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腐熟剂堆腐效果对比试验
不同秸秆腐熟剂堆腐效果对比试验
作者:贾仰东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10期
摘要:通过大堆试验和室内试验两种方式,比较了4种秸秆腐熟剂的堆腐效果。结果表明:济南产亿安神力可有效提高堆温且高温持续时间长,淮安产酵素菌速腐剂的干物重损失率大,二者的堆腐效果均较好。 关键词:秸秆;腐熟剂;堆腐效果 中图分类号:S141.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10-0075-02
农作物秸秆大量剩余,滥放和焚烧都会污染环境,直接还田也存在加重病害的风险,堆沤还田是剩余秸秆有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前,一些企业开发了一批加速秸秆腐熟的产品——统称秸秆腐熟剂。为比较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堆腐效果,筛选、推广快速高效的产品,于2008年夏开展了不同秸秆腐熟剂堆腐效果对比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秸秆为小麦秸秆。
供试腐熟剂品种为:淮安产酵素菌速腐剂、广东产腐秆剂、济宁产有机物腐熟剂、济南产亿安神力。 1.2 试验方法
大堆试验:设小麦秸秆中分别加入4种秸秆腐熟剂及不加秸秆腐熟剂5个处理,分别是处理1:麦秸+水+尿素(对照);处理2:处理1+1.5kg酵素菌速腐剂;处理3:处理1+1.0kg腐秆剂;处理4:处理1+1.5kg有机物腐熟剂;处理5:处理1+0.5kg亿安神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堆试验每处理为一堆,每堆500kg麦秸,起始秸秆含水量控制在50%一60%。液体腐熟剂亿安神力对水15kg,稀释后均匀泼洒;固体腐熟剂酵素菌速腐剂、腐秆剂、有机物腐熟剂用适量细土混匀后使用。尿素每堆3kg对水15kg溶化后均匀泼洒,堆宽1.5m,高1.8m,长2.5m左右,不设重复,不翻堆。试验时间2008年8月14日,15日开始记录大气和堆内温度,至9月28日共记录45天。
室内试验:每处理用一个塑料袋,装5kg麦秸以不加菌种作为对照(处理1),分别加入酵素菌速腐剂15g(处理2),腐秆剂10g(处理3),有机物腐熟剂15g,亿安神力5g,再分别加入等量(30g)尿素,扎紧袋口放置到阴凉处,在相同条件下堆腐一个月后晾干称重,试验于2008年8月18日实施,2008年9月18日开袋自然晾干。2008年10月23日晾干称重。试验结束时观察颜色变化。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腐熟剂对堆温变化规律的影响
大堆试验各处理在堆腐过程中的堆温变化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秸秆腐熟过程产生大量热量,堆温比外界环境温度高6-44℃,在高温阶段,堆温高出环境28-44℃,以后随着腐熟过程的推进,与环境温差逐渐缩小,9月28日与环境温差在6-23℃之间。从堆温的变化过程看,各处理在堆腐前3天温度快速上升,均在7-12天温度达到最高值,3-12天堆温保持在60%以上,为高温腐熟阶段。12天以后堆温平缓下降,进入降温阶段,45天试验观察结束时堆温仍呈下降趋势。
各处理最高温度、高温达到时间、降温开始时间、高温维持天数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除处理4外,加入腐熟剂的其它3个处理的堆温高于60℃的天数比对照多5-7天;堆温在50-60℃的维持天数比对照多1-3天,处理5高温维持天数最多,其次是处理2、处理3。 2.2 外观颜色变化
9月28日堆腐结束时,肥堆纵剖面不同部位的秸秆颜色不同,上表层呈黄褐色,中间为黑色,底部颜色黄褐和黑色之间,呈黑褐色。说明中部秸秆腐熟较好,表层最差。可能是由于上层旱时失水,影响菌剂活性,而大雨又可能使菌剂淋洗到中、下层所致。物料结构表层秸秆疏松,中下部粘黑。整个堆内无恶臭。各处理无明显差异。 2.3 秸秆重量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室内试验结束时,称量了各处理腐熟后的干物重,计算出各处理腐熟过程的干物重损失率。由图2可以看出,加入腐熟剂的处理干物重损失率均大幅高于对照,说明4种腐熟剂都有加速秸秆腐熟的效果。干物重损失率最大的是处理2,为40%,其次是处理4,为37%。说明处理2、4堆腐效果较好。
3、结 论
3.1 供试腐熟剂能明显提高秸秆腐熟过程的温度,延长高温持续时间,有利于加速秸秆腐熟。
3.2 从堆温和高温持续天数推断,济南产亿安神力堆腐效果最好,而根据干物重损失率推断,淮安产酵素菌速腐剂堆腐效果最好。还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
3.3 为保证堆腐温度和成肥质量均匀一致,在堆腐过程中可倒垛1-2次。
参考文献:
[1]黄九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J],山东农业科学,2008,1:90-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