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写好电视新闻稿

来源:好兔宠物网


如何写好电视新闻稿

如何写好电视新闻稿【1】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

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

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听”与“看”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稿写作既不同于广播新闻的为“听”的特点又不同于报纸新闻的为“看”的特点

因此笔者认为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必须从掌握电视新闻的特点入手正确处理好下列三方面的关系真正体现电视新闻稿的“为听而写、为看而写”的写作特色

一、力求口语化避免书面化

电视新闻“听”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与报纸新闻稿不同;而须有广播新闻稿之突出特点即口语化播音员面向观众直接口播新闻内容

正因如此人们形象地把电视比喻为“窗口”和“讲坛”站在这一“窗口”或叫“讲坛”“讲学”的就是我们的播音员

所以我们的电视新闻稿犹如一篇篇“教案”

这些文字稿(教案)要让播音员(教师)传授给观众(学生)不浅显明了、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大众化语言行呢?不然既妨碍观众“听”也妨碍观众“看”达不到预期的收视效果

这说明写稿应看对象要根据受众谋篇布局

如对同一内容的报道电视新闻稿与报纸新闻稿的撰写是有区别的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报纸体:“我们这次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对我们来讲出乎预料虽然谈成不多但是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洽谈会负责人7月10日对我们说

电视体:7月10号洽谈会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次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出乎他的预料虽然谈成的不多但他也非常高兴

可以看出同是文字形式但电视新闻稿毕竟不是给人看的而是要让播音员去说的

既然它的目的是说的、是让人听的那么它必须直截了当地把内容表达出来

同时要求语言比较简短适合播音员配音;其次是应尽量采用口头语言以适应受众的听觉习惯

这正是电视稿与报纸稿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

二、拓宽报道面莫看“像”作文

电视新闻片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镜头和文字

有人把新闻片比喻成一条项链

那么片中的一个个镜头就如一颗颗珍珠文字稿就好像连接珍珠的金钱

如何拉好这根“金线”?这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文字记者和编辑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然而在电视新闻稿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记者把文稿写成一般的解说词把镜头中的人物简介一番、场面内容介绍一下而已;有的文稿则写成单纯的解“像”文章说说事物发生在什么地方、结果如何

这样处理往往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不妨想一想当我们举起摄像机时能拍摄到的镜头有多少

现实中大量的新闻信息是镜头难以捕捉到的

如何处理这一“遗憾”(人们通常称“电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自然而然地摆在文字记者的面前而报纸、广播的新闻不存在这一不足

原因十分简单文字可以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动态而图像无法再现已过或未到的动态

所以撰写电视新闻稿时必须发挥文字语言的特殊作用进而拓宽电视新闻的报道面:把无法用画面传播的诸如过去的、未来的、或难以用画面表现的如政府部门的公告、科学技术成果、党的重大决策等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把这些情况如实地传播给观众

例如《我县基本完成晚造插秧任务》:

我县各地抓紧备耕立秋前后大部分秧苗已插完并迅速转入田管阶段

据悉Ⅱ优3550、协优3550、华优86等优质高产常规良种占了晚造总面积的4成多抛秧面积近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多亩

——20**年8月11日饶平电视台《饶平新闻》

三、挖掘其深度谨防一般化

新闻要求准确、快速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电视新闻更是如此

因而有些记者急于求成对一般消息的处理容易出现程序化、模式化如会议消息往往按照某某部门在什么地方、举行什么会议、提出了什么要求、参加会议的人员几方面撰稿活动消息又常常按照某某单位在什么地方、举行什么主题活动、结果如何几个要点组稿

然而我们应当知道新闻传媒的作用不只是传声筒或放录机这么简单它的权威性在于它所体现的意识永远高于社会大众平均意识经它传播的事实和观点往往带有强烈的引导和教化作用这也正是新闻传媒的立足点和生命力之所在

电视新闻的画面由于受到其具体图像的限制缺乏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评论的功能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仅仅看电视新闻图像对新闻的印象比较肤浅而文字语言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和评论事物的能力它可以恰到好处地弥补图像未能表达之不足起着代替图像完成综合分析评论新闻事件的任务使电视新闻报道达到一定的深度

例如《占路为市交通混乱——县城市容和环境综合治理见闻》:

据了解每晚11点半左右长廊两岸还成了摊点大摆酒席的“好地方”

粗略统计两岸长廊景点周围布满大大小小摊点有89处其中小炒、夜宵的摊档就有35处之多

有人说在长廊景点饮酒赏月乐在其中

然而一夜过后留给人们的是一串串的思考: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有的人为了赚钱而不顾公共环境和交通秩序;又有的人口口声声埋怨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但自己又在不断地糟蹋公共环境和破坏交通秩序制造脏乱差现象?——2000年7月3日饶平电视台《饶平新闻》

文稿在综合有关材料之后提出了一连串的让人深思的话题旨在唤起人们重视周围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并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整治市容市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井然的交通秩序

这样的议论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随着各种传播媒介特别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介的激烈竞争电视新闻更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除了提高摄像技巧之外还应在文字方面下点功夫使播出的新闻有一定的深度

电视新闻文字稿的撰写还涉及到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的方方面面本文仅就电视新闻稿撰写中的一些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见解

电视新闻稿范文【2】

我国长江流域出现日全食天文奇观

(导语)今天上午长近1万公里、宽约250公里的“日全食带”跨越亚洲大陆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目睹了这一壮观的日全食天象人们生产生活秩序如常

(解说)“日全食带”早上7点58分起始于印度进入我国境内后经过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40多个城市,中午11点多钟进入太平洋

所谓“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球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天象

整个过程包括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时期

(解说)在西藏、四川、安徽、重庆、浙江等地中央电视台联合14家地方电视台从地面到空中对日全食进行了直播报道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见证了这难得一见的天象

(现场)记者:……

(解说)在我国人们对日食的观测已有4000多年历史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预报这次日食是自1814年到2309年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我国长江流域的42个城市都可以直接观测到这次天文奇观

(同期声)群众:……

(解说)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尽管不在日全食带但人们还是看到了日

偏食的美妙景色

专家介绍因为天气原因此次无法看到日食的地区实际上也能感觉气温下降、光线转暗等微妙变化这其实也是日食的奇妙经历

分析:

1、这篇消息开头的解说词介绍日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影响属于直接式导语

2、第二段解说词介绍日食的过程、引用背景材料介绍日食的原理与模拟动画、录像资料、各地不同日食的录像相呼应;

3、第三段是记者在飞机上的报道声音与机上能看到的壮丽景色、飞机现场音响是同步的视听结合使人印象深刻;

4、最后解说词介绍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人们的观看日食情况也是对应画面内容

电视新闻稿范文【3】

“80后”交警孟昆玉:群众需要是最大的幸福

(导语)这几天一位普通的年轻交警成为了网络名人随着他的工作和生活见诸互联网这位“民选”的“北京最帅交警”感动了许多人

(解说)在搜索引擎输入“北京最帅交警”就能找到孟昆玉他的十几段视频在互联网上

传播网友们用“阳光、帅气”来形容他

(解说)其实从警校毕业开始小孟就是队里出了名的“好琢磨”和平门路口左转弯待转信号灯只有10秒钟每次只能停三四辆车

记者发现小孟常把自己的站位让给车辆

(同期声)孟昆玉:……

(解说)值勤时的小孟是个“分秒计较”的人为此记者也给孟昆玉算了一笔账:一个信号灯周期打手势25到30次

一个岗下来同样枯燥的动作就要重复900多次

而这个28岁的小伙子已在这个路口风雨无阻地坚守了八年

(解说)夜查是交警工作最苦的活不仅要熬夜还可能会面对酒后司机的种种刁难

这位酒后驾车的外地司机迟迟不肯在罚单上签字小孟和他唠起了家常

(同期声)孟昆玉:……

(解说)经过耐心劝说这位司机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罚小孟还细心地为他联系了晚上在北京的落脚点

(解说)工作之余的孟昆玉也和其他80后一样喜爱上网、读书、玩游戏几经寻访记者

发现原来这个网上最帅交警也是被一群大学生街拍时“挖”出来的

(同期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王鉴理:……

(解说)网友们都说80后很难找到幸福感对此小孟有自己的见解

(同期声)孟昆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