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刑法中,如何处理持刀伤人案件中的和解问题?

来源:好兔宠物网

持刀伤人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和解的,但如果是轻伤且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方谅解,可以不判刑。双方和解需经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审查,并制作和解协议书。量刑依据为刑法第234条,重伤致死或特殊残忍手段可判死刑。伤害行为需非法且损害他人身体健康,自伤不构成本罪。刑事责任年龄视伤害程度而定。持刀伤人是恶劣行为,赔偿不代表必须获得受害者谅解,轻伤也可判刑。

法律分析

一、刑法中持刀伤人可以和解吗?

1、持刀伤人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和解的,不过,如果是轻伤,造成轻伤后,能够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求得对方的谅解,不让对方或检察院追究刑事责任,可以不判刑。

2、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3、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二、持刀伤人的量刑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行为人有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对此应注意以下两点:

(1)伤害行为的非法性是构成本罪的前提。如果伤害行为是合法的,如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过程中造成一定伤害的,则不构成犯罪;

(2)本罪故意伤害的必须是他人的身体健康。自伤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特殊情况下可能构成其他罪,如军人战时为逃避军事义务自伤身体的,应按照刑法第434条的规定,以战时自伤罪论处。

构成本罪的伤害程度限于轻伤、重伤、伤害致死三种情况。轻伤以下的轻微伤和一般的殴打行为,不能构成本罪。至于重伤、轻伤、轻微伤区分的标准,应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的规定为准。

本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因伤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伤或者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16周岁才能构成本罪。

对于刑法明确规定以其他罪论处的故意伤害行为,应按照刑法有关条款定罪处罚,而不能以本罪论处。

作为局外人我们也应该知道持刀伤人的这种性质是比较恶劣的,双方不管存在着怎样的瓜葛也不应该持刀去伤害对方。犯罪嫌疑人对受害者的赔偿是理所应当的,嫌疑人不能认为履行了赔付义务受害人就必须要出具谅解书,如果受害者无法释怀,就算是轻伤也一样要被判刑。

结语

对于持刀伤人的和解问题,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行的。然而,如果是轻伤,并能够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并获得对方谅解,不让对方或检察院追究刑事责任,可以避免判刑。双方和解时,相关机关需审查和解的自愿性和合法性,并制作和解协议书。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建议从宽处理,检察院可建议从宽处罚,法院可依法从宽处罚。持刀伤人的量刑依据是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我们应该认识到持刀伤人行为的严重性,双方不应该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犯罪嫌疑人应当赔偿受害者,但不能指望受害者必须原谅,即使是轻伤也可能会被判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