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认数12345教案

来源:好兔宠物网
小学数学认数12345教案

【篇一:认数教案设计】

《认数》教案设计 乡贤街小学吴晓娟

教学内容:苏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6—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借助直观材料初步认识

计数单位“万”,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整千数和一万,并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 数的意义,能进行整千数的加减法。 3.

教学重点:

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教学难点: 感受万的实际大小、意义。 教具准备:

计数器、课件、数字卡片、数位卡片。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数游戏。

1、 出示一部手机 (提示:价钱大约一千元) 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果我买2部这样的手机,需要多少钱? 生:两千。 如果我买5部这样的手机,需要多少钱? 生:五千。

2、我们班有多少人?照这样计算,三年级一个年级有多少人?一个学校呢? 生:两千。

你会用阿拉伯数字写出两千、五千吗? 3、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整千数 (板书) 二、感知“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 1、出示教具小正方体。

(1)出示一个小正方体,感知数字“1”。 (2)出示10个正方体, 感知数字“10”。

(3)出示十个十个的小正方体条,感知数字“100”,10个十是100. (4)出示100个100个的正方体块,感知数字“1000”,10个一百是1000.

2、出示课件正方体块。

(1)一千一千的数,10个一千是一万。 (2)生从一千数到一万。

(3)最接近一万的整千数是多少? 3、感知数的大小。

(1)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我校大约有两千名学生,每天上下操在楼道里有什么感觉呢? 生:拥挤、堵塞。

(2)试想一下如果一万人,相当于我们学校现在的5倍学生,每 天上下操在楼道里又有什么感觉呢? 生:围个水泄不通。

(3)可想而知一万这个数字真大啊!

(4)我们现在教室里大约可以容纳100人,相当于这样的100个教室才可以容纳一万人。

(5)只有大型的体育馆、歌剧院才能容纳万人。(课件出示) 水立方——将近2万人。

鸟 巢——将近10万人,成为世界之最。 三、借助计数器教学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1、出示计数器。 万。

从而认识新的数位 “万位”。 (1)生在计数器上拨一个三千。 说出千位上的3表示什么? 生:三千,并写出来。 (2)在千位上不断添珠子,生说数写数。 (3)在九千的基础上在千位上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一

2、认识“万位”。 (1)万位上一个算珠表示多少? 一万。 (2)如何写出一万。 3、认识数位顺序表。 (1)生拿出数位卡片并排顺序。 (2)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 4、学习整千数加、减法。 (1)读法与写法找朋友 (2)任意编加减法题,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一题,数轴上填数。 2、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总结。

生说说自己一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认识整千数和一万

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10个一千是一万。 写作:10000 读作:一万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多,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累,但由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整千数的经验,因此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比较积极投入的,从课堂作业看来也还可以。虽然在上完课后听课的同事们没有提出来,但自己知道还是有不少方面很欠缺,

一、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学生没有现场见过体育馆,对摄氏度了解不够,我就根据我的经验给学生介绍一下。学生每天上下操在楼道里走大约有两千人,那么五个小学的学生上下操大约就是一万人。让学生感受如果一万人在楼道里走有什么感觉? 通过这样的类比来理解一万在生活中的含义及大

小。本来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我在课前没有能够预设好,现在反思下来,如果在学生会读会写,通过一千一千地数到一万,初步认识了一万的含义之后再来通过这个例子来理解的话,学生一定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二、注重指导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来认识整千数。学生数感的发展都有赖于认识的过程,因此,参照教参的思想,在认识整千数时我注重让学生通过一千一千地数来加深印象,并对整千数的组成进行一定的练习。先让学生从1数到9,再整十数,整百数地数,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整千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的。

三、让学生自主探索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第四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已有的经验自己进行计算,但是在教学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功能,没有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说说自己的想法,因此对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对这部分知识可能掌握的比较薄弱。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就让他们自己给自己的同伴当老师,从而更好地通过合作学习来掌握知识,还提高学生们之间的交往能力。

【篇二:认数10教案】

教学内容: 认数10 教学目标:

1. 认数数字10,并能数出数量为10的物品,了解10的写法。 2. 通过引导学生手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联系实际,在生活中运用所学内容。 分层目标:

a类学生:正确认读书写数字10,并能数出数量为10的物品。b类学生:学会10的读写,在教师指导下,数出数量为10的物品。c类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认读数字10。 教学重点: 认读数字10 教学难点:

数出数量为10的物品 教学准备:

1-10数字卡片、橡皮泥、水彩笔、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教室有一颗苹果树,你们知道在哪里吗?大家找一找在哪里?对的,我们黑板上画了一颗苹果树,现在我请同学数一数,树上有几个苹果?

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现在树上有9个苹果了,过了一天以后,树上又长出一个苹果,你们来看看现在一共几个苹果?1,2,3,4,5, 6,7,8,9,10。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数字10,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认数10》 (板书) 二、 讲授新知: 1. 认一认

这就是数字10,同学们,想一想,它像什么呢?

我们可以把它分开来看,先看这一边,它像什么呢?(筷子、铅笔、粉笔)

那么另外一边,像什么?(鸡蛋、气球) 10呢,就像铅笔加鸡蛋。 2. 读一读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10的读法。要把舌头翘起来。 教师带读,学生单个读并纠正发音。

你们知道我们之前学习的数字中,有哪个数字读起来和我们今天学的10很像?

4与10的区别:

4是舌头顶着牙齿,不要透风 10是舌头卷起来

好的,我们现在认识了数字10,我来考考大家,是不是真的会读会认。我手里有很多数字卡片,我随便挑一张,请同学们回答这是数字几。

3. 数一数

在我们认识数字10以后,我们学习下数数。

①看看我这里,有多少只铅笔,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集体数、学生单个数)

②你们知道老师的手,有几个手指头么?我们来数一数,老师一共10个手指头,那你们的手也是不是10呢?大家把手伸出来,跟着我一起来数数。

③现在看老师手里,有一块橡皮泥,现在老师要把它变成10块,你们想知道怎么变吗? …教师演示

现在每个人手里发一块橡皮泥,你们试着把它变成10块,好不好?在变完之后,要数一数,是不是10块橡皮泥。

④大家刚刚手工作业,完成的很不错,那么我们现在一起玩个游戏,巩固下数数。《拍手游戏》

“我们一起拍拍手,我说几,你拍几” “我们一起跺跺脚,我说几,你剁几” 4. 写一写

现在我们学习了认数10,那么我们来学习下10的写法。一边是1一边是0。

教师示范,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数字,教师指导。 三、 小结

我们今天认识了数字10,不论是苹果还是铅笔还是别的物品,只要他们数量为10,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篇三:认数教案】

认数 教案 杨青亚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的例题,第7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 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以内数的组成。

2. 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 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师:小朋友有没有自己买过东西呢?(买过) 小朋友真能干!

2. 师:今天,小熊买了一本11元的故事书,请小朋友猜猜看,它是怎么付钱的?

3. 师:小朋友付钱的方法很多,而且都是正确的!真巧,小熊付钱的方式被谁猜中了,请你代表小熊说说付一张10元,一张1元是怎样想的? 4. 师:的确,这样付钱比较方便,1个10元和1个1元合起来就是11元.

二. 自主探索

(一)1.师:看到小朋友这么爱动脑筋,茄子老师想请小朋友帮个忙,愿意吗?(愿意)

2.师:请小朋友数出12根小棒,摆在桌上,摆好后,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时请两个小朋友上黑板摆)

3.师:刚才杨老师看到小朋友们有这两种摆法,哪种摆法能一下子就看出是12根小棒呢?

4.这样摆的小朋友请举手.你能说说摆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吗?(一捆就是1个十,加旁边2根就 是12根了)

5.说得真好!(指着小棒图)这10个一就是1个十,有哪位小朋友听清楚了老师刚刚说的那句

话?(10个一是1个十)这句话很重要,老师把它写下来.(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齐读

6.请这样摆的小朋友按这种摆法摆一摆.

(二)(1)下面请小朋友摆出16根小棒,让人一看就知道是16根. 师:摆得真快,你是怎么摆的? (2)19根呢?小朋友摆摆看.

(3)小朋友真行!刚才,我们在摆十几根小棒的时候,可以先摆一捆,再摆几根,这样就很容易 看出是十几根了. (三)读数

1.师:看到小朋友摆得这么快这么好,茄子老师非常满意,杨老师心里也痒痒的,也想摆一摆小棒

了,请小朋友仔细看. (1)多少根?(11根) a.你是怎么知道的?

b.说得真好!(左边1捆就表示1个十,我们就在左边写1,右边1根表示1个一,在右边写1) 这个数读作11.(齐读)

(2)继续看,多少根?(13根)

师:左边写1,右边写3,这个数读作13,一起读. (3)18根 (4)20根

师:这是多少根?(20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几捆,2捆,1捆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 2个十是20.(板书)

(5)我们一起来把这4个数读一下.(11,13,18,20)

(6)师:那老师再写一些数,你们会读吗?(12,16,19)板书 生:读数12,16,19 2.摆小棒

(1)师:下面老师写数,小朋友摆小棒,好不好?(好) 板书:14,15

师:你为什么摆得这么快? 生:只要在4根后面添一根. 师:继续17,你是怎么摆的? 师:你是怎么摆20的?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数.(14,15,17,20)

(2)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随便在这些数中选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212

师:指着数轴,小朋友们看,较大的数在另一个数的右边.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再请一个小朋友 来验证一下.

师:哦,原来,从0到20的数,越往右越大.

小结:小朋友,真了不起,能从0数到20,20数到0,并且发现这些数排列的规律,那你们能不能按

要求数数呢?(从7到17,11到20)

三. 应用拓展

1. 师:小朋友们学的这么认真,豌豆老师想请小朋友做个游戏.

(1) 小朋友开心吗?游戏之前,我们先做个准备工作.请同桌两个小朋友把1根1根的小棒放在一 起,并摆在桌子的中间.

游戏要求很简单,要能一下抓起十几根.小朋友们先看杨老师是怎么做的?(抓一把)这里有没有十几根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3根)那就说明杨老师成功了.

小朋友看懂了吗?好,现在开始.(成功的小朋友可以自己鼓励一下自己) (2) 汇报.

2. 为了奖励小朋友,杨老师带来了一些水果.(出示草莓图)

小朋友猜猜看,这里有多少个草莓呢?到底是多少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有些小朋友心里肯定不服气,会说:“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能猜对.”好,那杨老师请你们把书翻到71页,先猜一猜有多少把伞?再数一数验证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火眼金睛孙悟空.

3.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你们能找一找,说一说吗?(直尺) 我们书上就有一把尺子,请小朋友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

4. 其实我们书本的角落里也躲着这些数呢?想找出来吗?请找到第8页,15页,你两次都是第一名,你说说你怎么找得这么快呢?20页怎么找呢?(只要往后翻就可以了.)

5. 现在杨老师请小朋友在课本上先数出10张纸,像杨老师这样先用手摸一下,再用眼睛看一看,

感觉一下10张纸有多厚?那20张纸呢?请小朋友像前面那样感觉一下.

小朋友如果能正确估计10张,20张甚至更多张纸的厚度,今后就可以比较快地找到某一页的内容了.

三.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些什么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