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已经履行完毕还用变更吗
本文介绍了合同变更和合同撤销的区别以及变更合同的流程和要求。变更合同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且变更的合同自双方达成一致签字或盖章时起生效。合同变更与合同撤销的区别在于产生的法律后果、行使的方式和变更合同的优先权。变更合同一定要一式两份,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法律分析
一、合同履行完毕后是否需要进行变更,取决于具体情境。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的,可以变更。变更的合同自双方达成一致签字或盖章时起生效,但当事人针对合同生效设置其它的条件或期限的除外。其他可变更的情形包括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订立的合同,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一方以欺诈手段或者第三方使用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的合同,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以及显失公平的合同。
二、合同变更与合同撤销有什么区别
合同变更与合同撤销的区别:
1.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变更的合同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2.行使的方式不同。撤销合同需要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变更合同除此之外还可以由双方协商变更。
3.变更合同具有优先权。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三、变更合同一定要一式两份吗
变更合同时,一定是要一式两份的。合同当事人必须每人各持一份,因为这样能避免被一方修改,从而不利另外一方。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拓展延伸
合同变更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就合同内容、数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方式等条款进行的修改或者补充。虽然合同变更可以弥补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缺陷或者变化,但如果变更内容违反合同原意,可能会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因此,在合同变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变更内容应符合合同原意:变更内容应当是针对原合同内容进行的补充或者修改,且变更内容应当符合原合同约定的内容。如果变更内容与原合同内容相悖,则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
2. 变更应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合同变更应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签署变更协议或者修订合同。如果仅有一方擅自变更合同内容,另一方可以拒绝履行或者要求赔偿损失。
3. 变更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变更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符合相关行业标准或者公序良俗。如果变更内容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序良俗,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产生法律后果。
4. 变更应遵循合同约定:变更内容应当遵循合同约定的原则,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变更内容的法律效力。如果变更内容违反合同约定,可能会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
5. 变更应通知对方:变更内容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同中明确变更内容的法律效力。如果变更内容未及时通知对方,可能会导致对方无法履行或者产生法律后果。
总之,在合同变更时应当遵循上述原则,并谨慎处理变更内容,以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
结语
合同变更与合同撤销有什么区别?变更合同一定要一式两份吗?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合同。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合同变更与合同撤销的区别在于产生的法律后果、行使的方式以及变更合同是否需要一式两份。变更合同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且变更的合同自双方达成一致签字或盖章时起生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9-12-29) 第九条 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
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第八十七条、第九十六条第二款所列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五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04-24) 第十四条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