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媒介即讯息?——论技术的使用之于媒介内容的影响

来源:好兔宠物网
囊 翻I界ISSN 1 007—2438 201 0年第2期。201 0年4月 1)t.e s ̄Circ—les ISS—N1007 ̄243.8 No 22 0.t 0: P . .一… 一∥~…一 “一 媒介即讯息? ——论技术的使用之于媒介内窖的影响 陈沛芹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2llfI()83) 擒要本文论述了技术的使用在荚圆媒体的发展历程中砷媒体内容的重要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归结为媒介的四 次革命. 关键词媒介内容媒介技术新闻报道 中圈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 ’。。。。。‘ ‘On the Impacts of Techonology on the Content of Media Chen Peiqin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 200083)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techonoIogy on the content of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American media development.and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these impacts result from the four times’revolution of media. Key words media conten media technology reporting of news 在其1964年m版的《理解媒介》一书中,马歇尔・麦克卢 的。讨论技术。必须将其置于特定丰1:会的政治、经济等环境 汗(Marshall McLuhan)提 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媒介即讯 中。一种技术的发明与使用,在特定的丰十会中.可能成为推 息。”他认为真正的讯息不在于媒介的内容,而在于媒介自 动社会发展的中心力量。(Williams,1974:2—13) 身。比如电灯.无论在灯下打棒球还是做脑部手术.都是灯 区别技术与技术的使用意义重大。比如广播技术很早 的内容,然而,倘若没有了灯。这些便都不存在。媒介延伸了 就运用于军事,但并没有像报纸那样成为大众传媒,直到 人类的感官.改变了这个世界。(McLuhan,1964:7—9) 1920年之后,当时匹滋堡的一个百货公司为了销售收音机 麦克卢汗的这一论断看似合理,但不久就有学者提m 在地方报纸上为一位名叫弗兰克・康拉德(Frank Conrad)的 质疑。既然技术可以决定一切.那么人的作用何在?学者雷 收音机爱好者所播放的音乐节同作了一个广告。此后,当时 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就反问道“既然媒介就是讯 的主要收音机生产商威斯丁毫斯(Westinghouse)为扩大收 息,那么剩下什么来让我们说或做呢?”(WilliamS,1974:xi) 音机的销售开始资助康挝德的电龠。由此,广播播 音乐、 对于电视媒体.罗伯特.麦克切尼(Robe ̄McChesney) 广播剧等.依靠广告来获得经济收入的模式逐步建立。广播 也发现电视的娱乐性并非是电视这个技术夺身的崮有特点, 的商业模式的确立才使得广播最终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 而是电视产业的赢利方式。由于人们使用电视,才使其成为 体。(Croteau,2003:317-318) 重要的娱乐上具。(McChesney,1994) 因此,奉论文中所淡论的不是技术=奉:身对于媒体内容的 那么.技术对媒体的内容是否有影响?媒体的内容是否 影响。而是技术的使用对于媒体内容的影响。鉴于在不同的 因技术的改变而改变呢? 社会中技术的使用对于媒体内容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本论文 回顾媒体发展的历史,似乎新闻报道的每一次变革都与 将以美国为研究对象。讨论技术的使用在美国媒体发展的过 技术的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早期的电报技术到广播、电 程中.对报道内容的影响。 视、卫星、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出现.每一次媒介新技术的使 在美国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带来了 用都带来了新闻报道内容的变化。 新闻报道内容的革命。 那么技术在这些内容的变化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吗? 一、技术的使用对于媒体内容的第一次 在人类历史上,技术的改进对人类文明起到至关重要的 革命性影响:电报使新闻成为信息商品 作用O然而,讨论技术我们需要分清楚两个概念,即技术和 技术的使用。技术本身并不能带来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技 在现代新闻报道发展历程中,电报的使用具有划时代的 术一旦在某个领域中为人们使用。其作用便可能是决定性 意义。电报不仅对新闻通讯社的成立、新闻报道所独有的简 作者简介:陈沛芹,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圆际舆情研究中・ 副主任. 1)基金项目:本文是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中国媒体国际化战略研究 ,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项 目“中国媒体‘走出去’战略研究的前期研究成果。 一35— 媒介即讯息7 的i开一 写作模式的形成起到直接作用.更为晕 是,从 旧缘庭必不呵少的家用电器。与早期的广播相似.早期的电 此.f 息传播的概念 实物的交通运输概念区别 米,使新 视节¨丰要以提供肥皂剧、各类综艺节F{、体育比赛等娱乐 l1日也 J能成为信息商曲米运输、衡 、增减和记时。 性的节F1为_丰。受到拍摄装备的限制,早期的电视新闻节目 (Carey,1989:201—229) 非常有限。电视l旬4的新闻节日开始于l948年,NBC首先开 电报使用之前,由于信息的传送依赖于人力、 或 始了称为“ 卡莫新闻剧场(Camel NewsreelTheatre)”的10分 钬 ,传播既可以指信息的传播也可以指物体的运输。电报 钟的新闻节日.后来,这个节日扩展为l5分钟。1948年底, 的J 小仪将信息的传送与物理的运输分开.更为重要的 BS也开始 了l5分钟的CBS—Tv新闻。(Davis,2006:51)) 是,电{I{f10, 还使得信息的传递得以控制物理运输。电报 电视新闻节F1的报道不仅比与报纸与广播的报道更加 ¨J以 物体运输之前就到达。美国东部的电报线路不仅比 生动,更为重要的是电视可以直接将镜头对准报道对象.让 铁路 八年到达西海岸,而且由于电报的使用,铁路有了有 观众犹如亲临现场,亲跟月睹事件发展的全部过程。虽然说 效的控制系统。在电报使用之前,铁路上火车的运行常常发 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早期的电视新闻报道极为有限,但电 牛碰撞事故。有了电报.火车就有了快速的控制运输的系 视网对1952年和1956年政党选举大会的现场报道却显示了 统,有效地避免了火车相撞事故。 电视的巨大影响力。有六千万人观看了1952年共和党大 当信息的传播与交通运输分开以后,通过电报传送的新 会,一亿人观看了1956年的选举大会。由于电视新闻节日 闻便如同商品一样,有了价格.可以有协议,还可以打折.也 给政治家与观众直接交流的机会,许多政治家不仅自己乐意 同样会被偷窃。电报的使用,使得纯粹发送消息的通讯卒1:的 接受电视采访.还允许电视直播记者招待会。 产生成为可能。由于电报的价格以字数的多少来计算.这不 在l952年对共和党大会的报道中,美 电视新闻还 仅迫使电报的发送者必须尽可能使用简洁的语青,传送“赤.现了一种新的新闻报道疗式,由主持人报道新闻。当时在欧 裸裸”的事实.还将观察者和写作者分开。 洲.所有的新闻是由播音员播 的,而美国则不同。在1952 电报传送的只是简略的事实,电报的接收者需要根据得 年的选举报道中,CBS用了4位记者。由一位记者或两位记 到的消息,重新写作报道,因此,电报不仅使得新闻报道的写 者坐在主播台上,其他的记者则像传送接力棒一样,给他们 作形成简练的风格.还使新闻的报道和写作分开。现代新闻 传递信息。如此,形成了新闻报道的明星体制。当时.CBS 报道写作模式倒金子塔模式的产生传统上也认为与电报的 的著名新闻节日主持人门罗和他的团队不仅具有高度的独 使用相关。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电报线路常常中断,为保证 立性.他们的收入也高于整个电视台的收入。 消息的传递,记者必须将最重要的消息放在最前面,以保证 然而.早期电视新闻的日常报道中非常有限,尤其是地 重要消息首先到达。由此,新闻写作的标志性模式一倒金子 方电视台,新闻报道常常是主持人从地方报纸上读一篇国内 塔模式开始形成。 新闻,然后再播个狗食广告。而电视网的新闻也只有半个小 时 电视新闻报道真正成为人们了解新闻的主要渠道始于 二、技术的使用对于媒体内容的第二次 1963年.或者准确地说,始于1963年的11,El 22日。 革命性影响:当新闻成为魔弹 美国的调查机构罗泊组(Roper Organization)调查 结果表明,从1963年开始,电视不仅取代了报纸成为人们获 l9世纪2o年代,广播的商业模式建立之后,成为新的大 得新闻的主要来源,也成为在受众中可信度最高的媒体。这 众传播媒体。然而,人们早期只将广播主要用作娱乐的J二 个转折的挈机就是1963年电视新闻对肯尼迪被刺的报道。 具,收听广播剧,综艺节日等。虽然有一些报纸拥有的电台 (Dominick,1990:364) 播m一些新闻。其日的是为报纸做广告.争取报纸的读者。 1963年l1月22日.在总统肯尼迪遭到枪击后5分钟,美 到30年代末.由于欧洲局势紧张,二次世界大战临近.许多 国的联合新闻社就发m了消息,1O分钟之后, 大电视网就 记者在欧洲向美国听众报道欧洲的消息,广播新闻时效性的 停播了下午的肥皂剧和游戏节日,开始发布总统遇刺的新 优势此时被充分发挥,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到了二次世界大 闻。在此后的四天中,电视网中断了所有常规节日,连续播 战期问.广播新闻节Ff进入辉煌时期,上百万的美国人守侯 了在华盛顿举行的新总统就职仪式,谋杀者达拉斯的被捕 在收音机旁,收听欧洲最新的战事。(Dominick,1990:38) 以及肯尼迪的葬礼。人们在电视上看到总统的灵柩在华盛 广播不仅可以从远距离提供及时的新闻报道,在时效性 顿从白宫转到国会山.也同时看到了在达拉斯谋杀嫌疑犯 上远远超过报纸,而且在戏剧性和现场感上也是报纸所不能 李・哈维.奥斯瓦德(Lee Harvey Oswald)正从达托斯的警察 达到的。广播的臣大影响力从1938年的另一轰动事件中也 局转到监狱。就在NBC的镜头对准奥斯瓦德之时 电视镜 充分表现出来。 头显示 一个名叫杰克・鲁比(JackRuby)的人零距离射中 1938年l0月3O日,电台在播出广播剧《星球大战》(The 了奥斯瓦德,以及随后现场的一片惊恐和混乱。在人类的历 War ofthe Worlds)时,模仿新闻节日的方式播出了火星人用 史上,第一次.数千万的人们在血腥谋杀发生的同时,亲眼日 死亡射线和毒气,通过临近纽约市的新泽西攻击并毁灭纽约 睹了整个过程。 市。许多人由于在节日播 后打开收音机,错过了节日开始 在对刺杀肯尼迪的报道中,电视新闻在美国,的历史上第 时告诉听众该节日是广播剧的声明。误以为是真实事件,造 一次展现了其全部的魅力。据A c尼尔森的统计,在l1月 成了数百万人的恐慌.许多人开着汽车逃离纽约。 22日的那个周末.每个家庭看电视的平均时问为31小时38 1939年《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0%的美国人 分钟。有的家庭甚至一天l2个小时中有11个小时都开着电 通过广播获得新闻,而且58%人的认为广播新闻比报纸更准 视机。(Barkin,2003:35—36)从此以后,电视进入了黄金时 确。(Dominick,1990:34) 代.j大电视网成为人们获得新闻的主要来源0电视于 1965年由黑自发展成为彩色。之后,新闻报道的技术也大 三、技术的使用对媒体内容的第三次革 为改进,不仅有了便携式摄影机,还有了卫星传送系统、录像 命性影响:娱乐至死 保存重放的等技术。 电视的普及对报纸的新闻报道的产生了冲击。由于电 在广播进入美国人的家庭二十多年之后,电视又成为美 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生动性,为吸引读者,报纸不仅开始 一36— 新闻界 201 0年第2期201 O年4R 增加趣味性较强的特写,还增加了更多的彩色新闻图片。为 也给报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发布消息的便捷,网 赶在在许多家庭在打开电视之前看上晚报,许多晚报被迫提 络上常常出现虚假的新闻报道,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从来没有 前了出版时间。(Todd,1955:15—16)50年代报纸彩色技术 象网络世界这样模糊。即使是在受众中享有声誉的一些传 的发展使得为报纸增加更多的彩色成为可能。到50年代 统媒体,也常利用数字技术的便捷,发布不实的信息。 末。一半的报纸都在报纸上部分地用上了彩色,四分之一的 在伊拉克战争中,当美军占领了巴格达,全世界的目光 报纸全部使用彩色印刷。(Pieper,1959:419—430) 都聚焦在巴格达的萨达姆的塑像被众多的伊拉克人推倒的 从1975年开始,电视行业又出现了许多新技术,这些新 电视画面上。电视台的记者以激动的语气叙述着整个过程, 技术在节目中的使用带来了新闻报道的革命。传统的三大 并将这一事件与推倒柏林墙的事件作类比。同时,报纸与杂 电视网受到了来自有线电视的挑战。1975年,一个在当时 志也在头版和封面上刊登了这张激动人心的照片。遗憾的 不为人知的叫“家庭影院(HBO)”的小公司租用了一个卫 是,无论是电视画面还是报纸、杂志的照片,对这一事件的报 星,为他们的有线电视客户提供电影等电视网所不提供的节 道都作了不合适的夸张。一年以后,才有人对电视报道和照 目,获得巨大成功。这种模式先后被其他公司模仿,出现了 片提出疑义。所谓的人山人海的场面其实是不到200人,由 专门的有线音乐台,有线体育台等。(Dominick,1990:372) 于电视镜头的放大,场面才显得“壮观”。而整个似乎是民众 8O年代的两项新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使对突发 自发的事件,据后来的一位美国军官承认,其实是他想出来 事件及时进行现场报道成为可能。这两项新技术分别是:电 并特意安排的。(McPherson:2006:100-101) 子新闻采集,称为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与卫星新 在网络的平台上,新闻信息和其他非新闻性的信息的界 闻采集sNG(Satellite News Gathenng)。ENG的基本装备, 限也从未有如此的模糊。读者可能在先看到了一个新闻信 即摄像机和小型录像机,都是手提式的,不仅取代了过去笨 息之后,对这一话题产生兴趣,然后点击与这个新闻信息相 重、不方便携带的摄像机,也不再需要胶卷,减小了摄像的成 关的各种其他信息。这些信息既可能是过去对同一话题的 本0 SNG是指使用具有卫星传送设备的采访车,将记者拍 新闻报道,也有可能是文件,甚至可能是录像资料、电影等。 摄的新闻随时传送。这两项技术可以保证记者在世界的任 与传统新闻报道相比,网络新闻报道最具革命性的特点 何一个角落进行现场直播。(Dominick,1990:70) 也许还在于它的互动性。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受众已经不是 这两项技术首先被泰德・特纳(Ted Turner)使用,在电视 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不仅积极搜索所需要的信息,而且 报道中取得了巨大成功。1980年6月1日,泰德・特纳开始 发布信息 ,是新闻报道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了他的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频道CNN。与三大商业电视网 网络新闻的浏览者不仅积极地搜寻自己想了解的新闻 不同,CNN不仅24 小时不问断地提供新闻,更重要的是,它 信息,同时还在阅读之后发表看法,与其他阅读者交流意见, 还有能力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电视现场直播彻底改 或提供更多的信息。新闻网站的每一个报道都给读者提供 变了媒体报道的内容。这种电视现场直播的报道模式很快 BBS空间,让读者对该报道发表意见。尤其是一些重大事 被其他电视台模仿,使得现场直播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 件发生之后,主要的新闻网站所提供的BBS常常有成千上 常见的模式。 万条意见。 网络博客通过网络自由提供新闻信息或意见。有些主 四、技术的使用对媒体内容的第四次革 流媒体所忽视或故意不报道的重要新闻信息常常首先由博 命性影响:大众的狂欢 客首先报道。1998年一月中旬,马特・加杰(Matt Drudge) 通过他的新闻网站《加杰报告》首先发布了总统克林顿与白 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数字技术和网络逐步得到广泛 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绯闻的报道。此后,由网络博客披露的消 的使用,这一趋势到9o年代的后期和新世纪初出现了迅猛 息越来越多。BlogActive.com最早播出了在公开场合反对 发展的趋势。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频道的数量大量增 给同性恋合法权力的共和党国会议员爱德华・斯奇洛克 加,一台数字电视可以接受上千个频道的节目。计算机和网 (:Edward L_Schrock.)通过性爱电话向其他男性要求性关系 络技术的普及也使新闻报道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的录音。这一新闻最终导致了这位议员的辞职。 由于报纸主要是文字的传输,容易在早期的网络上呈 当然,CBS晚问节目的主持人丹・拉瑟在他的(6o分钟》 现,报纸首先在网络上找到了新的新闻报道发布的平台。 节目中所报道的关于小布什在国家卫队服役时的虚假新闻 1997年,北美有500家报纸提供网络版,到1999年的年中已 最早也是博客powerline.com发布的。但拉瑟为此付出了惨 经发展到950家。美国发行量前50位的报纸全都提供了网 重的代价,不得不从CBS晚间节目的主持人的位置上退 络版。(Seib,2001:97) 出。(Kline&Burstein.2005:11-12) 之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和广播也开始进入网 在媒介的发展历程中,技术的使用多次对媒介内容产生 络。1999年1月,当克林顿的弹劾案的审理开始时,美国 了重大影响。今天,互联网技术更成为一种核心的因素,使 ABC电视台一边在电视上现场直播,另一边则在其网站上 得媒体的内容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技术使新闻报道克服了 提供了有关弹劾案的所有文件和资料。(Seib,2001:75)当时 时空的障碍、国家之间的屏障,还使得多种媒体的新闻报道 ABC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电视报道的对历史资料和相 在网络平台上的融合,使普通百姓随意向公众发布信息成为 关资料提供的不足。如今,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 可能。 使网站不仅完全可以与电视同步播出,还可以同步提供相关 正如威廉斯所说,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其关键在于技术 新闻和资料。这种技术使传统媒体在网络这个新媒体上融 的使用。社会需要对一种技术产生需求推动了技术的发明 合。电视的网站上可以有图文资料、报纸、广播的网站上也 与使用。美国社会媒体的商业化运作使得美国媒体在技术 可以同时有图像与声音。新闻的发布不仅可以在一瞬间到 的使用上的充分发展,媒体争相采用新技术,使得媒体内容 达全球的各个角落,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发布已经不是记者 日益走向大众化、娱乐化,成为大众娱乐狂欢的平台。 的特权,任何一位普通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随 时发布新闻与各种信息。 参考文献 数字和网络技术不仅给新闻报道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Barkin,Steve M.,American Television News:The Media Marketplace 一37— 匾豳 媒介即讯息? and th,e Public Iriterest。Armonk:M.E.Sharpe,2003. Partners LLC…2005. Bernhard,Nancy E.US Television News and Cold War Propaganda, McChesney, Robert.Telecommunications. Mass Media and 1947・-196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9. Democrac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Cal:ey,James W.Communication as Culture:Essays on Media and McLuhan,Marshall。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 So ̄ciety.Boston:Unwin H m an。l989. London:Routledge.1964. Ca.rey.James W.“In【Deferlse of Public Journalism,”in The Idea of McPherson,James Brian.Journalism at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Pu blic Journalism.ed.Theodore L.Glasser。New York:The Guilf0rd Century.1965-present.Westport:Praeger,2006. Pr ess.1999. Merritt,Davis Buzz. Public Journalism。Independence,and Civic C ̄trlson。David.“The History of Online.Journalism,”in Digital Capital…Three Ideas in Complete Harmony。“in Mixed News:The Jo・urnalism,ed.Kevin Kawamoto.Lanham:Rowari&Littlefield Public/Civic/Communitarian Journalism Debate,ed. Jay Black. Ptlblishcrs。Inc.2003. Mag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1997. Cihaffee,Steven【H.&Michael McDavitt,“On Evaluating Public Mim.n|Lawrie."Big 3 N ̄twork Forced to:Revise News—Gathering Jo・urnalism.”in The Idea of Public Journalism,ed.Theodore L. Methods. New York Times。October 12,1998,C1. G Iasser.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9. Pieper・Geerge."N ̄wspaPer Color for Millions.”in Printing Progress: Ctorrigan.D0n H.The Public Journalism Movement】in America: A Mid—Century Rep0rt.Cincinnati: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 vangelists in the Newsroom,Westport:Praeger,1999. Printing House Craftsmen。inc.。1959. Croteau。David&William Hoynes。Media Society(Third Edition), Povich,Maury&Kell Gross。Current Affaits:A Life 00 the Edge. rhousand Oaks,Pine F0r叠es Press。2oo3+ New York:G.P.Pumam’s Sons.1991. 1)avies.David R.The Postwar Decline of American Newspapers。 Rosen。Jay.“The Action of the Idea, in The Idea of Public l 945-1965:Westport:Praeger.2006. Journalism,ed;Theodore L.iGlasser,New York:The GUilofrd Press, Dlavis.Richard.The Press arid American Politics:The New Mediator. l999. (I:nd edition).New Jersey:Rentice Hall。1996. Salwen。Michael B..“Online News Trends。”in Online News and the D ominick。Joseph R..Barry L.Sherman&Gary A.Copeland, Public。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5. B ̄roadcasting/Cable and.Beyond.New York:The McGraw-Hill Seib,Philip.Going Live:Getting the News Right in a Real・Time, C,ompanies.Inc.199O. Online World。Lanham: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1. Ehrlich,Matthew C.,“The.Journalism of Outrageousness:Tabloid Smith,S.In AII His Glory.New York:Simon&Schuster,1990. Television News VS.Investigative News。 Journalism&Mass Schudson,Michae1.The Sociology of News,New York:W.W.Norto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February 1996,7—8. &Company.2Oo3. Fallows。James:Breaking the News:How the Media Undermine Stepp,Carl Sessions. The State of The American Newspaper:Then American Democracy.New York:Vintage Books,1997. and Now。”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Ve1.21,1999: Frank N.Magid Associates。“Wake Up and Smell the Ratings, report Sullivan,Carl,“Newspapers Own Hair of Top 2O Websites,”Editor presented to the Radio'and Television News Directors Association, and Publisher。July 26。2002,at WWW.mediainfor.Com. September 1998,9. Todd.W.C一“Television:Do We Fight It or Capitalize It?” 1Hewitt,Don.Minure by Minute,New York:Random House,1985. Circulation Management,April 1955。15-16. :awam0to,Kevin,“Digital Journalism:Emerging.Media and the Twitchell,James B.Carnival Culture:The Trashing of Taste in CL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in Digital Journalism ed.Kevin Americ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2. Ka wamotc 。Lanham: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3. Williams,Raymond.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Kline。David&Daft :Burstein.Blog!How the newest media revolution Hsnorer: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1974. 。is cihanging polities,business and culture.New York:Squibnocket (紧接第7页)就在报业把目前的网络困境部分归结为 相比美国百年历史的报业市场,中国报业市场化发展了 谷歌薄搜索引擎时,谷歌首席经济学家Hal Varian指出。谷 2O多年,还没有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目前国内报业在网 歌正在力图帮助报业吸引更多的读者和获得更多的收入,而 络免费的前提下尚未能实现纸媒读者的网络化平移,还很缺 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传统报业应该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主动 乏网络收费的土壤,然而。中国报业在数字化转型上也在前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Varian在博客文章中说, 传统报业的 瞻性的未雨绸缪。今年元旦开始,国内的《人民日报》电子版 发行量从1985年网络繁荣之前就开始下滑,因此报业应该 正式开始收费。就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阶段而言,网络收费短 把更多的重点放在如何在把网络用户开发为报纸忠实的增 期内不可能成为报纸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收费的尝试 量用户群上。同时,报纸网络版对于读者群和广告客户的分 是报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保持自身竞争力的有益手段,报 类应该细化,报纸如何有效地对读者群的关注点和兴趣爱好 纸网络收费能否获得公众的认同将给全球报业的发展提供 的进一步掌握将增强网络广告客户投放广告的信心和目标 有价值的借鉴。 性,毕竟诸如汽车、旅游、食品和服务类的广告商愿意付出更 高的价格以到达细分化的特定广告人群。 注释 与此同时,英国的未来民主社会调查委员会(The http:Hwww.guardian.co.uk/media/pda/2010/mar/10/ Commission of Inquiry into the Future of Civil Society)在最 digital—media-goGgle. 新的报告中指出了媒体控制权在少数人手中的危害,并且提 http://gO0glepublicpOljcy.blogspot.com/2010/03/ newspaper-economics-onlirie-and-offline.htm1. 议谷歌和其他一些免费使用新闻资源的非新闻制造机构应 http:,ypaidc0ntent.org/article/pew-online—news—users.dont— 该缴纳税费,此笔费用可以用来赞助报纸对于地方新闻的报 want-to—pay-or-look-at-ads/#keep—reading. 道,同时政府应该在政策和法律角度提供便利,使得一些非 陈建云:《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盈利机构和慈善基金可以来支持报纸的运作。美国最著名 粤,第224页. 的政治类博客网站The Huffington Post就成功地通过融资来 http:Hwww.cdtv.cn/2010/0223/96887.htm1. 进行调查性新闻的报道。 http:,,googlepublicpoIjcy.blogspot.corn/2010/03/newspaper— economics-online-and-omine.htm1. 一38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