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近代史第一章

来源:好兔宠物网


(一)单项选择题

1.1849年,以武力强占澳门半岛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2.1898年,强租山东的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 美国

3.规定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1845年,首先在上海设立租界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5.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D.义和团运动

8. 规定割让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和彭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1885年3月,率部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 )

A.冯子材 B.陈化成 C.关天培 D.乐善

10.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达到高潮是在( )

A.鸦片战争爆发后 B.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D.中法战争爆发后

1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A.洪秀全 B.林则徐 C.魏源 D.严复

12.近代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

A.洪秀全 B.林则徐 C.魏源 D.孙中山

13.19世纪70年代,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国家进行“商战”的是(A.魏源 B.王韬 C.郑观应 D.严复

14.1895年,喊出“救亡”口号的是( )

A.孙中山 B.林则徐 C.康有为 D.严复

15.近代中国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

A.孙中山 B.林则徐 C.康有为 D.严复

16.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 )

A.鸦片战争以后 B.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D.中法战争以后

(二)多项选择题

1. 19世纪下半期,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

A.中俄《瑷珲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 中俄《改订伊犁条约》

2.1860年10月,火烧圆明园的外国侵略者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 美国

3.规定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有( A. 《南京条约》 B.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C.中美《望厦条约》 D.《马关条约》

4.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有( )

A.邓世昌 B.陈化成 C.关天培 D.林永升

5.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是( )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B.其他国家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

6.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王韬 B.薛福成 C.马建忠 D.郑观应

(三)简答题

1.简述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主要方法。

2.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哪些手段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

3.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4.19世纪后期,中国是如何陷入边疆危机和被瓜分危机的?

5.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是什么?

6.早期维新派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7.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及意义。

(四)论述题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试述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在华资本扩张的重要方面是工矿企业投资。在矿山方面,到1913年,列强在中国所设立的采矿企业32家。投资铁路不仅包括修路权,而且还包括对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甚至还囊括了对铁路沿线矿产的开采权。其他工业企业的投资,包括造船、纺织、面粉、烟草等行业。外国银行从19世纪40年代进入中国,甲午战争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关税的征收权、保管权、支配权均由外国银行控制。

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列强在中国的投资,其资金并不主要来自自己国内,而主要来自中国。其渠道主要有:(1)各种投资的利润。 (2)各种贷款利息与回扣。 (3)通过货币经营直接积聚资金。

——根据吴承明、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吴承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刘克祥、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等著作整理而成。

材料二:

……提倡“实业救国”的张骞,创办了大生企业集团,曾经有所发展,但在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情况下,最终失败了。被认为是中国自己经营最成功的开平煤矿,1900年就在中

外合办的名义下,被英国资本吞并。此后,英资又挟其优势,吞并了另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滦州煤矿。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是发展较迅速的,但在1918年到1927早间,因欠帝国主义债务无力偿还而被拍卖、吞并的中国纱厂就有7家。

——龚书铎:《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选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0期。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投资设厂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2)近代资本-帝国主义的对华资本输出与今日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有什么不同?

第一章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A 5.B 6.C 7.A 8.C 9.A 10.B 11.B 12.C C 14.D 15. A 16.B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AB 3. BC 4.AD 5.AD 6.ABCD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