、师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1、调平衡,使用天平两侧的平衡螺母,指针偏左就往右调,指针偏右就往左调。 2、称质量将被测量的物体放在左盘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适当的砝码,适当移动标尺上游砝的位置直到指针恢复平衡。 3、记数据天平平衡时左盘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砝对应的刻度值。 四、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1、任务:测量一根粉笔的质量。 2、看看哪一组估量得更准确:
根据粉笔的质量估计纸杯、塑料杯、橡皮、铅笔的质量,并记录:
物体名称
估计的质量(g)
测出的质量(g)
纸杯
塑料杯
橡皮
铅笔 用托盘天平实际测量,并记录。 3、学生实验汇报。 4、教师对实验小结。 五、趣味拓展 怎样测量一张a4纸的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