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休闲农业有哪些值得国内借鉴的经验?
早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城市居民向往环境美好、宁静的乡村,渴望闲暇之余可以去乡村放松一下心情和身体,所以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国际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游耕、游牧等)、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现如今,传统农业主要是利用大量无机化肥进行种植,提高产量,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壤肥力下降,水污染严重,农药毒性扩散,害虫产生抗体大量肆虐。对此,人们提出了回归型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集约农业、立体农业、观光农业等等发展模式的一系列新型农业政策。
观光休闲农业无污染、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现代农业模式,是一个绿色的朝阳产业。
另外还有创意农业,它最早也是起源于国外:
农田景观创意就是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通过设计与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国外的农田景观有两种类型: ---利用花卉打造壮丽的花田景观 ---在农田打造艺术图案 1、花田景观
花田景观的代表是荷兰的春季花海和法国的薰衣草花海。
荷兰的花卉种植面积大,素有“欧洲花园”和“鲜花之国”之美誉。每年春季各色鲜花盛开,大地被鲜花覆盖,花田犹如一幅色彩缤纷的大拼图,又宛若满载水彩的调色板,十分壮观和美丽。荷兰的春天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春天”。花田中还有风车、农庄、小城堡等点缀其间。
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连片种植的薰衣草打造出令人震撼的田园美景,营造出“花的海洋,香的世界”,薰衣草盛开时节,整齐的花垄伴随着山坡地高低起伏,点缀着树木、房屋,呈现出优美的画面,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2、农田艺术图案
农田艺术图案的代表有3种,英国的麦田怪圈、日本的稻田艺术、美国的玉米迷宫。 英国最早的麦田怪圈是1647年在英格兰被发现的。麦田怪圈的形成至今是个谜。但英国人就是利用了麦田怪圈的神秘感,人为创造了很多奇形怪状的麦田怪圈,吸引游客参观。麦田怪圈遍及全世界,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无处不在,但绝大部分在英国。
日本的稻田艺术是通过插播、套种等方式使稻田在大地上呈现出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在作物成长的不同阶段,颜色不断改变,呈现出“四时风景各不同”的景观。稻田艺术画的创
作题材十分丰富,有风景、历史人物、神话人物、动漫人物、动物等。日本稻田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比麦田怪圈更具吸引力。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大,有自然条件优越的玉米生产带。美国人在玉米田里创造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玉米迷宫。在种植玉米之前,先设计一个迷宫图案,按图种植玉米;待玉米长成后,就成了一个玉米迷宫,供游客娱乐参与。这些精心设计制作的迷宫让无数人晕头转向,但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玉米迷宫的图案有人物、动物和奥运会标志。目前,这玉米迷宫已经发展到了包括加拿大、意大利、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
就国外的这些发展形式来讲,我们后续可以增加哪些保障渠道?
1、 联合经营。
农庄发展主要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经营。法国农会联合其他社会团体,为法国农场划出明确定位区域,连接法国各大区农场,成为法国农场强有力的促销策略。
2、 加强宣传。 可以出版专门的宣传和指导手册,大力促销乡村农庄旅游。
3、 制定计划。推出“农庄旅游”等相关计划。
4、 社区参与。
实行本地化策略,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加强了培训和引导,新兴的“绿色度假”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也收入的1/4。
对我国的借鉴
我国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辽阔的农业生态空间和悠久的农耕文化习俗,具备发展农业旅游的良好基础。总体看我国农业旅游发展快、势头好,实际上仍存在资源缺乏整合、空间布局无序、市场定位不明、文化保护不足、环境破坏严重、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对都市农业旅游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开发,未能兼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均衡协调。结合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外农业旅游发展的经验能够为我国提供有益借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