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巴豆

来源:好兔宠物网
巴豆

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其种子也称巴豆,又称巴仁、巴果、毒鱼子、江子等。种仁去油称巴豆霜。生长于山谷、林 缘、溪旁或密林中,现多为栽培。本品呈椭圆形,一般有三棱,长1.8~2.2厘米,直径 1.4~2厘米。表面灰黄色,粗 糙,有纵线6条,基部有果梗痕。果壳分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表面棕色或灰棕色,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 色薄膜。无臭,味辛辣。

毒性:全株有毒,以种子的毒性最大。有毒成分为巴豆甙、巴豆毒素、巴豆油酸及一种生物碱。口服巴豆油半滴 至一滴即能引起严重中毒,20滴可致人死亡。巴豆毒素为毒蛋白,有细胞原浆毒作用,加热至110?C失去活性。去壳 巴豆、巴豆霜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皮肤接触后局部有烧灼样疼痛,24小时后局部可起疱。眼被污染后出现局部炎性反应,结膜充血,角 膜混浊。食后口腔黏膜红肿或水疱,口腔、咽喉、食道有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上腹痛、剧烈腹泻、大便米泔 样。严重者可出现口渴、少尿或无尿、呕血、便血、呼吸困难、发绀、谵妄,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紧急处理: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给予冷牛奶、蛋清、冷米汤、豆浆等,大量饮糖盐水。出现中毒症状者要到 医院诊治。

中毒预防: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过量或超范围使用。 何首乌

又名白首乌、赤首乌、飞来鹤等。其块茎入药。近年部分保健产品及香波中都有添加何首乌的。

毒性:全株有毒,块根含卵磷脂及蒽醌衍生物,主要成分为大黄甙(大黄素)和大黄酚,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 甲醚等,有促进肠道蠕动作用,能引起肌肉麻痹。 中毒表现:大量服用何首乌或含有何首乌的产品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肢体麻木、烦躁不安, 严重者可有四肢抽搐、呼吸麻痹。也可出现全身皮疹和疟疾样发热。

紧急处理:停止食用何首乌或其制品;大量食用后出现症状者需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有中毒症状者需到医院治 疗。

中毒预防:何首乌及其制品要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过量使用含有何首乌的产品。 马钱子

又名番木鳖、乌鸦眼、苦实、马前、大方八,为马钱科植物

马钱的成熟种子。马钱为常绿乔木,高10~30米,叶对 生,革质,花冠筒状,白色。成熟果呈橙色。种子扁圆形,钮扣状,常一面凹下,一面突起,表面密生银色毛绒,种 仁淡黄色,稍透明,角质状。马钱子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健胃功效。马钱子必须经过炮炙后入药,未经炮炙毒性 大,所以不宜生用。

毒性:马钱子入药剂量为每日0.3~0.6克,不宜久用、多用,如超量使用易致中毒。马钱子有毒成分是番木鳖碱和 马钱子碱,二者均对脊髓后角细胞有兴奋作用,过量使用可引起肌肉强直性痉挛,抑制呼吸中枢,最终因窒息或呼吸 中枢麻痹而死亡。曾有内服马钱子7粒致死的报道。成人误服番木鳖碱15毫克~100毫克可致死。

中毒表现:过量服用可引起触觉、听觉及视觉敏感,遇光、声、风等极微刺激后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双拳紧握 、角弓反张、口角向后牵引呈苦笑状,阵发性发作。病人可死于呼吸麻痹、窒息或心力衰竭。

紧急处理:误服后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尽快将患者送医院抢救。病人要安置在黑暗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外界刺 激引起的反射性惊阙。

中毒预防:加强马钱子管理。必须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使用。不要盲目使用含马钱子的偏方治病。

曼陀罗

又称洋金花、闹洋花、山茄子、大喇叭花、醉仙桃等。中毒多因误食其种子或其叶混入蔬菜被食用所致。

毒性:全株有毒,以种子毒性最大,其主要有毒成分为莨菪碱,还有少量阿托品、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先 兴奋后抑制。一枚果实约含莨菪碱8.4克,儿童服3~8粒种子即可中毒,但亦有服5粒致死者。

中毒表现:一般在食后30分钟 — 3小时出现头晕、口干、皮肤干燥、潮红、体温升高、吞咽困难、烦躁不安、呼 吸加深、心动过速、声音嘶哑、视物模糊等。重者有多语、哭笑无常、谵妄、幻视、幻听、意识模糊等,甚至发生抽 搐、痉挛、血压下降、呼吸衰竭。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出现中毒表现者须尽快到医院就诊。

中毒预防:曼佗罗要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使用。学会识别曼佗罗,不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蔬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