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二十二课 剪纸动物 ︳湘美版 (9)

来源:好兔宠物网
《剪纸动物》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课程 课时 剪纸动物 二年级下册第22课第1课时 1课时 版本 作者 类型 湘美版 曹小琴 鄂州市吴都小学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要求学生用剪纸技法表现内容为动物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抓住动物外形特征,大胆剪出动物形态,并尝试着剪出形内装饰纹样。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直观思维较强,教师要针对这一年龄特点运用课件、图片等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二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难度要适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剪纸这项传统工艺,欣赏优秀剪纸作品以及延伸品,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剪纸的热爱。 2、学习基本的剪纸技巧,能运用对折,自由剪等基本技法大胆剪出动物形态,并尝试着剪出动物形内的装饰纹样。这个技能目标包括过程与方法,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其中尝试在动物形内剪出装饰纹样是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把握动物的外形特征,准确剪出动物的外形是本课的重点。 2.在动物身上添加适当的装饰纹样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剪刀、红纸、课件、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感受氛围 导入新课 1.带领学生看教室里老师的剪纸作品,感受课堂氛围,初步了解剪纸。 2.播放北方剪纸视频,让孩子们感受北方妇女围坐剪纸及贴窗花的吉祥喜气的气氛。 (设计意图:在课前,我精心布置教室:蓝印花桌布,墙壁上挂上剪纸作品,通过运用情境导入法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让孩子们看这段视频,意在初步感知剪纸这项传统工艺美术,感受剪纸传递的吉祥和幸福。)

(二)名作欣赏 感悟剪纸 1.欣赏名家剪纸图片。

2.细致观察名家是怎样用剪纸语言表现动物特征的。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受名家作品后,教师进行深入浅出的语言指导,引领学生先整体感知,再观察某个细节,从这些优秀作品中感受其细微的精华,对孩子学习剪纸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名家剪纸作品激发了对剪纸的兴趣,较好的达成了目标一,同时选择动物剪纸的观察和欣赏也为目标二做了铺垫。)

(三)游戏激趣 体验剪纸

1.猜一猜:老师拿三样只有动物外形的纸样给学生猜是什么。

2.添一添: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怎样在这个动物身上添加动物特征及装饰纹样。 3.剪一剪: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如何将添加的纹样剪出来。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 4.讲解对称图案的剪法(对折)与不对称图案的剪法。

(设计意图: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这个环节我采用游戏感知法让学生在自主观察、自主尝试中体验剪纸的技法要求。首先通过“猜一猜”的游戏让明白要剪出动物,首先要把握动物的外形特征;再通过“添一添”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剪纸语言进行装饰;最后通过“剪一剪”让学生学会用对称、自由剪等方法剪出动物的基本特征及装饰纹样。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在体能剪纸乐趣的游戏中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四)自由创作 表现剪纸

学生自由创作,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这一环节是学生的实践创作表现环节,老师就重在巡回观察和指导。) (五)作业展示 评价剪纸

这一环节我将学生剪的动物张贴于有森林背景的展示板中,组织全体学生一同欣赏,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我也适时适当的进行评价和建议。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强调了,我们既要因材施教,也要坚持面向全体。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发现不足,以促进美术学习的发展。因此,作品展示评价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

(六)小结延伸 拓展剪纸 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2.跟着老师一起走进鄂州博物馆的民俗馆,领略剪纸花样的魅力。

3.实物展示:虎头枕,绣花鞋,绣花帽等,了解剪纸在日常生活用品之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在传统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的今天,如何弘扬本土文化,使之知晓,热爱本土传统文化,是当前教育值得关注的话题。该环节让学生欣赏鄂州花样,并告诉孩子们鄂州花样在

2009年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旨在让学生知晓优秀的本土文化,并引以为豪。同时观察剪纸的延伸品,也是让学生对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更深的了解,进一步达成目标一。) 作业要求 学生自由创作,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评价 本次教学内容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造型能力,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发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这门传统工艺,整堂课设计完整,借用环境烘托、课件等多种辅助形式进行教学,达到了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剪纸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学生感受,体验我国这项传统文化,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为好做的事情。而鄂州雕花剪纸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土文化特征鲜明,所以如何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氛围?如何给孩子欣赏名家剪纸?如何教孩子简单的剪纸技法?如何感受本土文化特色……这些都将这融入课堂之中,本堂课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中有些细节反思如下: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欣赏名作开阔视野、游戏感知自由创作、展示评价拓展延伸的几大环节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情境性和游戏性的氛围创设激起学生的兴趣,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将思维打开,比较轻松地学习了解剪纸的基本技法,教学重点得到解决,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从后面的孩子们的作品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孩子都能顺利的完成动物的剪纸作品,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欣赏名家作品要求是否拔高了些?孩子们是否有兴趣?这是我课前较担心的问题。可是,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不但对名家作品很感兴趣,还能表达出作品给自己的初步感受。我欣喜,也在想:其实,我们的美术教学不单单是教会孩子画什么?做什么?还要用优秀的文化去熏陶他们,开阔学生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可能,这些效果是一时看不到的,但对孩子的影响是能触及心灵而深远的! 教学拓展 1.带领学生看课件:欣赏鄂州本土文化——雕花剪纸; 2.实物展示:虎头枕、绣花鞋、绣花帽,了解剪纸在生活中的运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