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化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简学凯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68)摘要院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水区作为户外活动的开放空间,具有自然环境与人
工环境的结合的特征。滨水空间为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提供开阔的水域和绿地,让人们摆脱城市的喧嚣。在这里人们能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并获得难以给予空灵和安静的人造环境。对于人群聚集的城市滨水空间,犹如城市的名片一般,其改造对整个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院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保护;生态;文化
1城市滨水区概述
城市滨水区是指与城市内陆地相连的特定水域的总称。其特点是水体和土地共同构成了环境的主导因素,并相互作用形成了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建筑用地。滨水区为城市提供了一个自然的开放空间,为城市赋予了特殊的人文和景观价值。在城市中,滨水区以其亲水性和舒适性满足了现代人的生活、娱乐和精神需求。城市滨水区有如下特征:第一:在高耸而冷漠的钢筋水泥林中,滨水区因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舒适性满足了现代人的生活,娱乐和精神需求。这是城市其他环境所无法比拟的特性。它强烈刺激了人们的视觉,心理甚至生理。丰富多样的水体造型,丰富多彩的光影效果,激发人们思考和想象。在现代化的城市,对于那些紧张和专注于工作的人来说,滨水空间无疑是人们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最佳场所。第二:在城市的滨水区,周围的景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是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理想场所。在空 间纬度上,滨水区就像一幅区域空间的多维景观画,生动地展现和提升整体城市形象。第三:自然、人工景物向水面展开,营造滨水景观,既要充分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资源,而且在人工环境的建造上,考虑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是非常必要的,它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交流,创造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环境。因此,滨水区经常作为城市的中心或区域的人气所在之地。2武汉汉口江滩公园景观分析
武汉拥有独特的水系和龟蛇山脉。作为自然区域与城市活动区之间的过渡与连接,江滩特色文化是城市滨江建设的重头戏”。汉口江滩起于武汉客运港,止于二七长江大桥,由城市防洪、道路排水、园林绿化、音响亮化、体育休闲五大类组成,分三期进行规划建设。从武汉客运港到粤汉码头作为第一期,此区域的重点放在大规模绿化和河滨公共休闲活动,以展示城市景观;该项目的第二期是从粤汉码头到长江二桥,重点打造休闲健身与亲水场所。该项目的第三期工程是从长江二桥到二七长江大桥,以营造生态环境为主。2.1日新月异的租界码头武汉一直是作为我国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港口城市,其发展也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江滩的发展也见证着武汉的发展。武汉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港口文化。沿武汉沿江大道段,汉口近1/3的优秀历史建筑集中在此,包括江汉关、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优秀历史建筑和现代建筑。汉口江滩一期从客运港到粤汉码头长约1km,形成“三带三区”的整体格局,建有河滨特色带,游赏观景林荫带和堤防观光带,分为观光旅游区,中心广场区和休闲活动区。江滩绿地建设面积16万m2,以满足市民的休闲活动。该项目的第二阶段,从约翰码头到长江第二大桥,长约2.4km。“一轴、两带、四区”格局,即江滩景观轴;堤防景观带,河滨亲水带;休闲活动区,中心广场区,运动健身区和园艺景观区。第二阶段主要是休闲体育和娱乐活动。它有码头文化广场,滨江广场,玻璃广场和小径。其中,玻璃走道和广场非常独特。河畔亲水带形成一个大型河滨亲水空间,高平台观景,平台观江和梯田水,河边小径贯穿其中。它有一个三层的水上观景平台,其中高层观景台比道路高出1m多。在汛期后期,会有一种像海边的感觉。通过不同层次的亲水平台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亲水意愿。武汉江滩设计有一个运动健身区,总面积达到12万m2,其中包括8万m2的汉口江滩健身走廊。包含有网球场,溜冰场,健身步道,游泳池和其他健身场所。其中全民健身长廊和140m长的塑胶跑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2继往开来的人文雕塑在汉口江滩建设过程中,在武汉市水文化的大环境和滨水区的自然条件下,将长江水化石浮雕应用于边坡,与其它主题区域如码头文化区,玻璃广场和艺术护坡一起,充分展现了武汉江城的发展历程。如三块菱形体组成“逝水”雕塑,象征长江流域古生物进化的三个时期,基座上刻着: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在汉口江滩内除了充满历史韵味的雕塑及小品外,在各处也散布着许许多多充满艺术气息的现代雕塑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配套设施和构筑物。2.3中西结合的生态园林“以人为本,服务于民”是武汉江滩的宗旨。这里名木挺立,芳草茵茵。汉口河滩一期和二期保留了大量的绿化生态-67-
“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9年第8期基于茶文化的现代酒店景观设计
谷永丽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云南彭谌*
昆明650500)摘要院以茶文化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多是生硬的运用茶树进行植物配置造景,辅以景观小品和文化元素来进行营
造。笔者认为应深入领会茶文化清幽寂静的精神,充分了解设计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设计与自然融为一体。本文以浙江省长兴县仙露·顾渚山居酒店主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背景、理念、手法和分区设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基于茶文化的现代酒店景观设计。
关键词院茶文化;酒店景观设计
长三角地区的莫干山风景区民宿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游客在旺季过于集中,物价飞涨等。这让当地人开始寻找新的休闲度假场所。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的旅游业慢慢发展起来。本文所讨论的案例———仙露·顾渚山居酒店便坐落在此。约1km2,其内容包括大唐贡茶院、茶缘广场、金沙集市、品茗三绝休闲茶园、农家客栈和仙露·顾渚山居酒店。不难看出,仙露·顾渚山居酒店是这个区域内唯一的高端酒店,其定位是茶文化精品度假酒店,为游客提供闲适、茶意的度假生活。1.2项目现状项目建筑群已落成,共有5栋,其中酒店大堂所在主体建筑位于场地中心位置,其余4栋建筑两两并列,分别在东北和西北方向一字排开,成半包围态势围合整个酒店区域。场地东北方向60m处有河流,为酒店水景的营造提供了便利条件。场地西南和东南两个面视野开阔,远处是茶山和竹林。站在主楼远眺,还能看到寺庙的佛塔。整个场地空间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若即若离,再加上周边环境中的茶山、竹海、潺潺河水和佛塔,整体营造出一种若隐若现的禅意意境,为打造茶文化景观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1项目背景
公元780年,陆羽在水口乡编撰《茶经》,开启了中国茶文化之源[1]。至今,水口是全国唯一的茶文化要素齐全、且在唐代早已闻名的江南茶乡小镇。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官办茶厂———大唐贡茶院就在这里开办。1.1区位及概况水口乡距长兴县城13km,可在2h内到达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为水口乡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天然的区位优势。水口乡致力于打造4A级景区,其目标是创建集茶文化展示体验、禅茶养生休闲、乡村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水口茶水口茶文化休闲小镇规划面积3.7km2,核心区建设面积文化休闲小镇。 2项目设计
仙露·顾渚山居酒店因位于顾渚山片区而得名,而“仙作者简介:谷永丽(1980-),女,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通信作者:彭谌(1984-),男,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空间。此外,在河滩上密林区域和疏林草地穿插布置。仿生自然的生态斜坡具有美丽的起伏曲线,树木、灌木和草坪相得益彰,形成了丰富的季节变化。此外,规划中保留了近1km的原始生态海岸线,形成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绿色景观。在江滩的第三期规划中,植物配置突出了立体绿化特征和生态环境效应,形成了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季相变化的自然生态的种植效果。第二期还设置了一系列雕塑,配有各种灯具,夜间灯光效果出色。设计师将江滩视为公众的公共活动场所,结合西式园林的设计手法,运用宽阔的林荫大道和大面积的草坪与广场,创造出现代化的风格特色。从长江二桥到后湖造船厂,江滩三期工程将重点放在了防洪和植物景观上,形成休闲,娱乐和护堤于一体的绿色走廊。形成银杏、竹子、桂花、雪松和玉兰等8个区域。江滩公园设有长椅,供游客休息和观景,早晨是锻炼身体的好地方。融合了区域特色的滨水区景观设计更能充分展现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景观和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建成环境和场所之中,在该空间内积累了人们的认同感和属于该地区的传统文化。同时,滨水景观在长期漫长的发展中,除了自身有的文化底蕴以外,还会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因此,在高速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文化内涵的滨水景观将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参考文献
[1]刘贝妮,阳艳丽.城市滨水区景观“再开发”设计研究———以武汉江滩滨水景观概念规划为例[J].设计,2014(7)
[2][美]克莱尔·库柏·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间设计导则(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4]胡文娜.一河两岸滨水城市空间形态初探[D].北京:清华大学,2002[5]刘奇志,吴之凌,何梅,等.城市滨江地区景观建设探索———武汉市汉口江滩工程规划设计[J].城市规划,2004(3)
3结语
滨水区是一个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地方,并(责任编辑禾初)-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