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好兔宠物网
小学科学下半月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潘晓敏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观念指导行为,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保护童真,激发童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不妨从五个方面尝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从有效性出发

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为依据,围绕教学内容,并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掌握和发展确定教学目标,同时考虑检测教学目标达成的可操作性。认真阅读参考资料,你会发现,教学目标在文字描述上是很讲究的,其操作性是很强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个性特点,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恰当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这样,在设计教案时,就能够切合实际的设计各个环节,做到备课充分,设计有效,目标达成。

二、研读教材、处理教材时应以有效性为着力点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包含数论、代数、几何、统计概率等等很多内容。这么多繁杂的内容和学校有限的教学容量以及学生个体的认知差异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既要联系数学自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朝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努力,就必须对这些内容加以取舍和提炼。

数学教学对教材内容和功能上的选择,体现了教育教学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理念。但教材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就教材本身而言,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是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还应包括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身经历经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是有效开展

-122-

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用好教材中的主题图教材安排什么样的主题图,怎样合理地呈现主题情境,是教材编写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的。教师首先应该尊重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

(二)根据实际需要重新组合教材内容

教材是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计划的载体,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重组教材,从而提高教材处理的有效性。

对教材的处理,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对于那些相对难的、重要的和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讲授;凡是学生自己能学的或用原有知识能推出新知的,教师就应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能保证新知生成深刻,提高学习有效性。

三、设计教学环节时应将有效性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设计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突破难点的一种预设方案。因此,对于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考虑其有效性。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新知展开教学时活动的有效性,预设问题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等等。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能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2.能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

3.能抓住学生的错误理解,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省,促进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

4.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共同提高、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此外,好的练习设计也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练习是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通过练习,能够熟练运用新知并能利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现

了其练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四、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有有效性成果

合作学习是给学生提供参与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途径和环境。同时,也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一个有效措施。基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就必须要考虑它的必要性和目的性。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1.促进学生个体思维的发展。合作学习不是教学的目的,其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个体思维的发展。

2.给学生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达到相互学习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3.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且每个学生都能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他人的意见,并有所反思。

4.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所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5.教师能针对性地沉入小组参与讨论,并对困难小组适时点拨、启发,调动该组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克服随意性的倾向,不要什么问题都放在小组里去得到解决。对每一个合作学习活动的安排,必须要有解决问题或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整堂课的合作学习不宜过多,有些教学内容甚至不一定要安排合作学习,一堂好课也并非一定要有合作学习这一环节。

五、处理生成问题时应以有效性为路径

开放的课堂教学,必然会促使生成问题的发生。面对预设外的生成问题,教师应去有效地调控,把这些生成的问题资源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接受知识,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能力所服务。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追求的着眼点是建立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上,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关注学生、关注教材,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每位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西区校江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