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章 二十四节气养生 饮食

来源:好兔宠物网


二十四节气养生要点、饮食要点

“天人合一、自然养生”,中医养生精髓。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由于2000多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古人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进行了命名,这就是24节气的由来。

1 立春公历2月4日

养生要点: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着眼于一个“生”字,忌抑郁。

食味养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可选韭菜、香椿、茼蒿等蔬菜。

严选产品:核桃,赤豆,薏仁米,莲子,桂圆,荞麦

药食同源:安神枣麦粥:浮小麦50克,大枣5颗,糯米150克。

中医贴士:春节前后,宜健胃护肾,长按揉“足三里、涌泉”,防过疲劳。

2 雨水公历2月18日

养生要点:养肝为主,补肾为辅,健脾胃为轴。

食味养生: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

严选产品:谷类,豆类,核桃,大枣,莲子

药食同源:薏米10克,山药10克(鲜山药50克),大米100克

中医贴士:适合做养肾培元、养脾排湿等调理。

3 惊蛰公历3月5日

养生要点:春天属肝病高发季节,应注意养肝、保肝,防止春季传染病的流行。

食味养生:民间素有惊蛰吃梨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习俗。

严选产品:灰枣,百合/霍山百合,普通银耳/雪花银耳,香菇/黑面香菇、冰糖

药食同源:糯米粉500克、黑芝麻粉80克、白糖100克,猪板油20克

中医贴士:适合健胸疏乳、女性妇科保健等调理。“三阴交”穴位按揉、点按,有很好效果。

4春分公历3月20日

养生要点:春分重在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注重精神、饮食、养生,预防流行病。

食味养生:饮食要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同时,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

严选产品:特级黑木耳/长白山秋耳,花生米/红皮花生,糙米、生核桃/核桃仁、大枣、莲子/通心白莲

药食同源:黑芝麻粥:黑子麻粉60克,大米150克,冰糖适量

中医贴士:适合做补充气血、疏通经络等调理。平衡高血压、心脏养护。

5清明公历4月4日

养生要点:清明时节雨纷纷。春天除了护肝养肝之外,祛湿也是养生的重点之一。

食味养生:宜减甘增辛,可多吃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

严选产品:赤小豆,薏仁米,黄豆,花生

药食同源:银耳蛋羹:鸡蛋2个,银耳20克,植物油10克,少许白糖

中医贴士:适合做头部、肩颈等调理。清明是高血压的易发期,易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中风的危险。

6谷雨公历4月20日

养生要点:防湿邪侵入人体,出现肩颈痛、关节疼痛、脘腹胀满等病症。

食味养生: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可食用一些益肝补肾、补充气血的食物。

严选产品:赤小豆,薏仁米,黄豆,花生

药食同源:黑糯米150克,核桃仁30克,黑芝麻15克,蜂蜜、桂花糖适量

中医贴士:谷雨就喝“谷雨茶”,女人花茶、五行养生等调理。

7 立夏公历5月5日

养生要点:天气渐热,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此时养生重在养心。

食味养生:膳食调养中,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清淡为主。

严选产品:红豆,赤小豆,绿豆,莲子。

药食同源:补血桂圆粥:糯米200克,桂圆60克,红糖适量。

中医贴士: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养心活血、袪湿健脾等调理。

8 小满公历5月21日

养生要点:“防热除湿”,坚持健脾利湿、清心祛暑、和胃养阴三原则。

食味养生:皮肤病高发,应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可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

严选产品:赤豆,绿豆,薏仁米

药食同源:冬瓜香菇汤:冬瓜400克,水发香菇100克,植物油适量。

中医贴士:“春困夏乏”,人的精神不易集中,应常到户外活动,吸纳大自然清阳之气,加强脑部供氧。适合做妇科调理、三焦等调理。

9 芒种公历6月5日

养生要点:湿胜使人感到四肢困倦,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如腮腺炎、水痘等。

食味养生:新陈代谢旺盛,耗气,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

严选产品:赤豆,绿豆,薏仁米

药食同源:养心粥:太子参30g,山药30g莲子30g,粳米200g煮食。

中医贴士: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做心肺养生和脾胃等调理。

10 夏至公历6月21日

养生要点: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着眼于一个“长”字,保持心神安静。

食味养生:夏季出汗宜补充盐的丢失。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严选产品:赤豆,绿豆,薏仁米,黑豆,燕麦,荞麦

药食同源:绿豆薄荷汤:绿豆300克,薄荷10克,白糖适量。

中医贴士:炎炎夏日预防“空调病”,避免寒凉侵入。适合做胃肠、关节等调理。

11 小暑公历7月7日

养生要点:此时人体阳气活动旺盛之时,养生重于养阳,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

食味养生:小暑时节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油腻之品。

严选产品:赤豆,绿豆,薏仁米,百合

药食同源:绿豆汤:绿豆500g,冰糖适量,煮食(冰镇味道更佳)

中医贴士: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人们应少食寒凉之物,以免加重病情。适合冬病夏治三伏贴灸(养生灸)、养心活血等调理。

12 大暑公历7月22日

养生要点:重在“冬病夏治”。慢性呼吸道、宫寒、风湿痹证等最佳治疗时机。

食味养生:暑湿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排湿除浊。多吃冬瓜、薏米、茯苓等食物。

严选产品:赤豆,绿豆,薏仁米,百合

药食同源:西瓜番茄汁:西瓜半个,番茄3个,榨汁食用。

中医贴士:三伏天要注意情绪、睡眠对血压的影响,预防中老年慢性病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适合做呼吸道疾病、关节、宫寒痛经、养脾排湿等调理。

13 立秋公历8月7日

养生要点:应顺应自然,收藏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滋养五脏,抗病延年。

食味养生: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严选产品:大枣,百合,银耳,芝麻,莲子糯米

药食同源:红枣小米粥,红枣50g,小米150g,白糖少许

中医贴士:秋季天气凉爽,气候宜人,是户外健身运动的最好季节。适合做肩颈、养肺润燥等调理。

14 处暑公历8月23日

养生要点:重在预防“秋燥”,同时天气依然闷热,防暑祛湿仍然很重要。

食味养生:宜食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菠菜、芝麻、豆类及奶类。

严选产品:茯苓,梨,柿子,白果,白萝卜,银耳,玉竹,杏仁

药食同源:黄金粥:小米,玉米,南瓜,大枣适量煮粥

中医贴士:天气渐凉,早晚温差大,当心乙脑、感冒等疾病的侵袭。适合做养肺润燥、

保湿补水等调理。

15 白露公历9月7日

养生要点: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重在防燥,慎防津气耗散。

食味养生:燥气,脾胃功能减弱,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严选产品:核桃,芝麻,糯米,山药,花生,红枣,扁豆,香菇

药食同源:冰糖炖雪梨:雪梨250g,冰糖15g。

中医贴士:天气干燥注意饮水滋阴,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适合做心肺、脾胃等调理。

16 秋分公历9月23日

养生要点:秋分为昼夜时间相等,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

食味养生: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可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严选产品:核桃,芝麻,糯米,山药,花生,红枣,扁豆,香菇

药食同源:莲子百合煲,莲子百合各30g,精瘦肉200g

中医贴士: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慢性胃炎患者,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合做肩颈、胃肠等调理。

17 寒露公历10月8日

养生要点:气候变冷,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食味养生: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

严选产品:芝麻,核桃,银耳,糯米

药食同源:莲子桂圆百合汤:莲子适量,桂圆肉10个,百合20g,冰糖适量。

中医贴士: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中老年应减少午休睡眠。适合做润肺养颜、疏乳健胸、疏通经络等调理。

18 霜降公历10月23日

养生要点:霜降气候寒,养生重在胃部及腿部的保暖。

食味养生:调养脾胃。“补冬不如补霜降”可食红枣、牛肉、四季豆、芡实等。

严选产品:芝麻,核桃,银耳,糯米,山药

药食同源:银耳10g,黑木耳10g,冰糖适量炖服;

中医贴士:血热、血黏、血稠的人要防止“脑梗”的发生。适合做下肢关节、健脾排湿等调理。

19 立冬公历11月7日

养生要点: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注意保暖,增强抗寒能力。

食味养生:西北进补宜多温热之品;长江以南进补宜清补甘温之味;高原进补甘润生津果蔬、冰糖为宜。

严选产品:黑豆,百合,芝麻,核桃,香菇,木耳,芡实

药食同源:腊八粥:黑米,枸杞,大枣,黑豆,糯米,葡萄干适量

中医贴士:冬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适合做足部、养肾等调理。

20 小雪公历11月22日

养生要点:防经络足厥阴肝经的病变。养生重在防抑郁及保暖。

食味养生:冬季易生“内”火,多吃白萝卜、白菜等当季食物,清火降气、消食。

严选产品:黑米,花生,大枣,糯米,香菇,木耳,银耳

药食同源:羊肉粥:精选羊肉200g,糯米200g,煮食

中医贴士:天气阴冷晦暗,人们的心情易受其影响,多与人沟通预防抑郁症。适合做足部、脊椎等调理。

21 大雪公历12月7日

养生要点:冬季进补,养宜适度,养勿过偏,食补、药补、静养要平衡。

食味养生:一年中阴气较盛的季节,可以多吃梨、萝卜、藕、蘑菇等养阴的食物。

严选产品:香菇,木耳,黄花菜,莲子,豆类,桂圆

药食同源:土豆烧牛肉:牛肉200g,土豆3个,红萝卜1/2个,豆角30g,生姜2片,调味品适量

中医贴士:大雪已到“进补”的大好时节,应根据体质来进补。适合做肾部、足部等调理。

22 冬至公历12月22日

养生要点:顺天而“藏”,借天而“补”,达到养生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食味养生:可选择羊肉、狗肉、鹌鹑、鸡肉、大蒜、生姜、桂圆等温热的食物,温补肾阳,有助于御寒。

严选产品:香菇,木耳,黄花菜,莲子,豆类,桂圆

药食同源:燕麦粥:燕麦,大麦,黑豆,红豆,粳米,适量煮食

中医贴士:冬天早晨外出锻炼,以太阳出升后为宜;不要在寒潮过境时的大风、雨雪、大雾中锻炼。适合做三九贴灸(养生灸),养肾培元等调理。

23 小寒公历1月5日

养生要点:以敛阳护阴为根本,进补应“因人施膳”。调理好脾胃,再进补。

食味养生:以“藏热量”为主,宜多食羊肉、鹅肉、鸭肉、萝卜、白薯及坚果等。

严选产品:香菇,木耳,黄花菜,莲子,豆类,桂圆

药食同源:核桃粥;核桃50g,粳米适量,煮食

中医贴士:忌暴饮暴食,饥饱寒热无度,最终引来无穷后患。适合做三九贴灸(养生灸)、经络养生等调理。

24 大寒公历1月20日

养生要点:注意精神调养,早睡晚起,还应该注意固护脾肾,调养肝血。

食味养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忌黏硬生冷食物,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可多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等。

严选产品:香菇,木耳,黄花菜,莲子,豆类,桂圆

药食同源:桂圆粥:桂圆肉15g,大米50g,紫米50g,煮食

中医贴士: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忌黏硬生冷食物,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可多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等。春节来临,老人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