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型眩晕病的临床效果

来源:好兔宠物网
药物与临床l DrugsandClinic ● 桂 II‘汤治疗痰饮 眩晕病的临床效果 杜自亮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樊集乡卫生院中医内科.河南南阳473500 [摘要]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型眩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9至2Ol5年1月我院收治的痰饮型眩晕患者80例.按照随 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各4O例,对照组实施西医西药治疗,如卧床休息 减少和避免光刺激、心理干预及药物对症支持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 组基础上使用苓桂术甘汤.比较两组耳鸣、恶,6,Ug吐及眼球震颤恢复时间,并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耳鸣、恶心 呕吐及眼球震颤恢复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苓 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型眩晕病能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苓桂术甘汤;痰饮型 眩晕病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09(2016)01.0040 03 Cl E慨t 0f ng nlg匝D|,c0娟∞in tl ̄ 酬珊 0f珊Il v| 窖o Di嬲目∞ DU Zi-liang Department ofInternal Medicine,Xinye County Fanji Township Hospitals in Nanyang City ofHenan Province,Nanyang 473500,China 【^ 州Objq ̄iw: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ects of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in treating phlegm vertigo disease.M胡岫:80 cases phlegm vertigo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2015 for 1 month.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0 cases in each.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therapy,such as bed rest,reducing and avoid the light stimulation,mental intervention and drug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reatment.Tinnitus,nausea,vomiting,nystagmus recovery time,and other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 :Tinnitus,nausea,vomiting,and nystagmus recovery time with the treatment of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were signiif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of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cure rate was signiifcantly higher han thatt ofthe control group(P<O.05),no eficiency was sifgniif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O.05).C叩cl嵋i∞:Lingguizhugan decoction in he trteatment ofphlegm type ve ̄igo can rapid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and improv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which is wo ̄hy ofattnteion. ey w啊ds】Lingguizhugan Decoction;Phlegm;Vertigo Disease // 帝内经 日:诸风掉眩皆属肝,乃 治的痰饮型眩晕患者8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 \\臾后世之ct无痰不作眩”、 tt无虚不 中医眩晕的诊断标准p】,且按中医分型为痰饮型 作眩”至理论基础。本病乃胃阳虚、脾湿而内生, 眩晕,并排除因颅内肿瘤、颅内压升高、血液系 则水谷失运化,如遇强撑求饱必致水饮而不化,郁 统疾病以及因血压升高、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等所  滞于中焦,气机受阻致中焦不畅,遇物塞加之清阳 致眩晕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O例,不升,上欠滋养所致 ]。本病西医理论则认为,主要 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6 ̄74岁, 4±4.6)岁,病程1~l6年,平均(7.3±1.5) 因脑组织正常血供受阻,大脑缺血缺氧所致。苓桂 平均(63.术甘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之 伤寒杂病论 ,苓桂术 年;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6 ̄75岁, 甘汤治疗痰饮型眩晕病,可调阴阳、促胃脾,降痰 平均(63.5土4.6)岁,病程l~l5年,平均(7.5土1.5) 饮,具温阳化饮,健脾利水之功效【2】。本研究主要探 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 讨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型眩晕病,并分析其临床效 (P>0.05)。 果,现报告如下。 1.2方法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 报医院理论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实施西医西药 l资料 :i办法 治疗,如卧床休息、减少和避免光刺激、心理干预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 消除患者精神紧张、根据不同病症给予镇静剂和安 定剂(鲁米那、地西泮等)、抗组织胺药物(异丙嗪、 1 975.1 1一),男,汉族,河南新野人,大专 作者简介: 杜自亮(学历,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樊集乡卫生院副院 长,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收稿日期: 201 5-1 0-1 5 接受日期:201 5-12-20 苯海拉明)、止吐药物(氯丙嗪)、抗胆碱药物(氢溴酸 东莨菪碱、阿托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 40药品评价2 U16年第l3卷第l期 Dn ̄jsandc 上药物与临床 用苓桂术甘汤,开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 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其临床效果较为理想I5】。痰饮 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其中苓桂术甘汤组方 型眩晕乃痰饮湿邪所致,症以眩晕为主,患者往 为:黄芪和益母草、薏苡仁各30g,茯苓和泽泻各 往表现为昏昏沉沉、头晕目眩,尤其在发病急性 20g,炒白术、桂枝各12g,川牛膝10g联合甘草6g。 期,出现晕眩加重甚至天旋地转之表现,临床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耳鸣、恶心呕吐及 现上出现恶心、呕吐,伴有大汗淋漓;间歇未发 眼球震颤恢复时间,并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 病时,其无特殊临床表现[6】。早在约两千年前, 治疗效果评定[4】:①治愈:患者眩晕症状消失,停药 伤寒论 中则论述使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型 治疗后未见明显不适;②显效:患者眩晕症状基本消 眩晕症,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逐渐成为治疗痰 失,停止药物治疗后出现临床症状的复发;③有效: 饮型眩晕之主方 】。 患者眩晕症状显著改善,但治疗期间眩晕症状未达正 祖国医学认为,痰饮其成因乃脾之阳虚,脾 常;④无效:患者眩晕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运失衡,水不能利下,肾亦阳虚而未能化气于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 水,故水湿内滞称痰饮。本型之眩晕属阴邪之主 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 因,其易伤人之阳气,故患者往往可出现阳虚阴 间率的比较采用 检验,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盛之症。西医西药治疗痰饮型眩晕,未能根据病 因进行辩证施治,往往治疗后容易复发。为更好 2结果 地提高针对眩晕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观察组在对 2.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后,观察组耳鸣、 照组西医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苓桂术甘汤治 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恢复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 疗,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耳鸣、恶心呕吐及眼球震 (P<0.05)(见表1)。 颤恢复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本方中茯苓为君 表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d, ±S) 药,归脾、膀胱及心、肺诸经,性甘淡,具健脾 Tab 1 Two groups of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ment 养胃、祛痰化饮之功效,水饮后多经小便出;桂 time(d. ±S 1 枝为臣药,其性温,多补阳气,可化津生液,并 平冲而降逆,协茯苓增益化饮而利水之功效;佐 以白术可健脾化燥而祛湿,运化而化痰,何用 桂枝,则强化温运增中阳,协用茯苓能健脾而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 除湿;炙甘草可健脾补气,连用桂枝则能助化阳 照组()C =7.213,P<O.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气,合用茯苓,抗过渗利与生津。多药联用,共 ()c2=5.600,P<0.05)(见表2)。 奏健脾利湿,温阳化饮之能效[8]。古语,张仲景为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侧,%) 其指症治脾胃阳虚饮停及太阳伤寒误治症。同时 Tab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ifcacy between the two 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可见,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 对照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 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型眩晕症的临床有效性。通 过本组研究可以认为: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型眩 晕病能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 3讨论 果,值得临床重视。 (下转第45页) 以往研究证实,中医在眩晕的治疗具有较为 药品评价2016年第l3卷第l期41 。 anac阶 .1.药物与临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有关;另一 液化,易于咳出,在祛痰药中占重要地位。 方面也与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作用优势有关。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一般只有在频繁 多索茶碱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是新一代甲基黄嘌 剧烈咳嗽且无痰或少痰时才使用镇咳药,通常需要 呤的衍生物,通过抑制磷酸二脂酶活性,松弛支气管 与祛痰药联用,单独使用需要十分谨慎。中枢性镇 平滑肌等机制,达到抑制哮喘的作用。与传统药物茶 咳药可待因疗效确切,由于按麻醉药品管理,应用 碱和氨茶碱相比起效快,疗效好,毒性低,治疗效果 受到限制。临床医生通常处方中成药治疗咳嗽,中 是氨茶碱的10~15倍,在改善通气、降低气道反应方 成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常常具有止 面都优于茶碱,在平喘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有很好的 咳、化痰、平喘的综合作用,一直受临床欢迎,其 临床应用前景 。沙美特罗/替卡松属于支气管扩张剂 中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化痰、解毒的功能,应 和皮质激素联合用药,用于可逆性气道阻塞性气道疾 用范围广泛。总体上来讲,中成药在呼吸系统疾病 病的规律治疗,两者联合使用可分别作用于呼吸道炎 的治疗中比例小,占辅助治疗地位。 症和支气管痉挛等不同环节,具有相互协同的作用, 临床上对呼吸系统疾病要标本兼治,针对不同病 治疗指数高。吸入剂可在呼吸道、皮肤或其他腔道起 情选用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物的同时,还要根据病因 局部或全身作用,吸入后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的 的不同,配合应用抗生素、抗病毒、抗结核、免疫抑制 。 靶细胞,用剂量较小,能快速、持久地改善患者的呼 剂等药物,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 oJ吸困难症状,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安全、有效、 耐用和全身性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适用于轻、中度哮 参考文献 喘患者,可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用量,在临床中得到 越来越广泛的应用L8】。 祛痰药按作用方式分为恶心性与刺激性祛痰 [1]晋乐飞,冯斐斐,吴卫东.大气细颗粒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危害研究进展 [J]_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2(32):91—95. [2】郭辰,刘涛,赵晓红.大气细颗粒物的健康危害机制及拮抗作用研究进 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3l(2):185—188. [3]宫巧俐,李玉梅雾霾天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影响及其防治[J]. 中国医刊,2014,49(5):20-21. 药、黏痰溶解剂、黏液稀释剂。表3可见,氨溴 素、溴己新和乙酰半胱氦酸用量一直排名前3位, 均为黏痰溶解剂。氨溴素是溴己新在体内的活性 代谢产物,祛痰作用显著超过溴己新,且毒性小, 耐受性好,能够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起到 液体分泌,使痰中的黏多糖蛋白纤维断裂,促进黏 【4] 李春璐.雾霾天气下体育运动对呼吸系统的损害程度分析[J1.科技通报, 2014,30(1):62—65.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422.458. [6]徐酤,陈群,濮之晨,等细辛脑注射液治疗zJqL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 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1):3945. 【7】李萌,刘斐,孙松.多索茶碱注射液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4, 12(28):78—79. 痰溶解,显著降低痰黏度,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 动,促进痰液排出,疗效得到临床广泛认可p】。乙 [8]王瑾,林万隆.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 进展[J].医学综述,2011,l7(8):6-8. 【9】王友俊,张贺功,张静.氨溴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 医学创新,2012,9(31):157-158. 酰半胱氨酸具有较强的黏痰溶解作用,可同时溶解 白色黏痰和脓性痰,从而降低痰的黏滞性,并使之 [10]田艳平,朱燕,陈瑞玲.呼吸科临床药学服务的案例分析[J].药品评价, 2010,7(2):35—36. (上接第41页) 参考文献 [1]1 李树茂,何璇,姜金海,等.票锦迁教授运用苓桂术甘汤心得[J】.天津中医 药,2102,29(1):7-9. [4]谭秀芬.力日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60例【JJ_广西中 医药,2015,38(2):60—61. 【5】杨建忠.经方配合针刺治疗痰饮内阻型眩晕22例【j】河南中医,2013, 33(7):1028-1029. 【6 李怡然,6J张艳.张仲景从痰饮论治眩晕哪.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14,28(8):1,2. 【7】向宗兴,董正华.苓桂术甘汤应用述要【J].河南中医,2011,3l(7):716—719. [8】卢亚萍,彭素娥.苓桂术甘汤临证新用三则[J】1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12(51:75—76. 【2】刘红芸,王晓良.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痰饮病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 2014,23(8):1574—1575. 【3】郭进财,涂燕芬,颜光华,等.耳石复位法配合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良 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初探【J]冲国中医急症,2013,22(9):1544-1 ̄5. 药品评价20l6年第13卷第l期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