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资结清后能否进行劳动仲裁?

来源:好兔宠物网

在结算完工资后,如果在一年内提出劳动仲裁申请,是允许的。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年内能申请仲裁。遇到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仲裁时效,一般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之内申请,并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清单和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提交材料后,仲裁委会在五个工作日左右给予立案,之后进行开庭审理和调解。

法律分析

在结算完工资后,如果在一年内提出劳动仲裁申请,是允许的。

一、解除劳动合同后多久能申请仲裁

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年内能申请仲裁。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一般需要在员工工作的一个月之内,如果说已经解除了劳动合同,那么之后发生的纠纷问题可以再去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上一般劳动合同都签1到3年左右。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且在签订合同时约定试用期。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

二、不发工资怎么申请仲裁

遇到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情况,劳动者是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的,这种情况下是需要注意仲裁时效的,一般来说,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是应该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之内申请的,在申请的时候要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清单还有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提交材料之后五个工作日左右仲裁委就会给予立案,之后就会开庭审理并且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

拓展延伸

拖欠工资多少时间可以仲裁

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未付工资多长时间才构成拖欠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未在约定支付工资日期发放薪资,就属于拖欠工资,当事人就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对于具体约定的发放工资时间应以双方当事人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为准。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其应当知道自身权利收到侵害时一年之内,超过仲裁时效再提起申请的,法律对其权利将不予保护。

结语

如果在一年内提出劳动仲裁申请,是允许的。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年内能申请仲裁。遇到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仲裁时效,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之内申请,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清单和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仲裁委会在五个工作日左右给予立案,之后进行开庭审理和调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三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七条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争议的重大问题。

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