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观后感
陇县东风镇中心小学六(1)班 董莉娟
《绽放》是一部非同寻常的电影,它没有明星的串场,只有残疾人的本色出演;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真实的故事改编;它亦没有美轮美奂的光影效果,但在朴实甚至有些粗糙的拍摄效果中,我却被残疾人纯真至美、特殊而又美丽的经历所深深打动。
这是一部使人心灵受到洗礼的电影,在残疾人永不言弃的精神中,在健全人对残疾人无微不至的关心中,我看到了人间的真爱,看到了残疾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随着电影的不断放映,长期烦躁的心也随着慢慢走向平静。
影片中的几十名残疾人演员都是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成员。面对视力、听力障碍或肢残,他们怀有快乐和感恩之心,在黑暗和无声中感知世界,在残缺中寻求完美。真实地反映了残疾人演员的艺术风采、精神风貌与人生之路。一群特殊的舞者,之所以能挥洒生命的活力、色彩于舞台,正正依仗着自爱及人间的博爱。
直到现在,我的脑海中仍时时浮现出电影中女主角月明的身影。一个先天失明的女孩,在父亲的支持下,从小学习钢琴,并且达到了健全人也很难达到的技术高度。月明的世界中是一片黑暗,但是她的心灵却光明璀璨。她用一颗热忱的心去感知身边的世界,她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人。只身从家乡来到繁华的杭州,瘦弱的身躯却怀揣着大大的梦想,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求职滑铁卢让她开始质疑自己的
梦想,甚至一度放弃了弹钢琴,选择成为一名盲人推拿师。所幸,是残疾人艺术团团长方老师尽心尽力的帮助与关怀使月明重新拾起了理想与自信。
“黑暗中,触摸着阳光,无声世界谁给我方向;我如此不幸又如此幸运,有你抚平我心灵的创伤;我不再抱怨人生无常,面对现实我选择天生的坚强;我的心在执著地绽放,透过你的关爱我充满希望”。月明的歌声让人动容,即便我们看不到她的眼神,但是我们可以透过她,看到一颗至善、至美、至纯的心。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与月明合唱的残疾人大凯。曾经四肢健全的他,却由于一次意外车祸导致左小腿截肢。六年来,他不愿承认沦为残疾人的事实,即便面对家人,也是冷面相向。在团长不懈努力下,他终于愿意走出悲伤的世界,来到残疾人艺术团,重新绽放歌喉,重新面对人生。而月明的悲惨却又励志的经历,更是给了他积极向上的勇气与动力。在残疾人艺术团,他不但收获了真挚的友情,更找回了消失六年的快乐与信心。难以忘怀在下乡巡演之前大凯买皮鞋的一幕,装上假肢,意味着他终于迈出了残疾的阴影,活在当下。在巡演时,那番真情流露的话语,不禁让我动容。一个人,要接受人生巨大的挫折,该需要多大的勇气,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自怜自艾;但大凯选择了做一个有血性的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勇士。
电影中,我们在感叹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同时,也被残疾人身边那些默默付出与奉献的健全人所打动。将月明从小村庄带到大城市,最后带向教师的讲台;将乔吟从意外失足的问题少女转变为美丽大方的
舞者;将大凯从人生的低谷中拯救,为他开启一扇更为灿烂的艺术之窗,这一切平凡而又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艺术团团长方老师对残疾人的母爱般的关怀与执着的工作热情。团长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只为让残疾人们能在温暖中绽放光彩。当电影中一次次将镜头转向公园中练舞的残疾人时,阳光照耀下的他们,是如此活力四射。上帝给了他们残缺的身体,却同时赋予了他们艺术的天赋与自尊自爱自强的心。也许他们永远看不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也许他们永远听不到美妙动听的音乐,也许他们终身只能靠拐杖支撑行走,但因为身边的关爱,他们停止了苦涩的泪水,倾心书写了令人呢惊叹的生命、尊严和人性的艺术史诗,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共鸣。由于残疾人比健全人流过更多的泪水与汗水,他们因而更懂得感恩与热爱,使心灵得到升华,使生命得到绽放!
最后,真心祝愿全天下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关爱、得到尊重、得到幸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