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欧方案教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精品文档
收稿日期:2011-06-2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 科项目(11554002)窦岚(1968-),女,黑龙江人,副教授, 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左瑞红(1982-),女,黑龙江人,讲师, 硕士,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 姜珊珊(1982-),女,黑龙江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 事学前教育研究。
一'瑞吉欧教育的概况
20世纪60年代,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创始人洛利斯
•马拉古兹(Loris Malaguzzi)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 小
镇一一瑞吉 欧•艾米里亚(Reggio Emi I i) 一所学前 教育学校创立了一套全新的学前教育体系,人们称之为“瑞吉欧
•艾米里亚教育取向”。
洛利斯•马拉古兹继承和发展了福禄贝尔、蒙台梭 利、杜威等教育先驱们的思想,根据社会发展和对儿童的认 识,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上作了极富创造性的提升和发挥。
瑞吉欧教育让儿童运用多种符号系统表现和表达自我,有 “动态性”和“生成性”的方案教学,有采用摄影、录音和直 接 观察的方法记录儿童的活动过程,有适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 教育环境,有儿童、教师、家长和社区其他人员的集体学习和共 同建构。
如今,瑞吉欧学校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 典范,成为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参 考和借鉴对象。瑞吉欧教育体系在当今世界上引起如此强烈的 反响,更重要的原因是瑞吉欧精神和它的教育理念,它反映的 是一种学前教育新文化。
方案教学作为瑞吉欧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受到专家学者 的广泛关注。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美国一些学校就 开始出现了方案教学。美国幼教专家丽莲•凯茨 (L i I I i an
atz)
认
为,方案教学是以某一主题为核心向四周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制 作主题网络程序,然后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让儿童对主题网 络中的不同子题进行探索、研究的教学活动[门9。在教学中 注重“关系”和“合作”,围绕生成的主题内容进行小组方案探 究。方案教学强调要以合乎人性的方式,积极鼓励儿童与环境中 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强调儿童主动参与他们的研究 方案,以取得第一手资料。方案的内容或主题,通常要取自儿童 所熟悉的生活世界。
二、瑞吉欧方案教学的特点
1提倡多样化的教师角色定位瑞吉欧方案教学既是瑞吉欧教 育
课程也是其主要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家甘蒂尼(Gandini) 认
为,在瑞吉欧学校中方案教学是学习的基础[2] o在传统的 教育理念中,教师往往扮演的是“权威者”、“仲裁者”和 “谈话者”的角色。而瑞吉欧教育给教师的角色进行了新的定 位,这种定位是基于对人的价值重新认识和考量,是基于瑞吉 欧人新型的儿童观,瑞吉欧幼儿教育法中教师的角色呈现多样 化[3]。
(1) 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和倾听者。在瑞吉欧学校,教师的 角
色既不是母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伴,而是“以专业的 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 (f霍钦斯语)。“独 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要相信儿童的潜力,给予儿童 尝试的机会,要“耐心等待儿童奇迹的发生” [4] o教师不是 裁判员和评价者,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围绕儿童感兴趣的话 题,很少涉及纪律和常规。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是“平等 者中的首席”
[2] o
(2) 教师是儿童的“时机分配者”和“资源提供者”。在 瑞
吉欧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呈现知识给儿童,而是 引发儿童发现、明确自己的问题。教师在与儿童相互交流、儿童 发生认知冲突和合作参与中,寻求教育的契机,推动有意义活 动的进行。
(3) 教师与儿童是共同建构者。瑞吉欧学校在“知识在社 会
情境下协调建构而成”的观念下,教师把自身定位于学习者和 研究者,收集大量资料,让自己沉浸在研究与学习的氛围中,与 同事合
作共同分析和解释资料,形成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对 教育教学活动的描述。
片、录像等手段来记录幼儿探索的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研 究幼儿。另一方面,把这种过程当做一个与幼儿对话的过程, 作为生成下一
阶段主题活动的基础。
4建立互动合作关系的环境平台瑞吉欧教育互动合作关系的 建
立离不开瑞吉欧独具特色的环境平台。瑞吉欧认为环境是 “第三位老师”。从幼儿本身出发的环境为幼儿以自己喜欢的 方式与同伴互动合作、探索问题、分享经验提供了场所的便 利,瑞吉欧学校具有开放的作品展示空间、艺术工作室、“会说 话的墙”、“广场”等,这些环境并非零散或独立地被使用,
“我们有一个结合场所、角色和功能的机制,各自有各自进行 的时间表,•…整个合作的联合工作网,在一个充满生气及真诚 的世界里,为家长和幼儿们带来一种归属感” [7]0这些开放的 环境为人际互动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持。
三、瑞吉欧方案教学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1转变教师的角色,增强角色意识 以“教师为中心”和“以
儿童为中心”是教育中困扰教师已久的两极。瑞吉欧教育的成 功要素之一,是在“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间找到了一个 平衡点。他们摒弃绝对的“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创建了 以儿童、教
师、家长、社区相关人员为主的“团体中心” [8]0 在我国幼儿教育中,若要改革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模 式,就要实现教师角色的三个转变即:从教到建构的转变;从 强化到兴趣的转变,即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转变;从服从到 自主或从强制到合作的转变。
2提倡“协商性”课程,与儿童共同建构
瑞吉欧学校提出“协商性”课程是指课程的内容和实施通 过几个方面综合,如家长、教师、儿童协商来决定的,而不是教 师或儿童单方面来决定的。这种“协商性”课程分两个层次: 一是方案的选择上,教师和孩子讨论根据孩子已有的经验和知 识,共同协商提出有待探索的问题。二是在确定每个方案的目 标、内容和活动方式上,都是由家长、教师、儿童共同协商来 解决的。方案计划和实施由家长、教师、儿童共同建构来完成 [9]0 “协商性”课程的组织方式,不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
程,而是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其中的经验是不断重复的,但又 是不断被提升的。这种组织方式打破了以往教师“满堂灌”和 “一言堂”的局面,
将幼儿的主动建构放入课程设计中加以考虑并且优先关注 幼儿的需要与兴趣,
在活动中改变了只重视活动结果、轻视活动过程的现象, 使儿童角色由被动变为主动。
3鼓励儿童多样的学习和表现的方式
在瑞吉欧教育中,儿童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方式是多种 多样的。马拉古奇认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如语言、绘 画' 雕刻、泥塑、建造等。注重运用图像等艺术语言是瑞吉欧的 又一特色。对于幼儿来讲,图像是一种比文字简单且清楚的沟 通工具,运用它就可以使他们多样化的想法、意念得以形象 化。幼儿在方案探究中,运用绘画、拍照、泥塑和面团等方式 记录他们看到的事实和心中的想象。瑞吉欧人倡导儿童运用多 种语言,尤其是以图像为主的艺术语言,有助于帮助儿童回 忆、解说、分享主题探 索中的感受,也促进幼儿的成长[1]70 4提升教师行动研究和反思的能力有人将瑞吉欧教师称为 “课堂人种志专家”,作为记录者的教师其研究方法的实质为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一旦进入幼儿园,幼儿教师就成为研究者, 通过记录幼儿整个学习过程和建构知识的方法以及幼儿的情绪和 社会性的发展,更准确、更深刻地诠释 幼儿与评价幼儿;同 时,教师透过记录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路,也可以和其他教师 一起共同探讨自己的想法,鼓励教师之间进行辩论与交流,调 整自身的教学策略。这些成为教师用以批判反省的灵感来源, 从而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5充分利用物质、人力和环境等资源
瑞吉欧的学校是开放的、广泛吸纳利用资源的教育机构。 瑞
吉欧的工作室是幼儿都愿意去并进行工作的地方,因为这里 汇集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材料(包括箱子、铁丝、木板等废旧 品)。瑞吉欧教育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每一处都可能是幼 儿产生新想法的地方,都可能是一个新的方案的来源。瑞吉欧 教育不但充分利用各种物质资源和环境,还积极利用人力资 源。家长和社区居民也积极配合幼儿机构工作,成为瑞吉欧幼 儿机构的一大特色[2]。罗里斯•马拉古奇曾说:“我 们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和有能力的、最为关键的是与 成人和其他儿童相关连的人。”而我国幼儿园大多忽视家长及社 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原有的家园联系多数都很薄弱,即使在已 有的家园关系中,家长也大多处于不平等的弱势地位。因此, 我国教育体制应建立儿童、教师和家长的三主角中心,从过去 的个体中心走向团体中心,从实体中心走向关系中心
[1]130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