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弥散度实测值

来源:好兔宠物网
弥散度尺度效应

孙讷正著《地下水污染——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记载,纵向弥散系数DL是纵向弥散度αL与孔隙平均流速的乘积:DL=αLVm。实验表明,αL主要依赖于平均粒径和均匀系数U=d60。弥散度的实验数据见表1.

10

d

表1 弥散度实验室所得值 粒径变化范围(mm) 0.4~0.7 0.5~1.5 1~2 2~3 5~7 0.5~2 0.2~5 0.1~10 0.05~20

纵向弥散度随均匀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且野外实验结果会比实验室结果大几个数量级(具有尺度效应)。在野外大区域求得的弥散度值在0.1至1000量级范围内。弥散度野外实测值见表2.

表2(a) 弥散度野外实测值(局部规模)

国家 加拿大 法国 加拿大 法国 加拿大 表2(b) 弥散度野外实测值(整体规模) 国家 法国 英国 法国 美国 实验者 Saulty(1978) Ivanovich和Smith(1978) Fried(1975) Robson(1974) 试验方法 双井试验 双井试验 单井试验 双井试验 纵向弥散度αL(m) 0.3~6.9 1.0~3.1 5.0~8.0 15.2 实验者 Pickens等(1977) Fried(1975) Sudicky和cherry(1972) Fried(1972) Pickens和Grisak(1974) 试验方法 单井试验 单井试验 天然梯度 单井(脉冲注入) 单井试验 纵向弥散度αL(m) 0.034~0.1 0.1~0.5 0.01~0.22 0.1~0.6 0.3~0.7 平均粒径d50(mm) 0.61 0.75 1.6 2.7 6.3 1.0 1.0 1.0 1.0 均匀系数 1.55 1.85 1.6 1.3 1.3 2 5 10 20 指数m 1.09 1.10 1.10 1.09 1.09 1.08 1.08 1.07 1.07 纵向弥散度αL(m) 3.96e-3 5.78e-3 8.8e-3 1.3e-2 1.67e-2 3.11e-3 8.3e-3 1.63e-2 7.07e-2 最小平均流速(m/s) 1e-5 8e-5 1.5e-4 2e-4 3e-4 5e-3 5e-3 5e-3 5e-3

表2(c) 弥散度野外实测值(整体规模) 国家 美国 法国 美国 实验者 Wilson(1971) Saulty(1978) Grove和Beetem(1971) 试验方法 双井试验 双排井试验 双井试验 纵向弥散度αL(m) 0.3~6.9 1.0~3.1 5.0~8.0 αT(m) 10.4 表2(d) 弥散度野外实测值(区域规模) 国家 美国 法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中国 中国 实验者 Konikow(1977) Fried(1975) Gupta等(1972) Pinder(1972) Grove(1974) 济宁市 西安市 结点距离 305 可变 可变 640 220 740 纵向弥散度αL(m) 30.5 12 80~200 21.3 91 5~9 131 αT(m) 30.5 4 8~20 4.5 91 0.6~0.9 1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