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86・ Journal of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Medicine Vo1.5.No.12 Dec.2006 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沈美霞林秀梅林美玉林玉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 目的 总结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长期补液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住院的肿瘤化疗、胃 肠外营养患者经外周静脉导入PICC置管输液。结果 消除了患者经受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 损害及药液外渗引起的穿刺局部和穿刺肢体的肿胀。保持了皮肤的完整性,消除了输液过程的疼痛感.保证了输液按 时输入。结论PICC对患者刺激性小,使用方便。PICC的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置入深静脉的一根导管,适用于中 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1年来,我科为20例住院的肿瘤化 疗、胃肠外营养患者置管输液,证明PICC对患者刺激性小,并发 症少,使用方便。现将使用方法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8月至2006年10月住院的20例 肿瘤患者使用PICC,其中男性ll例,女性9例,年龄34—74岁。 肿瘤化疗9例,肿瘤晚期胃肠外营养ll例。所用药物包括抗生 素、全胃肠外营养(TPN)、氯化钾、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草酸铂 等。 1.2方法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PICC的优点,介绍置管成功病人 现身说法,对比优缺点(如静脉炎、经济负担等),征得患者及家 属的配合,由主管医师下医嘱留置PICC。准备用物:PICC穿刺 包一个,无菌手套两副,无菌生理盐水,100 U/ml无菌肝素盐水, 3%碘酒,75%乙醇,正压接头。插管步骤在预穿刺部位扎止血 带,常选用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并评估血管状况,测量导管 尖端位置。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从预 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胸骨切迹,再减去2 cm,为导管尖端定位于锁 骨下静脉的长度。再测量两侧上臂中段周长,以供监测发生并发 症如渗漏和栓塞时使用。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洞巾。用生理盐水 或肝紊盐水冲洗导管,润滑亲水性导丝,修剪导管至所需长度。 在选好的血管位置用导管引针穿刺。见回血后,松止血带,退出 针芯送入PICC导管。推进至所需长度。撤出导丝,用盐水注射 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 确定无误后,将事 先备好的盐水吊瓶接上,进针处用纱布敷料按压以防止出血,按 压5—10 min后,贴膜贴在纱布上,嘱病人穿刺当日尽量手臂不 耍回弯,预防进针出血。如进针出处敷料渗血较多,要随时更 换 。 2护理 2.1健康教育对置人插管的病人,必须先进行有关的训练,学 习所有有关的护理和维护他们的输入装置的必须的信息。家庭 成员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告知他们术后按压穿刺点15 min,少 量出血不要紧,出血过多应先报告护士予以换膜,2 d之内尽量 不要侧身压向穿刺侧,避免因压力大而出血,洗澡应用冲澡方式, 穿刺侧手臂至上臂适当范围用保鲜膜绕2—3圈,整个手臂可以 活动,但不要用力甩。 2.2管口皮肤护理①保持穿刺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穿刺后 第一个24 h更换敷料。以后每周常规更换敷料2—3次,敷料卷 边、渗液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②更换敷料时注意无菌技术操 作及不要损伤导管,撕敷料粘贴时,固定好翼应顺着导管方向向 上撕开,以免拔出导管。③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及臂围的情况和病 人主诉,有无红肿、渗出,及早发现并发症的早期征象,并及时处 理。④更换敷料发现针眼处稍红,且置管时间短。可用乙醇纱布 敷盖在针眼处。 2.3导管护理①输液完毕,肝素液(100 U/m1)封管之前必须 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并提倡脉冲方式冲管。②第2天输液时, 用注射器先抽回血,看是否有血检形成,之后再用肝素钠盐水冲 洗方可接输液器。③若连续24 h输液,每日更换输液器。若每 日输液结束后,用肝素钠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后加上肝素帽。肝 素帽可连续使用7 d。④为预防感染,操作时无菌观念要强,置管 1个月后要做一个针眼处及管液的细菌培养。若有细菌产生立 即拔出导管。 2.4并发症的护理①穿刺点出血:安装完毕后于穿刺点加压 止血。术后第一个24 h内采取压力敷裹。②红肿或血肿:热敷 (或冷敷)20 rain,每天4次。臂部轻微活动。③机械性静脉炎: 冷热敷交替每天2—3次,2~3 d后酌情处理。抗炎药物治疗, 50%硫酸镁,静脉炎软膏等敷金黄散调蜜。 3讨论 由于硅胶制成的PICC具有良好的弹性,最接近人体的生态 环境。导管材料有惰性,因此不受温度、细菌的黏附性及生物相 溶等变化的影响。导管质地柔软,具有良好的弹性。置入体内 后,患者活动方便,无不适感。PICC由贵要静脉穿刺置管至锁骨 下静脉,其所经过的静脉管腔粗,管壁厚,血流丰富。由PICC输 入的药物能迅速被稀释,从而减少了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避免 或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对化疗的 依从性,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J。PICC留置 时间较长,一般为数周至数年,并发症发生率低,避免了每日给病 人进行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PICC由贵要静脉穿刺置管至锁骨 下静脉,全长37~40 cm。导管始终走行于静脉中,不易从穿刺 静脉中脱出,避免了外渗性损伤,从而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PICC没有发生血胸,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与锁骨下静脉穿 刺相比,其更显示了简便易行的优点L3 J。 参考文献 [1]潘小慧.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患者及护理[J].护 理与康复,2004,3(6):398—399. [2] 徐琪,杨宏.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花疗患者的护理 [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5):56—57. [3] 王佩华.PICC在肿瘤病人化疗及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2004,5(2):26. (收稿日期:2006—11—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