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市各区2020年初二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来源:好兔宠物网
北京市各区2020年初二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0年西城期末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题。(共7分)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乙】

(李)广与程不识①俱以边太守将兵,有名当时。广行无部伍、行阵②,就善水草舍止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④以自卫,幕府⑤省约⑥文书;然亦远斥候⑦,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⑧、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⑨,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⑩犯之,无以禁也;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九》,有删节)

注:①[程不识]汉武帝时的大将,与李广齐名,生平未尝败绩,别称“不败将军”。②[部伍]指军队的编制。行阵:行军的阵列。③[就善水草舍止]选择水甜草肥的地方驻扎下来。④[刁斗]铜制的军用锅,白天用它做饭,夜里敲它巡逻。⑤[幕府]军队的司令部。⑥[省约]简化。⑦[远斥候]在远处布置侦察兵。⑧[部曲]古代军队编制。⑨[治军簿至明]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非常明白,毫不含糊。⑩[卒]同“猝”,突然。

13.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天子且至/年且九十 有名当时/有仙则名 ....

B. 闻将军令/久闻大名 按辔徐行/清风徐来 ....C. 持兵揖/ 以边太守将兵 之细柳军/李广之略 ....D. 固可袭而虏/汝心之固 未尝遇害/饱尝艰苦 ....

14.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翻译:军中官兵都身穿铠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且拉满。

理解:细柳营常备不懈,严阵以待,表现出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 B.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翻译: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随行的大臣们都十分惊诧。

理解:群臣的“惊”从侧面体现出周亚夫治军之严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

1

C.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翻译: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烦扰,但敌人也没有办法侵犯我。

理解:程不识把自己的军队和李广的军队进行了比较,肯定了自己的治军之道。

1 将军与 ○2 将军具有共同优点。两文都指明了军纪涣散将15.【甲】【乙】两文中 ○

3 。1○2空填写人名) 导致的后果是 ○(3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 7 分) 13. 答案:B

评分标准:2 分,选错不得分。 14. 答案:B

评分标准:2 分,选错不得分。

15.答案要点:①周亚夫 ②程不识 ③无法应对敌军偷袭 评分标准:共 3 分。第③空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李广和程不识都以边境郡守的身份指挥军队,当时很有名气。李广指挥行军没有固定编制和行列阵势,选择水甜草肥的地方驻扎下来,人人自便,夜间也不派设巡更士兵敲打刁斗来自我防卫,军中指挥部的文书很简单;但是也远远地派出监视敌军的侦察哨兵,军营未曾遭到袭击。程不识则整肃军事编制,讲究队列和布阵安营,夜间敲刁斗巡逻,军中官吏处理文书十分清楚,军队不能随意休息;然而也没有遇到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理军队非常简单,但是如果敌人突然袭击它,就没有办法抵御;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烦扰,但敌人也没有办法侵犯我。”

2020年海淀期末

(二)阅读甲、乙、丙三文,完成13-16题。(8分)

景春曰:“公孙愆、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文公下》)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

其所刺讥,皆中诸候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

③④

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节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陈、蔡:春秋时诸侯国名。②刺讥:指责讥讽。③藜羹:菜汤。这里指粗劣的食

物。④弦歌:以琴伴奏而歌,指孔子讲授自己的学说主张。

①②③

怀慰至郡,修治城郭,安集居民,垦废田二百顷,决沈湖灌溉。不受礼谒,民有饷④

其新米一斛者,怀慰出所食麦饭示之,曰:“旦食有馀,幸不烦此。”因著《廉吏论》以达其意。

(节选自《南齐书·刘怀慰传》)

2

【注释】①怀慰:刘怀慰,南朝人。②至郡:到郡上任。③礼谒:指带礼物拜访。④饷(xiǎng):赠送。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分) (1)公孙愆、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

冠:

14.对乙、丙两文中的两处画线语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遂使徒兵距孔子 ②因著《廉吏论》以达其意

A.①于是就派步兵远离孔子。 ②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B.①于是就派步兵阻拦孔子。 ②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传达他们的意思。 C.①于是就派步兵阻拦孔子。 ②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D.①于是就派步兵远离孔子。 ②于是写了《廉吏论》一文来传达他们的意思。 1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得道者多助 ..B.①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C.①以顺为正者 .D.①居天下之广居 .

②已而之细柳军 .

②天子为动 .

②面山而居 .

16.阅读上面三则短文,判断乙、丙两文中孔子和刘怀慰的行为是否符合甲文中所论述的“大

丈夫”标准,并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13.答案:

(1)真正/确实 (2)行冠礼 (每小题0.5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C(2分) 15.答案:B(2分)

16.答案示例:二人都符合“大丈夫”的标准。孔子在困厄之中,仍慷慨讲授自己的学说; 刘怀慰任职期间,为民办实事,不收馈赠。孔子做到了孟子所说的 “威武不能屈”(或:“得 志,独行其道”,刘怀慰做到了孟子所说的“仁”(或“得志,与民由之”)。他们都堪称“大 丈夫”。(3分。事例2分;所符合的标准,各0.5分。意思对即可) 附:翻译

乙文

楚昭王聘请孔子到楚国去,孔子去拜谢楚昭王,途中经过陈国和蔡国。陈国、蔡国的大夫一起谋划说:“孔子是位圣贤,他所讥讽批评的都切中诸侯的问题,如果被楚国聘用,那我们陈国、蔡国就危险了。”于是派兵阻拦孔子。

孔子不能前行,断粮七天,无法和外边取得联系,连粗劣的食物也吃不上,跟随他的人都病倒了。而孔子更加慷慨激昂地讲授学说主张,用琴瑟伴奏不停地唱歌。

丙文

3

刘怀慰来到齐郡,修理整治城郭,安顿百姓,开垦荒地二百顷,引沈湖的水来灌溉。他不接受百姓的礼赠,有人送他一斛新米,刘怀慰便把自己吃的饭食给他看,说:“每天的饭食都有剩余,希望你不要如此地烦劳。”于是撰著《廉吏论》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2020年朝阳期末

(三)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7-9题。(共6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月色入户 足不出户 千家万户 ... B.欣然起行 . C.盖竹柏影 . D.欣然起行 .

欢欣鼓舞 .

遮天盖地 .

欣喜若狂 .

气盖山河 .

千里之行 各行各业 ..

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翻译: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欣赏月亮的人,于是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理解:月色如此美好,怎能没有知己好友一起欣赏?苏轼便想起了好友张怀民,立刻动身前往承天寺。

【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并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庭下的一汪积水中,藻类荇菜交错纵横,就像那竹柏的影子。

理解:在如水的月光中,庭院中的一切都美极了。就像水中的藻、荇,也都如竹柏一般。 答:

9.画家华秋岳(华岩)曾以《记承天寺夜游》内容为主题作画,诗人孙衣言为其题诗。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填空。(2分) [链接材料]

华秋岳画苏子瞻夜游承天寺访张怀民润臣索诗

清·孙衣言

世间白日争红尘①,那识人境有清绝。黄州秃翁②物外游,令我喜对华岩笔。 西掖③官居蓬岛寒,门前写影④万琅玕⑤。尽日清风无客至,今宵明月与谁看。 注:①[红尘]形容繁华。②[黄州秃翁]指苏轼。③[西掖]中书省。④[写影]投下影子。⑤[琅玕]翠竹的美称。 诗人用“①”二字形容承天寺月夜之景,用“物外”二字高度评价苏轼、怀民的“闲人”之心,用“②”一句表达了对二人相知相契的歆羡,以及知己难求的感慨。 7.答案:B

(评分标准:2分) 8.答案:甲

(评分标准: 2分)

9.答案:清绝 今宵明月与谁看

(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

2020年丰台期末

4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共10分)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乙】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①[代雁门]代地的雁门郡。 ②[入盗]入寇,入侵。 ③[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垒。

保,同“堡”。 ④[让]责问,责备。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已而之细柳军 .C.将以下骑送迎 .

赵之北边良将也 B.居无何 ..

乃复强起使将兵 D.使人称谢 ..

常居代雁门 .

使他人代将 .

13.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翻译:慰问的军队直接驱车而入,将军级别以下的骑兵都要迎送。 理解:写出慰问军队嚣张的气焰,使得驻扎的将军及属下不得不卑躬屈膝。 B.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翻译:于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马,缓缓前行。

理解:表明汉文帝深明大义,具有雄才大略,是一位识才、爱才的贤明君主。 C.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翻译: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像从前一样。

理解:呼应了上文的“不敢战”,既写出了李牧胆小怕事,又体现其刚愎自用。

14.周亚夫和李牧为什么都能被称为良将?请结合具体内容解说。(2分)

答:

15.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临敌之际,君臣一心很重要。汉文帝对周亚

5

夫显然是充分信任的,他并不认为劳军时周亚夫的表现损害了自己的威严,反而称赞他是“ ① ”;而赵王则对李牧 ② 的做法很不满,最终下令 ③ ,造成的后果是 ④ 。(4分) (三)(共10分) 12.(2分)D 13.(2分)B

14.(2分)答案示例: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令出如山,军中将士严守军纪,备战

不懈;李牧厚待士兵,进退有度,清醒判断战局,不贸然出战,有谋略。 评分说明:周亚夫、李牧各1分,意思接近即可。

15.(4分)答案示例:①真将军 ②在匈奴入寇时固守营垒不出战 ③召回李牧,另派

他人领兵

④屡次战败,损失惨重,边地不宁

评分说明:每个空1分,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