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背诵段落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全背 第3、4自然段是重点 2.金色的草地 全背 第3、4自然段是重点 3.爬天都峰 全背 第2自然段是重点
语文园地一 读读背背《小儿垂钓》
5.灰雀 第1自然段
语文园地二 读读背背名人名言
9.古诗两首 全文(含注释) 10.风筝 第3、4、5自然段 11.秋天的雨 全文 12.听听,秋的声音 全文
语文园地三 读读背背
13.花钟 第1、2自然段
语文园地四 读读背背
17.孔子拜师 课后孔子的名言 18.盘古开天地 第4自然段 19.赵州桥 第3自然段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第4自然段 21.古诗两首 全文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全文;课后祖国风光的谚语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全文 语文园地六 读读背背 语文园地七 读读背背 29.掌声 第3自然段 31.给予树 最后一个自然段 语文园地八 读读背背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1.我不会忘记那掌声。我怎么会忘记那掌声呢?
2.他不可能买到这么多的礼物。他怎么可能买到这么多的礼物呢? 3.他找到了木匣。难道他没有找到木匣?
4.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刻苦学习。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呢?
5.你说的话不能不算数。你说的话难道不算数吗?你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呢?
6.你不能这样做。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7.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很有趣。 8.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它们飞得这么低,一定看不到遥远的家。
9.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 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一定找不到我的小木匣。
10.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11.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没什么可吵的。 根据意思写词语
非常惊异.惶恐,脸色都变了.(大惊失色) 形容不得色彩鲜艳,式样繁多.(五光十色) 低着脑袋,无精打采.(垂头丧气)
把不同情况的人或事混同起来加以谈论.评论.看待.(相提并论) 多次呼唤,再三邀请.(千呼万唤) 形容歌声.鸟鸣声很动听.(悦耳)
没有谈话对象,自己和自己说话.(自言自语) 愿望得到满足.(如愿以偿)
用不着经过思考.形容说话做事反应敏捷.(不假思索) 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庞然大物) 颜色.花样等素淡雅致.(素雅) 标点符号
1.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2.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业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 大雁让它试着飞一飞,它只飞了几次,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
4.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5.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薄的神气。
6. 妈妈高兴地说:“孩子你真棒!”
7.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缺罐傲慢地问。
8. 小明发现了自己在水面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9.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虫草鱼就像活的一样,蚱蜢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躯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八、修辞 1、比喻句: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②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③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④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⑤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⑥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⑦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
⑧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拟人句:①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②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③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④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⑤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⑥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
⑦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烟草花在梦中苏醒;昙花含笑一现。
⑧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样子挺威武。
⑨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⑩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 4:夸张句:
①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5关联词:①有的…有的…还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但…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更加…更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仅…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不是…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无论…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如果…就…. ⑧是…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天门山 李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夜书所见 叶绍翁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 独在异乡为异客, 萧萧梧叶送寒声, 水光潋滟晴方好,
碧水东流至此回。 每逢佳节倍思亲。 江上秋风动客情。 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崖青山相对出, 遥知兄弟登高处, 知有儿童挑促织, 欲把西湖比西子,
孤帆一片日边来。 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深篱落一灯明。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两崖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崖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下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一个人客居异域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时候“我”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弟兄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词语
1、坪坝 穿戴 打扮 欢唱 招呼 飘扬 敬礼 蝴蝶 好奇 孔雀舞 游戏 招引 热闹 古老 铜钟 粗壮 凤尾竹 洁白 摇晃
2、盛开 玩耍 一本正经 使劲 绒毛 假装 这些 引人注目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3、峰顶 似乎 忽然 白发苍苍 咱们 奋力 终于辫子 勇气 决心 居然 力量 5、郊外 散步 胸脯 欢快 面包渣 或者 严寒 自言自语 可惜 肯定 果然 欢蹦乱跳 诚实 6、 突然 立刻 人行道 照相机 打量 摆弄 准备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转告 7、 奇怪 著名 地质学家 捉迷藏 悄悄 躲闪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兴趣 历史 平整 推动 旅行 专门 考察 秦岭 遗迹 研究 成果 震惊 10、精心 希望 依然 飞舞 拼命 奔跑 拉动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寻找 垂头丧气 磨坊 继续 11、清凉 留意 扇子 炎热 邮票 凉爽 柿子 仙子 菠萝 气味 香甜 粮食 加紧 油亮亮 杨树 丰收 13、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留心 艳丽 苏醒 温度 密切 关系 娇嫩 适宜适应 展示 需要 昆虫 传播 植物学家 修建 陆续 大致 14、无论 试验 纸袋 证实 飞散 几乎 大概 减少 阻力 遥远 推测 包括 检查 迷失 准确无误 沿途 确确实实 超常 记忆力 本能 15、名堂 浪费 镜片 看守 守时 清闲 放大镜 细微 阅读 随意 调节简单 显微镜 挤来挤去 微生物 拜访 玩具 17、远近闻名 相距 学问 风尘仆仆 纳闷 迎候 等候 止境 长进 请教保留 传授 敬重 品行
18、宇宙 黑暗 上升 下降 气息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奔流不息 茂盛 滋润
创造 19、设计 参加 雄伟 全部 横跨 创举 减轻 冲击力 重量 节省 坚固美观 石栏 样板 精美 图案 前爪 回首 遥望 双龙戏珠 才干 宝贵 遗产 22、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深蓝 杏黄 交错 高低不平 各种各样懒洋洋 披甲 威武 成群结队 飘飘摇摇 颜色 形状 千奇百怪 渔业工人 四脚朝天 茂密 肥料 祖祖辈辈
23、抽出 嫩绿 汇成 欣赏 密密层层 挡住 视线 献出 可口 鲜嫩 名贵 药材 又松又软 舌头 收藏 25、集合 招架 紧张 固然 乌龟 自卫 进攻 炮口 坦克 合二为一 战场 大显神威
首次 乱成一团 长处 胜利者 26、冰鞋 斧头 手锯 玩意 免得 抢走 难过 算术 当初 随便 仍然 敌人 台阶 所以 懂得
27、骄傲 傲慢 谦虚 神气 恼怒 相提并论 理会 荒凉 惊讶 光洁 朴素 价值 兴奋 29、掌声 文静 愿意 姿势 轮流 情况 慢吞吞 注视 热烈 持久 平息情绪 讲述 普通话 动听 鼓励 30、成功 实验 教育家 瓶子 绳子 代表 茶杯 危险 顺利 如实 不假思索 激动 获得
31、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暗示 猜测 立即 卡片 盼望 显然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
1.我不会忘记那掌声。我怎么会忘记那掌声呢?
2.他不可能买到这么多的礼物。他怎么可能买到这么多的礼物呢? 3.他找到了木匣。难道他没有找到木匣?
4.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刻苦学习。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呢? 5.你说的话不能不算数。你说的话难道不算数吗?你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呢? 6.你不能这样做。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7.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很有趣。
8.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它们飞得这么低,一定看不到遥远的家。 9.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 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一定找不到我的小木匣。 10.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11.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没什么可吵的。 根据意思写词语:
非常惊异.惶恐,脸色都变了.(大惊失色) 形容不得色彩鲜艳,式样繁多.(五光十色) 低着脑袋,无精打采.(垂头丧气)
把不同情况的人或事混同起来加以谈论.评论.看待.(相提并论) 多次呼唤,再三邀请.(千呼万唤) 形容歌声.鸟鸣声很动听.(悦耳)
没有谈话对象,自己和自己说话.(自言自语) 愿望得到满足.(如愿以偿)
用不着经过思考.形容说话做事反应敏捷.(不假思索) 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庞然大物) 颜色.花样等素淡雅致.(素雅) 标点符号:
1.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2.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业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 大雁让它试着飞一飞,它只飞了几次,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 4.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5.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薄的神气。 6. 妈妈高兴地说:“孩子你真棒!”
7.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缺罐傲慢地问。
8. 小明发现了自己在水面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9.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虫草鱼就像活的一样,蚱蜢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躯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修辞:
1、比喻句: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②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③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④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⑤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⑥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⑦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
⑧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拟人句:①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②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③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④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⑤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⑥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
⑦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烟草花在梦中苏醒;昙花含笑一现。 ⑧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样子挺威武。
⑨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⑩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 4:夸张句:
①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5关联词:①有的…有的…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但…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更加…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仅…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不是…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无论…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如果…就….
⑧是…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归一问题》导学案
双泉小学:骆晓菊 教材71页例8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会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对比总结建立模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1、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建构数学模型。 2、体会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与价值,并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课件,调整好展台 导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课前预习 这里的设计一是检测一下学生根据数一、自学及检测 1、引入,独自买过东西的孩子请举手,会1、算一算 计算买东西用的钱吗? 2、帮老师算一算 1)一支钢笔5元钱,买8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支笔需要多少钱? 能力,二是让学生1)买8支刚笔需要多少钱?(缺条件,生2)一支钢笔5元钱,30弄清条件和问题是可能要求老师告诉“一支刚笔的价钱) 元钱可以买几支这样的什么?因为接下来要学习用“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来理解题意。这一30元钱可以买几支这样的笔?(理解“这笔? 样”从中知道了什么?) 2、自学例8 2)1个文具盒8元,40元可以买几个文具1)找出条件和问题 盒? 2)用书上画图的方法理解环节的设计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学3)1千克苹果10元钱,买5千克苹果要题的意思 多少钱? 3)要求买8个碗需要多习心理方面,都给过渡:看来,只要告诉你1份东西的价钱,少钱你怎么办?把你的想学生搭了一个台都能帮老师正确计算。如果老师不告诉你1法列成算式,检验对不对。 阶。 份物品的价钱,而是告诉你3份的价钱,4)完成想一想做一做 你还会算吗? 3、能帮妈妈算一算吗? 18元可以买3个碗,30 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引出例8,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二、探讨展示 1、理解题意 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生说,师板书如下) 3个8个 18元 ?元 二、课中活动 1、自主探究解法 1)、把自己的想法先列成算式 2)、再把自己的想法和算式说给同桌听一听,还要耐心听听同桌的想法。 3)、再次整理自己的想法,准备在全班发言 2、汇报交流 3、检验学生做法是否正确 预设生:这样检验,买8个碗48元,说明一个碗的价钱是48÷8=6(元),这样3个碗的钱数就是6×3=18(元),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4、回顾解题过程,改正自己的错误。 5、练习对比,总结共同点 与同桌相互交流这几道题 学生通过自学,了解了画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现出现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比较简洁明了,为归一问题数学模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让学生经历“先整理解答,再汇报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了“分析数量关系,初步建立归一问题这种“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题意,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探究解法 课件出示要求:求买8个碗需要多少钱你怎么办?把你的想法列成算式,并说给同学听一听,再耐心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再次整理自己的想法,准备在全班发言。 3、汇报交流 预设:生一般用分步, 引导再列出综合算式,并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课件演示) 4、回顾检验 究竟算得对不对呢?可以把算出的放进题数学模型”的过程。 分别先求什么?你有什么 里进行检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倒推检验 发现? 回顾解题过程:要求8个碗的总价,根据 先求出 ,再求 出 。 通过回顾前面解决 5、举一反三练习 的几个问题,让学 (1)出示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生观察、发现、总三、检测反馈 买几个同样的碗? 结这几个问题的共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同点都是先求一份1)照这样的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这时点出什么是归一问题便水到渠成,完成建模。 2)照这样的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 读完? 这几道题分别先求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与同桌相互交流(板书“归一问题”) 三、达标检测 1、大扫除,3名同学擦12块玻璃。 四、整理总结。 1、“归一问题”最突出的特 (1)照这样计算,5个同学可以擦几块玻点是( )不变。 璃? 2、解决“归一问题”的关键如果说列式解答归( ) 一问题是算式模(2)教室共有28块玻璃,需要几个同学? 是 3、8箱蜜蜂可以酿出48千克蜂蜜,照这型,那么编题就是样计算,24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3、 (3个篮球90元) (6个语言模型。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讲蕴含归一问题,就足以证明他们对归一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 评价摘星形成常规,目的是激励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篮球多少钱) 引导学生用倍数解决。 4、根据场景编题(师出示计算比赛场景,让生补充)编出“唐欣语4分钟完成了8道笔算题,照这样算, ? 要求:结合身边的例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再编一个数学题。其他同学边听边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简单、快速的记录下来,并解答。 四、整理总结 归一问题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解决归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自我评价,摘星星 这节课我做到了:(做到的画五角星,五颗星星换一张星卷) 仔细读题 认真思考 积极交流 耐心倾听 规范书写 学习状态。 板书设计 解决归一问题 3个 18元 8个 ?元 先求1个碗多少钱? 18÷3=6(元) 再求8个碗多少钱? 6×8=48(元) 检查:48÷8=6元 6×3=18元 答: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48元。 教学反思: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要能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必须会解从生活中提炼的重要数学模型题——应用题。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发现本节课我主要注重了两个落脚点:一是学会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整理数据;二是从生活中提炼建构归一问题模型。这完全符合课程标准,我也为此感到欣喜,近两年的高效课堂实践让我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有了改进。现将本堂课中成功与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一、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建立了归一问题的模型 整个过程围绕购物, 第一环节,帮老师算一算。既检测了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学习心理方面,都给学生搭了一个台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帮妈妈算一算。学生以往接触的是画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现出现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比较简洁明了,为下归一问题数学模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接下来,让学生经历“先整理解答,再汇报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了“分析数量关系,初步建立归一问题数学模型”的过程。 第三个环节:比较归纳,总结此类题的特点和解法,完成归一问题的建模 二、做到了“收”“放”自如 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交流,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再把学生探究的各道题收集在一起对比,整理出归一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三、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设计了根据场景编题。如果说列式解答归一问题是算式模型,那么编题就是语言模型。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讲蕴含归一问题的场景,就足以证明他们对归一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 不足之处及改进: 一、引入略显单薄。帮老师算算这个引入阶段,在理解“30元可以买几支这样的钢笔”中的“这样”时有些拉杂,其实大部分学生已经领会,让学生列出算式后再反问:你怎么知道1支钢笔还是5元钱呢?在交流中强调了对“这样”的理解,同时照顾了差生。这样节约的时间可以再多算几题,让学生感受到只要老师告诉我一份的价钱,我都可以算,增强孩子自信心,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对学生的了解不够,预设要求过高了,出现冷场的场面。 在最后一个环节,根据生活情景编具有归一特点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但编出来是一步计算的。可以借助“计算比赛场景,老师编出唐欣语4分钟完成了8道笔算题,照这样计算,她10分钟可以完成几道笔算题”。再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出具有“归一特点”的题目。其他同学边听边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简单、快速的记录下来,并解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