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C10.一种常用的泡沫灭火器构造如下图。内筒a是玻璃瓶,外筒b是钢瓶,平时泡沫灭火器内筒外筒盛有液态试剂,当遇火警时,将灭火器取下倒置,内外筒液体试剂立即混合产生大量CO2泡沫灭火,从液态试剂在灭火器中长久放置和快速灭火两个角度分析,盛放药品正确的是 (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A.a中盛饱和Na2CO3溶液,b中盛Al2(SO4)3溶液 B.a中盛饱和NaHCO3溶液,b中盛Al2(SO4)3溶液 C.a中盛Al2(SO4)3溶液,b中盛饱和Na2CO3溶液 D.a中盛Al2(SO4)3溶液,b中盛饱和NaHCO3溶液 答案 D
11.下列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①C12H22O11(麦芽糖)+H2O→2C6H12O6(葡萄糖) ②CH2④NH3·H2OA.②④ 答案 D
12.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 NaHSO3和NaHCO3的两种溶液,两种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
2A.c(Na+)>c(HRO3)>c(H+)>c(RO3)>c(OH-)
-
CH2+H2O→CH3CH2OH ③CH3CH2Cl+H2O→CH3CH2OH+HCl
NH4+OH ⑤CH3CH2ONa+H2O→CH3CH2OH+NaOH ⑥CaC2+2H2O→Ca(OH)2+C2H2↑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⑥
2B.c(Na+)+c(H+)=c(HRO3)+c(RO3)+c(OH-)
2C.c(H+)+c(H2RO3)=c(RO3)+c(OH-) 2D.c(Na+)=c(HRO3)+c(H2RO3)+2c(RO3)
答案 C
13.(1)25℃时,0.1 mol/L NaOH溶液的pH为 ;
(2)25℃时,0.1 mol/L NH4Cl溶液的PH 7(填“<”、“=”或“>”),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Na+)>c(Cl-)>c(OH-)>c(H+) C.c(Na+)=c(Cl-)>c(OH-)>c(H+) 答案 (1)13 (2)< NH4+H2O
B.c(Na+)=c(Cl-)>c(H+)>c(OH-) D.c(Cl-)>c(Na+)>c(OH-)>c(H+)
NH3·H2O+H+ (3)C
14.某学生想把AlCl3溶液和Na2S溶液混合制取Al2S3,但最后得到一种白色胶状沉淀,而且混合液中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制取Al2S3的正确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答案 2Al+3S+6H2O
3+
2-
2Al(OH)3↓+3H2S↑ 2Al+3SAl2S3
15.25℃,NaOH和Na2CO3两溶液的pH均为11。 (1)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H2O分别是:
①NaOH中 ;②Na2CO3中 ; ③在1 L水中加入上述 会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2)各取10 mL上述两种溶液,分别加水冲稀到100 mL,pH变化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溶液。 (3)现有0.1 mol/L的纯碱溶液,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其正确的操作是 。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 ,你认为该溶液pH的范围一定介于 之间。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2(4)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答案 (1)①1.0×10-11 mol/L ②1.0×10-3 mol/L ③NaOH (2)NaOH
(3)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
2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CO3+H2O
HCO3+OH- 7~13
(4)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
2红色褪去。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引起的。
第33讲 酸碱中和滴定
1.如右图所示,(1)图Ⅰ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6,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
(2)图Ⅱ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 A.是a mL
B.是(50-a) 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 mL
(3)若图Ⅰ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位置,A与C刻度间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6,则液面读数为 mL。 答案 (1)5.2 (2)D (3)6.40
2.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0,现用 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甲酸时,上述指示剂 ( ) A.都可以用 答案 B
3.(2008·新乡模拟)右图是向100 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pH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B.x为0.1 mol的NaOH
C.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D.x为0.01 mol的NaOH 答案 AD
4.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 A.50 mL 量筒 答案 C
5.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0 mol/L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0 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 ) A.大于10.00 mL 答案 A
6.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 ) A.在250 mL容量瓶中配制250 mL烧碱溶液;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B.小于10.00 mL
C.等于10.00 mL
D.等于11.00 mL
B.10 mL 量筒
C.50 mL 酸式滴定管
D.50 mL 碱式滴定管
B.只能用③
C.可以用①或②
D.可以用②或③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耗酸体积V2 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写字母)
→ → →D→ 。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 。 (3)操作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4)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 ;尖嘴部分应 。
(5)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 ;终点时颜色变化是 。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润洗,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7)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 。 答案 (1)C A B E
(2)滴定管应垂直;装液和放液后需等一会,待液面上下不发生变化时才能读数;读数时目光不能俯视或仰视,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应到0.01 mL (3)便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4)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 充满溶液,无气泡 (5)3.1~4.4 由黄色变为橙色 (6)偏高 (7)
0.08M(V2V1)W×100%
例1 在中和滴定中,下列操作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滴定管时,滴定管必须用待装液润洗2~3次
B.酸式滴定管不能盛碱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酸液或强氧化性溶液 C.盛装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锥形瓶预先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终点时,若不慎滴入了过量的标准溶液,可用装有待测液的滴定管再滴入一定量待测液进行调整 答案 C
1.简答下面有关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盐酸的问题。
(1)盛放待测盐酸的锥形瓶下方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2)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到达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3)有下列错误操作: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标准溶液润洗就注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②用酸式滴定管取用待测酸液前,尖嘴部分有气泡,取用过程中气泡消失;③滴定前读出碱液体积时,视线低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滴定后读出碱液体积时,视线高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④锥形瓶用待测酸液润洗两次。
哪些错误操作会使盐酸浓度的测定值偏低? ; 哪些错误操作会使盐酸浓度的测定值偏高? 。 (4)如果用甲基橙代替酚酞做指示剂,此时所得盐酸浓度的测定值比用酚酞作指示剂测出的稍大还是稍小? 答: 。 答案 (1)便于观察颜色变化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2)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红色不褪去 (3)②③ ①④ (4)稍小
2.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取25 mL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a.放入锥形瓶中,此瓶事先用蒸馏水洗净; b.并经该待测液润洗过;c.加入2~3滴酚酞试液;d.取一支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e.直接向其中注入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f.一旦发现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立即停止滴定,记下数据。其中,错误的是 ( ) A.d、e、f 答案 B
例2 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有
+0.001 mol/L酸性KMnO4溶液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SO3+H
B.b、d、e、f C.b、d、e D.b、c、e、f
2Mn2++
5SO24+3H2O。填空回答问题:
(1)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为下列中的 。
A.酸式滴定管(50 mL) B.碱式滴定管(50 mL) C.量筒(10 mL) D.锥形瓶 E.铁架台 F.滴定管夹 G.烧杯 H.白纸 I.胶头滴管 J.漏斗
(2)不用 (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试分析原因: 。 (3)选何种指示剂,说明理由 。 (4)滴定前平视KMnO4液面,刻度为a mL,滴定后俯视液面刻度为b mL,则(b-a) mL比实际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 (填“大”或“小”)。根据(b-a) mL计算得到的待测浓度,比实际浓度 (填“大”或“小”)。 答案 (1)ADEFGH
(2)碱 高锰酸钾能腐蚀橡胶管
2+(3)不用指示剂,因为MnO4全部转化为Mn时紫色褪去,现象明显
(4)小 小
3.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若用0.100 0 mol/L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为 ( )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
A.0.008 889 答案 B
4.测血钙的含量时,可将2.0 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后,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若终点时用去 20.0 mL 1.0×10 mol/L的KMnO4溶液。
(1)写出用KMnO4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 。 (2)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 (3)计算: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 g·mL。
+答案 (1)2MnO4+5H2C2O4+6H
-1
-4
8MnSO4+9K2SO4+40CO2↑+32H2O
C.0.120 0
D.0.240 0
B.0.080 0
2Mn2++10CO2↑+8H2O
(2)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1.0×10
-4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B.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D.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 C
2.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由于滴定速率太快,当混合溶液变红时,不知NaOH是否过量,判断它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 A.加入5 mL盐酸进行滴定 C.重新进行滴定 答案 B
3.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100 mL 0.1 mol/L盐酸时,如果滴定误差在±0.1%以内,反应完毕后,溶液的pH范围为 ( ) A.6.9~7.1 答案 C
4.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
编号 A
实验 钠与水的反应
操作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
装满水的烧杯中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 0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
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
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
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B.3.3~10.7
C.4.3~9.7
D.6~8
B.返滴一滴待测盐酸 D.以上方法均不适用
B C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 000 mL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D 答案 C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5.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x mL,俯视时读数为y mL,若x>n>y,则所用的仪( ) A.量筒 答案 B
6.(2008·宁波质检)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的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过量BaCl2
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 (填“会”或“不会”)使BaCO3溶解而影响测定NaOH的含量,理由是 。
(2)确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 变为 。
(3)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 (填“能”或“不能”)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
(4) (填“能”或“不能”)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答案 (1)不会 在酚酞变色时的pH条件下,HCl是与NaOH发生反应,不会与BaCO3作用 (2)浅红色 无色 (3)不能 (4)不能 偏高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B.滴定管
C.容量瓶
D.以上均不对
器
是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系列实验26 氧化—还原滴定法
实验设计
草酸是常见的二元羧酸,有还原性,加热会分解,能使蓝墨水褪色,常见的草酸晶体(H2C2O4·2H2O)熔点为101.5℃,能溶于水。
(1)为了验证草酸分解及其产物(H2C2O4
CO↑+CO2↑+H2O↑),高中课本设计了上图所示的装置。请你根据装
置原理、草酸某些性质和实验目的,指出实验时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①试管口不能向下倾斜,② ,③ 。 (2)草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请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将0.32 g KMnO4样品(KMnO4式量158,杂质不参与反应)配制25 mL溶液来滴定20 mL 0.05 mol/L草酸溶液,消耗KMnO4溶液5 mL恰好达到滴定终点。KMnO4溶液应盛放在 (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的溶液颜色变化为 ,该样品中KMnO4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1)②不能检验CO ③不能吸收有毒气体CO(不能检验H2O)(任意两个均可) (2)5 2 6 2 10 8酸 无色变紫红色 98.75% 实验拓展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
+
+
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l(CH2)6N4H与1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 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Ⅱ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 色变成 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1.02 21.03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2 3
25.00 25.00
2.00 0.20
21.99 20.20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 0 mol/L,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1)①偏高 ②无影响 ③B ④无 粉红(或浅红) (2)18.85%
1.常温下,用0.1 mol/L的HCl溶液滴定a mL NaOH稀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HCl溶液b mL,此时溶液中OH-的浓度c(OH-)是 ( ) A.1×10-7 mol/L 答案 A
2.中和滴定开始后应注视 ( ) ①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滴定管内溶液流出的速率 A.①和② 答案 B
3.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叙述中说明恰好达到滴定终点的是
( )
A.由红色变为无色 答案 D
4.(2008·莱阳模拟)在滴有甲基橙试剂的25 mL 0.05 mol/L的一元弱酸溶液中,滴入0.1 mol/L的烧碱溶液,当滴至橙色刚好变为黄色时,所用烧碱溶液的体积为 ( ) A.大于25 mL 答案 C
5.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物质的量浓度都是1 mol/L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 ) A.①=③>② 答案 C
6.对锥形瓶在中和滴定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用来盛装被滴定的溶液
B.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用被滴定的溶液润洗
C.装入被滴定的溶液后若体积太小,可以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冲稀 D.滴定时应用左手顺时针方向旋摇 答案 AC
7.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巴里—马歇尔(Barry 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已知常见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醋 泡菜 柠檬 葡萄
pH 2.4~3.4 3.2~3.6 2.2~2.4 3.5~4.5
柑橘 苹果 牛奶 鸡蛋清
pH 3.0~4.0 2.9~3.3 6.3~6.6 7.6~8.0
B.③>②>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B.等于25 mL
C.小于25 mL
D.无法确定
B.由无色变为深红色 D.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C.由浅红色变为深红色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
B.1×107 mol/L
C.
0.1bamol/L D.
0.1babmol/L
番茄 4.0~4.4 玉米粥 6.8~8.0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胃溃疡病人适宜长期食用下列食物 ( ) A.玉米粥 答案 A
8.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有相似的化学作用 ( ) A.品红溶液 答案 B
9.如图为对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象,依据图象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表内各组中的 ( )
B.石蕊试液
C.氯水
D.KI一淀粉溶液
B.柠檬
C.葡萄
D.柑橘
X/mol/L Y/mol/L 答案 D
10.下列是关于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锥形瓶中放入25 mL待测液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滴至刚变紫色立即停止;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后;⑤不润洗滴定管,直接往其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 A.④⑥⑦ 答案 D
11.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某Na2CO3溶液的浓度,若配制Na2CO3溶液时所用的Na2CO3中分别含有:①NaOH ②NaCl③NaHCO3 ④K2CO3杂质时所测结果偏低的是 ( ) A.①
B.②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D
12.(2008·济宁模拟)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是OH-的性质,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 A.取KOH、Ba(OH)2、Ca(OH)2溶液分别与酚酞试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 B.取NaOH、NaCl、HCl溶液分别与酚酞试液作用,观察溶液颜色
C.向滴有酚酞的25.0 mL 0.10 mol/L盐酸中,逐滴加入20.0 mL 0.10 mol/L 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向滴有酚酞的20.0 mL 0.10 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25.0 mL 0.10 mol/L盐酸,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答案 C
13.准确移取25.00 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于一洁净锥形瓶中,然后用0.20 mol/L NaOH溶液滴定(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NaOH溶液起始读数
0.01 mL 0.20 mL
NaOH溶液终点读数
18.20 mL 18.41 mL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A 0.12 0.04
B 0.04 0.12
C 0.03 0.09
D 0.09 0.03
(1)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精确到0.01)
(2)如标准NaOH溶液由于保存不妥而变质(和空气中CO2反应产生少量Na2CO3),测出的盐酸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若操作有误,则导致待测盐酸浓度偏低的错误操作是 (填序号)。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碱液润洗,直接装入标准碱液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后气泡消失 C.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D.待测液中指示剂酚酞(为有机弱酸)加得太多
(4)如果准确移取25.00 mL 0.20 mol/L 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酚酞指示剂,然后用未知浓度的盐酸(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是否也可测定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是”或“否”)。 答案 (1)0.15 (2)偏高 (3)C (4)是
14.(2009·黄冈质检)用0.14 mol/L NaOH溶液测定某浓度的H2SO4溶液,其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稀H2SO4溶液:取10.00 mL待测H2SO4溶液配制成10.00 L稀H2SO4溶液。在配制过程中,选用下列仪器中的(用序号填空) 。
①烧瓶 ②锥形瓶 ③容量瓶 ④烧杯 ⑤酸式滴定管 ⑥漏斗 ⑦玻璃棒 ⑧胶头滴管 ⑨量筒
(2)滴定:用酸式滴定管取稀释后硫酸溶液20.00 mL,注入 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摇匀后,用0.14 mol/L NaOH溶液进行滴定,直至加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恰好使溶液 即可停止滴定。 (3)计算:根据图所示0.14 mol/L NaOH溶液的用量,计算稀释前后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4)碱式滴定管在注入0.14 mol/L NaOH溶液之前,用水洗净之后,立即装入0.14 mol/L NaOH,其结果将会使测得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偏高、偏低、无影响)。
(5)滴定前,盛稀释后H2SO4溶液的容器用水洗净后,用H2SO4润洗,再准确量取20.00 mL稀释后的H2SO4溶液,并滴入数滴酚酞试液,然后用NaOH溶液滴定。结果会使测得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偏高、偏低、 无影响)。
(6)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内无气泡,在滴定结束时,管内进入气泡,记录消耗NaOH溶液体积时,未赶走气泡,结果将会使测得的H2SO4溶液的浓度 (偏高、偏低、无影响)。
答案 (1)③④⑤⑦⑧ (2)锥形瓶 由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稀释后,c(H2SO4)=0.054 mol/L,稀释前c(H2SO4)=0.054 mol/L×100=5.4 mol/L (4)偏高 (5)偏高 (6)偏低 15.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用NaOH固体配成的碱溶液时,下列操作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 (1)NaOH固体称量时间过长 。 (2)盛标准盐酸的滴定管用碱液润洗 。 (3)用酚酞作指示剂 。 (4)固体NaOH中含KOH杂质 。 答案 (1)偏低 (2)偏高 (3)偏低 (4)偏低
16.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测定盐酸的浓度的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 mL 0.10 mol/L NaOH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冷却后)→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 →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称量 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 、 。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1 2
NaOH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完成时, 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0.10 0.10
22.62 22.72
20.00 20.00
3 0.10 22.80 20.00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称量NaOH固体中混有Na2CO3固体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答案 (1)①转移 定容 摇匀 ②0.4 烧杯(或表面皿) 药匙
(2)①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0.11mol/L ③丙 ④DE
章末检测十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将各0.05 mol的下列物质置于500 m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 ) A.NH4Br 答案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Cl溶液中无OH- B.NaOH溶液中无H+ C.NaCl溶液中无H和OH
D.常温下,任何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W=c(H+)·c(OH-)=1×10-14 答案 D
3.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20 mL 4 mol/L的醋酸和20 mL 4 mol/L的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试验,则 ( ) A.灯光明暗程度不变 C.灯光变亮 答案 C
4.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检测指标为:pH=9~11,悬浮物1 000 mg·L,色度深。若对该厂废水进行处理,其中有一步操作需要加入某种物质将废水调至中性,该物质应是 ( ) A.氨水 答案 B
5.在100℃时,KW=1.0×10-12,若在100℃时某溶液中的c(H+)=1.0×10-7 mol/L,则该溶液 ( ) A.呈酸性 答案 B
6.在25℃的条件下,将体积都为10 mL,pH都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到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时加入水的体积 (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B.呈碱性
C.呈中性
D.c(H+)/c(OH-)=100
B.盐酸
C.碳酸钠
D.氯化钠
-1
+
-
B.K2SO4 C.Mg(OH)2 D.Na2S
B.灯光变暗
D.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明显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A.a=b=10 mL 答案 D
7.已知NaH2PO4溶液显酸性。在0.1 mol/L的NaH2PO4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
23A.c(Na+)+c(H+)=c(OH-)+c(H2PO4)+2c(HPO4)+3c(PO4)
B.a=b>10 mL C.ab
3B.c(H3PO4)+c(H+)=c(OH-)+c(HPO24)+2c(PO4)
2C.c(Na+)=3c(PO34)+2c(HPO4)+c(H2PO4)+c(H3PO4)
+2D.c(Na+)>c(H2PO4)>c(H)>c(HPO4)>c(H3PO4)
答案 C
8.在pH为3的FeCl3溶液、pH为11的Na2CO3溶液和pH为3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分别为c1、c2、c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 A.c19.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a2S ②NaHS ③H2S ④NH4HS,按照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是( )
A.③②④① 答案 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pH=2和pH=1的HNO3中c(H+)之比为1∶10 ②0.2 mol/L与0.1 mol/L醋酸中,c(H+)之比大于2∶1 ③Na2CO3
2溶液中c(Na+)与c(CO3)之比为2∶1 ④纯水在100℃和20℃时,pH前者大 ⑤同温时,pH=10的KOH溶液和pH=10
B.c1=c2>c3 C.c1>c2>c3 D.无法判断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③①
的KCN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浓度后者大 ⑥100 mL 0.1 mol/L的醋酸溶液与10 mL 1.0 mol/L的醋酸溶液中H+的数目,前者多 A.①④⑤ 答案 B
11.常温时,下列四种溶液,pH最小的是 ( ) A.0.02 mol/L的醋酸与0.0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溶液 B.0.03 mol/L的醋酸与0.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溶液 C.0.01 mol/L的醋酸溶液
D.pH=2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的混合溶液 答案 C
12.一种一元强碱MOH溶液中加入一种酸HA反应之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加入的酸过量 答案 D
13. 25℃时,将pH=x的H2SO4溶液与pH=y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0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pH=7。若x=
13 B.①⑤⑥ C.①②⑤ D.①②③⑥
B.混合前碱与酸中溶质物质的量相等 D.反应后溶液中的A-、M+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生成的盐不发生水解
y,则
x值为 (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A.2
B.3
C.4
D.5
答案 B
214.(2008·南通四校联考)下图所示的是一水溶液在pH从0至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三种成分平衡时
的组成百分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图可完全根据1.0 mol/L HCl溶液滴定1.0 mol/L碳酸钠溶液的实验数据绘出 B.1.0 mol/L HCl溶液滴定1.0 mol/L碳酸钠溶液恰好反应时呈中性
C.二氧化碳溶液在血液中多以HCO3的形式存在
2D.在pH为6.37及10.25时,溶液中c(H2CO3)=c(HCO3)=c(CO3)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4分)
15.(10分)在25 mL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3)在B点,a 12.5 mL(填“>”、“<”或“=”,下同)。若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 c(CH3COOH),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c(H+) c(OH-)。 (4)在D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答案 (1)OH-+CH3COOH
CH3COO-+H2O (2)0.1 (3)> < < (4)c(CH3COO-)>c(Na+)>c(H+)>c(OH-)
16.(12分)(2008·枣庄模拟)常温下,pH=2的高碘酸(HI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酸性; 0.01 mol/L的碘酸(HIO3)或高锰酸(HMn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中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碘酸是 (填“强酸”或“弱酸”),理由是 。
(2)0.01 mol/L的碘酸(HI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IO3与Na+的浓度关系是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已知高碘酸和硫酸锰在溶液中反应生成高锰酸、碘酸和硫酸,此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写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答案 (1)弱酸 pH=2的高碘酸电离出的c(H+)和pH=2的NaOH溶液电离出的c(OH-)相等,且两者体积相等,但所得溶液显酸性,则高碘酸必定是不完全电离,所以高碘酸是弱酸 (2)等于 (3)MnSO4 2Mn+5HIO4+3H2O
2+
2MnO4+5IO3+11H
+
17.(12分)(1)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同时还产生的现象有① ,②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 (2)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一种单质,也会产生类似上述现象的反应,这种单质是 。 A.磷
B.硫
C.镁
-1
D.铜
(3)向物质的量之和为0.1 mol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加入90 mL 4 mol·L的NaOH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假设原溶液中Al3+物质的量与Al3+和Fe3+总物质的量之比为X。
①当X=0.4时,溶液中产生的沉淀是 ,其物质的量为 。
②当沉淀只有Fe(OH)3时,X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1)①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②溶液颜色变深,产生红褐色胶体(久置有红褐色沉淀) Fe3++3H2O
Fe(OH)3(胶体)+3H+,CaCO3+2H+
Ca2++CO2↑+H2O
(2)C (3)①Fe(OH)3 0.06 mol ②018.(10分)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H2O的含量。(1)称取3.50 g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从中取出1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 0.100 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液20.0 mL(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
(2)另取5.25 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 g,求Ba(OH)2·nH2O中的n值。 答案 (1)0.01 mol (2)8
中学学科网学科精品系列资料 WWW.ZXXK:COM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