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接力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拉山号子教案

来源:好兔宠物网
《拉山号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有活力地演唱歌曲。 2、了解重音记号在歌曲之中的运用。 3、通过这首歌,了解侗族人民的习俗和拉山号子的节奏。

教材分析:

侗族民歌, 所谓“拉山号子”是在拉木时唱的劳动歌,起着协调动作,使每个人步调一致、用力统一的作用,也可以集中各人注意力,鼓舞士气,调动劳动热情与干劲。

教学重点、难点:

1、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重音记号的特点。 2、了解《拉山号子》的劳动背景。

教学准备:

钢琴、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劳动号子

1、学生活动:四个学生抬一重物。

问:刚才他们喊的口令是什么?[板书]“口令”回答:123

问:把重物抬着走,怎样才能使大家很协调的抬着走?回答:重复喊1212

2、抬重物时重复喊口令与军训时喊的1212,其作用有什么不同?回答:军训时喊的1212,起到统一步伐的作用;抬重物时重复喊口令,是为了统一发力,劲往一处使。 [显示板书]:统一发力 ,统一步伐 。 (因为它是一种集体劳动) 这种就是劳动号子。一个简单的劳动号子。 3、引入情景:

如果把1 2 3口令变一下,如:“前面有只老鼠,咳左,后面有只猫啊,咳左,同学们哪,咳左,加油干哪,咳左,”.或甚至再加上旋律,(53 6 3︱53 6 3)。 问:与单纯的喊1 2 3口令相比,在这种口令下干活心情会觉得怎样?

回答:不觉得枯燥,把疲劳和辛苦转移了。调剂了人们的精神,鼓舞了劳动热情,激发了干劲。

4、歌曲的产生:在相同的节奏中加入丰富的语言,甚至旋律,劳动号子成为了歌曲。 二、学习《拉山号子》 1、教师展示课件。

2、请你听《拉山号子》。能否描述其劳动状态。问:这时的节奏、旋律是怎样的?紧凑、粗犷豪放。

3、显示定义:因此,劳动号子 ——是一种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归纳:这样的劳动号子在音乐上有何特点?(选择性启发)音乐特点——音乐性格:坚定、豪迈、粗犷;音调:紧张有力;节奏:律动性;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4、学习演唱《拉上号子》。 三、学生活动

劳动号子的节奏强而有力,能统一步伐、协调动作。想一想,生活中你知道有什么劳动或运动要喊号子?赛龙舟、拔河、抬轿子、挑水…… 现在老师请你们看生活中的一个劳动场面。

课后拓展:

欣赏不同的劳动号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