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2]单片机原理实验
《单片机原理》实验教学
一、实验课程目的与任务
单片机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家电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外设接口,了解单片机的应用开发,加深对微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的理解,对单片机在各方面的应用和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前景。
二、实验项目及要求
实 验 项 目 一
【实验名称】51单片机最小系统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并掌握proteus仿真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理解并掌握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路功能。
3.掌握在proteus中绘制51单片机最小系统。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
硬件设备:PC机;
软件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
【实验原理】
学生分析最小系统的构成和电路元件作用。
【实验内容】
在proteus中绘制的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
说明:①在最小系统图中附加上P1.6引脚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并说明实验效果;②实验完成时间统一写:2014.2.21
实 验 项 目 二
【实验名称】51单片机并行I/O口实验(流水灯、开关控制)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Keil软件的工作界面。
2
2.掌握Keil工程的建立方法和源程序的编译及调试方法。
3.掌握proteus和Keil的联合调试方法。
4.掌握单片机并行I/O口的操作和输入/输出程序的编写方法。
5.掌握将程序烧录到51单片机中的方法。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PC机、单片机实验仪;
软件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
【实验原理】
学生简要分析51单片机4个并行I/O口的工作特点。
【实验内容】 要求有图有程序和分析
1.实现P0口和P1口各自连接的8个发光二级管同时流水点亮,并且方向顺序不同。
2.实现用P2口连接的8个开关按键控制P1口连接的8个发光二级管的亮和灭。(按键闭合为点亮)
3.实现用P2.0和P2.1连接的2个开关按键,控制P1.0∽P1.3口连接的4个发光二
3
级管的亮和灭。例如:
开关(P2.1 P2.0) LED灯(P1.0∽P1.3)
(合 合)0 0 P1.0连接的发光二级管点亮
(合 开)0 1 P1.1连接的发光二级管点亮
(开 合)1 0 P1.2连接的发光二级管点亮
(开 开)1 1 P1.3连接的发光二级管点亮
以上为参考,具体实验时同学们只要实现两个开关可控制四个灯即可。说明:实验完成时间统一写:2014.3.14
实 验 项 目 三
【实验名称】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数码管动态显示方法。
4
2.编程实现数码管的显示。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PC机、单片机实验仪;
软件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
【实验原理】
学生简要分析数码管动态显示驱动原理。
【实验内容】 要求有图有程序和分析
1.51单片机的P0口送出数码管的段码,P2口进行位控制,编程实现8个数码管同时显示0~F。
2.51单片机的P0口送出数码管的段码,P2口进行位控制,编程实现8个数码管分别显示12345678。(不能采用顺序结构)
说明:①上述数码管可用7段也可用8段管,可采用共阴的也可采用共阳级的数码管;
②实验完成时间统一写:2014.3.28
实 验 项 目 四
5
【实验名称】键盘检测实验(独立键盘检测、矩阵键盘检测)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的检测方法。
2.编程实现对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的检测和控制。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PC机、单片机实验仪;
软件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
【实验原理】
学生简要分析非编码键盘中的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的连接方式、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 要求有图有程序和分析
1.编程统计51单片机P1.4-P1.7端口所连接的K5-K8这4个独立按键按下的次数,分别用4个数码管显示,每个按键按下一次显示数据加1,加到F清0重新开始。
2.有4X4的矩阵键盘,其中按键K0∽K15分别代表数值0∽15。
6
⑴当相应的按键按下时,用一位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按键代表的16进制数值(0∽F)。
⑵当相应的按键按下时,用二位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按键代表的10进制数值(00∽)。
说明:①上述数码管采用动态显示;
②实验完成时间统一写:2014.4.11
实 验 项 目 五
【实验名称】蜂鸣器实验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无源蜂鸣器的发声原理。
2.编程实现无源蜂鸣器的发声控制。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PC机、单片机实验仪;
软件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
7
15
【实验原理】
学生简要分析非编码键盘中的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的连接方式、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 要求有图有程序和分析
1.编程实现无源蜂鸣器500HZ间断发声;
2.有4X4的矩阵键盘,其中按键K0∽K15分别代表数值0∽15。编程实现:
当相应的按键按下时,蜂鸣器发出1KHZ鸣响,并且一位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按键代表的16进制数值(0∽F)。 (要求用线反转法实现)
说明:实验完成时间统一写:2014.4.18
小组讨论课程设计的课题,并上报老师审核。
实 验 项 目 六
【实验名称】中断系统实验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51单片机的中断原理。
8
2.编程实现外部中断的控制。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PC机、单片机实验仪;
软件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
【实验原理】
学生简要分析中断概念及外部中断的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 要求有图有程序和分析
1. 51单片机的2个外部中断源分别连接有两个按键K1和K2,用1位数码管显示外中断0(INT0)中断的次数。(0∽F)
2. 51单片机的2个外部中断源分别连接有两个按键K1和K2,用2位数码管显示外中断1(INT1)中断的次数。
3. 51单片机的2个外部中断源分别连接有两个按键K1和K2,用2位数码管初始显示00,当按下K1时数码管显示内容加1,按下K2时数码管显示内容减1。(说明:当显示为00时按下K2减1后显示99,当显示为时99时按下K1加1后显示00)
说明:实验完成时间统一写:2014.4.25
9
小组讨论课程设计的材料,填写耗材领用带并上报老师审核。
实 验 项 目 七
【实验名称】定时/计数器实验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工作原理。
2.编程实现定时和计数功能的控制。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PC机、单片机实验仪;
软件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
【实验原理】
学生简要分析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 要求有图有程序和分析
10
1. 用定时器T0和T1级联的中断方式,实现控制P1口8位控制LED每隔1s闪烁1次。
2. 用定时器T1的中断控制蜂鸣器间断发出10KHz音频的间断发声。
3. 用3位数码管显示计数器T1对外部计数的计数值,计满50后显示输出FULL。
说明:实验完成时间统一写:2014.5.9
实 验 项 目 八
【实验名称】串行通信实验
【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波特率设置及串口结构。
2.掌握串口通信时的编程控制。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设备:PC机、单片机实验仪;
软件环境:proteus仿真软件。
11
【实验原理】
学生简要分析51单片机串口的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 要求有图有程序和分析
1. 51单片机的串口通过连接2个移位寄存器74LS164与2个数码管相连,通过串口控制数码管显示00~99,每隔1s数值变化1次。
2. 有甲乙两台单片机,实现乙机每隔500ms向甲机发送数码0~15,甲机接收后在数码管上显示出0~F。
3. 编程实现按下某一按键后,51单片机向PC机发送字符串“HELLO”。
4.编程实现PC机向51单片机的串口发送数据0~F,控制单片机连接的某一数码管上显示出0~F。
说明:实验完成时间统一写:2014.5.23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