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十章 电离平衡

来源:好兔宠物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第十章 电离平衡

第30讲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酸碱性

1.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答案 D

2.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溶液中,导电能力变化较大的是 ( ) A.0.5 mol/L MgSO4溶液 C.0.5 mol/L的CH3COOH 答案 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的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 答案 B

4.(2008·北京理综,6)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

B.0.5 mol/L盐酸 D.0.5 mol/L NH4Cl溶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D.pH试纸显示白醋的pH为2~3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答案 C

5.(2008·天津理综,9)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CH3COOH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 B.0.1 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答案 B

6.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

NH4+OH,若要使平衡向逆电离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

--

入适量的物质是 ( ) A.NH4Cl固体 答案 C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B.硫酸

C.NaOH固体

D.水

E.加热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例1 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为了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某同学开展了题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探究”的探究活动。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 ) A.先配制一定量的0.10 mol/L CH3COOH溶液,然后测溶液的pH,若pH大于1,则可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 B.先配制一定量0.01 mol/L和0.10 mol/L的CH3COOH,分别用pH计测它们的pH,若两者的pH相差小于1个单位,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C.先测0.10 mol/L CH3COOH的pH,然后将其加热至100℃,再测pH,如果pH变小,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D.配制一定量的CH3COONa溶液,测其pH,若常温下pH大于7,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答案 C

备选例题 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

B. 100 mL 0.1 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

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 答案 B

1.为证明某可溶性一元酸(HX)是弱酸,有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室温下,测0.1 mol/L HX溶液的pH,若pH>1,证明HX是弱酸 B.室温下,测1 mol/L NaX溶液的pH,若pH>7,证明HX是弱酸

C.将等浓度、等体积的HCl和NaX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pH<7,证明HX是弱酸

D.相同条件下,对0.1 mol/L的HCl和0.1 mol/L的HX进行导电性实验,若与HX溶液相串联的灯泡较暗,证明HX为弱酸 答案 C

2.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C.0.1 mol/L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答案 D

例2 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B.铵盐受热易分解

D.0.1 mol/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5)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 。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 。

(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答案 (1)b>a>c (2)b>a=c (3)c>a>b (4)c>a=b (5)a=b=c a=b>c (6)c>a=b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3.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B,A为盐酸,B为醋酸,分别和锌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且

+

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 ⑤盐酸里有锌剩余 ⑥醋酸里有锌剩余 A.③④⑥ 答案 C

4.(2008·东城模拟)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 mL,分别稀释到1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X、Y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C.分别完全中和X、Y这两种碱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VYD.若8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1.用0.001 mol/L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 mL,需NaOH溶液体积最大的是 ( ) A.盐酸 答案 D

2.对于0.1 mol/L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少

B.温度升高后,溶液的pH增大

B.硫酸

C.高氯酸

D.醋酸

C.加入少量Na2CO3固体,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加入少量冰醋酸后,溶液的c(H+)增大 答案 D

3.常温下,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一元酸盐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如下反应: NaA+CO2+H2O2NaB+CO2+H2OA.HA较强 答案 A

4.下列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 ) A.氨水 答案 B

5.(2008·淮安二次调查)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HIn( )

H+(溶液)+In-( ),

B.氯水

C.王水

D.食盐水

HA+NaHCO3 2HB+Na2CO3

B.HB较强

C.两者一样

D.无法比较

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HB在水中电离出H+的能力大小关系是 ( )

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浓度为0.02 mol/L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②石灰水,③NaCl溶液,④NaHSO4溶液,⑤NaHCO3溶液,⑥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 ) A.①④⑤ 答案 C

6.给你足够的仪器和用品以及下列试剂(药品):新制的0.1 moI/L的氢氟酸、无水醋酸、醋酸钠晶体、蒸馏水等。 请你根椐假设和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方案探究假设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得出结论。

假设1:相同浓度的不同一元弱酸,pH不同。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B.②⑤⑥

C.①④

D.②③⑥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假设2:不同浓度的同一种弱酸,pH不同。 假设3:同一种弱酸溶液的温度不同pH不同。

假设4:向一种弱酸溶液中加入该弱酸的钠盐,会影响该弱酸的电离程度。 答案 设计方案:一、1.称取一定量的无水醋酸配制0.1 moI/L的醋酸溶液。

2.用玻璃棒和pH试纸分别测定0.1 mol/L的氢氟酸和醋酸的pH,结果前者pH小于后者的pH。

二、1.取10 mL 0.1 mol/L的醋酸溶液置于烧杯中,分别向烧杯中加水90 mL,300 mL,每加一次都要测所得溶液的pH。

2.比较不同浓度时溶液的 pH。

三、1.取10 mL 0.1 mol/L的醋酸溶液置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的水,控制温度40℃,50℃,60℃左右。将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水中,分别测40℃,50℃,60℃时的pH。 2.与常温时pH比较。

四、1.向10mL 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0.5 g 醋酸钠晶体,用玻璃捧搅拌后静置,测溶液的pH。 2.与0.1 mol/L的 醋酸溶液的pH比较。

实验结论:四个假设均成立。氢氟酸比醋酸更易电离;弱酸的浓度越大,pH 越小,但不是成倍变小,其电离程度减小了;弱酸的温度越高,pH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向一种弱酸溶液中加入该弱酸的强碱盐时会使弱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系列实验23 证明一种物质为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

实验设计 [问题提出]

如何证明一种物质为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弱电解质的实质是存在电离平衡,外界条件改变会引起平衡移动,造成溶液中H+或OH-浓度的改变。 [例题]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甲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

0.2 c1 0.1 0.1

0.2

混合溶液的pH

pH=a

乙 丙 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0.2 0.1 0.1

pH=7 pH>7 pH=9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 。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1是否一定等于0.2 mol/L ?(填“是”或“否”)。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是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 酸(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c(Na+)-c(A-)= mol/L

答案 (1)如a=7,HA为强酸,如a>7,则为弱酸 (2)否 C (3)弱 c(Na+)>c(A-)>c(OH-)>c(H+) (4)10-5 10-5-10-9 实验拓展

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 ) A.常温下,测得醋酸钠溶液的pH>7

B.常温下,测得0.1 mol/L醋酸溶液的pH=4

C.常温下,将pH=1的醋酸溶液稀释1 000倍,测得pH<4

D.常温下,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 答案 D

2.(1)用简单的实验证明在氨水中存在NH3·H2O明的问题)。

(2)老师给某学生提供下列药品和必要的实验仪器,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明醋酸是弱酸。药品为冰醋酸、蒸馏水和pH试纸。此同学思考后认为:

①设计的理论依据是 ; ②实验的简要步骤是 ; ③需记录的现象和数据是 ; ④推断与分析:由于 , 说明 ,所以醋酸是弱酸。

答案 (1)在氨水中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加入醋酸铵固体,振荡,溶液颜色明显变浅,说明c(OH-)减小,是c(NH4)增大平衡左移而造成的,由此证明氨水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2)①弱电解质稀释10a倍,pH改变小于a ②将一定浓度的醋酸稀释到一定量(如100倍)后,测量稀释前后溶液的pH ③稀释的倍数、稀释前后溶液的pH ④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改变小于2 稀释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NH4+OH的电离平衡(要求写出简单操作、现象及实验能说

-

1.(2008·永康模拟)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CH3COOH 答案 D

2.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熔化时不导电

B.不是离子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D.稀溶液有未电离的分子,也有已电离的离子

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答案 D

3.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 B

4.(2008·南通模拟)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 mol/L的NaOH溶液、氨水,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

B.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 D.强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全部溶解

C.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Cl2

C.NH4HCO3

D.SO3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都变成9,则m与n的关系为 ( ) A.4m=n 答案 D

5.浓度均为1 mol/L的NaCl溶液和Mg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前者与后者的关系。 ( ) A.大于 答案 B

6.电离度是描述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电离度=(已电离的物质的量/原来的总物质的量)×100%。现取20 mL pH=3的CH3COOH溶液,加入0.2 mol·L的氨水,测得溶液导电性变化如下图,则加入氨水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

( )

-1

B.m=n C.mn

B.小于 C.相同 D.不能确定

A.0.5% 答案 D

7.(2009·汉沽一中月考)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同温度同物质的量浓度时,HF比HCN易电离,则NaF溶液的 pH 比 NaCN 溶液大

B.0.2 mol·L NH4Cl和 0.l 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 (NH4)>c(Cl))>c(Na)>c(OH)>c(H)

-1

-1

-+

-+

B.1.5% C.0.1% D.1%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H2S 和 NaHS 混合溶液中:c(Na+)+c(H+)=c(S2-)+c(HS-)+c(OH―)

D.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④NH3·H2O;c(NH4)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 答案 D

8.取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 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 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多 C.醋酸与锌反应的速率大 答案 C

9.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右图所示。确的是 ( ) A.在x点时,ROH完全电离 B.在x点时,c(M+)>c(R+) C.MOH是一种强碱 D.稀释前,c(ROH)=10c(MOH) 答案 A

10.(2009·南宁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化钾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钾离子和氯离子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下列叙述中正

B.盐酸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多

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B.二氧化硫溶于水能部分转化成离子,故二氧化硫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答案 D

11.(2008·武汉模拟)冰醋酸中水稀释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的水量变化的下列各曲线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12.相同温度下,两种氨水A、B,浓度分别是0.2 mol/L和0.1 mol/L,则A和B的OH-浓度之比 ( ) A.大于2 答案 B

13.医院里用HgCl2的稀溶液作手术刀的消毒剂。HgCl2熔融时不导电,熔点低。HgS难溶于水和稀的强酸却易溶于饱和的NaCl溶液中。关于HgCl2的描述合理的是 ( ) A.是难溶的共价化合物 答案 D

14.根据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填写以下表格:

实例 加入物质或措施 H2O HCl NaOH CH3COONH4 加热

NH3·H2O

-NH4+OH

B.小于2 C.等于2 D.不能确定

B.是离子化合物 C.是一种强电解质 D.是一种弱电解质

平衡移动方向

电离程度

c(OH-)

c(NH4)

导电能力

答案 向右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弱 向右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强 向左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强 向左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强 向右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强

15.今有下列四种酸溶液:(A)c(H)=0.1 mol/L的盐酸,(B)c(H)=0.1 mol/L的硫酸,(C)c(H)=0.1 mol/L的醋酸,(D)0.01 mol/L的醋酸。

(1)四种酸中,c(H+)的大小关系是(用标号表示,下同) 。 (2)四种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3)取等体积的四种溶液分别无限稀释,酸分子可电离生成的全部H+的物质的量的大小关系是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

+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4)取等体积的四种溶液,分别加入等量锌粉,刚开始反应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当反应结束后,发现有一种酸有剩余,则此酸为 。

(5)取等体积的四种溶液分别加入NaOH溶液,当完全中和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 答案 (1)A=B=C>D (2)C>A>B>D (3)C>A=B>D (4)A=B=C>D C (5)C>A=B>D

16.在CH3COOH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加入醋酸铵固体,振荡溶液,溶液红色明显变浅。这一现象说明了 。 答案 由于加入的醋酸铵电离出来的CH3COO-使CH3COOH

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变小,溶液红

色明显变浅。由此说明CH3COOH溶液存在着CH3COOH电离平衡,CH3COOH是一种弱电解质。 17.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其学习模式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电解质的有关知识后,老师提出了一个“电解质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的影响因素”的课题。让该小组来完成课题的研究,已知HCl在水中能完全电离。

(1)该小组同学首先用密度为1.049 g·cm-3的乙酸(CH3COOH)和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 1.18g·cm的浓盐酸分别配制1 mol/L CH3COOH溶液和1 mol/L HCl溶液各500 mL,则他们应该 量取乙酸和浓盐酸的体积分别为 和 ;

(2)某同学在配制500 mL 1 mol/L的CH3COOH溶液时,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操作如右图所示, 图中的错误有 ; (3)他们首先用下图所示装置测1 mol/L的CH3COOH溶液和1 mol/L HCl溶液的导电能力,接通 电源后发现与HCl溶液相连的灯泡较亮,有同学认为乙酸是弱电解质,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通过该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 ;

-3

(4)他们又用上述装置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u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接通电源后发现与CuSO4溶液相连的灯泡较亮,有同学认为NaOH是弱电解质,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通过该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 ;

(5)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 (1)28.6 mL 42.4 mL

(2)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500 mL容量瓶

(3)同意 阴、阳离子带电荷数目相同时,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离子数目越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4)不同意 当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离子数目相同时,阴、阳离子带电荷数目越多,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5)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是由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目共同决定

第31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1.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答案 B

2.(2008·上海,1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该溶液可能是 ( )

①二氧化硫水溶液 ②氯化铵水溶液 ③硝酸钠水溶液 ④氢氧化钠水溶液 A.①④ 答案 A

3.(2008·全国理综Ⅱ,7)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答案 D

4.(2008·全国理综Ⅱ,9)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 A.0.01 mol/L 答案 C

5.若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10-16,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lg[c(D+)],以下关于pD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性溶液的pD=7.0

B.含0.01 mol NaOD的D2O溶液1 L其pD=12 C.溶解0.01 mol DCl的D2O溶液1 L,其pD=2.0 D.50 mL 0.001 mol/L的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1 答案 C

6.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9 mol/L,求溶液的pH。 答案 5或9

B.0.017 mol/L

C.0.05 mol/L

D.0.50 mol/L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例1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答案 D

备选例题 室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乘积为1×10-26,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A.Cl- 答案 B

备选例题(2008·苏州模拟)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平衡,2NH3

NH4+NH2,一定温度下c(NH4)和c(NH2)

B.HCO3

C.Na+

D.NO3

-24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已知某温度时,在液氨中c(NH4)和c(NH2)的乘积为10,求c(NH4)和c(NH2)。

-12-12答案 c(NH4)=1×10 mol/L c(NH2)=1×10 mol/L

1.(2008·南菁中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H+)×c(OH-)=1×10-14 B.c(H+)等于1×10-7 mol/L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0.2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 mol/L 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 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 答案 A

2.(2008·南通模拟)25℃时,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也可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其酸碱度: pD=-lg[c (D+)]。

(1)写出重水的电离方程式。

(2)求25℃时,重水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3)求25℃时,重水的pD。 答案 (1)D2O

D++OD- (2)c(D+)=c(OD-)=4×10-8 mol/L (3)7.4

例2 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则该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其理由是 。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 。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答案 大于 室温时水的KW=1×10-14,小于10-13,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温时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

+-(1)10∶1 (2)9∶2 c(H+)>c(SO24)>c(Na)>c(OH)

备选例题 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的溶液的pH仍相等,则m

和n的关系是 (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A.m>n 答案 A

3.(1)现有pH=2的HCl溶液100 mL,要使它的pH=3,如果加入蒸馏水,需加水 mL;如果加入pH=4的HCl溶液,需加入此HCl溶液 mL(假定溶液体积有加和性,下同)。

(2)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 (3)将0.1 mol/L盐酸和0.06 mol/L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该混合溶液的pH= 。 (4)25℃时,pH=a的10体积的某强酸与pH=b的1体积的某强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和b满足的关系 。

B.m=n

C.mD.不能确定

答案 (1)900 1 000 (2)10. 7 (3)12 (4)a+b=15

例3(2008·舟山模拟)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 (1)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 (填“A”或“B”),请说明理

由 。 (2)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 。

(3)95℃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4)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请分析其原因: 。

答案 (1)A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电离程度较小,c(H+)、c(OH-)较小 (2)10∶1

(3)a+b=14或pH1+pH2=14

(4)曲线B对应95℃,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HA为弱酸,HA中和NaOH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分子,可继续电离出H+,使溶液pH=5。

备选例题 在t℃时,某Ba(OH)2的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序号 ① ② ③

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mL

22.00 22.00 22.00

盐酸的体积/mL

0.00 18.00 22.00

溶液的pH

8 7 6

+

---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 ) A.3

B.4

C.5

D.6

答案 B

4.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x 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1)曲线Ⅰ代表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 ,曲线Ⅰ所代表的温 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曲线Ⅱ所代表的温度。你判断的依据

是 。 (2)曲线Ⅰ所代表的温度下,0.01 mol/L的NaOH溶液的pH为 。

答案 (1)1×10-12 高于 曲线Ⅱ所代表的离子积比曲线Ⅰ的小,由于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离子积越大,故曲线Ⅱ代表的温度低 (2)10

1.(2008·德州模拟)纯水在25℃时的氢离子浓度与90℃时的氢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 ) A.大于 答案 C

2.常温下,在pH=12的某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 ( ) A.1.0×10-7 mol/L 答案 D

3.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常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只有1个分子发生电离,n的值是 ( ) A.1×1014 答案 B

4.(2009·赣马中学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0.1 mol·L-1氨水中,c(OH-)=c(NH4)

B.10 mL 0.02 mol·L-1 HCl溶液与10 mL 0.02 mol·L-1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

C.在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0.1 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答案 BC

5.室温时,将x mL pH=a的稀NaOH溶液与y 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

是( )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7 D.若x=10y,且a+b=14,则pH>7

B.55.6×107

C.1×107

D.55.6

B.1.0×10-6 mol/L

C.1.0×10-3 mol/L

D.1.0×10-12 mol/L

B.等于

C.小于

D.不能肯定

C.若ax=by,且a+b=13,则pH=7 答案 D

6.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则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2)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精确值是 mol/L。

(3)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1 mol/L的稀硫酸与100 mL 0.4 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答案 (1)10-12 (2)10-b-10-a (3)11

系列实验24 溶液pH的测定

实验设计

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学生的操作是 (填“正确的”或“不正确的”),其理由是 。 (2)请分析上述操作是否一定有误差? 。 (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 (4)某同学用pH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为3.82,你认为合理吗?

答案 (1)不正确的 若溶液不显中性,溶液稀释后,使测得的pH不准确 (2)不一定,当溶液为中性时,不产生误差

(3)盐酸 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H,使溶液中c(H)较盐酸溶液中的c(H)大,误差小。而测得盐酸c(H+)较小,误差较大

(4)不合理。pH试纸只是一种近似测量溶液pH的方法,只能保留整数。 实验拓展

1.(1)能否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 。

(2)只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所需的试剂,你能否区分0.1 mol/L的H2SO4和0.01 mol/L的H2SO4,简述操作过程。 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酚酞试液 ③甲基橙溶液 ④蒸馏水 ⑤BaCl2溶液 ⑥pH试纸

。 答案 (1)不能

(2)能;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滴在两张pH试纸上,用标准比色卡比较pH,pH较小的为0.1 mol/L的H2SO4 2.随着溶液酸碱性的变化,酚酞分子结构发生转化而显示不同颜色:无色酚酞结构A

红色酚酞结构B。在化

学实验课上,细心的某同学发现:当无色的酚酞溶液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时,溶液立刻变成红色,但是随后红色溶液又逐渐变成无色。对此,许多同学纷纷发表看法,主要有三种推测:①红色酚酞结构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②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pH减小,红色褪去;③红色酚酞结构自动转化为另外一种无色酚酞结构C。 为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4 mL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实验现象与数据如下表: 编号

静置方式

NaOH溶液浓度 1% 1%

滴入2滴酚酞溶液

变红, 30 min后褪色 变红, 29 min后褪色 变红, 7 min后褪色

变红, 30 min后褪色 变红,1/2 min

加热至沸腾 变红 变红

冷却

再加热至沸腾 变红 变红

冷却

滴入适量稀盐酸 变红 变红

+

+

+

① ②

敞口 密闭

褪色 褪色

褪色 褪色

③ 敞口 5% 变红 褪色 变红 褪色 变红

④ ⑤

密闭 敞口

5% 10%

变红 褪色 变红 褪色 变红 变红

变红 褪色 变红 褪色

后褪色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⑥

密闭

10%

变红, 1/2 min后褪色

变红

褪色

变红

褪色

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及现象,该组同学认为第①种推测不合理。理由是 (2)第②种推测也不合理。理由是

(3)红色酚酞结构B转化为无色酚酞结构C是否为可逆反应: 在各个滴入适量稀盐酸又变红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的现象是 ,原因是 。 (4)红色酚酞结构B的热稳定性比无色酚酞结构C的热稳定性要 (填“强”或“弱”),红色酚酞结构B转化为无色酚酞结构C是一个 (填“吸”或“放”)热的过程。

答案 (1)对已褪色的溶液反复加热冷却,出现反复的变红和褪色 (2)②④⑥组实验在密闭时变红的溶液仍能褪为无色 (3)是 褪为无色 加入足量盐酸,溶液酸性增强,主要以无色酚酞结构A的形式存在 (4)强 放

1.90℃时水的离子积KW=3.8×10-13,该温度时纯水的pH ( ) A.等于7 答案 B

2.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 mol·L-1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c(H+)的3倍。现有两种

B.介于6~7之间

C.大于7

D.无法确定

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a和b,以及0.10 mol·L-1的乙酸,经测定它们的pH从大到小依次为a、乙酸、b。由此可知

( )

A.a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C.b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答案 A

3.在25℃时,向1体积pH=x的盐酸中加入10体积pH=y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所得溶液中c(Na+)=c(Cl-),则此时(x+y)为 ( ) A.13

B.14

C.15

D.无法计算

B.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D.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答案 A

4.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混合可溶性一元酸HA与一元碱BOH溶液。下列有关混合液的关系式中,可确认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 A.pH=7 答案 C

5.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Al3+、Na+、NO3、Cl-

B.c(A-)>c(B+)

C.c(OH-)=KW

D.c(H+)-c(OH-)=c(A-)-c(B+)

B.K+、Na+、Cl-、NO3

C.K+、Na+、Cl-、AlO2 答案 B

2D.K+、NH4、SO4、NO3

6.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2+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A.1∶9 答案 D

7.(2009·启东模拟)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分别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计算出由水电离出的c(OH-)的数据分别为:甲:1.0×10-7 mol/L;乙:1.0×10-6 mol/L;丙:1.0×10-2 mol/L;丁:1.0×10-12 mol/L。其中你认为可能正确的数据是 ( ) A.甲、乙 答案 C

8.(2009·杭州质量检测)25℃在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a 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乙、丙

C.丙、丁

D.乙、丁

B.1∶1

C.1∶2

D.1∶4

A.a<7时,水的电离受到促进 C.a<7时,溶液的pH可能为a 答案 D

B.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D.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14-a

9.已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稀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当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2(混合液体积为原体积的和),则a和b的关系为 ( )

A.a=b/2 答案 D

B.b=a/2 C.a=b+0.1 D.a=b+0.02

10.重水(D2O)在25℃时,KW=10-12,定义pD=-lg[c(D+)],pOD=-lg[c(O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时,纯重水中pD=7 答案 C

11.(2008·合肥模拟)有人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c(H+)/c(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答案 D

12.分别在pH=1的酸和pH=14的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放出H2的量前者多,其原因可能是 ( ) ①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 ②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一元弱酸 ③酸溶液的体积大于NaOH溶液的体积 ④酸是强酸,浓度比NaOH溶液的大 A.①② 答案 C

13.常温下将0.2 mol/L HCl溶液与0.2 mol/L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试回答以下问题:

(1)①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 ②求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Cl-)-c(M+)= mol/L; c(H+)-c(MOH)= mol/L。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

+

B.25℃时,0.1 mol/L NaCl的重水溶液中pD=pOD=7

C.25℃时,1 mol/L的DCl重水溶液pD=0,pOD=12 D.25℃时,0.01 mol/L的NaOD溶液中pOD=10

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B.② C.②③ D.④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2)常温下若将0.2 mol/L MOH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说明在相同条件下MOH的电离程度 MCl的水解程度。(填“>”、“<”或“=”)

(3)常温下若将pH=3的H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的PH 。(填“>7”、“<7”或“无法确定”)

答案 (1)①> ②9.9×10-7 1.0×10-8 (2)< (3)<7

14.现有pH=2的醋酸溶液甲和pH=2的盐酸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取10 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另取10 mL的甲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

c(H)c(CH3COOH)的比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2)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为:pH(甲) pH(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各取25 mL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至pH=7,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V(甲) V(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取25 mL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Na+)、c(CH3COO-)的大小关系为:c(Na+) c(CH3CO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向右 减小 (2)小于 (3)大于 (4)小于 15.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温度/℃ 水的离子积常数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或“=”),做此判断的理由是 。

-4(2)25℃时,某Na2SO4溶液中c(SO2mol/L,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4)=5×10

25 1×10-14

t1 a

t2 1×10-12

c(OH)= 。

(3)t2℃时,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 。此溶液中 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答案 (1)>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水的离子积增大 (2)1 000

+-(3)9∶11 c(Na+)>c(SO24)>c(H)>c(OH)

-

16.(2009·吉林质检)某温度下的溶液中,c(H)=10x 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

(1)求该温度下,中性溶液的pH。

(2)求该温度下0.01 mol/L NaOH溶液的pH。 答案 (1)7.5 (2)13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第32讲 盐类的水解

1.(2008·海南,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A.HCOOH+H2O

2C.CO3+H2O

HCOO-+H3O+

HCO3+OH-

B.CO2+H2OD.HS-+H2O

HCO3+H+

S2-+H3O+

答案 C

2.(2008·重庆理综,7)向三份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 A.减小、增大、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 答案 A

3.有① Na2CO3溶液 ②CH3COONa溶液 ③NaOH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 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答案 C

4.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B.增大、减小、减小 D.增大、减小、增大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答案 B

5.下列事实不属于盐类水解应用的是 ( ) A.明矾、氯化铁晶体常用于净水或消毒 B.实验室通常使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污 C.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稀盐酸 D.实验室制氢气时加入CuSO4可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 D

6.完成下面的表格:

溶液 KAl(SO4)2 K2CO3 Ba(HCO3)2 Na2SO3 AlCl3

答案

溶液 蒸干灼烧后所得物质 原因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蒸干灼烧后所得物质

原因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KAl(SO4)2 K2CO3 Ba(HCO3)2 Na2SO3 AlCl3

KAl(SO4)2 K2CO3 BaCO3 Na2SO4 Al2O3

尽管Al水解,由于硫酸是高沸点酸,最后得到结晶水合物明矾,加热后失水又变为KAl(SO4)2

尽管加热过程促进K2CO3水解,但生成的KHCO3和KOH反应后仍是K2CO3 Ba(HCO3)2在水溶液中受热分解得到BaCO3

Na2SO3在蒸干的过程中不断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生成Na2SO4 Al3+水解,HCl挥发,得Al(OH)3,Al(OH)3受强热分解得Al2O3

3+

例1(2008·全国理综Ⅰ,12)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A.c(OH-)>c(HA)>c(HB)>c(H+) C.c(OH-)>c(B-)>c(A-)>c(H+) 答案 A

备选例题(2008·上海,14)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C.加入适量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 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

-+

+

-+

-

B.c(OH-)>c(A-)>c(B-)>c(H+) D.c(OH-)>c(HB)>c(HA)>c(H+)

答案 A

1.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0. 1 mol/L HCOOH溶液中:c(HCOO-)+c(OH-)=c(H+)

2++-B.1 L 0.1 mol/L 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c(SO24)>c(NH4)>c(Cu)>c(H)>c(OH)

2C.0.1 mol/L NaHCO3溶液中:c(Na)+c(H)+c(H2CO3)=c(HCO3)+c(CO3)+c(OH)

+

+

-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c(Na+)>c(HX)>c(X-)>c(H+)>c(OH-) 答案 CD

2.在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c(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 D.c(CH3COO-)>c(Na+)>c(H+)>c(OH-)

C.c(Na+)>c(CH3COO-)>c(OH-)>c(H+) 答案 D

3.(2008·合肥模拟)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CH3COO-、Na+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Na+)>c(CH3COO-)>c(OH-)>c(H+) ②c(Na+)>c(CH3COO-)>c(H+)>c(OH-) ③c(CH3COO-)>c(Na+)>c(H+)>c(OH-)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④c(Na+)>c(OH-)>c(CH3COO-)>c(H+) 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 ,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

(3)上述关系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填序号),你判断的理由是 。 答案 (1)CH3COONa ① (2)CH3COOH、CH3COONa (3)② 电荷不守恒

例2(2008·常州模拟)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在该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以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明): 。

2答案 溶液变红 溶液中生成了白色的沉淀,溶液红色变浅直到褪去 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由于CO3水解溶

2液显碱性,使溶液呈红色,CO3+H2O2HCO3+OH;当向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Ca结合CO3生成了

-2+

2白色的CaCO3沉淀,Ca2++CO32CaCO3↓,使CO3水解平衡向左移动,溶液的碱性变弱,溶液的红色变浅,直至

褪去

备选例题 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A.①②③ 答案 D

24.(2008·武汉模拟)已知K2HPO4溶液中HPO24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对于平衡:HPO4+H2O

H3O++PO34,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欲使K2HPO4溶液中c(HPO24)、c(H3O)、c(PO4)三种离子浓度均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加水 C.加热 答案 B

B.加少量消石灰固体 D.加少量硝酸银固体

5.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下列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 )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加热蒸发得NaHCO3晶体 B.加热蒸发CuCl2饱和溶液得纯净的CuCl2晶体

C.向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FeCl3晶体

D.向FeCl3溶液里加入足量NaOH溶液,经过滤、洗涤沉淀,再充分灼烧沉淀得Fe2O3 答案 D

1.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盐的水解,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NaHCO3溶液:HCO3+H2O

2CO3+H3O+

B.NaHS溶液:HS-+H2OH2S+OH-

NH3·D2O+H+

2C.Na2CO3溶液:CO3+2H2O

H2CO3+2OH-

D.NH4Cl溶于D2O中:NH4+D2O

答案 B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2.在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 Fe3++3H2O

Fe(OH)3+3H+

B.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在此溶液中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溶液中H+浓度不变

答案 A

3.25℃时,有浓度均为1 mol/L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三种溶液,若测得其中c(NH4)分别为a、b、(单位为mol/L)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b=c 答案 B

4.电解质溶液有许多奇妙之处,你只有深入的去思考,才能体会到它的乐趣。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Na2CO3、NaHCO3两种盐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常温下,1 mol/L的CH3COOH溶液与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中:c(Na+)>c(CH3COO-)>c(H+)> c(OH-)

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H4Cl和NH4HSO4两种溶液中,c(NH4)前者小于后者 D.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 mol/L,则此溶液可能是盐酸 答案 C

-5.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B.c>a>b C.b>a>c D.a>c>b

①c(Cl-)>c(NH)>c(H+)>c(OH-) ②c(Cl-)>c(NH)>c(OH-)>c(H+) ③c(NH)>c(Cl-)>c(OH-)>c(H+) 444④c(Cl)>c(H)>c(NH)>c(OH) 4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 ,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 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为c(H+) c(OH-)。 答案 (1)NH4Cl ① (2)NH4Cl和NH3·H2O NH4Cl和HCl (3)小于 大于 6.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FeCl3+3H2O

Fe(OH)3+3HCl;ΔH>0

-+

-

(1)加热FeCl3溶液,溶液的颜色会不断加深,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向这种液体中加入MgCl2溶液,产生的现象为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2)不断加热FeCl3溶液时,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 。 (3)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浑浊,应加入 。

(4)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浓苯酚钠溶液,预计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答案 (1)有红褐色沉淀 (2)Fe2O3 (3)少许稀盐酸 (4)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变为紫色

系列实验25 水解原理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 。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3)向0.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 、 (填“左”、“右”或“不移动”)。 答案 (1)CH3COO-+H2O实验拓展

1.(2008·广安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成功的是 ( ) A.通过测浓度均为0.01 mol/L的溶液的pH大小来鉴别盐酸和乙酸

B.向均含石蕊的盐酸和乙酸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CH3COONa来鉴别盐酸和乙酸是否为弱电解质 C.加热蒸发FeCl3溶液制备FeCl3晶体

D.测浓度均为0.1 mol/L的NaCl、CH3COONa溶液的pH来鉴别盐酸和乙酸是否为弱电解质 答案 C

2.限使用下列试剂:酚酞、石蕊、稀氨水、氯化铵晶体、浓盐酸、熟石灰粉末、醋酸铵晶体和蒸馏水。根据:①弱碱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②弱碱的阳离子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这两种平衡的移动均会引起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由此可分别选用上述试剂,设计两种实验证明NH3·H2O是弱碱,请简述实验方法及现象。

(1)应用根据①的实验方法及现象 。 (2)应用根据②的实验方法及现象 。 答案 (1)取少量氨水,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加入CH3COONH4晶体,振荡,可看到红色变浅,说明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说明氨水为弱碱

(2)取少量NH4Cl晶体溶于水,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表明NH4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说明氨水为弱碱

CH3COOH+OH-,使溶液显碱性 (2)BD (3)右 左 左 右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酸式盐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B.只要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分别相同,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就呈中性 C.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水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碳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二倍 答案 C

-2.下列各离子①R- ②R+ ③R2+ ④R3+ ⑤RH其中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4 ⑥RH(R表示不同的元素)都有10个电子,

衡的有: ( ) A.仅有②③ 答案 B

3.20℃时,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和NaY,已知,往NaX溶液中通入CO2只能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CO2能生成HY和Na2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酸性HY>HX

2B.结合H+的能力Y->CO3>X->HCO3

B.仅有② C.②③⑥ D.②③⑤

C.溶液的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答案 B

D.HX和HY酸性相同但比H2CO3弱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 ) A.H2PO4+H2OC.Cl2+H2O答案 BD

5.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 A.氯化铝 答案 B

6.将0.2 mol/L HCN溶液和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c(HCN)B.c(Na+)>c(CN-)

B.碳酸钠

C.碳酸氢镁

D.高锰酸钾

H3O++HPO24

B.HPO24+H2O-H2PO4+OH

HCl+HClO

D.Al3++3HCO3Al(OH)3↓+3CO2↑

C.c(HCN)-c(CN-)=c(OH-) 答案 BD

D.c(HCN)+c(CN-)=0.1 mol/L

7.在恒温条件下,欲使CH3COONa的稀溶液中c(CH3COO)/c(Na)比值增大,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 ( ) ①固体NaOH ②固体KOH ③固体NaHS ④固体CH3COONa ⑤冰醋酸 A.只有①② 答案 C

8.(2009·南宁质检)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HCl,这种试剂是 ( ) A.NH3·H2O 答案 D

9.在0.1 mol/L 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2A.c(Na+)=2c(CO3)

-+

B.只有②⑤ C.只有②④⑤ D.只有①⑤

B.NaOH C.Na2CO3 D.MgCO3

B.c(OH-)=2c(H+)

C.c(HCO3)>c(H2CO3) 2D.c(Na+)答案 C

10.一种常用的泡沫灭火器构造如下图。内筒a是玻璃瓶,外筒b是钢瓶,平时泡沫灭火器内筒外筒盛有液态试剂,当遇火警时,将灭火器取下倒置,内外筒液体试剂立即混合产生大量CO2泡沫灭火,从液态试剂在灭火器中长久放置和快速灭火两个角度分析,盛放药品正确的是 (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A.a中盛饱和Na2CO3溶液,b中盛Al2(SO4)3溶液 B.a中盛饱和NaHCO3溶液,b中盛Al2(SO4)3溶液 C.a中盛Al2(SO4)3溶液,b中盛饱和Na2CO3溶液 D.a中盛Al2(SO4)3溶液,b中盛饱和NaHCO3溶液 答案 D

11.下列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①C12H22O11(麦芽糖)+H2O→2C6H12O6(葡萄糖) ②CH2④NH3·H2OA.②④ 答案 D

12.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 NaHSO3和NaHCO3的两种溶液,两种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

2A.c(Na+)>c(HRO3)>c(H+)>c(RO3)>c(OH-)

-

CH2+H2O→CH3CH2OH ③CH3CH2Cl+H2O→CH3CH2OH+HCl

NH4+OH ⑤CH3CH2ONa+H2O→CH3CH2OH+NaOH ⑥CaC2+2H2O→Ca(OH)2+C2H2↑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⑥

2B.c(Na+)+c(H+)=c(HRO3)+c(RO3)+c(OH-)

2C.c(H+)+c(H2RO3)=c(RO3)+c(OH-) 2D.c(Na+)=c(HRO3)+c(H2RO3)+2c(RO3)

答案 C

13.(1)25℃时,0.1 mol/L NaOH溶液的pH为 ;

(2)25℃时,0.1 mol/L NH4Cl溶液的PH 7(填“<”、“=”或“>”),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Na+)>c(Cl-)>c(OH-)>c(H+) C.c(Na+)=c(Cl-)>c(OH-)>c(H+) 答案 (1)13 (2)< NH4+H2O

B.c(Na+)=c(Cl-)>c(H+)>c(OH-) D.c(Cl-)>c(Na+)>c(OH-)>c(H+)

NH3·H2O+H+ (3)C

14.某学生想把AlCl3溶液和Na2S溶液混合制取Al2S3,但最后得到一种白色胶状沉淀,而且混合液中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制取Al2S3的正确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答案 2Al+3S+6H2O

3+

2-

2Al(OH)3↓+3H2S↑ 2Al+3SAl2S3

15.25℃,NaOH和Na2CO3两溶液的pH均为11。 (1)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H2O分别是:

①NaOH中 ;②Na2CO3中 ; ③在1 L水中加入上述 会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2)各取10 mL上述两种溶液,分别加水冲稀到100 mL,pH变化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溶液。 (3)现有0.1 mol/L的纯碱溶液,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其正确的操作是 。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 ,你认为该溶液pH的范围一定介于 之间。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2(4)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答案 (1)①1.0×10-11 mol/L ②1.0×10-3 mol/L ③NaOH (2)NaOH

(3)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

2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CO3+H2O

HCO3+OH- 7~13

(4)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

2红色褪去。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引起的。

第33讲 酸碱中和滴定

1.如右图所示,(1)图Ⅰ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6,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

(2)图Ⅱ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 A.是a mL

B.是(50-a) 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 mL

(3)若图Ⅰ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位置,A与C刻度间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6,则液面读数为 mL。 答案 (1)5.2 (2)D (3)6.40

2.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0,现用 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甲酸时,上述指示剂 ( ) A.都可以用 答案 B

3.(2008·新乡模拟)右图是向100 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pH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B.x为0.1 mol的NaOH

C.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D.x为0.01 mol的NaOH 答案 AD

4.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 A.50 mL 量筒 答案 C

5.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0 mol/L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0 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 ) A.大于10.00 mL 答案 A

6.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 ) A.在250 mL容量瓶中配制250 mL烧碱溶液;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B.小于10.00 mL

C.等于10.00 mL

D.等于11.00 mL

B.10 mL 量筒

C.50 mL 酸式滴定管

D.50 mL 碱式滴定管

B.只能用③

C.可以用①或②

D.可以用②或③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耗酸体积V2 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写字母)

→ → →D→ 。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 。 (3)操作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4)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 ;尖嘴部分应 。

(5)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 ;终点时颜色变化是 。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润洗,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7)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 。 答案 (1)C A B E

(2)滴定管应垂直;装液和放液后需等一会,待液面上下不发生变化时才能读数;读数时目光不能俯视或仰视,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应到0.01 mL (3)便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4)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 充满溶液,无气泡 (5)3.1~4.4 由黄色变为橙色 (6)偏高 (7)

0.08M(V2V1)W×100%

例1 在中和滴定中,下列操作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滴定管时,滴定管必须用待装液润洗2~3次

B.酸式滴定管不能盛碱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酸液或强氧化性溶液 C.盛装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锥形瓶预先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终点时,若不慎滴入了过量的标准溶液,可用装有待测液的滴定管再滴入一定量待测液进行调整 答案 C

1.简答下面有关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盐酸的问题。

(1)盛放待测盐酸的锥形瓶下方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2)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到达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3)有下列错误操作: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标准溶液润洗就注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②用酸式滴定管取用待测酸液前,尖嘴部分有气泡,取用过程中气泡消失;③滴定前读出碱液体积时,视线低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滴定后读出碱液体积时,视线高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④锥形瓶用待测酸液润洗两次。

哪些错误操作会使盐酸浓度的测定值偏低? ; 哪些错误操作会使盐酸浓度的测定值偏高? 。 (4)如果用甲基橙代替酚酞做指示剂,此时所得盐酸浓度的测定值比用酚酞作指示剂测出的稍大还是稍小? 答: 。 答案 (1)便于观察颜色变化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2)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红色不褪去 (3)②③ ①④ (4)稍小

2.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取25 mL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a.放入锥形瓶中,此瓶事先用蒸馏水洗净; b.并经该待测液润洗过;c.加入2~3滴酚酞试液;d.取一支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e.直接向其中注入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f.一旦发现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立即停止滴定,记下数据。其中,错误的是 ( ) A.d、e、f 答案 B

例2 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有

+0.001 mol/L酸性KMnO4溶液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SO3+H

B.b、d、e、f C.b、d、e D.b、c、e、f

2Mn2++

5SO24+3H2O。填空回答问题:

(1)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为下列中的 。

A.酸式滴定管(50 mL) B.碱式滴定管(50 mL) C.量筒(10 mL) D.锥形瓶 E.铁架台 F.滴定管夹 G.烧杯 H.白纸 I.胶头滴管 J.漏斗

(2)不用 (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试分析原因: 。 (3)选何种指示剂,说明理由 。 (4)滴定前平视KMnO4液面,刻度为a mL,滴定后俯视液面刻度为b mL,则(b-a) mL比实际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 (填“大”或“小”)。根据(b-a) mL计算得到的待测浓度,比实际浓度 (填“大”或“小”)。 答案 (1)ADEFGH

(2)碱 高锰酸钾能腐蚀橡胶管

2+(3)不用指示剂,因为MnO4全部转化为Mn时紫色褪去,现象明显

(4)小 小

3.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 0 mol/L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为 ( )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

A.0.008 889 答案 B

4.测血钙的含量时,可将2.0 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后,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若终点时用去 20.0 mL 1.0×10 mol/L的KMnO4溶液。

(1)写出用KMnO4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 。 (2)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 (3)计算: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 g·mL。

+答案 (1)2MnO4+5H2C2O4+6H

-1

-4

8MnSO4+9K2SO4+40CO2↑+32H2O

C.0.120 0

D.0.240 0

B.0.080 0

2Mn2++10CO2↑+8H2O

(2)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1.0×10

-4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B.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D.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 C

2.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由于滴定速率太快,当混合溶液变红时,不知NaOH是否过量,判断它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 A.加入5 mL盐酸进行滴定 C.重新进行滴定 答案 B

3.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100 mL 0.1 mol/L盐酸时,如果滴定误差在±0.1%以内,反应完毕后,溶液的pH范围为 ( ) A.6.9~7.1 答案 C

4.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

编号 A

实验 钠与水的反应

操作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

装满水的烧杯中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 0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

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

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

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B.3.3~10.7

C.4.3~9.7

D.6~8

B.返滴一滴待测盐酸 D.以上方法均不适用

B C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 000 mL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D 答案 C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5.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x mL,俯视时读数为y mL,若x>n>y,则所用的仪( ) A.量筒 答案 B

6.(2008·宁波质检)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的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过量BaCl2

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 (填“会”或“不会”)使BaCO3溶解而影响测定NaOH的含量,理由是 。

(2)确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 变为 。

(3)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 (填“能”或“不能”)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

(4) (填“能”或“不能”)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答案 (1)不会 在酚酞变色时的pH条件下,HCl是与NaOH发生反应,不会与BaCO3作用 (2)浅红色 无色 (3)不能 (4)不能 偏高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B.滴定管

C.容量瓶

D.以上均不对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系列实验26 氧化—还原滴定法

实验设计

草酸是常见的二元羧酸,有还原性,加热会分解,能使蓝墨水褪色,常见的草酸晶体(H2C2O4·2H2O)熔点为101.5℃,能溶于水。

(1)为了验证草酸分解及其产物(H2C2O4

CO↑+CO2↑+H2O↑),高中课本设计了上图所示的装置。请你根据装

置原理、草酸某些性质和实验目的,指出实验时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①试管口不能向下倾斜,② ,③ 。 (2)草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请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将0.32 g KMnO4样品(KMnO4式量158,杂质不参与反应)配制25 mL溶液来滴定20 mL 0.05 mol/L草酸溶液,消耗KMnO4溶液5 mL恰好达到滴定终点。KMnO4溶液应盛放在 (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的溶液颜色变化为 ,该样品中KMnO4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1)②不能检验CO ③不能吸收有毒气体CO(不能检验H2O)(任意两个均可) (2)5 2 6 2 10 8酸 无色变紫红色 98.75% 实验拓展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

+

+

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l(CH2)6N4H与1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 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Ⅱ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1.02 21.03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2 3

25.00 25.00

2.00 0.20

21.99 20.20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 0 mol/L,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1)①偏高 ②无影响 ③B ④无 粉红(或浅红) (2)18.85%

1.常温下,用0.1 mol/L的HCl溶液滴定a mL NaOH稀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HCl溶液b mL,此时溶液中OH-的浓度c(OH-)是 ( ) A.1×10-7 mol/L 答案 A

2.中和滴定开始后应注视 ( ) ①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滴定管内溶液流出的速率 A.①和② 答案 B

3.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叙述中说明恰好达到滴定终点的是

( )

A.由红色变为无色 答案 D

4.(2008·莱阳模拟)在滴有甲基橙试剂的25 mL 0.05 mol/L的一元弱酸溶液中,滴入0.1 mol/L的烧碱溶液,当滴至橙色刚好变为黄色时,所用烧碱溶液的体积为 ( ) A.大于25 mL 答案 C

5.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物质的量浓度都是1 mol/L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 ) A.①=③>② 答案 C

6.对锥形瓶在中和滴定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用来盛装被滴定的溶液

B.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用被滴定的溶液润洗

C.装入被滴定的溶液后若体积太小,可以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冲稀 D.滴定时应用左手顺时针方向旋摇 答案 AC

7.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巴里—马歇尔(Barry 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已知常见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醋 泡菜 柠檬 葡萄

pH 2.4~3.4 3.2~3.6 2.2~2.4 3.5~4.5

柑橘 苹果 牛奶 鸡蛋清

pH 3.0~4.0 2.9~3.3 6.3~6.6 7.6~8.0

B.③>②>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B.等于25 mL

C.小于25 mL

D.无法确定

B.由无色变为深红色 D.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C.由浅红色变为深红色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

B.1×107 mol/L

C.

0.1bamol/L D.

0.1babmol/L

番茄 4.0~4.4 玉米粥 6.8~8.0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胃溃疡病人适宜长期食用下列食物 ( ) A.玉米粥 答案 A

8.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有相似的化学作用 ( ) A.品红溶液 答案 B

9.如图为对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象,依据图象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表内各组中的 ( )

B.石蕊试液

C.氯水

D.KI一淀粉溶液

B.柠檬

C.葡萄

D.柑橘

X/mol/L Y/mol/L 答案 D

10.下列是关于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锥形瓶中放入25 mL待测液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滴至刚变紫色立即停止;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后;⑤不润洗滴定管,直接往其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 A.④⑥⑦ 答案 D

11.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某Na2CO3溶液的浓度,若配制Na2CO3溶液时所用的Na2CO3中分别含有:①NaOH ②NaCl③NaHCO3 ④K2CO3杂质时所测结果偏低的是 ( ) A.①

B.②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D

12.(2008·济宁模拟)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是OH-的性质,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 A.取KOH、Ba(OH)2、Ca(OH)2溶液分别与酚酞试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 B.取NaOH、NaCl、HCl溶液分别与酚酞试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

C.向滴有酚酞的25.0 mL 0.10 mol/L盐酸中,逐滴加入20.0 mL 0.10 mol/L 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向滴有酚酞的20.0 mL 0.10 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25.0 mL 0.10 mol/L盐酸,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答案 C

13.准确移取25.00 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于一洁净锥形瓶中,然后用0.20 mol/L NaOH溶液滴定(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NaOH溶液起始读数

0.01 mL 0.20 mL

NaOH溶液终点读数

18.20 mL 18.41 mL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A 0.12 0.04

B 0.04 0.12

C 0.03 0.09

D 0.09 0.03

(1)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精确到0.01)

(2)如标准NaOH溶液由于保存不妥而变质(和空气中CO2反应产生少量Na2CO3),测出的盐酸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若操作有误,则导致待测盐酸浓度偏低的错误操作是 (填序号)。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碱液润洗,直接装入标准碱液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后气泡消失 C.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D.待测液中指示剂酚酞(为有机弱酸)加得太多

(4)如果准确移取25.00 mL 0.20 mol/L 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酚酞指示剂,然后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是否也可测定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是”或“否”)。 答案 (1)0.15 (2)偏高 (3)C (4)是

14.(2009·黄冈质检)用0.14 mol/L NaOH溶液测定某浓度的H2SO4溶液,其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稀H2SO4溶液:取10.00 mL待测H2SO4溶液配制成10.00 L稀H2SO4溶液。在配制过程中,选用下列仪器中的(用序号填空) 。

①烧瓶 ②锥形瓶 ③容量瓶 ④烧杯 ⑤酸式滴定管 ⑥漏斗 ⑦玻璃棒 ⑧胶头滴管 ⑨量筒

(2)滴定:用酸式滴定管取稀释后硫酸溶液20.00 mL,注入 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摇匀后,用0.14 mol/L NaOH溶液进行滴定,直至加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恰好使溶液 即可停止滴定。 (3)计算:根据图所示0.14 mol/L NaOH溶液的用量,计算稀释前后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4)碱式滴定管在注入0.14 mol/L NaOH溶液之前,用水洗净之后,立即装入0.14 mol/L NaOH,其结果将会使测得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偏高、偏低、无影响)。

(5)滴定前,盛稀释后H2SO4溶液的容器用水洗净后,用H2SO4润洗,再准确量取20.00 mL稀释后的H2SO4溶液,并滴入数滴酚酞试液,然后用NaOH溶液滴定。结果会使测得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偏高、偏低、 无影响)。

(6)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内无气泡,在滴定结束时,管内进入气泡,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时,未赶走气泡,结果将会使测得的H2SO4溶液的浓度 (偏高、偏低、无影响)。

答案 (1)③④⑤⑦⑧ (2)锥形瓶 由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稀释后,c(H2SO4)=0.054 mol/L,稀释前c(H2SO4)=0.054 mol/L×100=5.4 mol/L (4)偏高 (5)偏高 (6)偏低 15.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用NaOH固体配成的碱溶液时,下列操作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 (1)NaOH固体称量时间过长 。 (2)盛标准盐酸的滴定管用碱液润洗 。 (3)用酚酞作指示剂 。 (4)固体NaOH中含KOH杂质 。 答案 (1)偏低 (2)偏高 (3)偏低 (4)偏低

16.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测定盐酸的浓度的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 mL 0.10 mol/L NaOH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冷却后)→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 →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称量 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 、 。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1 2

NaOH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完成时, 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0.10 0.10

22.62 22.72

20.00 20.00

3 0.10 22.80 20.00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称量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答案 (1)①转移 定容 摇匀 ②0.4 烧杯(或表面皿) 药匙

(2)①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0.11mol/L ③丙 ④DE

章末检测十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将各0.05 mol的下列物质置于500 m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 ) A.NH4Br 答案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Cl溶液中无OH- B.NaOH溶液中无H+ C.NaCl溶液中无H和OH

D.常温下,任何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W=c(H+)·c(OH-)=1×10-14 答案 D

3.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20 mL 4 mol/L的醋酸和20 mL 4 mol/L的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试验,则 ( ) A.灯光明暗程度不变 C.灯光变亮 答案 C

4.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检测指标为:pH=9~11,悬浮物1 000 mg·L,色度深。若对该厂废水进行处理,其中有一步操作需要加入某种物质将废水调至中性,该物质应是 ( ) A.氨水 答案 B

5.在100℃时,KW=1.0×10-12,若在100℃时某溶液中的c(H+)=1.0×10-7 mol/L,则该溶液 ( ) A.呈酸性 答案 B

6.在25℃的条件下,将体积都为10 mL,pH都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到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时加入水的体积 (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B.呈碱性

C.呈中性

D.c(H+)/c(OH-)=100

B.盐酸

C.碳酸钠

D.氯化钠

-1

+

-

B.K2SO4 C.Mg(OH)2 D.Na2S

B.灯光变暗

D.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明显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A.a=b=10 mL 答案 D

7.已知NaH2PO4溶液显酸性。在0.1 mol/L的NaH2PO4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

23A.c(Na+)+c(H+)=c(OH-)+c(H2PO4)+2c(HPO4)+3c(PO4)

B.a=b>10 mL C.ab

3B.c(H3PO4)+c(H+)=c(OH-)+c(HPO24)+2c(PO4)

2C.c(Na+)=3c(PO34)+2c(HPO4)+c(H2PO4)+c(H3PO4)

+2D.c(Na+)>c(H2PO4)>c(H)>c(HPO4)>c(H3PO4)

答案 C

8.在pH为3的FeCl3溶液、pH为11的Na2CO3溶液和pH为3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分别为c1、c2、c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 A.c19.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a2S ②NaHS ③H2S ④NH4HS,按照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是

( )

A.③②④① 答案 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pH=2和pH=1的HNO3中c(H+)之比为1∶10 ②0.2 mol/L与0.1 mol/L醋酸中,c(H+)之比大于2∶1 ③Na2CO3

2溶液中c(Na+)与c(CO3)之比为2∶1 ④纯水在100℃和20℃时,pH前者大 ⑤同温时,pH=10的KOH溶液和pH=10

B.c1=c2>c3 C.c1>c2>c3 D.无法判断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③①

的KCN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浓度后者大 ⑥100 mL 0.1 mol/L的醋酸溶液与10 mL 1.0 mol/L的醋酸溶液中H+的数目,前者多 A.①④⑤ 答案 B

11.常温时,下列四种溶液,pH最小的是 ( ) A.0.02 mol/L的醋酸与0.0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溶液 B.0.03 mol/L的醋酸与0.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溶液 C.0.01 mol/L的醋酸溶液

D.pH=2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溶液 答案 C

12.一种一元强碱MOH溶液中加入一种酸HA反应之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加入的酸过量 答案 D

13. 25℃时,将pH=x的H2SO4溶液与pH=y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0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pH=7。若x=

13 B.①⑤⑥ C.①②⑤ D.①②③⑥

B.混合前碱与酸中溶质物质的量相等 D.反应后溶液中的A-、M+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生成的盐不发生水解

y,则

x值为 (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A.2

B.3

C.4

D.5

答案 B

214.(2008·南通四校联考)下图所示的是一水溶液在pH从0至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三种成分平衡时

的组成百分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图可完全根据1.0 mol/L HCl溶液滴定1.0 mol/L碳酸钠溶液的实验数据绘出 B.1.0 mol/L HCl溶液滴定1.0 mol/L碳酸钠溶液恰好反应时呈中性

C.二氧化碳溶液在血液中多以HCO3的形式存在

2D.在pH为6.37及10.25时,溶液中c(H2CO3)=c(HCO3)=c(CO3)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4分)

15.(10分)在25 mL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3)在B点,a 12.5 mL(填“>”、“<”或“=”,下同)。若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 c(CH3COOH),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c(H+) c(OH-)。 (4)在D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答案 (1)OH-+CH3COOH

CH3COO-+H2O (2)0.1 (3)> < < (4)c(CH3COO-)>c(Na+)>c(H+)>c(OH-)

16.(12分)(2008·枣庄模拟)常温下,pH=2的高碘酸(HI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酸性; 0.01 mol/L的碘酸(HIO3)或高锰酸(HMn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中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碘酸是 (填“强酸”或“弱酸”),理由是 。

(2)0.01 mol/L的碘酸(HI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IO3与Na+的浓度关系是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已知高碘酸和硫酸锰在溶液中反应生成高锰酸、碘酸和硫酸,此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写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答案 (1)弱酸 pH=2的高碘酸电离出的c(H+)和pH=2的NaOH溶液电离出的c(OH-)相等,且两者体积相等,但所得溶液显酸性,则高碘酸必定是不完全电离,所以高碘酸是弱酸 (2)等于 (3)MnSO4 2Mn+5HIO4+3H2O

2+

2MnO4+5IO3+11H

+

17.(12分)(1)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同时还产生的现象有① ,②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 (2)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一种单质,也会产生类似上述现象的反应,这种单质是 。 A.磷

B.硫

C.镁

-1

D.铜

(3)向物质的量之和为0.1 mol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加入90 mL 4 mol·L的NaOH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假设原溶液中Al3+物质的量与Al3+和Fe3+总物质的量之比为X。

①当X=0.4时,溶液中产生的沉淀是 ,其物质的量为 。

②当沉淀只有Fe(OH)3时,X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1)①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②溶液颜色变深,产生红褐色胶体(久置有红褐色沉淀) Fe3++3H2O

Fe(OH)3(胶体)+3H+,CaCO3+2H+

Ca2++CO2↑+H2O

(2)C (3)①Fe(OH)3 0.06 mol ②018.(10分)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H2O的含量。

(1)称取3.50 g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从中取出1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 0.100 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液20.0 mL(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

(2)另取5.25 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 g,求Ba(OH)2·nH2O中的n值。 答案 (1)0.01 mol (2)8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