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的反思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家长就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但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往往自以为是教育孩子的行家,把家长看成是幼儿园旨意的执行者、合作者。这就不能发挥家长的作用,也不可能使家园共育取得良好效果。要实现家园共育必须提升教师的理解,转变观点,摆正关系。我们倡导教师要认真致力家长工作,努力探索家长工作的特点,建立新型的家园关系,即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幼儿时期,对儿童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家园共育作为扩展教育时空,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幼教工作者的注重。所以,家园共育理应成为推动幼儿素质教育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
一、多渠道沟通 密切家园联系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家园联系栏的作用,尝试着将家长工作做得更细致些,如为了引导家长更多地注重幼儿园展开的活动,我们根据建构式课程以主题为活动周期的特点,将之前使用的周工作安排表改成了主题计划表,在该表中将建构式课程的五大版块充分体现出来。该表使用后,教师一致反映,时间是节省了,但家长看起来不是很明白,而且有的主题用时较长,张贴时间长了容易坏。于是大家商量后将主题计划表再次修改,同时将表装入塑料袋后再张贴,为了让家长看得更明白些,有的教师还在正在展开的活动项目下划上提示线。我们还通过其他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家长会、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等,协助家长建立全新的育儿观。
学期初各班分别举行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安全防范知识,使家长了解本学期学校的保教重点以及工作特色,使家园共育更趋向透明化;学期中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举办不同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如小班的“亲子园”活动,中班的“我拍你数”拍球活动和大班的“我们一起跳”跳绳活动等系列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对幼儿在园学习情况和教师的工作性质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了解,同时能积极地促动家长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通过书面形式向家长实行问卷调查,包括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建议,教师的“育儿观点”、“奉献精神”、“幼儿在园发生的安全事故”等多个层面实行调查,并即时收集反馈信息,从中了解幼儿园教育存有的问题和整体水平,适时调整我园的目标、计划及管理方法;请家长为我们的老师评分,评选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促动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教师间比学赶帮的好风气。 此外,家访活动成为我园家长工作的一个重点。每学期一到两次的家庭走访工作,是教师能更好地展开新学期的工作保障,是幼儿更愉快地走进幼儿园前提,是家长安心工作的基础。通过家访,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并向家长们即时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做好家访笔记,进一步促使教师随时了解幼儿的情况,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更好的与家长建立情感,有效地促动了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的同步同向前进。
二、以环境创设为契机 促动家园联系
家园合作不但体现在教学上,还体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以前我们的环境布置都是教师来设计和完成的,绝大部分仅仅是为了装饰而已,是静止的,没有
生气的;也有的是幼儿的作品展示,过后就撕掉重新张贴,漠视幼儿的成果。通过交流学习后,看到其他幼儿园在环境利用中所取得的成效,使我们更急于改变我们的做法,大家边商量着边开始着手创设互动的环境,让环境发挥它的教育功能。为了让这种互动更激烈些,在丰富幼儿园大环境时,我们决定教师、孩子和家长都要设计制作一件挂饰,我们把通知贴在家园联系栏里,考虑到有的家长不看联系栏,我们还叮嘱孩子回家督促家长完成,一切都安排好后,我们带着期待的心情等待家长的参与。
的确,农村的家长朴实,他们认为孩子交给教师,教育孩子的事就是老师的事了,幼儿园还经常叫他们带这带那,他们认为那是老师推卸责任。让家长产生这样的想法,那是家长对我们幼儿园的教育不是很了解,为了改变家长的一些观点,这次活动应该是最好的契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半途而废。 三、以主题活动实施为抓手,促动家园共同提升 农村的家长朴实,他们认为孩子交给教师,教育孩子的事就是老师的事了。所以家园联系栏里的内容他们很少主动注重。为此,每次开家长会,教师都会向家长解释家园联系栏的作用,为了让更多的家长看上面的内容,我们在醒目的地方贴上提醒语,让家长一走近,就能看到并引导家长注重幼儿园的一些安排。家长们也有自己较成功的育儿心得或是一些意见,他们不好意思直接与教师讲,为了能获取这方面的信息,我们就在活动室门口设了一个家长留言处,家长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写于留言本上,教师获得信息后选择其中能为己用的方法或改进自己的工作。如在实施大班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我们通过集体分析主题活动内容后,为了赢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我们在相对应的家长导读栏目中,引导家长了解如何培养幼儿的个性,如何赏识幼儿等内容,在家长的观点上加以引导。根据农村家长很少与孩子交流,所以他们很难发现孩子的优点、特点,即使有也很少的特点,我们在活动前设计了一份《亲子调查表》,利用此表提醒家长更多地去注重孩子,了解孩子,意识到亲子交流的重要性,也协助教师了解家长对孩子赏识、支持的水准。教师通过调查问卷最主要的目的是促使家长在主题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能以支持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与教师共同配合,从而形成教育幼儿的合力。活动结束后,我们还设置一份活动反馈表:这份活动反馈表,实质是协助家长回忆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自己对家园合作表现实行一个综合评价,也是教师引导家长的自我的反思,为探索今后如何更好地展开家园共育奠定基础。 总来说之,在主题活动中实施家园共育非常重要,在建构式课程中的很多主题都必须要有家长的参与协助,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否则单靠教师的力量,有些活动难于展开,就会使这些教育活动黯然失色。当然在农村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要发挥教师作用,在当前没有水平改善的现状中,农村幼儿园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创造性地实施主题活动中家园共育这个版块,家庭、社区与幼儿园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实现家园共育,是农村幼儿园提升幼儿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我们在实现家园共育的实践过程中,既提供机会使教师和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又能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家长以更科学的教育观点、方法展开家庭教育,搭建家园联系的桥梁,使幼儿园与家长没有距离,发挥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共同促动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幼儿园的教育再上新台阶,最终受益于幼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