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文言文翻译
第20课 秋 水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畅通无阻的水流是这样大,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在这个时候,河神乐滋滋地高兴起来,他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神方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懂得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有认为孔子学识少、伯夷的道义不值得看重的人,开始我不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渺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第21课 愚 公 移 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大山而居住。由于山北交通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竟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动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他们运土石,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
文言文翻译 - 1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的阻隔了。
第22课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拜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道:“您的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有点小毛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以此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物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里的病,可以用火剂汤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了。
第23课 捕 蛇 者 说
永州的郊外有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上有白色的斑纹,它碰过的草木全得枯死,(若)咬了人,就没有医治的办法。但把它捉了来,风干以后制成药饵,却可以治好麻风、手脚麻痹、脖子肿和
文言文翻译 - 2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癞疮等恶性疾病;还可以消除烂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捕捉它的人,(准许)他们用蛇抵应缴的租税。永州的老百姓都争着去干这件差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专享这种好处有三代了。我向他打听,他却说:“我爷爷死在捕蛇上,我爹死在捕蛇上,我接着干这件差事十二年了,险些送了命也有好几次了。”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好像很悲伤。
我同情他,并且说:“你怨恨这件差事吗?我打算告诉主管人,免掉你这件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姓蒋的(一听)更觉得悲苦,眼泪汪汪地说:“您是可怜我,让我活下去吗?可(您不知道,)我这件差事的不幸,还不像恢复我缴税的不幸那么厉害啊。要是我过去不干这件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从我家三代定居在这个村子,算起来,到现在有六十年了,(这些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苦。地里的出产缴光了,家里的收入也全交出去了,(大家)哭着喊着,四处逃亡,又饥又渴,常常跌倒在地,(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吸着有毒的瘴气,死者遍野,尸骨成堆。从前跟我爷爷住一块儿的,如今十家中连一家也没有;跟我爹住一块儿的,十家中没剩下两三家,跟我一块儿住了十二年的,如今也不到四五家了。(那些人家)不是死光就是逃荒去了。可我靠着捕蛇独自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一到我们村子来,就到处乱闯乱嚷,吓得人们哭天叫地的,甚至连鸡狗也不得安宁啊。我提心吊胆地爬起身,看看那瓦罐子,我的蛇还在里面,这才安心地睡下。我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交上去。回来后,心满意足地吃我地里出产的东西,来过完我这一辈子。其实呢,我一年里冒生命危险只有两次,其余的日子却能高高兴兴地过,哪里像我的邻居们天天都这么难熬呢!如今即使死在捕蛇上,比起我那些邻居的死已经晚多了,又怎么敢怨恨这件差事呢?”
听了这些话,我更加悲痛。孔子说:“横征暴敛比老虎还要凶狠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是真实可信的。唉,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所以我为此事写了这篇“说”,我期待着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了解这种情况。
文言文翻译 - 3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文言文翻译
第 25 课 《论语》十则
(一)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二)
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三)
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遵行的准则吗?”孔子说:“是‘ 恕 ’吧!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四)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五)
孔子说:“富裕和做官是人们追求的,可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的,就不应该占有。贫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抛弃仁义之道。”
文言文翻译 - 4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六)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孔子说:“先行动,有关行动的话以后再发表。”
(七)
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德,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相反。”
(八)
孔子说:“富裕如果能够追求得到,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追求得到,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
(九)
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有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十)
(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夫子叹了口气说:“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第 26 课 鱼我所欲也
文言文翻译 - 5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掉鱼,而得到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得到正义。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然而我追求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得到生命的事情;死亡是我厌恶的事,然而我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为厉害的,所以,(即使)有祸患(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存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而保存生命)的手段什么不可以使用呢?(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用的人。所以,(人们)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篮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会死亡。然而,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踹过去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一下是否合乎礼仪就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接受这些俸禄)是为了美丽的宫室,妻妾的侍奉,那些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念我的恩德吗?从前即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美丽的宫室而接受了;从前即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即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那些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念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的本性。
第 27 课 订 鬼
大凡天地之间,有鬼,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形成的,都是人们构思想象造成的。从什么途径导致鬼的产生?由于疾病。人们得了病就担忧害怕,担忧害怕就看见鬼出现。大凡人们不得病就不害怕。所以得了病卧床不起,就害怕鬼来。害怕就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眼睛就会看见了不实在的东西。
文言文翻译 - 6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怎样来验证这种事呢?古书记载:“伯乐学着相马,检看玩味见到的东西,没有一样不是马的。宋国的庖丁学着解牛,三年之中看不见一头活牛,看到的都是杀死了的牛的部件。” 这两人用心是到了极点啦。胡思乱想,自然会看到怪异的事物。人生病见到鬼,正如伯乐看马,庖丁看牛一样。伯乐、庖丁看到的并不是马和死牛,由此可知那些病人所看到的鬼实际上并不是鬼。
病人因病而精神很差,浑身疼痛,就说是鬼拿着鞭子、棍子在打他,或者看见鬼手中拿着棰、锁、绳子,站着守在他旁边。这是由于病痛时害怕产生的虚妄幻觉。刚病时心里害怕,就看见鬼来了;病厉害时就怕死去,就看见鬼在发怒;身体由于疾病而疼痛,就看见鬼在打他:都是胡思乱想虚幻构成的,不一定真其事。
胡思乱想的结果,有时从眼睛里显露出来,有时从嘴里显露出来,有时从耳朵里显露出来。从眼睛里显露出来,眼睛就会看到它的形体;从耳朵里显露出来,耳朵就会听到它的的声音;从嘴里显露出来,嘴就说出它的事情。白天看到鬼出现,夜里睡觉就在梦中听见鬼声。一个人躺在空屋里,如果心里害怕,就会梦见那人按住他的身体而吓哭了。其实醒时见到形鬼和睡时听到鬼声,都是因为精神作用而产生的幻觉。害怕和想象,都会产生同样的情况。
第 28 课 马 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能屈辱于低贱人的手中,和其他马一块死在马厩里,不被人称作千里马。
千里马,有时一顿能吃一石谷子,喂马的人却不知道是千里马而去喂它。这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无法显示出来,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喂饱它而使它的才能施展出来,马嘶叫却不能通晓它
文言文翻译 - 7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的意思,还拿着鞭子对它说:“天下没有好马!”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文言文翻译
第21课 古文二则
(一) 四 知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莱州太守。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里是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拿着银子)回去了。后来杨震调任涿郡担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他的子孙常常吃饭没有肉,出门没有车,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二) 私 心
第五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诸子中有人有时候劝止他,他就斥责并让他们走开,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也把它们封上,他就像这样毫无私心。他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以清廉而著称,当时的人们把他比作西汉以贤良廉洁而著称的贡禹。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第五伦回答说:“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始终也没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来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
文言文翻译 - 8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第22课 与朱元思书
(空中的)烟雾都已消散净尽,天与山连成一片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船儿随水漂去。从富阳到桐庐100多里,一路奇山异水,可以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是清白色的,(清澈得)即使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向下望去,游动的鱼儿和江底的细石看得清清楚楚。(那)湍急的江流比射出的箭还快,汹涌的波浪有如奔腾的骏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那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起,仿佛在竞相伸展;他们都在争着向高处发展,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千百个高高的山峰。山泉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声响;鸟儿们此唱彼和,声音是那样的美妙和谐。(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地叫个不停,(山中的)猿猴也一声声不住地鸣叫。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定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忙于经营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一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之处,有时偶尔漏出(一丝一线)的阳光。
第23课 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于是)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赶上冬天)天气很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从不(因此有所)放松。抄写后,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借书给我,我才有机会博览群书。我到了成年时候,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交游,向他们请教。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那位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学生挤满了屋子,他的言辞态度一直极为严肃。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恭恭敬敬地求教;有时遇到他的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辩说;等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够有所收
文言文翻译 - 9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获。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冒着严冬凛冽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皮肤冻裂了(我)还不知道。我到了住所,四肢都冻僵了不能动弹,侍女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用被子(替我)盖上,很久很久(我)才暖和过来。寄居的旅馆的主人每天给准备两顿饭,从没有鱼和肉这样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同住在旅舍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头上戴着用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着白玉环,左边带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就像神仙一样;可是我却穿着旧棉袄、破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因为我心中有自己读书的乐趣,(从来)不感到衣食条件不如他人。我求学时的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现在许多在太学里的学生,朝廷每天供应膳食,父母每年给(他们)准备皮袄和绸衣,没有受冻挨饿的顾虑;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子里诵读诗书,也没有奔走的劳累;有司业、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任何问题得不到解决,没有任何要求得不到满足。凡是应该有的书,都聚集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他们学业要是不精通,不能养成良好道德品行,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吗?
东阳县的书生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学们都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并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见面礼,言辞非常流畅、通达。同他分析、议论问题,(他总是)言语和缓面色平和。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用心十分劳苦。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我特意讲讲求学的艰难来告诉他。
第24课 与 妻 书
意映亲爱的:我今天用这封信同你永远分别了!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人世间的一(个)人;你看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是阴间的一(个)鬼了。我写这(封)信,泪珠随着笔墨一起落下,(悲痛得)不能写完就想停笔,(但)又怕你不了解我的苦衷,认为我忍心丢掉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愿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跟你谈谈。
文言文翻译 - 10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我是非常爱你的,就是因为爱你的想法,使我勇于去献出生命。我自从遇到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够结成恩爱夫妻。可是遍地血雨腥风,豺狼当道,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过日子呢)?(人民的苦难使我像)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那些所谓)“修养最高的人”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古语说:有仁爱之心的人,“爱敬自己的老人,要扩大到爱护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小孩,要扩大到爱护别人的小孩”。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意,(去)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敢在你死以前先死,(而)不顾你了。你要体察我的苦心,在哭泣之后,也从普天下人民(的幸福)着想,一定也会乐于牺牲我自己和你自己的福利,为普天下人民谋永久的幸福,希望你不要(太)悲痛!
你还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你起初听了这话十分生气,后来经过我婉转解释,虽然(你还)不认为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什么话可说。我的意思原来(是)说由于你的脆弱,一定不能经受失掉我的悲痛,我先死(的话),留下悲痛给你,我实在于心不忍,所以宁愿请你先死,(由)我(来)承担(失去你的)悲痛。唉!谁知道我终于比你先死呢?我真(是)不能忘掉你啊!回忆(我们)后街的房子,进入大门穿过走廊,通过前后厅,再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边一间屋子,(就)是我和你双双同住的地方。(我们)新婚三四个月(时),刚好冬天的十五日前后,窗外月光照耀,梅影婆娑;我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情没有谈到?什么衷情没有倾诉?到现在回想起这情景,仍然泪流满面。(我)又想起六七年前,我逃离家庭又回到家(时),你流着泪请求我:“希望(你)今后再出门远行,一定要告诉我,我愿意跟你(一起)走。”当时我也已经答应你了。前十几天(我)回家,就想乘便把这次走的事情告诉你,(可是)到了与你见面对时,又不能开口,而且因为你(已经)怀孕了,更怕你不能经受悲痛,所以(我)只是天天借酒来麻醉(自己)。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我的确希望跟你相伴到死,但是以今天的形势来看,天灾可能叫我们死,盗贼可能叫我们死,国家被瓜分的时候我们可能死,贪官污吏残害人民我们也可能死,我们处在今天的中国,国内无时无地不可以叫我们死。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这样呢,还是你能这样呢?即使有可能不死,但是(夫妻)离散,不能相见,白白使(分居)两地的你我望眼欲穿,身子变成空望对方的石头,试问自古以来何曾见过夫妻失散后能够重新团圆呢?那样(的话),就比死(更为)
文言文翻译 - 11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痛苦了。我们对这种情况将怎么办呢?(虽然)今天我和你都幸运地活着,(可是)天下的人民不该死而死和不愿意分离而(被迫)分离的,数不胜数,像我们(这样)感情丰富的(人),能忍心(看着)这种惨状吗?这就是我敢于(为人民)去献出生命而不顾你的原因。
我现在死去毫无遗憾,救国之事成功与不成功,还有与我志同道合的人存在(他们会继续奋斗)。依新已经五岁,转眼就要长大成人,希望你好好地抚育他,使他像我(一样)。你腹中所怀的孩子,我猜她是女儿,女儿就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或许又是男孩,就教他把父亲的志向作为自己的志向,那么,我死后(如同)还有两个我在你的身边。幸运,幸运哪!我死后家里的日子将会很贫困,但贫困没有(什么)可苦恼的,清静过日子罢了。
我现在同你没有什么话说了。我(死后)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时),一定也用哭声同你相应和。我平时不相信有鬼,(但)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的人又说(人死后)有心灵感应,我也希望那说法是真的,那么我死(后),我的灵魂还是依依不舍地陪伴着你,你不要因为失去我而悲痛。
我平时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理想)告诉你,(这)是我的不对的地方;但是告诉(你)这些事,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为(为人民的利益)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怕,但让你(为我)担忧,实在是我不能忍心的。我爱你到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惟恐不够周到。你有幸嫁给我,可又为什么不幸而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而得到你(做妻子)又为什么不幸而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于不忍心只顾自己好(而不顾全国人民)。唉!方巾太短小而(我的)衷情绵远悠长,未写完的话,还有万万千千,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不能舍弃我,希望(你)时时在梦中见到我吧!多么悲痛啊!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夜四更,意洞亲笔。
家中各位伯母、婶母都有文化,(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以完全地表达我的心意为幸事。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七单元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 12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第26课 《庄子》二则
(一) 浑沌之死
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名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对待他们十分友好。倏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厚重的恩情,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及呼吸,惟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
(二)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宣王饲养斗鸡。十天后,宣王就催问道:“鸡训练完毕了吗?”纪渻子说:“还不行,它正在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过了十日,宣王又问训练好了没有。纪渻子说:“还不行,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而有所反应。”再过十天,宣王又问起训练鸡的事,纪渻子说:“还不行,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又过了十天,宣王又问起那只鸡。纪渻子说:“现在差不多了(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即使别的鸡叫,它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毫无反应了。”宣王于是就去看斗鸡的情况,果然呆若木头鸡了,可是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看见它就转身逃走了。
第27课 周公诫子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低了。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中间要停多次,手握着未洗完的头发来招呼客人,吃一顿饭中间要停多次来接待客人,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
文言文翻译 - 13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的,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却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的——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第28课 出 师 表
先帝创建统一中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啊。可是,侍卫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的将士们在边境上奋不顾身,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人的志气,而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宫廷和相府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提升、惩罚、表扬、批评,(标准)不应当有差别。如果有作坏事、触犯律令以及尽忠办好事的人,应该交给各主管部门决定对他们的惩罚或奖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造成宫廷和相府有不同的法律。
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志向和心思都忠贞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以为宫中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情善良,做事公正,对军事精通熟练,从前试用他的时候,先帝曾称赞他有才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部队团结一心,把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安排得当。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 侍
文言文翻译 - 14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正直、有才干而且能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
我本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田,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先帝不嫌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十分感激,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严重挫折,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唯恐先帝的托付不能实现,以至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寸草不生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该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恢复汉家的基业,回到旧日的都城。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权衡事情的得失利弊,毫无保留地向您提出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责成我实现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大业,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禀告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美德的建议,就应当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亲自多加考虑,(向他们)询问治国的正确道理,认识、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地追念先帝的遗命。(这样)我就感恩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篇文章,我涕泪交流,不知说了些什么。
第29课 答司马谏议书
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你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起事情常常意见不合,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治国之道、政治主张)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必定
文言文翻译 - 15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不会得到谅解,所以原只想约略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桩地为自己辩解。又想到承蒙你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你或许会原谅我。
原来读书人要争辩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如今你拿来指教我的,说什么侵犯职权、生事扰民、与民争利、拒绝进谏,弄得普天下怨恨咒骂。我却认为:遵从皇帝的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把它交给主管官吏去执行,算不得什么侵犯职权;推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令来兴利除弊,算不上什么滋生事端;替国家理财,不是什么与民争利;驳斥谬论,批驳奸佞,不是什么拒绝进谏。至于怨恨咒骂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就知道它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多数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皇上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估量政敌的多少,想要出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声势汹汹呢?盘庚那次迁都,怨恨的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他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你责备我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之职很久,未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来使老百姓得到幸福、受到恩泽,那么我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陈规旧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和你)见面,(我对你)不由得从内心仰慕到了极点。
文言文翻译 - 1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