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案例

来源:好兔宠物网

  【知识能力目标】

  1、会认9个字,重点指导书写 “盏”“积”“稀”。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尝试背诵诗歌。

  3、了解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生活、辨别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目标】

  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编写诗句。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已经读了课文,学写了许多生字宝宝。谁上来听写?(请同学们把你认为文中重要或者难写的词语报给他们,其他同学认真看他们的书写。表扬:生字宝宝掌握得还不错!粉笔字也写得漂亮!希望向他们学习,给他们送去掌声。

  【体现人文】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报本课重点或难写的词语,比老师报给学生听写更有实效,教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大多数同学,他们在脑海里筛选词语,不但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更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他人书写的能力。

  2、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分别是:(板书)太阳、北斗星、大树、积雪

  过渡:是呀,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大自然中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来帮助你。

  二、  创设情境学习第二节

  1、出示图:可是这天呀!真的有位小女孩在郊外迷路了,你看她都急得哭了!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生:愿意。嗯!我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孩子。

  师:先安慰安慰她吧! 

  生1:小女孩,别哭,我们会帮助你的!

  生2:小女孩,别着急,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为你指点方向。

  3、出示课件。

  (1)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位置是( )方,地上的树影所指的方向是( )方。

  (2)在晚上,北极星永远指着(   )方。

  (3)在树林里,树叶稠的一面是(    )方,树叶稀的一面是方。

  (同桌可以相互说说,然后指名说说,如果你认为他说得对就跟着读一遍。)

  【体现人文】相信学生已读懂的语言文字,帮助学生梳理重点词句。强调文中关键表示方向的字眼,聚焦语言文字,为充实学生语言思维空间埋下伏笔。

  4、师:很好,我们快把文中这些关键的句子告诉小女孩,帮她指引方向吧!

  5、出示课件。师:请大家看图,谁可以当他的指南针?

  生1:太阳

  生2:大树的树影

  6、师:课文哪一节可以找到依据?

  出示:第2节(指名读)

  师:太阳可以帮助小明指明方向可信吗?板书:忠实的向导

  ▲   什么叫向导(指点方向带路的人)?

  ▲   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谁能说说太阳作息时间规律?(日出东方,中午在南方,夕阳西下)

  师:哦!太阳是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行,它的作息规律一直不会变,他当向导是可以信任的,是可靠的。怪不得把太阳比作是:忠实的(向导)板书:比作

  ▲   拓展:除了忠实的(向导)还可以说:忠实的什么呢?请看题:(出示课件)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和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为忠实的(   )。

  在生活中,谁是你的忠实朋友?

  ▲ 口头训练:我忠实的朋友是谁?……或者说谁是我忠实的朋友?除了大家讲得人之外,学习或生活中还有什么物是你忠实的朋友?为什么?(生:钢琴;书等等。把你的意思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出来。)

  【体现人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忠实的向导”通过忠实的(    )的词组和句式训练,学生不仅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的词语的意义,也学会了运用。因此,理解与运用相结合的训练潜在着根植学生心灵的学会知识。而不是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7、过渡:师:同学们刚才说了这么多。忠实的向导也好,忠实的朋友也好,忠实的学习伙伴也好,这些都是我们很信任的人或物,因为他们总能给予我们忠实的帮助。谁能用朗读读出可信的语气,让小女孩不再发愁。

  8、指名读。同学们齐读这一节。

  9、师: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时正是太阳高照的时候。小女孩旁边有茂密的树林。她该怎么辨别方向呢?请你亲口对她说说吧!

  生1:小女孩,你看太阳在空中,太阳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

  生2:小女孩, 地上树影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师:小女孩呀,你看呀,你看到你的影子了吗?太阳在空中,你的影子就在什么方向呀?(北)

  师:悄悄地告诉同学们:小女孩的家

  三、自学第3——5节

  过渡: 师: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小女孩在你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自己的家了。聪明的同学们,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不是白天是黑夜怎么办呢?不是晴天是阴雨天或者是雪天怎么办呢?(板书:白天、黑夜、阴雨天、下雪天),默读3——5节。一边读一边思考:该怎么辨别方向?并把你读到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1、先看3——4节指名读读。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一(盏)指路灯      稠——密

  2、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能靠自己解决问题了。来让我们来把这些好的辨别方法背下来,或许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呢!

  3、谁第一个背?我要送出一个啪啪圈,奖给这位自信勇敢的背书小能手!

  4、接着,快点背熟第5节吧!(送出第二个啪啪圈,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背出来,真会珍惜时间学习!想学他的给他掌声。

  5、过渡。师:读着读着,背着背着,你读第5节的时候,读出了疑问了吗?(沟渠里的雪究竟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呢?)

  在南方呢,她朝什么方向走呢?▲ 理解“沟渠”,指名在黑板上画出想想中的“沟渠”。辨别化得快是北;化得慢的是南。

  ▲ 拓展:那么是山坡上的积雪呢?师: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都学会不断探索了!来,让我们把疑问中的结果肯定地告诉作者吧!

  6、小结:化得快是北;化得慢的是南。(板书)

  7、来!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把2——5节连接起来读读,我读前两行,你读后两行。

  【体现人文】每单元阅读课文应是检测这一个单元训练侧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我放手让学生读懂自己能读懂的,找出读中不懂的问题,并学会积累文本中应该去掌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设计疑问环节旨在学生有敢于探索的精神。

  8、过渡:师:聪明的孩子们,小女孩经过这次迷路后,她回家以后就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了。她也和大家一样开始找寻更多的辨别方向的办法了,你知道是什么吗?   交流:

  生1:可以利用树桩上的年轮,年轮稀的一面是南,密的一面是北。

  生2:利用古老建筑,古老建筑的大门常常朝南开。

  生3:利用山上的树种,南面多长一些较高大的树,而北面是较低矮的灌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