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第一课 修理桌凳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修理桌凳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修理桌凳的方法。
2、了解所修理桌凳的特点。
3、掌握修理桌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修理桌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教学准备
刨子、锤子、白乳胶、铁钉、螺丝钉、锉子、小木块等。
六、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修理桌凳的方法,达标率为95%。
七、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
长时间使用的桌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我们应该及时予以维修。
2、实地调查:分组调查教室里桌凳损坏情况。
3、介绍修理桌凳的材料工具。
4、讲解修理桌凳的方法和技巧。
5、教师指导,学修理桌凳
6、讨论交流
还有其他修理和加固桌凳的方法吗?
7、劳动实践
回家自己学习修理桌凳。
8、评比台
班内评比,看哪个组修理的质量高。
八、板书设计
修理桌凳
实地调查
修理方法
九、教学反思
第二课 自行车的检修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自行车的检修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到一些自行车检修的知识,认识简单的自行车部件。
2、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自行车的检修,体验劳动的甘苦。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
学到一些自行车的检修的知识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教学准备
自行车、自行车挂图
六、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自行车的检修的方法,达标率为95%。
七、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我们应该掌握一些有关自行车的保养常识和简单的维修方法。
2、利用实物或挂图向学生讲述课文,使学生学到下列一些初步知识
(1)看图解疑
在自行车相应的位置上找到相应的部件。
(2)讲解常见的自行车故障以及修理方法。
铃铛不响
车闸失灵
车链脱落
内胎漏气
3、学生实践,培养技能
(1)根据维修方法,分步维修
(2)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比比看谁维修得既好又快
4、讨论交流
维护好自己的自行车就是保护自己的安全,我们平时应对自行车认真保养。5、动手实践
检修一次自己或家人的自行车。
八、板书设计
自行车的检修
自行车部件
学技能
讨论交流
动手实践
九、教学反思
第三课 炒蒜薹肉丝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炒蒜薹肉丝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炒蒜薹肉丝的常识,学习炒蒜薹肉丝的方法。
2、通过炒蒜薹肉丝,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操作能力,提高孩子下厨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炒蒜薹肉丝的常识,学习炒菜的方法。
难点: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能炒好蒜薹肉丝。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炒蒜薹肉丝的方法,达标率为95%。六、教学过程
1、欣赏图片、谈话导入
看,这道蒜薹肉丝菜是一种大众菜肴,今天我们来试着做一道这样的菜。
2、简单介绍材料工具
原料:瘦肉100克,蒜薹300克。
调料:芡粉、食油、酱油、精盐、姜、味精各适量。
3、根据课本学烹饪方法
友情提示:用刀、用火时,小心安全!
4、讨论交流
(1)切肉为什么要横着纹理切?
(2)第一次炒肉丝时加入芡粉有什么好处?5、劳动实践
回去后炒蒜薹肉丝,写出炒菜心得感悟。
七、板书设计
炒蒜薹肉丝
看一看
材料工具
学技能
讨论交流
八、教学反思
第四课 做炸酱面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做炸酱面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做炸酱面的方法。
2、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和特点。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做西菜的方法,达标率为95%。
六、教学过程
1、引入
(1)出示做好的炸酱面。
(2)看看做炸酱面都用了什么原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炸酱面的制作方法、步骤和烹饪方法。
4、交流:结合各自家庭情况,分组交流炸酱面和我们常吃的捞面条,咋原料加工、制作方法和口味上有什么不同。
5、劳动实践: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做炸酱面。
七、板书设计
做炸酱面
看一看
学技能
交流评析
八、教学反思
第五课 吉祥结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编织吉祥结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编织吉祥结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吉祥结的方法,达标率为95%。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吉祥结的兴趣学习编织吉祥结的方法步骤。
2、学习编织吉祥结的具体方法。
(1)单线结
(2)双线结
(3)三线结
3、讨论交流:
(1)你平时在哪里见到有“中国结”?
(2)你还会其他结的编织方法吗?教给小组其他同学。4、劳动实践:回家在家长的监督下学习吉祥结。
七、板书设计
吉祥结
学技能
交流探究
品尝评析
八、教学反思
第六课 织围巾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织围巾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织围巾的几种简单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动手制作生活用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织围巾的艺术性和技巧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织围巾的方法,达标率为95%。
六、教学准备
课前织围巾
七、教学过程
1、引入
(1)课前检查准备情况。
(2)出示织好的围巾,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织围巾的制作方法、步骤
(1)学起针。
(2)学织下针(也叫正针)。
(3)学收针。
3、展示学生作品。
4、小结学生制作情况。
5、讨论交流:
同学之间交流编织围巾的感受,并对作品作出评价。
6、课外活动
学习其他编织方法,并尝试编织。
八、板书设计
织围巾
织围巾技能
学技能
实践操作
九、教学反思
第七课 制作彩色纸笔筒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制作彩色纸笔筒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制作彩色纸笔筒的几种简单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物品自己动手制作生活用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制作彩色纸笔筒的艺术性和技巧。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制作彩色纸笔筒的方法,达标率为95%。六、教学准备
课前制作彩色纸笔筒
七、教学过程
1、引入
(1)课前检查准备情况。
(2)出示各种彩色纸笔筒,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彩色纸笔筒的制作方法、步骤。
3、学生制作一个彩色纸笔筒。
4、展示学生作品。
5、小结学生制作情况。
八、板书设计
制作彩色纸笔筒
材料工具
动手操作
讨论交流
评比台
九、教学反思
第八课 制作菱形风筝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制作菱形风筝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唤起学生对民间制作菱形风筝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制作菱形风筝艺术。
2、学会运用制作菱形风筝的基本技法,制作制作菱形风筝样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制作菱形风筝的艺术性和技巧。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制作菱形风筝的方法,达标率为95%。
六、教学准备
制作菱形风筝作品若干、各色彩纸、宣纸、剪刀、刀子、白乳胶、细线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菱形风筝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3、请学生欣赏课本制作菱形风筝作品,同时归纳制作菱形风筝题材种类。
4、学习制作菱形风筝的制作方法、步骤。
5、调整放飞
6、展示学生作品。
7、小结学生制作情况。
八、板书设计
制作菱形风筝
看一看
材料工具
学技能
评比台
九、教学反思
第九课 简易直流电动机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简易直流电动机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简易直流电动机的几种简单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简易直流电动机的方法艺术性和技巧。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简易直流电动机的方法,达标率为95%。六、教学准备
课前简易直流电动机
七、教学过程
1、出示制作好的简易直流电动机,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简易直流电动机的制作方法、步骤。
3、同学分组进行操作学习。
4、展示学生作品。
5、小结学生制作情况。
八、板书设计
简易直流电动机
材料工具
动手制作
问题交流
九、教学反思
第十课 微波炉的使用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微波炉的使用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微波炉的使用的几种简单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微波炉的使用的方法艺术性和技巧。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制作微波炉的使用的方法,达标率为95%。六、教学准备
课前制作的微波炉的使用课件。
七、教学过程
1、出示家庭使用微波炉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微波炉的使用的方法、步骤。
(1)机械型。
(2)电脑型。
3、同学分组进行操作学习。
4、讨论交流
(1)使用电炊具有哪些好处?
(2)使用微波炉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八、板书设计
微波炉的使用
使用方法
讨论交流
九、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照相机的使用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用照相机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使用照相机的几种简单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物品自己动手制作生活用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用照相机的使用的方法艺术性和技巧。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用照相机的使用的方法,达标率为95%。六、教学准备
不同款式的照相机
七、教学过程
1、课前检查准备情况。
2、出示照相机的使用,激发学生兴趣。
3、学习照相机的使用方法、步骤。
(1)调焦。
(2)曝光。
4、讨论交流
(1)同样是天空有强烈日光,在空旷的广场上拍照和在树荫下拍照,曝光组合的数据一样吗?
(2)在光线过暗的情况下拍照,应该如何办?
八、板书设计
照相机的使用
使用方法
讨论交流
九、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怎样鉴别变质食品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怎样鉴别变质食品的方法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怎样鉴别变质食品的几种简单方法。
2、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怎样鉴别变质食品的方法和技巧。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怎样鉴别变质食品的方法,达标率为95%。
六、教学过程
1、出示几种变质的食品,如水果、面制食品、肉类、蛋类、蔬菜、豆腐、罐头。
2、学习怎样鉴别变质食品。
3、了解更多有关鉴别变质食品的知识。
4、讨论交流
(1)食用变质食品容易引起哪些后果?
(2)怎样防止食物变质,减少浪费,保障我们的健康?
5、课外活动
向家长请教或亲自观察生活中一些食物变质时的特征,增强鉴别变质食品的本领。
七、板书设计
怎样鉴别变质食品
学习了解
讨论交流
八、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 无土栽培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无土栽培的方法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无土栽培的方法。
2、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无土栽培方法和技巧。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无土栽培的方法,达标率为95%。
六、教学过程
1、讲解什么是无土栽培以及无土栽培的材料工具。
2、学习无土栽培方法、步骤。。
3、讨论交流
(1)无土栽培有什么优点?
(2)你见过哪些无土栽培的实例?想一想,豆芽菜、水仙花等是怎样培育的?
4、观察记录无土盆花的生长情况。
七、板书设计
无土栽培
材料工具
栽培过程
讨论交流
八、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水稻插秧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水稻插秧的方法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水稻插秧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水稻插秧的方法和技巧。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水稻插秧的方法,达标率为95%。
六、教学过程
1、自学水稻的插秧技术。
2、讲解水稻插秧的方法:
(1)保证秧苗质量
(2)适时早插
(3)插秧方法正确
(4)合理密植
3、知识探究
插秧为什么要做到平、稳、浅、匀?
4、课外活动
在家长的带领下参加稻田插秧。
七、板书设计
水稻插秧
水稻插秧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 学当小交通警察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当小交通警察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如何当小交通警察。
2、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当小交通警察。
四、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五、评价设计
通过师范、学生讨论、展示,学生学会纸作品设计—桥的方法,达标率为95%。
六、教学过程
1、出示实地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我们应怎样做一名称职的小交通警察?
3、讨论交流:
(1)做交通警察需要哪些本领?我们该如何让获得这些本领?
(2)自己的不足。
4、活动拓展
(1)给低年级学生讲交通安全小知识。
(2)以小组为单位,到社区周围路口,协助交通警察指挥交通。
八、板书设计
学当小交通警察
看看说说
讨论交流
活动拓展
九、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